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测试: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D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2966664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测试: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测试: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测试: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1 页 共 11 页 人教版 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 上册同步测试 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 期文明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D 卷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 单项选择题 中华文化灿烂悠久 传承传统文化少年有责 回答以下各题 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璨若明珠 有人评论其中一颗明珠时说 兰亭是右军醉墨 缘醉后兴到 趣溢于 书 故书入神品 他说的 右军 是指 A 张仲景 B 顾恺之 C 王羲之 D 祖冲之 2 西汉初年 曹参担任丞相后 清静极言合道 休息无为 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这种清静无为的治国 思想源于 A 孔子 B 老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3 下列四个场景中 与历史事实相符的是 A 秦朝时 有人在纸上书写一种小篆字体 B 商朝时在龟甲上写下占卜吉凶的结果 C 阿拉伯人在数学上的最大贡献是创造了从 0 到 9 的计数法 D 大化改新后日本成为依靠 律令 实行统治的君主制中央集权国家 4 王国维 是中国近 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他曾说过 自周之衰 文王 周公 势力之瓦解也 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 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 上无统一之制度 下迫于社会之要求 于是诸于九 流各创其学说 王国维这番言论意在说明 A 国家统一的意义 B 焚书坑儒的背景 C 国家分裂的后果 D 百家争鸣的原因 5 战国时 提出 兼爱 非攻 的思想家是 A 孟子 B 孔子 C 庄子 D 墨子 6 有这样一个人 他出生于春秋时期的鲁国 学说比较保守 主张 仁爱 他的思想被西汉以后的封建统 治者利用 这个人物是 A 老子 B 孟子 C 墨子 D 孔子 7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各学派相互争论 学习 到战国中后期 思想领域出现融合 下列选项最能体 现思想融合的是 A 礼法兼用 B 克己复礼 C 民贵君轻 D 选贤举能 8 某人是大明子民 他出生的那年明朝宗室发生了一场争夺皇位的内战 请你从以下有关他生活的四个片 断中选出不可能是事实的一项 A 清早起来埋头苦读 四书 五经 B 曾三次参加科举考试 C 中年时被授予左丞相一职 D 他的儿子被锦衣卫捉去拷问 第 2 页 共 11 页 9 后汉书 记载 汉明帝曾亲自到太学讲学 和儒生们一起研讨儒学经典 下列文献最有可能列入他们 研讨范围的是 道德经 诗经 春秋 韩非子 A B C D 10 李明班上来了一个新同学 他说 我的姓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大家猜猜我姓啥 A 夏 B 宋 C 唐 D 秦 11 孟子 中记载 天子适诸侯日巡狩 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 一不朝 则贬其爵 再不朝 则削其地 三不朝 则六师移之 这主要反映了 A 西周初年周天子是天下共主 B 西周末年周王势力日益衰微 C 诸侯有对周王朝觐述职的义务 D 西周初年诸侯势力逐渐增强 12 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 阿尔文曾说 如果人类要在 21 世纪生存下去 必须回到 2500 多年前 去汲 取孔子的智慧 下列主张属于 孔子的智慧 的是 A 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B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C 顺应自然 无为而治 D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13 河南殷墟遗址在 2006 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殷墟曾是商朝首都 商朝在历史上又 被称为殷朝 商朝定都殷与下面哪件事有关 A 商汤灭夏 B 武王伐纣 C 盘庚迁都 D 平王东迁 14 孔子是教育行业的祖师爷 被称为 万世师表 下列能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是 A 克己复礼 B 苛政猛于虎也 C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D 因材施教 15 下列甲乙丙三位同学关于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乙 B 甲 乙 C 丙 D 甲 丙 16 夏 商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 生活在渭水流域的周国日益强大 B 统治者残暴奢侈 C 商部落联合周边的小国发动进攻 D 都是被少数民族灭亡 第 3 页 共 11 页 17 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 由于 他 的汉化政策 以新都洛阳为中心出现了汉文化的复兴 他 也 由鲜卑国主化为中华皇帝 他 是 A 拓跋宏 B 苻坚 C 李世民 D 忽必烈 18 下列观点属于孔子思想核心的是 A 兼爱 B 克己复礼 C 仁者爱人 D 民贵君轻 19 在一次记者会上 温家宝同志回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 我一边看网 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 话 就是 民之所忧 我之所思 民之所思 我之所行 温家宝同志所引句子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哪一派别的 思想主张 A 法家 B 儒家 C 道家 D 墨家 20 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两种主要手段是 暴力镇压 实行分封制 礼仪教化 实行宗法制 A B C D 21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司母戊鼎 甲骨卜辞等文物 我们可以了解我国哪一时期 的历史 A 夏朝 B 商朝 C 秦朝 D 西汉 22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这句话属于孔子的 A 礼治思想 B 教育思想 C 仁政思想 D 法治思想 23 孔子的弟子司马耕 字子牛 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 字子耕 这反映了什么现象 A 孔子周游列国广收学生 B 百家争鸣的文学盛况 C 春秋战国时期牛耕技术的推行 D 农业是国家的根本 24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新的乐章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A 商代 B 夏朝 C 周朝 D 春秋 25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 四个自信 并强调 文化自信 是更基础 更广泛 更深厚的自信 孕育 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的是 A 儒家思想 B 法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道家思想 26 18 世纪的西方有句谚语 The laziest 最懒惰的 government 政府 is the best government 下列先秦时期思想流派的观点与其不谋而合的是 A 孔子 B 墨子 C 老子 D 韩非子 27 什么是分封制的外在表征 它有利于西周巩固统治 稳定社会秩序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传说它是谁制订的 A 礼乐制度 周公旦 B 郡县制 姜子牙 C 世袭制 伯益 D 礼乐制度 周武王 28 为探究西汉初年的统治思想 课堂上老师出示下图幻灯片 该幻灯片内容说明这一时期的统治思想是 第 4 页 共 11 页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29 汉武帝时期 为了实现其大一统事业 在思想文化上实施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其所尊奉的思想学 派是 A 道家学派 B 儒家学派 C 法家学派 D 兵家学派 30 1691 年出版的 论语 英译本近年在德国汉堡被发现了 书的前言写着 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 煌的 请问这位哲学家思想的核心是 A 法治 B 无为而治 C 兼爱 非攻 D 仁 31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下列哪些君主的暴行可以诠释此感悟 禹 桀 纣 周厉王 A B C D 32 约公元前 2070 年 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 A 西周 B 夏朝 C 东周 D 商朝 33 对于暴君的统治 人们往往会发出愤怒的呐喊 书 汤誓 上就有 时日曷丧 予及汝皆亡 的记载 人们反抗的这位暴君是 A 夏桀 B 商纣 C 周厉王 D 周幽王 二 选择题 34 相传老子问孔子 你说牙齿与舌头哪个坚硬 孔子答 当然是牙齿 老子张开嘴 看看我的 牙 孔子见老子的嘴里牙齿全掉光了 点点头 然后老子又道 你看看我的舌头 舌头完整而灵活 这个小 故事反映了 A 统治者只有对人民实行德政 社会才会稳定 B 事物都有对立面 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C 人们要互爱互利 反对各国间相互攻伐兼并 D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的思想 三 非选择题 35 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秦孝公 用商君 坏井田 开阡陌 急耕战之赏 虽非古道 犹以务本之故 倾邻国而雄诸侯 然王制遂灭 僭差亡度 庶人之富者累巨万 而贫者食糟糠 有国强者兼州城 而弱者丧社稷 第 5 页 共 11 页 材料二 商君治秦 法令至行 公平无私 罚不讳强大 赏不私亲近 法及太子 黥劓其博 斯年之后 道 不拾遗 民不妄取 兵革大强 诸侯畏惧 战国策 秦策一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 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曰 莫如商鞅反者 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 商君列传 1 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据材料一 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 2 材料二中商君采纳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 为何会被采纳 3 用材料一 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4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材料三中 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的原因是什么 36 题文 从人治到法治 从君主专制到民主政治彰显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兼并四海 以为周制微弱 终为诸侯所丧 故不立尺土之封 分天下为郡 县 汉书 地理志 1 材料一中 终为诸侯所丧 的 周制 指什么制度 秦朝吸取历史教训 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 材料二宣传民主维新 倡西学 发展资本主义 批判专制守旧 兴民权 实行君主立宪 2 材料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政治派别的主张 材料三 3 图一和图二反映了哪一政治运动的成果 这一运动后建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权的名称是什么 材料四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 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 要使中国回到不独立 不自由 不民主 不统一 不富强的老状态里 这是个黑暗的前途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把中 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 自由 民主 统一 富强的新国家 这是个光明的前途 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毛泽东 论联合政府 4 材料四中的 大会 指的是哪一次会议 根据材料分析这次会议所讨论的两个中心任务是什么 第 6 页 共 11 页 5 材料三中图三宪法颁布于 1954 年 它在我国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37 经济 改革 不同的经济政策 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未来发展方向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 霸诸侯 一匡天下 论语 材料二 青年毛泽东曾评价过一次变法 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 尚军功以树国威 此诚我国从来 未有之大政策 民何惮而不信 乃必徙木以立信者 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 材料三 及至秦 中一国之币为三等 黄金以镒名 为上币 铜铁识曰 半两 重如其文 为下币 而珠 玉龟银锡之属为器饰 不为币 史记 平淮书 武帝 冶铸煮盐 财或累万金 而不佐国家之急 黎民重困 于是天子与公卿议 更钱造币以赡用 而摧 浮淫并兼之徒 史记 卷三十 平准书第八 材料四 公元七世纪中期 日本参照中国的隋唐制度 实施一系列改革 为日本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 了道路 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1 材料一发生在我国什么时期 该事件对当时争霸格局有什么影响 2 材料二中青年毛泽东评价的 变法 是什么变法 这次变法对该国当时及未来的发展有什么重大影响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秦汉时期在币制上分别有什么革新 4 请写出日本这次改革的名称并写出这次改革在经济方面措施的作用 38 改革和制度创新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 奴隶 分给亲属 功臣等 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向 天子交纳贡品 平时镇守疆土 随从周天子作战 材料二 公元前 356 年 秦国新法规定 努力搞好生产 粮食和布帛生产多的 可以免除劳役 游手好闲而 贫穷了的 把全家罚为奴隶 材料三 公元 7 世纪中期 日本仿效中国的制度推行改革 把日本历史推入一个新时代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学以致用 说说山东被称为 齐鲁大地 的理由是什么 2 材料二反映的 新法 是哪一历史事件 新法中的哪一内容在地方管理制度上与西周的制度不同 新法 实施对秦国有何作用 3 材料三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事件 这之后日本成为了一个怎样的国家 39 观察下图 回答问题 第 7 页 共 11 页 l 下图中的人物是谁 他是哪个时期哪家学派的代表人 2 他的主要政治观点是什么 3 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哪一本 他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40 经济篇 改革 创新 物久则废 器久则坏 法久则弊 改革创新历来是各 国各民族进步的不竭 动力 材料一 1 图一中的 E 地和图二中 B 地当时都出现了一场著名变革 其名称分别是什么 2 图一 E 地的变革对当时争霸格局有什么影响 图二 B 地改革与图三有什么内在联系 材料二 大化二年 孝德天皇发布 田令 规定 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 改土地 部民为国有 国 家计口授田 对六岁以上公民 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 男子每人二 段 约相当于 35 亩 女子为其 2 3 奴婢受田相当于自由民的 1 3 所班田地不得买卖 死后归还政府 田令 3 该规定出于哪国的哪一次改革 上述措施对该国的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4 以上变革的结果 共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1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 更深层 更持久的力量 请回答 1 中华文化具有独一无二的理念 智慧 气度 神韵 在 2000 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哪一思想最能代表中 第 8 页 共 11 页 国古代人的智慧并成为千年正统 下图书法作品把行书的气度和神韵演绎到新的高峰 它的作者是谁 2 中华文明不仅独树一帜 更秉承了交流互鉴 开放包容的精神 为中华文明注入新的活力 西汉开始 承 载着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是哪一通道 沿着该通道 哪一世界性宗教传入我国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 如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请用 19 世纪后半 期 一位英雄人物的史实 对此加以证明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第 10 页 共 11 页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二 选择题 1 三 非选择题 1 2 3 4 第 11 页 共 11 页 5 6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