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文综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2974292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文综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文综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文综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文综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下列资本主义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中,英国参与的是(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37年的全面侵华战争A . B . C . D . 2. (2分)在20世纪初的新青年杂志上,文学革命与守旧派唇枪舌剑,争论不已,新文化运动也因此风生水起,波澜壮阔。新青年的创办者是( )A . 鲁迅B . 李大钊C . 胡适D . 陈独秀3. (2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材料反晨风的事件是( ) A . 新文化运动B . 五四运动C . 洋务运动D . 中国共产党诞生4. (2分)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l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用“五个创造性地”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作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党的建设一系列正确的战略策略。其中,“创造性的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 )A . 城市领导农村的革命道路B .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C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D .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5. (2分)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有( )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此签订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宣告成立 蒋介石在此建立国民政府 日本制造惨无人道的大屠杀A . B . C . D . 6. (2分)“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辱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这表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 ) A . 争夺地盘和泄私愤B . 夺取国民党政权C .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D . 投靠中国共产党7. (2分)下图反映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某战役形势图,该战役的指挥官是( )A . 彭德怀B . 林彪C . 李宗仁D . 蒋介石8. (2分)下列关于西藏的史实,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唐玄宗在位时文成公主远嫁吐蕃B . 清朝时设立伊犁将军加强管辖西藏地区C . 1950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D . 20世纪60年代西藏完成民主改革,进入社会主义阶段9. (2分)周恩来的个人外交魅力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下列外事活动中,与周恩来有关的是( )签订朝鲜停战协定1954年6月访问印度和缅甸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A . B . C . D . 10. (2分)中国人在后来的史书中写道:在滇越铁路通车以前,从昆明到上海,翻山越岭,大约需要半年时间才能到达。通车后,可以先乘火车到海防,再转乘轮船,全程仅需几天。作者描写的意图是( ) A . 说明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变化B . 说明近代以后,中国也开始通火车了C . 说明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也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D . 说明人们对刚刚传入的新生事物充满了好奇二、 材料分析题 (共6题;共130分)11. (25分)2000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中国近代的屈辱来自海上,未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也离不开海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昔日的辉煌】材料一:“他的第一次远航,比哥伦布首航早八十七年,比达伽马开辟东方新航路早九十三年,比麦哲伦从美洲航行到菲律宾早一百一十六年。”【曾经的苦难】材料二:“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中国古代航海家【复兴的梦想】材料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周恩来材料四:1945年9月3日。这个明亮、清新的秋日,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年轮中。以这个胜利之日为标志,中华民族摆脱向下沉沦的衰败轨迹,开始走向振兴。(1)材料一中“他”的远航最远到达哪些地方? (2)请举一例明朝中后期“危险亦来自海上”的事例。 (3)近代列强的侵略主要来自海上,哪一事件激起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反对议和,请求变法”的呼声? (4)根据材料三写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胜利的历史事件名称。 (5)据此回答,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什么? 12.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材料二:2017年,中共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1)材料一中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是谁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 (2)中共十九大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何新发展?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何时提出的?中国梦具体内涵分为哪三个方面? 13. (15分)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材料三:“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人民日报1953年元旦社论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土地改革中颁布的文件。材料一中刘少奇说“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的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出自哪个文件?在哪次会议上形成的? (3)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是什么?请谈谈该规划完成产生的影响。 14. (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十九大报告材料二: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国庆游行时的标语“联产承包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我们党“走自己的路”指的是一条怎样的道路?“改革开放”的起始性事件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原因有哪些? (3)依据材料二,谈谈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是如何“推动经济实力”迅速提升的? 15. (20分)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加紧了对国民经济的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材料二:见下图。土地改革法受到农民的欢迎材料三:土地改革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参加合作社农户1.18亿户,占全国农民总数963。(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最少两项) (2)材料二反映的运动开始于哪一年?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事件的内容?事件中除对农业实行改造之外,还对哪些行业实行改造? (4)材料三所反映事件的完成,有何重大意义? 16. (40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国共合作进程大事年表时间大事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为逼蒋介石抗日,联合行动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1936年12月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刁婷,与各方进行协商。宋美龄到达西安,与张、杨等就西安方面提出的六项主张进行谈判并达成了协议。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材料二 1942年元旦,中、美、英、苏等26 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相互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宣言把26个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种族、语言、宗教信仰和肤色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的国家级和到了反法西斯的大旗下。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材料三 中国抗击的日本兵力最多。按日军师团编制计算,从“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历年投入到中国战场上的陆军,平均每年占76.4。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陆军主力仍分布在中国战场上。摘编自刘大年抗日战争时代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正式形成的标志。概括指出促成国共两党实现抗日的因素。(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正式形成的标志。概括指出促成国共两党实现抗日的因素。(3)材料一、二反映出中国抗日合作方式出现了怎样新的发展?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新发展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4)材料一、二反映出中国抗日合作方式出现了怎样新的发展?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新发展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5)根据所学知识举出中共抗战的两个著名战役。请根据材料二、三谈谈你对中国抗战意义的认识。(6)根据所学知识举出中共抗战的两个著名战役。请根据材料二、三谈谈你对中国抗战意义的认识。(7)你从抗日战争胜利中得到什么启示?(8)你从抗日战争胜利中得到什么启示?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材料分析题 (共6题;共130分)11-1、11-2、11-3、11-4、11-5、12-1、12-2、12-3、13-1、13-2、13-3、14-1、14-2、14-3、15-1、15-2、15-3、15-4、16-1、16-2、16-3、16-4、16-5、16-6、16-7、1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