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三次月检试卷B卷新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74390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三次月检试卷B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三次月检试卷B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三次月检试卷B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三次月检试卷B卷新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 )A . 国旗B . 国歌C . 国徽D . 首都2. (2分)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3. (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上内容出自(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4. (2分)建国以来,我国各项工作的开展基本是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行的,但是下列哪一个时期却背离了这个中心( )A . 土地改革时期B . 三大改造时期C . 文化大革命时期D . 大跃进运动时期5. (2分)发生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历史现象是( )A . 绝大多数农户参加土地改革B .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C . 掀起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D . 全国出现了大动乱的局面6. (2分)歌曲具有时代特征。以下歌词反映的历史时期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A . B . C . D . 7. (2分)农业生产的顺利与否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影响。1950年的土地改革和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生产关系改革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它们最大的共同点在于( ) A . 土地收归国有,增加了国家的收入B . 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C . 提高了农民的收入D . 大量增加了土地的面积8. (2分)下列哪一事件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A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 . 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C . 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D . 召开了十五大9. (2分)“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外资企业不单为中国政府提供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材料论述了经济特区( )A . 建立的原因B . 建立的目的C . 发展的过程D . 发挥的作用10. (2分)我国第一次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在( )A . 中共十二大上B . 中共十三大上C . 中共十四大上D . 中共十五大上11. (2分)下图所示内容集中体现了( )A . 世界各国空前团结B . 世界贸易自由化完全实现C .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D . 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睹目12. (2分)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的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是(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人民公社化A . B . C . D . 13. (2分)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已形成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的格局,这个格局是( ) A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 .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C . 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D . 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14. (2分)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 . 中共十二大B . 中共十三大C . 中共十四大D . 中共十五大15. (2分)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在对外开放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 . 一国两制B . 土地承包C . 设立经济特区D . 民族区域自治16. (2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人的夙愿,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指的是( ) A .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B . 改革开放道路C .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D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7. (2分)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四个全面”,全面吹响了治国理政的“集结号”,不仅让人回味无穷,而且令人热血沸腾。“四个全面”是指( ) A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B . 全面实现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C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改革开放、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D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反腐倡廉18. (2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的民族政策不包括( )A .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B . 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C . 实行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D . 实行民族独立的政策19. (2分)“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制度创新。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 “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B . 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C . 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中国行使主权D . 特别行政区原有社会制度不变20. (2分)“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况,我们提出的基本方针是( )A . “一国两制”B . 民族区域自治C . 改革开放D . 和平共处二、 综合题 (共3题;共55分)21. (20分)近70年的峥嵘岁月,近70年的光辉历程,新中国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沉淀着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深刻记忆。某历史兴趣小组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主题展开了合作探究活动,请你也加入到他们的探讨活动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政权诞生】材料一: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过程中先后经历了日本式、美国式和俄国式的道路,但都遭到失败,最后中国共产党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最终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功。【巩固政权】材料二:(见下图)【取得成就】材料三: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1953年农轻重比例()1957年农轻重比例()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农业52843545轻工业296292128重工业176273254【继续探索】材料四: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农业的合作化,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使全体农民走向幸福生活的唯一正确道路。材料五:国家在过渡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将资本主义工商业基本上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1)据材料一回答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指什么?写出具体时间(年月日)。 (2)结合所学,你认为材料二的图中,干部向农民宣传的法令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从图中可见农民对这一法令持什么态度? (3)从材料三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写出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成就各一例。 (4)结合材料四、五说出三大改造对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形式。材料四,五所述的历史任务的完成,使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22. (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1)上述内容是党的哪次会议提出的?(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何时开始?(3)根据材料说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指的是什么?23. (20分)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随着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的不同而不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苏联篇】材料一: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于1921年3月颁布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法令规定,每一农户的粮食税额取决于他的土地数量、家庭人口、收成财产状况。所有农户在缴纳粮食税以后可以自由处理剩余的粮食,可以拿到市场自由出卖。苏联19171991年期间的有关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关系【美国篇】材料二: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中国篇】材料三: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后,中国开始探索一条中国式的新路子。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经济获得持续的高速增长。刘金源综合国力与大国崛起(1)材料一反映苏维埃政府实行的什么政策?根据所学知识,这个政策有什么特点?(2)材料二中的“明智试验”的中心措施是什么?为什么说罗斯福是“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3)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三,“中国式的新路子”指的是什么?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如何体现这条“中国式的新路子”?(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应从哪些方面努力,来提升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请任选一个角度说出你的看法)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综合题 (共3题;共55分)21-1、21-2、21-3、21-4、22-1、22-2、22-3、23-1、23-2、23-3、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