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I )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66804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I )卷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如表汇总了我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发行的纪念邮票。该组邮票意在强调( )纪念周年枚数内容7013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东北烈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上海淞沪抗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台儿庄大战、延安革命、八路军总部旧址、百团大战等纪念馆A .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B . 曲折前进,民族复兴C . 国家统一,民族独立D . 百年屈辱,民族抗争2. (2分)下列有关对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认识正确的是( ) 消灭了地主阶级 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A . B . C . D . 3. (2分)1953年7月,美国克拉克将军在签字时哀叹:“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将军。”下面真实地记录了这一时刻的图片是( )。 A . B . C . D . 4. (2分)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审议并通过了“十三五”规划。“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A .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B . 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C .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D . 打退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5. (2分)在1956年底的最高国务会议上,陈云对毛泽东说:“不到1年的时间,这些企业就基本完成了改造,但东来顺的涮羊肉嚼不烂了,芝麻酱不香了,全聚德的烤鸭也不好吃了”以上材料主要说明三大改造( ) A . 导致民族企业破产B . 在后期存在不少问题C . 严重违背中国国情D . 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6. (2分)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 )A .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B .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 . 掀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D . 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7. (2分)下表反映了中国外交( )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在上海举行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A . 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B . 确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C . 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发展D . 加强我国与主要大国的联合8. (2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对“当今的开放和近代的开放”展开研究性学习,对四位同学的思考,你赞同( )A . B . C . D . 9. (2分)我国的对外开放遵循的是循序渐进的原则,经历了由“点”到“线”到“面”的过程。我国对外开放开始于“点”这里的“点”指的是( )A . 经济特区B . 沿海开放城市C . 经济开放区D . 广大内地10. (2分)习近平总书记赴广东考察,轻车简从,畅言改革。有人说这是踏着20年前邓小平的足迹,酝酿新一轮改革。这一“足迹”给中国带来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A . 社会主义制度开始建立B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开始建立C . 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D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11. (2分)香港、澳门回归后,发生变化的是( )A . 社会制度B . 经济制度C . 主权归属D . 生活方式12. (2分)“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当你唱起这首歌的时候,你会想到的是下列哪一项政治制度与之密切相关( )A . 多党合作制度B . 政治协商制度C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3. (2分)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运动促成了( ) A . 两岸隔绝的状态被打破B . “九二共识”的达成C . 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D . 两岸“三通”的实现14. (2分)火箭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的军种,被称为“国之利器”,被西方视作“神秘之师”,它是由哪一军种更名而来( )A . 海军B . 空军C . 陆军D . 第二炮兵部队15. (2分)下列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的选项是( ) A .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 . 独立自主C . 互不侵犯和互不干涉内政D . 平等互利16. (2分)美国时间2015年9月27日上午,纽约联合国总部。国家主席习近平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共同将一块红绸布缓缓拉下,露出中国赠送给联合国70周年华诞的礼物“和平尊”。历史上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 )A . 日内瓦会议B . 1971年第26届联大C . 上海APEC会议D . 雅尔塔会议17. (2分)东方红1号属于( )A . 实用通信卫星B . 人造地球卫星C . 气象卫星D . 侦察卫星18. (2分)下列哪一项成果最能体现中国古代“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变成了现实( )A . 计算机网络B . 电视C . 报纸D . 书本19. (2分)2012年伦敦奥运会举行在即,很多同学都在预测我国能取得多少枚奖牌。历史上,我国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是下列哪一届奥运会上( )A . 汉城奥运会B . 洛杉矶奥运会C . 雅典奥运会D . 悉尼奥运会20. (2分)1956年,关于文学艺术创作,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方针是( ) A .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B . 推陈出新,百花齐放C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 . 百家争鸣,创作自由21. (2分)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在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请判断,下列情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A . 1952年,小刚的父亲参加了土改,并获得了土地B . 1954年,小刚的父亲参加了一届全国人大,举手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 . 1958年,小刚的父亲参与全民大炼钢铁运动D . 1978年,小刚的舅舅回国,遭到红卫兵批斗22. (2分)2016年是周恩来总理逝世40周年,下列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南昌起义 井冈山会师重庆谈判 万隆会议A . B . C . D . 23. (2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国家实行“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要放在“优先发展战略”的领域是( )A . 教育B . 海洋高科技C . 高等教育D . 电子产业24. (2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人的衣柜中不会出现的是( ) A . 蓝布褂B . 黄军装C . 牛仔裤D . 连衣裙25. (2分)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开始调整、变革。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从前的“铁饭碗”逐步被打破 自主择业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开始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迈出步伐A . B . C . D . 二、 综合题 (共2题;共40分)26. (20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成立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完成了宪法草案初稿,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历时3个月上亿民众参加的讨论、修改。1954年9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摘编自郭大钧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二:刘少奇是我国第二任国家主席,1966年“文革”开始后,他受到迫害,1968年被诬陷为“叛 徒、内奸、工贼”,失去人身自由,并被开除出党,撤销了党内外的一切职务。一年后,刘少奇在河南开封含冤病逝,这是“文革”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材料三:文革刚刚结束,某中央领导人就在一篇社沦中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方针。学好文件抓住纲材料四: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对于公权力来说,法没有授权的都是禁止的。用法律制度手段制约公权力,则是中国依法治国打造良政善治的核心。中新网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过程的突出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2)材料二中,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批斗和迫害致死,说明了什么? (3)针对材料三提出的方针,全国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什么运动?有何作用? (4)依据材料四概括如何才能有效地制约权力?(不得照抄原文) 27. (20分)时代周刊是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内容广泛,对国际问题发表主张和对国际重大事件进行跟踪报道,周刊每年年末都会评选当年的“风云人物”。谁在时代封面上?一书的作者列努斯曾说:“那些经常出现在时代封面上的人物,必将被收入历史课本。”材料一:图1是1951年6月18日的时代期刊,封面人物是周恩来。标题是:共产主义者周恩来。然而,时代首次介绍给西方人的周恩来,在政治上成了暴虐的统治者,在外交上成了听话的仆从,在经济上成了无能的领导者。时代对周恩来和新中国的“妖魔化”和“丑化”也许不难“理解”,因为当时美国的双脚正深陷战争的泥潭。材料二:图2是1971年11月8日的时代期刊,封面人物又是周恩来,左上角文字:“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封面文章这样写道:“当意气风发的毛泽东在1949年发表他著名的演讲,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以后,他的助手向地处纽约的年轻的联合国发了一封电报,要求联合国驱逐由蒋介石政府代表的中国政府而今天,联合国要接受一个来自新地区的代表团:中华人民共和国。”材料三:图3是1972年2月6日的时代期刊,标题是:尼克松的中国之旅。画面表现着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的见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中国的歌舞表演。材料四:图4是1979年1月1日的时代期刊,封面人物是被评为1978年年度风云人物的邓小平。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美国对新中国是一种什么态度?当时,中美之间正陷于什么战争?(2)材料二中“The Chinese Are Coming”反映了是中国当时那一项外交成果?(3)材料三中“尼克松的中国之旅”产生了哪些成果?请指出促成1972年“尼克松的中国之旅”的因素有哪些?(4)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9年1月1日的美国时代周刊把邓小平被评为年度风云人物的国内和国际因素各一点。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综合题 (共2题;共40分)26-1、26-2、26-3、26-4、27-1、27-2、27-3、2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