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欣赏《培养音乐的耳朵》教案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12973135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音乐欣赏《培养音乐的耳朵》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音乐欣赏《培养音乐的耳朵》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音乐欣赏《培养音乐的耳朵》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新集中学高中音乐欣赏培养音乐的耳朵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或记忆)山林的呼唤或1812序曲的音乐主题、典型节奏以及乐曲结构。逐步领悟“培养音乐的耳朵”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学生聆听交响音乐的兴趣。2、通过聆听、比较、探究等参与方式,了解音乐语言特有的表达方式,进而能让学生自己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和简单的分析音乐的能力,欣赏更多曲目。3、通过对比使学生能自主了解到音乐的速度,音色,强弱等性质及表现形式的不同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4、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加深学生热爱和平、反对侵略的情感。 5、了解标题音乐。6、认识并辨别木管乐器长笛、双簧管、英国管。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验作品中旋律、音色、力度、速度的描绘性作用。三、教学难点: 初步欣赏了解音乐中三种不同的假设阶段即:“美感阶段”、“表达阶段”、“纯音乐阶段”的内涵,即学生自主理解音乐。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繁体字“聽”。引导学生“听”是用耳朵与“心”来完成的。在欣赏音乐时要认真仔细地聆听。师:大家还知道1812年法国与俄罗斯之间的那场举世闻名的战争吗?(多媒体展示)法俄之战 :公元1812年 , 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调集六十万大军入侵俄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逼莫斯科。俄军统帅库图佐夫实行坚壁清野的战略, 主动放弃并烧毁了莫斯科城。法军在严寒中得不到任何衣物和食品, 不少法军冻饿而死,士气低落,拿破仑被迫弃城西撤。俄军乘势反攻。在俄罗斯军民旋风般的强大攻势面前,法军彻底溃败。六十万大军最后逃回本国的只剩下不到两万人,就连拿破仑本人也是仅带了贴身护卫绕道德国才得以转回法国。从此 ,不可一世的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元气大伤。下面就让我们来听一段用音乐讲述的这个战争故事吧。(感知音乐阶段)美感阶段:指无意识地沉浸在音响之中,任随音乐的感染力,把人带到一个舒适而愉悦的心情之中。(多媒体播放音乐同时展示作品结构)1、欣赏作品:2、分析作品:(1) 序 奏 众赞歌(祈祷) 俄国骑兵(2) 呈示部 战斗主题 法军主题(马赛曲调) 俄罗斯民谣1(小提琴、中提琴) 俄罗斯民谣2(3) 展开部 俄法军队的战斗(4) 再现部 呈示部的内容(5) 尾 声 众赞歌(赞颂)俄国骑兵(辉煌的凯旋号角)3、试唱音乐主题:表达阶段: 指在不同的时刻,能体验音乐的细微差别和变化,对其中一种情绪或许多情绪产生反应。如对安详或激动的情感,懊悔与胜利、愤怒或喜悦的情绪产生反应。(1)众赞歌 这是俄罗斯人民在国难临头时祈求于上帝和对和平的向往。(2)俄国骑兵 英姿勃勃、冲破不祥的气氛,带来了希望,象征着响应号召的战士踏上征途。(3)战斗主题 激烈、残酷的战斗场面(4)马赛曲音调 象征着法国侵略军步步逼近,敌军拥有完全的优势,俄军艰苦鏖(AO)战。(5)俄罗斯民谣1战斗的间隙中俄罗斯战士对家乡的思念,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6)俄罗斯民谣2俄罗斯军民乐观、幽默的性格的写照,对俄罗斯战士们在战斗的间隙中欢快的跳舞、休息的场景描绘。4、复听作品:纯音乐阶段: 指既能进入音乐,又能超脱音乐,一方面品评音乐,一方面欣赏音乐。可时而为它所陶醉,时而又能对它进行冷静的批评。 (1)多媒体播放音乐。(2)教师插话(3)引导学生从音乐语言的表述上谈自己的感受。(4)引导学生循着历史事件的线索展开联想。(多媒体展示创作背景)1880年10月,俄国钢琴家、作曲家、莫斯科音乐学院创始人尼古拉鲁宾斯坦(1835-1881) 邀请柴科夫斯基为莫斯科艺术及工业博览会写一部大型乐曲,供合唱队或管弦乐队使用。之后,鲁宾斯坦便为柴科夫斯基提出三个具体的题目供他参考。这三个题目是:(1)博览会开幕。(2)亚历山大二世加冕二十五周年。(3)救主基督大教堂重建落成。对于这三个题目,柴科夫斯基认为都不太好作文章,但碍于朋友的盛情,作曲家没有推托。在思考良久之后,柴科夫斯基决定以第三个题目, 即救主基督大教堂重建落成为切入点。由于救主基督大教堂毁1812年那场著名的俄法战争中,柴科夫斯基便决定以这场战争为主题创作一篇恢宏的交响乐章。创作思想确定后,作曲家便很快着手写作,并于12天后完成。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他写道:“这首序曲写得很热闹,但我觉得它并没有什么艺术价值,因为在写作时我凭借的只是一种热情而非挚爱。” 这首作品在正式出版时被称为 用于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落成典礼,为大乐队而作的1812年庄严序曲(简称1812年序曲) 。1880 年的柴科夫斯基,已经是写有舞剧天鹅湖、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第一钢琴协奏曲、 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弦乐四重奏、第四交响曲等一系列著名作品的知名作曲家,出于朋友的委托 (尼古拉鲁宾斯坦不仅是他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时期的院长,而且是他早年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求学期间的老师安东鲁宾斯坦的弟弟),他接受了这次创作约请。柴科夫斯基曾于1878年7月6日写给他的艺术保护人和挚友梅克夫人的信中,较详细地谈了他一般的创作方法,其中说道,他的创作在总体上分为两类:(1) 为自身意趣和内在需要而写。(2)应约而写。并且解释说:经验证明,一部作品的价值并不看它属于哪一类。常有的情况下,受人之托写出来的曲子结果很成功,而由自己的灵感写出来的东西,有时却因种种意外理由而不甚成功。1812 年序曲即是一部受人之托而作却相当成功的音乐作品。(二)、欣赏作品:交响组曲山林之歌第一乐章山林的呼唤和第五乐章夜(1)多媒体播放音乐(美感阶段)(2)介绍创作背景:作曲家马思聪曾于20世纪40年代,在我国西南三省(云南、贵州、四川) 和粤北山居住过,南方山林的自然景色及山民纯朴的生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0年代他定居北京后,偶然收到一封附有云南怒江民歌曲调的音乐爱好者的来信,受此触发而于1953年秋开始动笔写作这部作品。1954年5月完稿,1956年夏首演于北京 第一届全国音乐周 这是一部标题性的交响组曲,由五个乐章组成: 山林的呼唤过山恋歌舞曲夜 ;这部组曲,单数乐章优美抒情,双数乐章活泼欢快,首尾乐章前后呼应,形成一个整体,表达了作曲家对南方山林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的美好感受。这部作品在马思聪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他中期的代表作。(3)作曲家介绍:(多媒体展示文字、图片)马思聪(19121987) 作曲家、小提琴家、音乐教育家。广东海丰人。青少年时代曾两度留学法国,学习小提琴演奏及作曲。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他不仅是中国第一代小提琴家,是中国小提琴演奏艺术与教学的拓荒者,而且是一位成就卓著的作曲家。其主要作品还有小提琴曲第一回旋曲、内蒙古组曲、西藏音诗、牧歌、 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山歌、三首舞曲等,大合唱曲民主、祖国、春天、淮河,交响音乐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舞剧音乐晚霞,歌剧热碧亚等。(4)哼唱“山歌风”音乐主题片段(表达阶段)(5)认识并辨别木管乐器长笛、双簧管、英国管,比较木管乐器的音色特点(6)复听部分段落(纯音乐阶段引导学生体验作品中旋律、音色、力度、速度的描绘性作用。)山林之歌1953年,马思聪接到一封信,说:听了牧歌后,使他回想起在西南怒江的偏僻山区放羊的情景。来信还附了几首当时他常听到的民歌。这对于抗战期间曾在昆明明和嶴北山区居住过的作者来说,立刻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同年9月,作者以这些民歌为素材,结合自己对山林生活和自然景色的感受,开始写作这部交响组曲,1954年5月完成。这首乐曲属于标题性音乐,有五个乐章。但五个乐章可以看作一个整体:第五乐章是第一乐章的变化再现,二、三、四乐章是中间对比部分。第一乐章:“山林的呼唤”,行板,自由的交替节拍,单三部曲式。第一部分主题为双簧管演奏的抒情性旋律,描写幽静的山林自然奇景;中部开始,由低音弦乐、圆号和小提琴从不同的音乐形象侧面描写山鬼的出现。中部对我国古代诗人屈原关于山鬼呼唤情人的描写,拟人化地通过想象描绘山林在夜深人静时的凄厉啸声。低音弦乐器的走句有如山鬼的出现,她的呼唤先是节奏化的,由圆号奏出,然后转到小提琴音色来表现山鬼女性的温柔形象。第二乐章:“过山”,快板,行进式的诙谐曲,轻快活泼的节奏和色彩丰富多变的配器,描绘山民们在山间小路行进的景象。曲式为ABA1B1CB2A2尾声。轻快而富于弹性的节奏,俏皮的音调和精巧的模仿进行,配器的灵活多变,形象地描绘出山民们迂回于山间小路的情景。第三乐章:“恋歌”,行板,交替节拍,奏鸣曲式。热情的主题由大提琴独奏,低音提琴反弹指板的特殊拨奏法模仿云南的大三弦,为如歌的旋律伴奏。不久,小提琴细腻地奏出对比不强的第二主题,像是对主题的应合,不大的插部由于内声部以颤弓和旋律中的三连音而显得过且有些紧张神秘。再现部将情感引伸,主题由圆号和中提琴奏出,而第二主题由大提琴独奏,有忧郁夜色渐渐消失,钟鼓声从隐隐的古刹中传来,长笛奏出了透亮的第二主题,预示着黎明的来临。在木管乐器交替演奏快速的华彩乐句时,弦乐将第一、二主题进行了展开,描绘出一轮红日在翻腾的云海中喷薄而出,冉冉升起的壮观景象。第四乐章“舞曲”为活泼的快板,自由的回旋曲式,描写载歌载舞的集体聚会情景。第五乐章“夜”为行板,单三部曲式,英国管独奏再现第一乐章主部主题,以弦乐柔情的新主题应和,“山鬼”的呼唤性动机一再出现并悠悠远去。(7)互动地带:师:山歌风 旋律 ( 音乐主题 A) 在这两个乐章中出现过几次 ? 双簧管、长笛、英国管的演奏分别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在乐曲中分别出现双簧管、长笛奏出的“山歌风”主题请同学们聆听时注意辨别感受这两种乐器的音色。(多媒体展示文字、图片、音乐)双簧管、长笛的简介及表现音色的小乐段。师:你认为山林的呼唤表达的意境,与我国古代诗人屈原笔下描绘的山鬼呼唤情人的形象相关吗? - 屈原描述的山鬼形象是:采用山鬼内心独白的方式,塑造了一位美丽、率真、痴情的少女形象。全诗有着简单的情节:女主人公跟她的情人约定某天在一个地方相会,尽管道路艰难,她还是满怀喜悦地赶到了,可是她的情人却没有如约前来;风雨来了,她痴心地等待着情人,忘记了回家,但情人终于没有来;天色晚了,她回到住所,在风雨交加、猿狖齐鸣中,倍感伤心、哀怨。 全诗将幻想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作者以人神结合的方法塑造了美丽的山鬼形象: 她披戴着薜荔、女萝、石兰和杜蘅,乘着赤豹拉的辛夷车,车上插着桂枝编织的旗,身边跟着长有花纹的花猫 其衣食住行无不带有强烈的神性和野性色彩,又与山鬼的身份地位相适应 ,然而山鬼的容貌体态和情感变化又都是正常人的表现 ,她感叹青春不能永驻,期盼爱人早些到来,不来则忧伤孤独 这种人神合一的形象创造,正是屈原诗歌中的一贯方法。师:边讲解边听,引导学生按标题、结构去欣赏理解山林的呼唤。(多媒体展示文字、图片、音乐)山林的呼唤结构: 呈示(A) 中部(B) 再现(A1)“山歌风”主题再现(长笛独奏)主题b:“呼唤式”音调主题c:带装饰音的柔美旋律主题a:“山歌风”主题(双簧管独奏) 生:说出感受(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点评。)师:引导总结,不要给出固定答案让学生自己发挥,因为各人的知识、阅历都不一样,所以音乐给每个人的感受都不尽相同。(后亦如此)2把山林的呼唤的速度加快,让学生体验同旋律异速度时乐曲给自己的感受。(多媒体展示)加速后的山林的呼唤师:引导生:对比后说出感受。3引导学生欣赏在中亚西亚草原上突出乐曲中强、弱部位。(多媒体展示)介绍作品生:谈感受。4把在中亚西亚草原上的弱起部位强,强部位做弱。让学生对比欣赏。(多媒体展示)改变强、弱后的在中亚西亚草原上音频师:引导学生谈感受5速度、强弱的对比之后再让学生从音色上区别分析体验音乐。 分别欣赏萨克斯、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分别说出感受最后给出标题(亦可作其他处理)。(多媒体展示)萨克斯、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音频。(三)学生自主活动:1、分别给学生欣赏几段不同的乐曲,要求学生从乐曲的速度、音色、强弱、整体感觉等方面谈谈对乐曲的理解并给乐曲起个自己认为合适的标题。2、学生谈完后教师可给出原标题,简单介绍该乐曲。(多媒体展示)音频A鸟舍 B月光曲 C大进行曲视频野蜂飞舞3、简介动物狂欢节(The Carnival Of The Animals)或称动物园大幻想曲。是两架钢琴与九件乐器的室内乐组曲 。1886年圣桑到布拉格和维也纳进行旅行演出时,曾在奥地利休息了几天。就在这些日子里,他应巴黎一位好友的请求,写了这部别出心裁、谐趣横生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在动物狂欢节中,作者以生动的手法,描写动物们在热闹的节日行列中,各种滑稽有趣的情形。整部组曲由十四曲组成:1.序奏及狮王的行进;2.公鸡和母鸡;3.野马;4.乌龟;5.大象;6.袋鼠,7.水族馆;8.长耳人;9.林中杜鹃;10.大鸟笼;11.“钢琴家”;12.化石;13.天鹅;14.终曲。其中只有大提琴独奏天鹅一章极为著名。五、课堂总结: 音乐是见仁见智的物件,她没有具体的形象,每个人的知识、阅历不同所感受的形象、意境就不一样。欣赏音乐重在聆听。聆听的同时从各个不同角度去分析理解她,例如;音色、速度、强弱、内部结构、旋律整体感觉等等诸多方面。我们要养成一个用“心”去聽的习惯!常做常新! 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