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67028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川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鸦片流入中国,从1842年的33000箱上升到1848年的46000箱仅1848年就有一千多万两白银外流。当时市场用铜钱、而农民交租要用白银。1两银子在18世纪时兑换1000文铜钱,而在1845年,则超过了2000文。这表明( )鸦片战争后鸦片流入量急剧上升中国传统手工业日渐破产白银大量外流导致银贵钱贱鸦片战争后农民的负担大大加重A . B . C . D . 2. (2分)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 . 中国开始遭受大规模的外来侵略B . 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C . 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D . 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3. (2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略者纵火将我国皇家园林圆明园烧成一片废墟。犯下这一滔天罪行的是( ) A . 英法联军B . 英美联军C . 英日联军D . 英德联军4. (2分)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下图所示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A . 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B . 英法联军攻战北京C . 洋务运动破产D .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5. (2分)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右图中的废墟前,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A . 林则徐虎门销烟B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 . 重庆谈判D . 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北平6. (2分)近代前期,中国的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从历史发展趋势而言,这突出表明的实质问题是( )A . 战争的性质决定战争的胜负B . 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战争结局C . 政府的决策是战争胜负的关键D . 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7. (2分)在一次校内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示关键词:“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王”,参赛选手根据这些提示,可以判断出主持人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A . 杨秀清B . 李秀成C . 洪秀全D . 石达开8. (2分)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下列关于该文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试图建立一个无处不均匀的理想社会B . 反映了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C . 有利于鼓舞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D . 顺应历史潮流,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9. (2分)太平天国所制定的领导纲领中,绝对平均分配方案无法实施的根本原因是( ) A . 当时军事斗争紧张,客观环境不利B . 中外反动势力日趋合流,力量对比极为悬殊C . 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D . 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后使其失去了吸收力10. (2分)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功绩在于( )A . 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与崩溃B . 担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C . 打击了西方殖民者D . 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方案11. (2分)清政府和西方侵略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革命,始于( ) A . 三元里抗英斗争B . 太平天国运动C . 义和团运动D . 辛亥革命12. (2分)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 ) A . 曾国藩B . 李鸿章C . 奕D . 张之洞13. (2分)“对洋务运动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 . 使中国走上了富强之路B .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C . 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D .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4. (2分)改革变法的目的是兴利除弊,促进社会发展。下列改革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是( )商鞅变法 管仲改革 洋务运动俄国1861年改革 明治维新 罗斯福新政A . B . C . D . 15. (2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还是一部探索史。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不断向西方学习,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的历史事件是( )A . 鸦片战争B . 洋务运动C . 戊戌变法D . 辛亥革命16. (2分)郭强为开心辞典栏目提供了一个涉及近代科学技术的题目:它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工程技术界的光荣,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个胜利。它于1909年完工,它令外国人折服。它是( )A . 江南制造总局B . 汉阳铁厂C . 淞沪铁路D . 京张铁路17. (2分)标志着洋务运动“自强求富”愿望破产的是( ) A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B .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C . 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D . 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18. (2分)陕西通志记载:“1894年,陕西机器制造局在西安成立,开始试制枪械弹药。陕西机器制造局为清政府所办,有机械师4名、铜匠2名、铁匠22名、帮工17名、学徒90名。到1897年试造子弹208万颗,造枪炮及修造各种枪炮4500尊,造粗细纱布125包,配制机具36000余件。”以下不属于陕西机器制造局特点的是( )A . 官办B . 工人少,生产规模小C . 工场手工业发达D . 主要生产军用品19. (2分)不懈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之一,下列口号属于在洋务运动提出的是( ) A . 民主科学B . 爱国救亡C . 自强求富D . 实业救国20. (2分)“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 . 南京条约B . 北京条约C . 马关条约D . 辛丑条约21. (2分)1940年9月,国民政府明确规定为中华民国陪都的城市是( )A . 成都B . 重庆C . 武汉D . 西安22. (2分)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发起者是( )A . 地主阶级洋务派B . 资产阶级维新派C . 资产阶级革命派D .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23. (2分)有一位清朝官员曾用这样一番话教训康有为:“你老是变法呀,变法呀,可你知不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从这番话可判断这位官员代表的派别是( ) A . 革命派B . 顽固派C . 维新派D . 激进的民主派24. (2分)(2017黔东南)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老木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老金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老德说:“我家现住在东交民巷。”赵老刚说:“我在总理衙门当过差 。” 他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说谎人是( )A . 王老德B . 李老金C . 张老木D . 赵老刚25. (2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点是:( )爱国的,进步的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政治上挽救民族危亡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A . B . C . D . 二、 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50分)26. (15分)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梁启超变法通议材料二: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为中国近现代教育体制奠定了基础。材料三: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严复对废科举的评价(1)材料一中梁启超如何看待教育的重要性?“百日维新”失败后保留下来的教育成果是什么?(2)科举制产生于我国的哪一朝代?何时被废除?(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三中说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27. (20分)历史上,日本屡屡侵犯中国,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保家卫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赃。他们到处烧杀掳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人教版七下教材材料二材料三 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被消除。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发生在什么时期?当时政府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结果如何?(2)材料二中,其英雄壮举的指挥将领分别是谁?是为了抗击日本哪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日本在上述侵华战争的发动上有什么相同之处?(3)材料三中,为什么视日本为“万恶的敌人”?社论认为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4)日本至今仍未反省战争罪行,从中日关系的角度,你怎么看?28.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器物之路】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制度变革】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分析,洋务运动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提出的口号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历史事件发生于哪一年?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这次政治运动的名称是什么?(3)哪一个条约的签订才引起材料二的发生?与南京条约比较,这一条约新增加的内容是什么?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50分)26-1、26-2、26-3、27-1、27-2、27-3、27-4、28-1、28-2、2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