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教学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2978293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教学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教学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教学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教学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小 广元市教育研究所 赵怀广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自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英语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深入学习,认真思考,大胆实践,掀起了教学改革的高潮,使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发生着一系列深刻的变化:教师观念更新,各种新课堂模式应运而生,教师角色、师生关系、教学评价方式、作业布置等许多方面也发生着转变。经过这几年的淘洗搏击,在我们欣喜地看到新课程标准阐述的新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时,但我们也不无遗憾地发现一些新式课堂教学存在着误区,使新课程标准异化,一些教师执教的英语教学走入了迷失自我的境地,同时也有一些老师对新课程仍有迷茫和彷徨之感。有鉴于此,我认为要使新一轮的基础教育外语课程改革深入开展,取得成功,提高中小学外语教学质量,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一、知识与能力1知识与能力是统一的,任何割裂和对立二者关系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知识是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能力是知识发展的升化,二者相辅相承,可是在课改强调能力的呼声下,不少的老师不敢理直气壮地教知识了,似乎如果还要坚持讲知识,就违背了课改精神,就是搞应试教育。于是乎,老师在课堂上千方百计让学生搞活动做游戏、搞表演。虽然课堂气氛活跃、轻松,但课后学生做作业和考试时,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出现这样的偏颇,不能不说是矫枉过正,事与愿违。2、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初中阶段应重在打牢基础。英语作为一门与汉语完全不同的语言学科,它有它自己的词汇、语音和语法规则。只有对这些知识掌握牢固,并达到一定的深度和熟练程度,才能比较自如地运用英语进行口笔头交流。换言之,也就是在语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达到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形成我们所谓的语言能力。任何一门语言都有它严密的语音规则和语法体系,这就是它的学科本质。英语有大量的词汇、复杂的语言规则和时态变化,如果我们没有弄懂这些东西,要想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写出一篇符合文法的文章,那简直是天方夜谭。我们强调能力,但更要注重基础。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初中英语教育,可谓是英语学习基础的基础。虽然我们国家现在正式从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课,但由于合格的师资不足,资金不到位、配套的评价考核机制缺乏等原因,小学英语课在许多学校可谓形同虚设,名不符实;英语课不是让学生上自习就是被其它课挤占。即使有老师上,也由于考核不到位,教师责任心不强,班级过大等,教学效果也极差。所以说初中英语基本上是我国英语教育的启蒙教育,其目的应是学习一些基本知识和培养一些基本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而不应是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在这个阶段,过分的强调学生听说能力,则违背了英语外语学习的规律,只能是欲速则不达。那种完全以听说能力代替所谓的语言能力的说法简直荒堂到极点。3、以各种方式和有效手段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初中阶段的基础性决定了我们英语教学重在让学生准确掌握语言知识,并对这些知识以听、读、写、说的形式加以操练和简单的运用实践。只要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达到了这一个目标,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就有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随着他们知识的增加,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就会进一步增强。我们重视能力但决不轻视知识。我们重视知识的学习,但坚决反对知识的灌输。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条件,以丰富、灵活、有趣的形式呈现知识,让学生较为轻松地掌握知识并探究总结知识的规律,从而培养其在英语学科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二、听读与说写1、听、说、读、写相辅相承;重视听说,不能忽视读写。听、说、读、写既是英语学习的方式,也是英语学习所培养的技能。结合新课程注重学生听、说能力的理念和目前我国的评价方式及考试制度,我赞同听、读为先,说、写跟上的教学策略。新课程改革提倡“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可一些老师却片面理解这一观念,认为初中学生学英语就是抓听说。其负面影响就是他们认为只要学生听得懂,说得出,就是英语学得好,其实则不然。我们许多老师发现虽然现在不少的学生听说能力较以往要好些,可落实到笔头上就差得惊人,结果到了初二便产生严重的分化,不少的学生更是一筹莫展。这可以说是过分强调听说而忽视读写的必然结果。2、缺乏语言环境,过分注意说的能力,弊大于利。在中国,英语的学习缺乏像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那样的语言环境。学生的英语学习主要集中和依赖于课堂教学,如果课堂上学生只是听听、说说、演演,单词不记不写,句型不操练,其结果只能是捡些英语的“只鳞片爪”。相反,如果我们充分尊重我国国情,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实际,加强读写教学,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和认知规律基础上,大量阅读英语文章,同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必要的笔头训练,如造句、翻译、作文等,教学效果定然更佳。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其学习和运用的机会是英语无法比拟的,可我们的教学不是听、说、读、写并重且课堂教学以读写为主吗?即使在中小学语文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抄写生字生词、组词造句、朗读背诵、作文等哪一项又何曾放松呢?英语在我国缺乏真正的听说环境,这是众所周知的,即使我们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一些口语,并能比较流利的交流,也会因为生活中缺乏应用的机会和环境,加之繁重的课业负担造成的锻炼机会缺少而钝化。当然,这种能力也可能因为大量的课堂操练而得到巩固和提高,但师生为此而付出的努力和代价却是巨大的,甚至可能因此而削弱了应有的笔头能力。这也正是目前我们许多老师对课改英语教学顾虑重重的症结所在,这不能不令人深思。3、以阅读为突破口,提高语言的复现率,积累语言知识与素材。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阅读在我们整个的学习、工作中是大量的,即使对于从事于大中小学外语教学的教师来说,也概莫例外。对于一般人来说,使用英语的最主要方式就更是读,他们不可能整天和别人用英语交流。再且,就语言学习的规律而言,输入(听、读)是输出的前提,只有大量的可理解性的输入才可有产生出理想的输出(即语言的说、写等产出性技能)。而读与听相比,则更加灵活、方便。我们学生广泛大量的阅读各种英语报刊、杂志,必然可收到积累知识、扩大词汇、提高能力的学习效果。新课程标准规定初中毕业的课外阅读量为15万字。阅读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4、以写为载体,加强语言正确性和准确性训练。在交际教学法盛行的今天,听说备受关注,读写却有被忽略的危险。一些人认为交际能力就是一个简单的听和说,听说能力较弱,交际能力就较弱,但实际上,我们写信、我们发E-mail,难道不是交际吗?我们读书看报,不也是与作者交流?所以我们绝对不能把交际能力局限于听说,甚至仅仅是读的能力。交际能力应该是广义的,而不是狭义的。能阅读英文报刊、书籍,能写像样的文章,能把中国文化中精髓的东西翻译成英语,把它介绍给西方,再把西方好的东西用笔头介绍给中国,这难道不也是交际吗?这应该说是更高层面的交际!是更有影响的交际!会说几句简单的英语就算是具备了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这是极其肤浅的认识(杨治中,2004),现行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地把“写”列入了英语语言技能的目标中,它注重培养中学生在书面上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只有通过各种写的形式进行语言的操练,才能更好地提高语言的规范性、准确性;也才能更加深刻理解和掌握认知规律,培养自学能力。听、读、说、写四种不同学习方式,不同语言技能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且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具有不同的学习功能和学习效果,我们必须科学合理地加以运用,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三、母语与目的语1、在现实中,母语的运用受到不正确对待。外语教学中母语的作用和地位一直是语言教学中争论不休的话题。今天,人们格外看重用英语组织教学,即用目的语教外语,于是母语的使用就易受到挑剔甚至指责,甚至出现有的学校领导禁止外语老师上课用母语的极左现象。2、母语的恰当运用有助于降低课堂教学难度;初中学生希望,需利用母语帮助外语学习。事实上,母语在外语教学中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处于低年级段的初中就更是如此。初中学生初学外语,对目的语的规则了解不多,且由于语言较浅显,但由于他们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自己的母语,他们便希望能使用已具备的母语知识去解释外语中的一些语言现象,这样学习起来效果更佳,他们的积极性也更高。外语学习中,记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相比外语而言,学生对自己的母语更敏感,记忆更容易,印象更深刻。学生在记忆外语词汇、语言知识时,总喜欢将其与对应的母语挂钩,在记忆语法时,总喜欢用母语概括规律。因此,我们应结合教学实际,如讲解抽象的语法概念或词义,适当利用母语,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如教师在给学生区别stockings, socks时可直接用汉语讲stockings,长统袜;socks,短袜更利于学生区分。还如讲“过去完成时”时,若单纯用英语下定义举例,学生难以理解;这时,可借助母语,把“过去完成时”简单地解释为“过去的过去”,这样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节省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其它内容的教学。3、适当运用母语,培养学生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实践证明,母语在外语教学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外语教学中母语的运用是一种思维的干扰,相反,适当运用母语于外语教学之中,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可以作为学生的一种学习策略加以培养,有效地提高其学习效率。因此,外语课堂上要尽量使用目的语教学,又不可完全排斥母语。我们外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实际,如教学目标、学生的外语水平,学习风格等,灵活有效地运用母语于外语教学之中,提高教学效益。四、教师与学生1、过分强调学生主体性,削弱了课堂教学效益。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主张变革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有位名人曾说:“真理是真理,可往前走一步,哪怕只一小步就成了谬误。”当今,人们在对待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即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正好犯了这个毛病。如何看待师生关系实际上就是如何看待教与学的关系,不正确的师生观带来不正确的教学观,从而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制约课堂教学效益。教为学服务,教是手段、措施,学是目的和结果;教最终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尚处于不成熟的年龄阶段,自控力不强,大多数学生都需要在老师的监控下学习(包括纪律和学习内容),而且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英语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其学习难度是不言而喻的,没有老师的科学安排、深入浅出的讲解,说他们能自觉、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不过常是痴人说梦而已。2、教师以学生的英语学习为中心,扎实抓好课堂教学,让学习落到实处。现在很时髦的提法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试想对于这些连英语的皮毛都尚未闹懂且情绪极易波动的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知道教学的重难点吗,掌握得了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吗?懂得英语学习的规律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课堂的主动权便无庸置疑的属于外语教师,是外语教师来安排和调节课堂教学活动,监控教学过程。但事实上教学中却出现了这样一种倾向,认为课堂上组织更多的活动,即任务,便是尊重了学生“主体”。于是不管是否需要,不管什么课,堂堂课都开展活动,热热闹闹,至于结果却不甚考究。结果我们发现许多课堂上,知识未得到落实,学习任务被压在了课后。表面上学生获得了自主地位,实际却丧失了求知的权利和错过了学习机会。这既加重了学生负担,变相增加了学习难度,降低了学习效果,造成费力不讨好的局面。因此,“以人为本”并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同义语,尊重学生并不等于把课堂控制权交给学生,更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其学习的可持续发展为本,归根结底要落实到课堂上学有所得,打牢“双基”,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厚实的基础,离开了这一点,就是对“以人为本”的理念的误解。新一轮外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次伟大而复杂的革命,既需要我们热情参与,也需要我们理性思考,既需要我们改革创新,也需要我们对好的东西发扬继承。面对我市外语教学底子薄、生源复杂、师资水平良莠不齐的客观实际,在积极、大胆投身外语课程改革的同时,更要冷静、理性地处理好这四种关系,唯有如此,才能让我市的外语教学课程改革顺利走向成功,使外语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