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卷(I)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2967079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项选择题1 . 大国崛起有这样一段解说词:“1871年,奋发图强半个多世纪的德国终于统一。它在和平的环境中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但是,当它试图为自己争取阳光下的地盘而发动战车后,则一败涂地。”这里“一败涂地”的战争指( )A反法同盟的战争B第一次世界大战C普法战争D第二次世界大战2 . 美国建国时的国旗是( )ABCD3 . 下列口号提出的先后顺序应该是民主、科学打倒列强、除军阀抗日救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ABCD4 . 如下图“历史在这里拐弯”是指( )A国民政府统一全国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抗日战争胜利D解放战争胜利5 . 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学生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歌中唱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当时的含义是指( )A东北三省沦陷,民族危机加深B日军攻占山海关C日本欲使“华北独立”D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企图灭亡全中国6 . 京张铁路工人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它的失败给中共提供的最深刻的教训是( )A必须反对帝国主义B必须开展武装斗争C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D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7 .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公开宣布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法国巴黎公社革命C中国辛亥革命D俄国十月革命8 . 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结论与史实关联正确的是A中共一大首次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B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C八七会议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D西安事变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9 . 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下列哪个不能入选剧本A长征磨练了中国共产党的意志,锻炼了共产党的基干力量B红军强渡金沙江,爬雪山、过草地,挥师北上C叶挺独立团攻克汀泗桥、贺胜桥后,直逼武昌城D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10 . 20世纪30年代,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起几乎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你认为下列诗句中暗含这两起事件的应该是( )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谁人不识张大帅,千古功臣一代骄。ABCD11 . 小兰曾在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学习过,你知道这所学堂的名称吗A福建船政学堂B京师同文馆C万木草堂D北洋水师学堂歌曲是音符写成的历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风靡中华大地的抗战歌曲松花江上造成歌中人流亡的历史事件是( )A. 甲午战争 B. 西安事变C. 九一八事变 D. 八一三事变13 . 万里长城永不倒中“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冲开血路,挥手上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历史。以下史实能说明此时“国人渐已醒”的是( )新文化运动,让军阀混战中的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五四运动,人们的思想获得了极大解放,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共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抗日战争的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A. B. C. D. 14 . 如下图是马星驰先生所作的漫画民气一致之效果,它揭示了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商人罢市的推动B工人阶级参加斗争的巨大作用C各阶层人民的联合斗争D学生罢课的作用15 . 口号与主张蕴涵着时代的特征。下列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 振兴中华 民主、科学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还我青岛ABCD16 . 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军阀是张作霖袁世凯孙传芳吴佩孚ABCD二、非选择题17 . 下面是王刚同学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课的学习笔记:(1)“笔记一”中有一处记错,请找出并改正,请补齐第4点笔记内容。(2)“笔记二”的顺序记乱了,请你按事件的时间先后顺序帮他重新排列(只写序号,文字可不必再抄)?1942年是“正义战胜邪恶”的关键一年,列举这一年影响战争走向的两件大事?(3)根据上述表格,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从中你有何感悟或启迪?18 . 看下列几个人物回答问题。代表人物人物名李鸿章 B陈独秀政治派别洋务派革命派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思想主张 A三民主义 C(1)ABC(2)用一句话评价孙中山(3)从这些探索中我们可以获得许多启示,请写出一点。1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根据图、所示历史事件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时间顺序,你将在图、处分别配上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的图片?(只要答出历史事件的名称即可,不必画图)在近代救亡运动中,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掀开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新篇章,开辟了历史新纪元。(2)下面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两块浮雕。请你任选一块浮雕,说明这块浮雕所承载的史实对我们承担社会责任的启发。(3)从历史和当代中国实际的视角,运用所学知识,说说“掀开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新篇章,开辟了历史新纪元”的“新体现在哪里?20 .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是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国家,在工业革命发生前的几千年时间里,中国经济、科技、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第一方阵之中。近代以后,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于时代发展步伐,鸦片战争则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习近平2014年4月1日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材料二: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材料三: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四: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请回答:(1)料一中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该运动所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各1个。材料三反映了哪一政治派别的要求?他们发动了什么运动?材料四中的“三民主义”成为哪次革命的指导思想?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你有何感悟?2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复兴之路材料二(1)材料一中“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指的是什么运动? (2)材料二中,把图1的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 孙中山把图2中“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3)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二、非选择题1、2、3、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