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75434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B卷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要探访我国境内迄今为止内涵最丰富的直立人遗址应去( ) A . 北京周口店B . 云南元谋县C . 陕西西安D . 四川成都2. (2分)下面对古代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叙述正确的是( ) A . 远古传说是完全不可信的B . 我们可以完全相信远古传说C . 历史事实是在远古传说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D . 远古传说有夸张成分,但也蕴藏着比较可靠的历史信息3. (2分)下列属于我国在世界上最早栽培的农作物是( ) A . 水稻、玉米B . 小米、甘薯C . 粟、水稻D . 玉米、粟4. (2分)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邮票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文物,它见证了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 他们主要使用骨耜农具他们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 他们已学会了制作舟船A . B . C . D . 5. (2分)日本农学家认为,大约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粟就向东传入日本、朝鲜,向西传入阿拉伯、小亚细亚、俄国等国家和地区我国最早种植粟的是( )A . 北京人B . 黄帝C . 半坡原始居民D . 河姆渡原始居民6. (2分)“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2012年3月24日上午,壬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郑州新郑隆重举行。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和夫人戴美玉亲自前来祈福。他所拜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A . 黄帝B . 大禹C . 尧D . 炎帝7. (2分)“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解释是( ) A . 夏朝人是禹的后代B . 夏朝已经制定了刑法C . 夏朝阶级矛盾尖锐D . 禹刑极为残忍8. (2分)下面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示意图,其中对下列示意图解读错误的是( )A . 图一是分封制,目的是巩固西周奴隶主统治B . 图二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早建立县制C . 图三是元朝行省制,加强了元朝的统治D . 图四是明朝君主集权强化,六部指吏、户、礼、兵、刑、工9. (2分)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反映了商朝手工业发展水平的是( )兵马俑司母戊鼎彩陶四羊方尊A . B . C . D . 10. (2分)下列国家中,既是春秋霸主,又是战国七雄的是( )楚国 燕国 齐国 韩国A . B . C . D . 11. (2分)“尊王攘夷”策略,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 )A . 齐桓公B . 晋文公C . 楚庄王D . 秦穆公12. (2分)下列是描述公元前350年生活在咸阳某人发迹的故事,你认为下列哪项是不可能出现的( ) A . 他在一次战争中杀敌有功,得到几十亩土地的赏赐B . 几年后,他辛勤耕种这些土地,粮食丰收,政府免除他的徭役C . 后来,他用卖粮的钱,又添置了几十亩土地,成为小地主D . 四十岁后,他卖掉所有的土地去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成为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13. (2分)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评价正确的是( )给当时的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在争霸的过程中一些诸侯国被消灭 为国家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不利于国家的统一A . B . C . D . 14. (2分)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下列思想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 . 以德治国B . 有教无类C . 因材施教D . 仁者爱人15. (2分)春秋战国时期,学派纷呈其主张能体现题表所示内容的学派是( )层面日常规范个人用礼仪规则来要求自己,可以不犯错误家庭父母健在时,要对他们表示尊敬和爱戴政府君主遵守礼仪规则,臣民就听从他召唤A . 道家B . 墨家C . 儒家D . 法家16. (2分)汉书卷十九百官公卿表第七载:“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绥绶,掌副丞相”材料中“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责是( )A . 监察百官B . 掌管军事C . 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D . 管理全国宗教事务17. (2分)毛泽东有诗云:“劝君少骂秦始皇百代都行秦政法。”“秦政法”中有一项加强对地方管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是( ) A . 禅让制B . 分封制C . 郡县制D . 世袭制18. (2分)下列关于秦朝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B . 秦统一货币后,商人们使用圆形方孔钱C . 秦朝东至临洮,西到陇西,是当时的世界大国之一D . 秦始皇兴修灵渠,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19. (2分)据史书记载: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是( ) A . 锦衣卫B . 丞相C . 太尉D . 御史大夫20. (2分)“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合并郡县,加强吏治减轻或废除刑罚缓和民族矛盾A . B . C . D . 21. (2分)“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 A . 创立中央集权B . 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C . 推进大一统局面D . 统治期间出现“贞观之治”局面22. (2分)“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文中的“推恩之令”在当时的最大作用是( ) A . 削弱了王国的权力B . 促成了“文景之治”C . 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D . 促进了政治上的大一统23. (2分)东汉后期,政治黑暗最突出的表现是( )A . 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加强B . 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C . 皇帝昏庸愚昧,不理朝政D . 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24. (2分)某同学搜集了“鸿门谢罪、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三个成语,请你确定一个主题,应选择的是( ) A . 春秋争霸B . 战国称雄C . 秦灭六国D . 楚汉之争25. (2分)读了下面两位同学的历史剧台词,我们可判断他们正在探讨的历史事件是( )小华:送人千里,终须一别,陛下请回吧!小明:爱卿,此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除,则国无宁日,望卿不辱使命,早去早回。A . 商鞅变法B . 长平之战C . 张骞出使西域D . 玄奘取经26. (2分)认识海洋,建设海洋,经略海洋,是当今我国面临的重大任务。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它最远可达( ) A . 非洲东海岸B . 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C . 澳大利亚D . 美国西海岸27. (2分)墨子周游列国时带了三大车竹简,出行不便。导致这一现象发生根本变化的发明是( )A . 丝织技术B . 活字印刷术C . 雕版印刷术D . 造纸术28. (2分)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了( )A . 火药B . 印刷术C . 造纸术D . 指南针29. (2分)“官渡之战,兵少粮薄的_兼听广纳,握发吐哺;而兵多粮厚又占据有利地形的_却不纳忠言,拒谏饰非。”文中处的两个军阀分别是( ) A . 刘备和孙权B . 袁术和袁绍C . 董卓和孙权D . 曹操和袁绍30. (2分)课堂上,同学们做了有关“三国故事”选项的游戏,你认为符合史实的是( )A . 官渡之战中曹操战败逃往北方B . 孙刘联军火烧赤壁大败曹操C . 曹操建立魏国D . 周瑜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二、 非选择题 (共5题;共80分)31. (5分)列举题1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的代表人物。(每家一位)2列举秦朝疆域四至。32. (5分)材料: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商鞅变法,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波澜壮阔的划时代变革商鞅的变法措施从一开始就是锋利的,从根本上打破了旧的经济、政治制度,改变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因而,在有力激发起大秦百姓发愤图强的血性、推动秦国迅速走向富强的同时,也遭到以甘龙、杜挚为首的原有秩序既得利益集团的拼死反对,斗争堪称你死我活。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商鞅变法”具体是在哪一年?“商鞅的变法措施”包括哪些?变法取得了怎样的效果?33. (20分)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材料一: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材料三: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架,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引自教材请回答:(1)从材料一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材料二反映的事件发生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其主要领导人物是谁?使该朝灭亡的人又是谁? (3)发生材料二中的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材料三反映西汉时期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汉武帝又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34.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泽东沁园春雪材料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1)材料一毛泽东在词中提到的“秦皇”的名字是?他最伟大的功绩是什么? (2)秦朝在中央设有政权机构,由御史大夫和哪两个职位统领? (3)秦朝在地方实行什么行政制度?对中国后世有什么影响? (4)材料二中包含了秦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 (5)除材料二中的措施外,秦皇在经济、军事方面还实行了哪些措施? 35.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是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等材料二: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陆续灭了六国,采用法家为主、兼蓄并用其他学派思想的做法,追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格局。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等材料三: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现经济集中化斯托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护“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大一统”之梦(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 (2)秦朝在地方上以什么制度取代了分封制?它在中央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3)概括材料二中秦统治者创新制度所具有的历史条件。 (4)秦始皇最先将谁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 (5)秦始皇是如何“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的?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二、 非选择题 (共5题;共80分)31-1、32-1、33-1、33-2、33-3、33-4、34-1、34-2、34-3、34-4、34-5、35-1、35-2、35-3、35-4、3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