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卷(二)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70015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卷(二)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天津市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卷(二)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天津市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卷(二)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卷(二)B卷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6八上常熟期末) 我国原始居民将狗尾巴草驯化,培育出粟(俗称谷子,去壳后称小米)。考古学家在黄河流域发现了粟的遗存,下列人类遗址中与之相关的是( )A . 元谋人遗址B . 北京人遗址C . 河姆渡氏族村落遗址D . 半坡氏族村落遗址2. (2分) 学了“百家争鸣”相关知识后,同学们在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 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要求大家互爱互利,颇有道家风范 科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 社会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A . B . C . D . 3. (2分) (2017七上信阳期中) 历史课上,老师出了几个关键词“公元前221年”“统一”“咸阳”,让同学们想是哪个朝代的事情。这个朝代是( ) A . 商朝B . 夏朝C . 秦朝D . 西周4. (2分) (2018九下北京月考)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 )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迁都长安官员及家属都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改用汉族姓氏A . B . C . D . 5. (2分) (2017七下博兴期末) 唐太宗把下图中的人物喻为“知得失的镜子”,由此可见唐太宗( )A . 提倡节俭B . 重视人才C . 勤于政事D . 善于纳谏6. (2分) (2017七下海南月考) 唐诗往往折射了时代特征。下列诗句直接反映唐玄宗时社会经济盛况的是( )A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B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C . 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D . 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7. (2分) (2017七下南宁月考)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B . 宋代造船业居当时世界之首C .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D . 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南方8. (2分) 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下列选项中属于从西域传人的是( )A . B . C . D . 9. (2分) (2018七下农安月考) 周杰伦的青花瓷中唱到:“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赞美了我国古代瓷器的精美。唐朝时期陶瓷业的典型代表有( )唐三彩 冰裂纹瓷器 白瓷 青瓷 青花瓷A . B . C . D . 10. (2分) (2019八上岑溪期中)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评述最全面的是( ) A . 是一部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B . 是一部反抗列强侵略的历史C . 是一部沦为半殖民地化的历史D . 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11. (2分) 某班同学在探究中国近代化起步过程时,研究了这一时期每个阶段的历史人物,能正确说明中国近代化历程顺序的是( )A . 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B . 严复、魏源、孙中山、胡适C . 魏源、张之洞、鲁迅、孙中山D . 梁启超、左宗棠、李大钊、孙中山12. (2分) (2017河南模拟) 胡适认为:“五四运动”是一场不幸的政治干扰,它把一个文化运动转变成一个政治运动,使得中国人的“文艺复兴”半途而废。对此解释最恰当的是( )A . 五四运动遭到了北洋军阀镇压B . 五四运动唤醒了中国社会各阶层C .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D . 五四运动体现了爱国奉献的精神13. (2分) (2018威海) 下面是东北大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多次迁移的路线。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它的迁移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1923年在沈阳成立1931年迁往北平1937年迁往开封1938年迁往四川A . 新文化运动B . 北伐战争C . 抗日战争D . 解放战争14. (2分) (2019九下茂名月考) 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90载艰苦卓绝,90载荣耀辉煌。下列图示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奋斗,领导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其中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事件是( ) A . 北伐战争B . 九一八事变C . 百团大战D . 重庆谈判15. (2分) 河南籍著名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写道:“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对这部作品反映的历史事件,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政权最终维护了世界的和平A . B . C . D . 16. (2分) (2019广东模拟) 阅读如图“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单位:斤/亩)”。导致1958年数据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B .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 . 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盛行D . 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17. (2分) (2017九下徐州月考) 回归后的香港和澳门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A . 社会制度B . 经济制度C . 主权归属D . 社会生活18. (2分) (2017八下繁昌期末)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乡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跳槽”“炒鱿鱼”“创客”等新鲜词汇频繁出现,这实际上反映了( ) A . 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B . 人民的生活得不到基本保障C . 我国失业率居高不下D . 我国的综合国力稳步提升19. (2分) (2015七上钦州期末) 下列军事帝国曾经地跨欧、亚、非三洲的有 ( )埃及军事帝国 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A . B . C . D . 20. (2分) (2018九上扬州期末) 近几年扬州的大街小巷布满了电动自行车,现在又涌现出大量电动三轮车、电动汽车,填满每一条道路。这种用电为动力的交通工具最早出现在( ) A .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B .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C .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 . 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21. (2分) (2017九上长春月考)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包括( )将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宣布退出一战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A . B . C . D . 22. (2分) “如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某国攻击,不论其理由如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援助”。这里所说的“某国”最有可能是( ) A . 法国B . 德国C . 美国D . 日本23. (2分) (2018九下长沙模拟) 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探究资本主义从20世纪20年代的繁荣时期转为三四十年代的动荡时期的因素中,下列哪一项堪称“萧何”( ) A . 第一次世界大战B .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C . 斯大林模式D . 经济大危机24. (2分) (2016九上许昌期中) 这位历史人物被北美独立战争时期一位老兵称为“战争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任。”引言中“第一人”是指)( )A . 拿破仑B . 克伦威尔C . 林肯D . 华盛顿25. (2分) (2018九上常熟期末) 美国某报纸在2015年3月的报道中称:一些事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英国等欧洲国家决定加入中国倡议建立的亚投行就是这样一个重大事件,中国正在品尝自己的经济全球化的成果。据此可知,这一报道认为( ) A . 发展中国家发挥了主导作用B . 中国国际影响力有很大提升C . 经济区域集团化获长足发展D . 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改变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3分)26. (4分) (2017八上井陉矿开学考)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请将下列空白处填写正确内容山西籍文学家罗贯中撰写的我国第一部长篇小说是_。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的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_。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_。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悲剧_。27. (2分) _时,因为倭寇之患,明朝廷下令封锁沿海各港口,销毁出海船只,又厉行_。28. (2分) (2017苏州)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党和政府实行的基本同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_。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_”。29. (1分)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的时间是_。 30. (4分) (2014济宁)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规模空前。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拉丁美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1917年,美国、中国等加入同盟国,参与了对德国的战争。这场帝国主义国家挑起的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材料中有两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过来。错误:_;改正:_;错误:_;改正:_三、 综合题 (共5题;共100分)31. (2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试卷于2013年5月在河南举办的某文化展中展出。材料二: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太宗也曾无比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回答下列问题:(1) 材料一中试卷与哪一制度有关?这一制度首创于哪一朝代?(2) 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二谈谈统治者为何十分重视科举考试?(3) 结合后人对这一制度的评价,说说这一制度的影响。(4) 你认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人才的选拔应遵循怎样的原则?(5) 胡锦涛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温家宝在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经济和社会发展依靠科技,科技进步要依靠创新,科技创新要依靠人才。结合隋唐的历史,简要谈谈科举取士与现代培养人才的目的是否相同?32. (15分) (2017八下呼和浩特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马克思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材料二:如图1材料三:如图2(1) 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美洲的发现”是哪个航海家的贡献?(2) 写出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名称。用图1所示字母表示“黑奴贸易”这段路程。(3) 材料三中人物是谁?她的主要功绩是什么?33. (20分) (2015八上邹平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1995 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 月18 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材料二: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材料三:2011 年5 月下旬,温家宝在出席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之前,赴日本福岛等特大地震海啸灾区慰问。他说,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我们没有忘记在中国发生重大灾害时,日本政府和人民给予的大力支援。中国政府和人民将继续为日本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支持。中日友好的基础在两国人民,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中日关系将不断改善和发展,这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请回答:(1) 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2) 这一事件发生后,蒋介石执行什么政策?导致怎样的结果?(3) 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内容,请你说出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并举出抗日战争中的两次重要战役?(4)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怎样看待中日之间的关系。34. (25分) (2014南京) 近代以来,俄、日、美等国都曾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通过改革,这些国家的社会问题都不同程序上得到解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兹依照本法令所指导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废除农奴法令摘录材料二: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材料三: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同时,实行商品交换可以刺激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改进农业。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的决议草案材料四:我相信,当此危急存亡之秋,你们一定能够对领导再次给予那种支持。罗斯福就职演说(节录)请回答:(1) 材料一中的“法令”是由哪位沙皇颁布的?依据材料概括该法令的核心内容。(2) 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哪一次改革的成果?这些成果与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这次改革后,日本社会主义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 材料三中的“新经济政策”是何时由谁领导实施的?材料认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 哪一历史事件引发了材料四中的“危急存亡”?为了挽救“危急”,罗斯福颁布了哪一法律加强对工业的调整?该法律体现了罗斯福政怎样的特点?(5) 综上所述,这些改革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35. (15分) (2016九上卢龙期末) 探究问题,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列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足,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创造性地同俄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经过艰难曲折的探索,最后找到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带领俄国走出绝望之地。材料二:美国历史虽然只有二百多年,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历经百年,始终居于世界大国地位。尤其战后有利的战略环境和雄厚的工业基础,客观上已经把美国推上了资本主义世界中心的地位,美国事实上已成为超级大国。 摘自刘宗绪历史专题30讲材料三:战后法国人的仇视这道坎却不是每个德国人都能轻松迈过的。然而联邦政府经受住了考验。德国总统阿登纳强调:“在当今的欧洲,世仇完全不合时宜了,我决心使德法关系成为我的政策的核心。”从50年代起,包括德、法在内的欧洲国家先后签订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建立关税同盟以及建立共同市场。同时,德国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智力成为这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凭借这一资源,德国又一次站在了世界强国之列。摘自 乔明顺世界通史(1) 根据材料一指出,列宁带领俄国走出“绝望之地”采取了什么政策?(2) 美国在崛起过程中先后遇到过哪些重大的问题?举一例并说明是怎样解决的。(3) 根据材料三归纳战后德国崛起的主要因素。结合以上材料,说明俄、美、德发展历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3分)26、答案:略27、答案:略28、答案:略29、答案:略30、答案:略三、 综合题 (共5题;共100分)31、答案:略32、答案:略33、答案:略34、答案:略35、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