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份质量检测试卷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76301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份质量检测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份质量检测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份质量检测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份质量检测试卷C卷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若要为武则天的无字碑补题碑文,下列内容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 . 社会经济持续发展C . 大力发展科举制度D . 为“贞观之治”的到来奠定了基础2. (2分)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A . 官宦专权B . 安史之乱C . 藩镇割据D . 农民起义3. (2分)猜一个历史谜语:持久和平(打一古地名)。下列王朝中,定都此地的是( )秦朝 西汉 西晋 东汉 隋朝 唐朝A . B . C . D . 4. (2分)唐朝时期,修建了规模宏大、布局严整的长安城。具体负责长安城工程建设的是六部中的( )A . 吏部B . 户部C . 刑部D . 工部5. (2分)搜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研究的课题是( )A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B . 中华文明的起源C . 统一国家的建立D . 繁荣与开放的唐朝6. (2分)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 . 藩镇割据B . 黄巢起义C . 安史之乱D . 开元盛世7. (2分)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统治者都比较重视发展生产A . B . C . D . 8. (2分)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伟大工程之一,它的完成,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它开凿于( )A . 秦始皇时B . 汉武帝时C . 隋文帝时D . 隋炀帝时9. (2分)谈到明朝,作为恐怖政治的代言人锦衣卫不能不提。电视剧中常常把他们当作幕后黑手、特务组织搬上屏幕。“锦衣卫”一词所反映的实质是( )A . 经济的高度发展B . 专制制度的强化C . 国家监督机构的完善D . 思想文化的繁荣10. (2分)小王同学搜集了一组中国古代封建帝王的画像,请你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A . B . C . D . 二、 非选择题 (共8题;共124分)11. (5分)“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天堂这首歌曲深情表达了蒙古族歌手腾格尔对家乡的赞美。历史上蒙古族的杰出首领成吉思汗于1206年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以上叙述对吗?请说明理由。12. (6分)填空题东汉时期_(人名)改进造纸工艺。_(人名)独创了楷书书法,和胡昭是曹魏时期的书法家。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_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秦朝建立以后,为了抵御匈奴,修筑了闻名中外的长城,它西到_东到辽东。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官吏和豪强地主的监察,设立了_;东晋画家_代表作洛神赋图。13. (3分)将下列少数民族与其建立的朝代及其建立者连线蒙古族_ 西夏 忽必烈党项族_ 金朝 元昊女真族_ 元朝 阿骨打14.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唐杜甫忆昔材料二:材料三: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唐周匡物及第谣材料四: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叫什么?(3)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做出了怎样的贡献?(4)材料四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15. (3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那时候,到处一片荒凉景象。牲畜奇缺,皇帝出门,都找不到四匹毛色一样的马来拉车,将相只能乘牛车。大城市户口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二三。汉高祖路过一个县,先前有三万多户,现只剩下五千户,他还称道这个地方繁盛。”材料二: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阅读材料一请回答:(1)材料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何种状况? (2)针对这一状况,汉高祖实行了一种怎样的政策?有何作用? (3)汉高祖这一政策的具体内容有哪些(两例即可)?阅读材料二请回答:(4)“文景时期”涉及的是哪两位皇帝? (5)这两位皇帝统治时期出现的统治局面被称作什么? (6)有了前几代皇帝的奠基,西汉终于在哪位皇帝时进入了鼎盛? 16.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的忆昔材料三: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陆游常州奔牛闸记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此河”指哪条河?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它的开凿“共禹论功不较多。”(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朝盛世景象?开创该盛世的皇帝是谁?(3)材料三说明我国经济在宋代出现了什么现象?简述该现象出现的原因?17. (25分)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1)【探究一:制度篇】统治阶级为加强统治,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材料: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孙中山指出上述所说的古代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什么。(3)【探究二:经济篇】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我国古代唐朝历史上哪些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推动了经济发展。(4)【探究三:文化篇】“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根据如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并举一例这一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5)【探究四:感悟篇】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18. (20分)判断以下史实的正误,并改正,格式为A改为B的形式。 (1)隋朝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成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2)唐太宗采取各种措施发展经济,史称贞观之治,为唐朝全盛到来奠定基础。(3)唐朝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4)宋代的文官政治提高了官僚集团的整体文化素质。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非选择题 (共8题;共124分)11-1、12-1、13-1、14-1、14-2、14-3、14-4、15-1、15-2、15-3、15-4、15-5、15-6、16-1、16-2、16-3、17-1、17-2、17-3、17-4、17-5、18-1、18-2、18-3、1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