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10月月考历史与社会试题B卷(模拟)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2966849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10月月考历史与社会试题B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10月月考历史与社会试题B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10月月考历史与社会试题B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10月月考历史与社会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项选择题1 .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之处是( )A都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B都采取了暴力斗争的方式C都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D都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2 . 毛泽东点燃“星星之火”、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 )A广东革命根据地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中央革命根据地D延安革命根据地3 . 孙中山被称为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他领导了A维新变法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4 . 徐中约中国的奋斗,1600-2000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这场游行很快引起公众愤懑情绪的爆发、民族主义的宣泄、对西方的深深失望以及对卖国的北洋政府的强烈谴责”。与“这场游行”相联系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九一八事变5 . 20世纪前期,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进行过两次合作,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对国家和民族作出巨大贡献。下列成果属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取得的是创办黄埔军校,培养革命人才 推翻北洋军阀,完成全国统一台儿庄大捷 百团大战ABCD6 . 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成立B西藏的和平解放C土地改革的完成D1954年宪法的颁布7 .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B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C新式武器的发明和使用D垄断组织的产生和发展8 . “山歌越唱越开怀,东山唱到西山来。湘赣边工农革命损失大,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民歌中“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的准确含义是( )A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的革命道路B认识到城市中心暴动的错误性C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D城市包围农村,武装夺取政权9 . 结盟是战争的序幕,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下列属于协约国的是A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B英国、法国、俄国C德国、法国、意大利D德国、俄国、意大利10 . 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其突出的贡献是A领导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B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C推动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D领导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11 . 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和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共同原因是( )A遭到封建顽固势力的强烈反对B没有进行武装斗争C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D没有依靠和充分发动群众12 . 有人形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 )A萨拉热窝事件B索姆河事件C美国参战D凡尔登战役13 . 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是“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你知道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谁? ( )A孙中山B毛泽东C江泽民D习近平14 . 下图是20 世纪初期关于清政府的一幅漫画,和此图含义最直接相关的史实是A甲午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5 . 下图是豆豆家收藏的一枚银元,该银元发行年份发生了A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B上海工人武装起义C黄埔军校创建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16 . 近代史上国共曾两次合作,下列不属于国共合作的是( ) 北伐战争 井冈山会师 红军长征 抗日战争 三大战役ABCD17 . 下列对中国近代史上一些重要事件所作的历史结论或评价,不正确的是A公车上书一一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B新文化运动一一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C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D中共七大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8 . 2015年11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进行了会晤。这是国共两党六十六年又一次握手。历史上,国共两党两次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第一次合作后取得的成果是( )A南昌起义B台儿庄战役C北伐战争D重庆谈判19 . 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是( )A北伐战争的开始B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C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D黄埔军校的创办20 . “那时我家乡的官是一个旗民,因而绅商们觉得不免要流点血。幸而那个武官深明大义,加之商会里也筹得出钱,于是平安无事就挂了白旗。那位旗人官呢,护送出境了事。跟着,老百姓忙的是剪辫子的仪式。”茅盾先生(18961981年)对其念中学时的嘉兴的这一记载( )A反映了清朝统治在嘉兴的终结B说明了嘉兴人反帝热情的高涨C揭示了五四运动对嘉兴的影响D见证了嘉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二、非选择题2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余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于求中国之自由平等。国事遗嘱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材料三: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_材料四: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历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毛泽东(1)材料一中的“余”指的是谁?请你写出他“致力于国民革命”的三个具体事件。(2)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材料二中的哪句话是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体现?(3)材料二的出处是一部宪法性质的文献,请你补充出来。然后分析这部文献与材料一中的“余”有什么关系。(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先进的中国人”的“先进”两字是如何理解的。然后简述不同阶级的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的两个典型事例。提示:(简述答题要素时间人物事件结局)22 . 近现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世纪,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材料二: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军阀割据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材料三:1918年巴黎会议狠狠地给了中国一记“耳光”。面对这样屈辱的局面,中国人心中的怒火最终爆发,完成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同时也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1)材料一中的“巨变”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什么这是“历史性巨变”? (2)试以当时某位新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为例,用史实说明他们是如何“唤醒国家及人民”的?为什么会有人把这场社会变革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3)材料三中提及的中国人心中的怒火最终爆发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联系所学知识,说明对该历史事件作为“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的理解?23 . 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在国门洞开和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开始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向近代化艰难迈进的历史画面。图1江南制造总局炮厂图图2公车上书记书影(1)请分别指出上述图片所反映的近代化的探索事件(2)请你说出在图1的探索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和民用工业各一例?其失败的标志是什么?(3)请你说出图2的探索运动中,两位杰出的领导人物分别是?这场运动虽然失败,但在当时的社会起到了什么作用?(4)在这两次探索运动中都创办了新式学堂,分别写出学堂名称。2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有说欧美共和的政治,我们中国此时尚不能合用的我们中国的改革最宜于君主立宪,万不能共和,殊不知此说大谬(错误)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共和”孙中山在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上的演讲词材料二 “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仅仅)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孙中山考察英国心得材料三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不久,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基本精神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四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材料一中孙中山提出了什么理想目标?影响孙中山提出这一理想目标的国外因素是什么?(2)材料二中孙中山认为欧洲列强社会存在着什么不足?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3)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初步实现了他的哪些理想目标?(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孙中山提出的理想目标为什么能被众多的中国人接受?25 . 据英国媒体报道2015年11月24日,土耳其击落一架俄罗斯战机,一时间舆论大哗。其实历史上俄、土早有宿怨。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1853年为了与奥斯曼土耳其和英法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俄国与以上国家爆发了战争,史称,克里木战争,结果俄国战败,俄国沙皇自杀,新沙皇继位,进而开启了俄国的改革。请问:“新沙皇”是谁?俄国的改革又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历史上奥斯曼土耳其阻碍了东西方交流的道路,促使欧洲人从海洋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寻找黄金。由此开启的历史事件是什么?(3)1904年俄国又与日本发生了日俄战争,结果日本获胜。你认为日本变强进而能获胜的最主要历史原因是1868年日本历史上的哪次历史事件导致的?该事件让日本走上了什么道路。(4)从俄国和日本变强甚至欧洲人改道海洋寻找黄金的历史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非选择题1、2、3、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