四川教育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80726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教育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川教育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川教育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教育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17八下高台期末) 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演唱的那首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 )A . 西藏和平解放B . 抗日战争胜利C . 解放战争胜利D . 新中国的成立2. (2分) (2017八下临洮月考) 下列哪一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决议?( )A . 采用公元纪年B . 以共同纲领为新中国的施政方针C .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D . 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3. (2分) 在旧社会,人民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使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A . 辛亥革命的成功B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 . 七届二中全会召开D .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4. (2分) (2018八下昌宁月考) 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和土地改革三大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 . 消灭了地主阶级B . 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C . 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D .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5. (2分) 一位美国将军说:“我们是在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下面与这场“错误的战争”有直接联系的军队是( )A . 中国工农红军B . 八路军C . 中国人民志愿军D . 北伐军6. (2分) (2016八下孟津期中) 建国后的土地改革使农民分到了土地,接着是农业合作化,后来又演变为人民公社,20 世纪 80 年代取消。土地制度改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农业合作化和土地改革最大的区别是( )A . 受到农民的欢迎B . 对所有制进行了改变C . 促进农业生产的增长D . 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7. (2分) (2017八下临淄期中) “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60多年前,中央人民政府为解决新解放区广大农民的生计问题( ) A . 开始进行土地改革B . 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C . 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 .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8. (2分) (2017八下安丘月考)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 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颁布于( )A . 1949年B . 1952年C . 1954年D . 1984年9. (2分) 下列成就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是( )A . 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B . 大庆油田打出了第一口油井C .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D . 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建成10. (2分) 2014年 11月 1 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 将每年的 12 月 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什么会议上通过的?( )A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 . 中共八大D . 中共十二大11. (2分) (2017八下潍坊月考) 观察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图。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中,符合史实的是( )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图AB点人口增长主要因为国内相对和平与第一个五年计划推动C点高峰的出现是由于国民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文化大革命”动乱与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导致D点城镇人口大幅减少EF点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方针政策的调整A . B . C . D . 12. (2分) (2017八下高台期中) 继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实践之后,中国共产党也展开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活动。20世纪中期,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其标志是( )A . 西藏和平解放B .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C .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13. (2分) 比较邓稼先与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的经历和事迹,相同之处表现有都是“海归派”都是科学家都具有艰苦奋斗的作风都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 A . B . C . D . 14. (2分) (2018八下九江月考)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邓稼先等先进人物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艰苦创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国际主义 同仇敌忾A . B . C . D . 15. (2分) (2019孝感) 如图图片反映的是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对图片所示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 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B . 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 . 都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D . 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16. (2分) (2017八下潍坊月考) 八年级五班同学正在搜集以下相关资料:“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一届人大召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他们在做什么主题的史料整理( )A . 开国大典B . 政权巩固C . 曲折探索D . 历史巨变17. (2分) (2017八下徐州期末) 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文章为什么美国的战略过时了,认为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该突破可能是( )A . 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B . 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C . 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D . 研制了银河系列计算机18. (2分) “有雄才,有伟略,有奇勋,实在有德;无后裔,无偏心,无享受,真正无私”这副挽联写的是文化大革命期间逝世的哪一位人物?( ) A . 周恩来B . 刘少奇C . 朱德D . 毛泽东19. (2分) (2016八下桂林期中)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这首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 九一三事件B . 四五运动C . 毛泽东逝世D . 朱德逝世20. (2分) (2017莒县模拟) 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概括来说,党带领中国人民做了两件大事,一是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二是领导中国人民富起来。这两件大事开始的标志分别是( )A . 开国大典和三大改造B . 三大改造和十一届三中全会C . 三大改造和南京解放D . 开国大典和十一届三中全会21. (2分) (2017澄海模拟) 南方都市报消息:广州2015年建成对外开放门户城市。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A . 经济特区的创办B . 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C .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D . 内地的开放22. (2分) (2017八下宝鸡期中) 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主要内容是( )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特区姓“社”不姓“资。A . B . C . D . 23. (2分) “相对集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充分说明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 A . 大杂居,小聚居B . 集中居住C . 分散居住D . 没有一定规律,比较混乱24. (2分) (2017八下市中期中) 2015年 3月5日-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全国人大有2907名代表,少数民族代表的名额占代表总名额的12%左右,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这说明我国在民族关系上坚持的原则是( )A . 民族平等B . 民族团结C . 民族共同繁荣D . 民族区域自治二、 判断题 (共4题;共27分)25. (16分) 历史时空:假使你乘上“时空穿梭机”,就可以体验不同的历史时刻,见证各种历史的变迁。请根据下列信息在空格处填写史实。(1)你来到刚建立不久的秦朝,看到群臣见到嬴政,都喊他皇帝。那时国家在朝廷设有三位高官,即_、_和太尉,分别管理行政、监察和军事。在地方行政管理方面实行_制度。(2)你来到唐朝,遇到了唐太宗。见到他任用长孙无忌、房玄龄、_和魏征等在三省六部中担任要职。他实行_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共同拥戴为“_”。(3)你来到清朝,听说康熙皇帝在雅克萨大败沙俄侵略军。沙俄被迫与中国谈判,签订了_,条约规定,黑龙江流域和_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大片领土是中国的领土。(4)你来到1935年1月的贵州,作为一名红军战士,听连长传达了中共中央在_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精神,这次会议肯定了_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并选举其为政治局常委。(5)1958年开始,全国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农业大跃进中的_和工业大跃进中的_是“大跃进”运动的主要表现。(6)你来到14到16世纪的欧洲,发现这里已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里的指当时欧洲发生的历史事件_和_。“人被发现”这事件的核心思想是_,神曲的作者是_。26. (2分) (2016八下高唐月考) 1950年土地改革法案是_。1953年,美军被迫签订了_。27. (4分) (2018八下长春月考) 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_。 (2)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_。 (3)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_。 (4)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_。 28. (5分) (2016八下璧山月考) 仔细观察下图,回答问题。填出图中ABCD代表的城市:A_B_C_D_。写出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E_。三、 综合题 (共4题;共70分)29. (5分) 90余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事业新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毛泽东(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是通过哪一事件的完成而基本改变的?材料二图一表二安徽省凤阳县粮食生产三年跨三大步(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图一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表二的这种变化直接得益于哪一政策?材料三今天的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极大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共产党革命与建设的成功经验、中国共产党取得的巨大执政成就,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道路”“中国故事”“中国奇迹”,成为国际舆论探讨的热门话题。(3)材料三中的中国道路指什么?30. (15分) 探究题【庄严的宣告】材料:“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1949年9月21日, 在 会议上的讲话(1) 请将材料的空白处被充完整。(2) 你怎样理解材料所述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含义。(3) 【不变的信念】回顾历史,我们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民主政权更加巩固,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试结合建国初期的具体史实,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述说明。31. (30分) (2018八下江海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1953年元旦社论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 路线的灵魂。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实行四个现代化,大幅度地提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 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1979年元旦社论材料四: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发有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相信,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巨龙”一定会日益“强起来”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1) 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2) 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 (3) 我们应该从材料二中吸取什么教训? (4) 据材料三,指出“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5) 据材料四,推进中华民族日益“强起来”的重大举措是什么?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我国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6) 为实现“我的中国梦”,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怎么做? 32. (20分) (2016八下丰城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当代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起步并首先取得突破的。在邓小平的支持下,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推广开来。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的全方位多层次、扇面形辐射的对外开放大格局。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材料二: 改革在前,开放在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呈现出改革与开放交互进行的新局面。改革越是深入,越需要借助开放的动力;开放越是扩大,越需要改革的支撑。改革开放相互联运相互促进,形成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合力。摘编自葛努力善于改革与开放关系的深层探析材料三: 改革与开放,无论从哪个维度比较,2013年都与30多年前惊人地相似。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1979年,我国决定成立深圳特区,中国经济开始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2013年,中国(上海)自贸区挂牌启动,被赋予深圳特区同等的历史地位。张小平开放与改革再出发(2013年12月26日中国经济导报)请回答:(1)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率先进行“包干到户”、成为我国农村改革典型的地方是哪里?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2) 材料二认为,我国改革与开放的相互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3) 根据材料三回答,2013年“与30多年前惊人地相似”的含义是什么?(4) 综上,谈谈你的认识。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4题;共48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二、 判断题 (共4题;共27分)25、答案:略26、答案:略27、答案:略28、答案:略三、 综合题 (共4题;共70分)29、答案:略30、答案:略31、答案:略32、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