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考试试卷B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2965822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考试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考试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考试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考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以下对“光芒四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南北重归统一B . 隋炀帝励精图治C . 科举制度诞生D . 大运河成功开凿2. (2分) (2018七下响水月考) 唐朝建立的时间与建立者分别是( ) A . 626年,李渊B . 618年,李世民C . 618年,李渊D . 626年,李世民3. (2分) (2016七下惠民期末) 都江堰、大运河、莫高窟、明长城、北京故宫都是( )A . 杰出的水利工程B . 木结构和石结构的杰出建筑C . 保卫边防的防御工程D .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4. (2分) 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 )A . 南京B . 北京C . 西安D . 洛阳5. (2分) 中国古代统治者非常重视食用盐的管理。下列哪一位皇帝曾经把地方上盐的经营权收归中央( ) A . 秦始皇B . 汉文帝C . 汉景帝D . 汉武帝6. (2分) (2016八上济源期中) “万里出征,抬棺死战,区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这段材料说的是( )A . 林则徐B . 左宗棠C . 李鸿章D . 邓世昌7. (2分) (2017高密模拟)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下面诗句中反映其意义的是( )A .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B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C . 长风万里扬国威,亚非牵手情意长D .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8. (2分) 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这个“完整的防御系统”是( ) A . 都江堰B . 长城C . 灵渠D . 紫禁城9. (2分) (2016七下靖江期末) “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郭沫若)其中“夫子是指( )A . 孔子B . 李时珍C . 宋应星D . 徐光启10. (2分) (2017七下南平竞赛) 下列哪部著作被誉为“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 . 本草纲目B . 天工开物C . 农桑辑要D . 红楼梦11. (2分) (2017七下山西期末) 代表中国古典小说最高峰的小说是( )A . 三国演义B . 水浒传C . 西游记D . 红楼梦12. (2分) (2017七下诸城月考) 清朝初年的某一天,一阵清风将一位文人的书页吹乱,这位文人诗兴大发,吟诗抒怀:“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有人以此告他讥讽清王朝,结果他被定罪问斩。清政府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 . 维护统治B . 压制文人C . 打击汉人D . 钳制思想13. (2分) 清朝前期,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巩固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是( )A . 恩威并重B . 以武力镇压为主C . 妥协退让D . 和亲14. (2分) (2016九下临沂期中)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这一地区事务的是( )A . 盛京将军B . 伊犁将军C . 乌里雅苏台将军D . 驻藏大臣15. (2分) 观察下图,此图反映了清朝统治者( ) A . 大兴文字狱B . 焚书坑儒C . 提倡言论自由D . 独尊儒术16. (2分) (2017七下河源月考) 某班四位同学撰写了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 . 趣谈孔子的思想与和谐社会的创建B . 论唐太宗时期安史之乱的影响C . 从交子看北宋的商品经济D . 论清代军机大臣的历史作用17. (2分) (2017七下东台月考) 明朝时期,章回体小说蓬勃发展,出现了许名家名篇。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是( ) A . 红楼梦B . 三国演义C . 水浒传D . 西游记18. (2分) 明清时期文学的主要形式是( ) A . 诗B . 词C . 曲D . 小说19. (2分) 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制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该规定说明清朝( )A . 禁止对外贸易B . 实行闭关锁国C . 加强思想控制D . 鼓励商业发展20. (2分) 著名学者余秋雨在谈到中西文化时这样说:“当欧洲行将走出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步入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与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光亮和崛起时,中国却进入了文化专制登峰造极的时代。中华文化从明朝开始进入守旧状况,清朝从守旧走向衰败。” 以下选项最能体现明朝这种思想上守旧的是( )A . 废除丞相B . 锦衣卫C . 东厂D . 八股取士二、 判断题 (共1题;共25分)21. (25分) (2017七下邵阳期末) 明清两朝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从明代开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清代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现代小说转变的时期。元末明初,在话本的基础上,产生了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根据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撰写的长篇小说。清代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给小说创作以深刻影响。清初至乾隆时期是清朝小说发展的全盛时期,数量和质量、内容和形式、风格和流派与前代相比都有较大的发展。乾隆年间诞生的聊斋志异和红楼梦分别把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的创作推向顶峰。以下结论,如果与上述内容所表达的信息相符,请涂“A”;如果违背了上述内容所表达的信息,请涂“B”;如果是上述内容未涉及的,请涂“C”。(1) 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占据垄断地位。 (2) 中国文学史上,明清小说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 (3)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根据三国故事写成的长篇小说。 (4) 明代的红楼梦是章回小说的顶峰。 (5)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 三、 问答题 (共1题;共5分)22. (5分) 宋元时期,我国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灿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一 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材料三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材料四美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恩格斯说:“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转入欧洲。”请回答:(1)上图中政权的建立者是谁?建立政权的是哪个民族?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3)材料三反映的历史现象在元朝有何具体表现?(4)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请列出除火药以外的其它重大发明。四、 综合题 (共3题;共65分)23. (20分) 阅读材料题,回答问题。材料一: 1991年1月3日,人民日报报道:位于我国河北省赵县的这座大型石拱桥,最近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评定为最悠久的“国际历史上土木工程里程碑”。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对“国际历史上土木工程里程碑”的评选极为严格,要求必须是世界历史上最辉煌的土木工程范例。材料二: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材料三: (书中)介绍的生产技术,如北京王麻子,杭州张小泉的剪刀,使用“夹钢”、“贴钢”的技术;采煤时,已经能除瓦斯;纺织业使用了精巧的提花机等,在当时世界上都是第一流的。请回答:(1) 材料一中“这座大型石拱桥”指的是哪座桥?由谁设计和主持建造的?属哪个朝代?该桥的世界意义是什么?(2) 请问指南针发明于何时?它的发明有何重要意义?(3) 材料三是哪本书的内容?作者是谁?国外是怎样称誉这本书的?(4)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融合和对待外来文化态度的角度,说说古代中国能产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的原因。24. (25分) (2018九下广东模拟)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指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回顾历史,统一一直是中国历史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史记李斯列传材料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大量移民涌入,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材料三: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百年前,日本帝国主义强行攫取了台湾及澎湖列岛,使台湾人民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生活了半个世纪之久。七十多年前,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1945年10月25日,台湾与澎湖列岛重归中国版图,台湾同胞以此摆脱了殖民统治的枷锁。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材料四:1963年,周恩来根据两岸关系的最新形势,在总结十年来对台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将中共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是指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包括:除外交统一于中央外,台人事安排、军政大权,由蒋管理;若台经济建设资金不足,中央政府可拨款补助;台社会改革从缓,待条件成熟,亦尊重蒋意见和台各界人民代表进行协商;国共双方要保证不破坏对方之事,以利两党重新合作。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当天,国防部宣布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国民党军据守的岛屿。材料五:值得所有中国人警惕的是,近年来台湾岛内分离倾向有所发展,“台独”活动趋于猖獗。某些外国势力进一步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这些活动不仅阻碍着中国和平统一的过程,而且威胁着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秦朝为实现“天下一统”采取了哪些措施?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台湾收复后实行哪些措施促进了国家统一? (3) 材料三中,“台湾人民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生活了半个世纪之久”是近代中国哪一条约造成的?“众所周知的原因”是什么? (4) 根据材料四,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为实现这一方针必须坚持怎样的基本原则? (5)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实现祖国统一的意义。 25. (20分) (2018宿迁)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士不同分割的一部分,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一位炎黄子孙的责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见图1材料二: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下设台湾、风山、诸罗三县。沿海人民大量移居台湾,改变了台湾地旷人稀、劳力 缺乏的状况。从17世纪晚期到19世纪初,台湾的汉族人口由原来的20万增加到200万。大陆移民和当地居民共同劳动,大大促进了台湾的开发。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三:(1895年)某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群情激愤,纷纷表示“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坚决反对割让台湾。在5个月的时间里,台湾军民共打死打伤日军32000多人,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感情和抗敌御侮的斗志。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四: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1984年,_正式提出用“一国两制”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1) 元朝在图1画圈处设置哪一机构管辖? (2) 依据材料二,回答设置台湾府的影响。 (3) 材料三中的“某条约”是指什么?“坚决反对割让台湾”表现了台湾军民哪一爱国情感? (4) 材料四横线处的历史人物是谁?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但少数“台独”分子却顽固坚持“台独”立场。面对这种现象,你的态度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二、 判断题 (共1题;共25分)21、答案:略三、 问答题 (共1题;共5分)22、答案:略四、 综合题 (共3题;共65分)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