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调研抽测试卷(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74444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调研抽测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调研抽测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调研抽测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调研抽测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4题;共14分)1. (1分)随着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原始人类学会了种植庄稼,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其中以水稻为主要种植作物的是( )A . 河姆渡原始居民B . 半坡原始居民C . 大汶口原始居民D . 山顶洞人2. (1分)黄帝的传说反映了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一段历史,其时间是( )A . 约三千多年前B . 约四、五千多年前C . 约六千多年前D . 约八千多年前3. (1分)2015年4月5日,乙未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揭幕,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华人华侨近万人参加典礼。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B . 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C . 他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D . 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技术4. (1分)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见下图)记载: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内容是( ) A . 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B . 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C . 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D . 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5. (1分)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说明( )A . 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B . 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C . 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D . 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6. (1分)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一场盛宴,它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这场“盛宴”是( ) A . 春秋争霸B . 三家分晋C . 百家争鸣D . 楚汉之争7. (1分)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开展对外活动。“尊王攘夷”的实质是( ) A . 尊崇周天子并击败周边各族的进攻B . 利用周天子的名义号令诸侯,发展自己的力量C . 帮助周天子解除周边民族的威胁D . 保卫都城,击败周边民族8. (1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次农民战争是指( )A . 陈胜、吴广起义B . 楚汉战争C . 黄巾起义D . 城濮之战9. (1分)小勇为某单元设计示意图,请你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 A . 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B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 .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10. (1分)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体系、帝国采取“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这表现在( )A . 联络月氏、北击匈奴、通婚和亲B . 北讨匈奴、南征北战、开凿灵渠C . 修筑驿道、收复河套、开发象郡D . 修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11. (1分)“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秦朝在中央设置负责“监察百官”的官职是( ) A . 丞相B . 太尉C . 御史大夫D . 刺史12. (1分)他从农民起义军中走来,战胜一个个对手,信心满满地做着自己的皇帝梦,最终唱着“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他就是历史上的布衣天子( )A . 汉景帝刘启B . 光武帝刘秀C . 汉武帝刘彻D . 汉高祖刘邦13. (1分)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既是原因又是结果的是 ( )A . 迁都洛阳B . 军队战斗力提高C . 北方民族大融合D . 社会矛盾激化14. (1分)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津津乐道。这些故事都与哪一场著名战役有关( )A . 合肥之战B . 官渡之战C . 赤壁之战D . 夷陵之战二、 综合题 (共8题;共21分)15. (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据中国历史朝代歌夏西周东周春秋战国东汉魏十六国北朝隋蜀南朝吴(1)据中国历史朝代歌和所学知识,填写下列所缺的朝代名。(2)截止到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有哪些?(3)南北朝之前,都城在洛阳的政权有哪些?(4)“三分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16. (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汉王朝大事年表秦朝汉朝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结束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定都长安,建立汉朝公元前221年,把全国分成36郡,以后又陆续增至40多郡。公元前127年颁布推恩令,使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无力对抗中央。公元前215年,蒙恬率兵三十万打败匈奴,收复黄河以南土地。公元前127至公元前119年,汉军三次发动对匈奴的战争,取得大胜,使北部诸郡得以安宁。材料二:如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合示意图材料三: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钱穆国史大纲(1)指出材料一出现“使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无力对抗中央”的原因。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秦汉王朝在巩固统一方面的共同点。 (2)写出材料二中A处和B处的政权名称。 (3)材料三中“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所指的是哪一民族?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他的改革中“汉化”的具体措施。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17. (3分)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 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 卒定变法之令。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材料四: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落后的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到了中原汉族先进的文化,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了解。(1)结合材料一“徙木立信”的故事说说商鞅当时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对你在做人方面有何启示? (2)从材料二中你可以看出商鞅还具有什么精神?“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一观点正确吗?请阐述你的理由。 (3)群臣为何反对商鞅变法? (4)商鞅最终惨死,其变法失败了吗?为什么? (5)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改革后,生活在北魏的鲜卑族女孩可能经历( )学汉语 穿戴汉族服饰 改汉姓 禁止与汉族贵族联姻A . B . C . D . (6)通过以上问题,请你谈谈一场改革或变法要取得成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18. (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总是引用尧和舜的话,因为他们不把帝国据为自己的世袭财产。虽然他们的政府名义上是君主专制的,但事实上却是民主的,这就是孔子为什么要赞誉他们的原因。孙中山材料二: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做君王的还有什么不满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孟子材料三: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家争鸣”对当时和日后社会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赞誉尧舜统治的原因。尧舜时期的民主因为何时什么制度的出现而得以改变?(2)孔子和孟子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请概括材料二中两人思想的共同之处。(3)据材料三归纳百家争鸣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19. (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江南地广,或(有的地区)火耕水耨(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汉书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1)材料一中,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南迁,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历史趋势?哪一历史事件是这一趋势的最好体现? (2)材料二、三反映了江南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点) (3)请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20. (5分)小历同学对军事非常感兴趣,尤其对兵书孙子兵法特别感兴趣,一有空就向其他同学介绍孙子兵法,有一次,他自豪地向同班同学介绍说:“孙子兵法是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孙膑所著,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句军事格言,就出于此书。”小历的说法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简要说明了理由。21. (1分)历史示意图有助于形成时空概念在下面历史朝代更替示意图中,西晋应填在_。 22. (1分)读赤壁之战示意图将相应代码填入答题卡图中。 A江陵 B赤壁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4题;共14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二、 综合题 (共8题;共21分)15-1、16-1、16-2、16-3、16-4、17-1、17-2、17-3、17-4、17-5、17-6、18-1、18-2、18-3、19-1、19-2、19-3、20-1、21-1、2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