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学业测评考试试卷B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2966521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学业测评考试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学业测评考试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学业测评考试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学业测评考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共20题;共20分)1. (1分) (2018八下宁河月考) 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 A . 抗日战争胜利B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 . 抗美援朝胜利D . 改革开放2. (1分) (2019百色) 理清发展线索,提炼关键词,是学习掌握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之一。与以下“中国近现代史发展历程年代标尺”方框对应的关键词是( ) A . 井冈烽火B . 当家作主C . 开天辟地D . 社会主义3. (1分) (2018八下江门开学考) 2010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记者见面会上说:“我们国家的发展不仅是要搞好经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这三者不可偏废。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民主法制建设,建国初期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 . 刑法C . 共同纲领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 (1分) (2018八下长春月考)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地点在( ) A . 拉萨B . 北京C . 成都D . 昌都5. (1分) (2017八下安岳期中) 李晓明同学搜集到下面三幅历史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 . 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B . 抗美援朝C . 解放西藏D . 大炼钢铁运动6. (1分) (2017八下路南期末) 下列茶缸是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定做并流传至今的生活用品,其中定做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A . B . C . D . 7. (1分)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的时间是( ) A . 1950年6月B . 1950年10月C . 1951年6月D . 1951年10月8. (1分) (2019八下新密期中)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懈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奉果实”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中央政府( ) A .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 . 组织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C . 有计划地引导农村合并形成人民公社D . 鼓励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9. (1分) (2018九上历城期末) 某历史小组正围绕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进行研究性学习。该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 A . 实现国家独立B . 巩固新生政权C . 社会主义改造D .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10. (1分) (2018八下苍溪月考) 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描绘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宏伟蓝图这里的“一桥飞架”指的是( ) A . 武汉长江大桥B . 南京长江大桥C . 宜昌长江大桥D . 黄浦大桥11. (1分) (2018八下泰兴期中) 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 A . 农业B . 重工业C . 轻工业D . 商业12. (1分) (2019八下尤溪期中) 照片能够形象的再现历史场景。对下图中的历史场景解读正确的是( ) A . 出现在现代化建设新时期B . 带来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C . 成立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D . 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13. (1分) 从1953年起,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展开,“改造”的性质是( )A . 农业建合作社,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B . 个体手工业互助合作C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赎买方式D . 社会主义改革14. (1分) 中共八大决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 . 加速社会主义改造B . 发展社会生产力C . 开展阶级斗争D . 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15. (1分) (2018八下洪泽月考) 在1953年-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和社会主义发展的状况是(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起来工业建设取得突出成就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开始了全面社会主义建设A . B . C . D . 16. (1分) (2019八下防城港期末) 在1964年的一份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报道,里面包含了这样的关键信息:“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请你判断他是下列人物中的( ) A . 焦裕禄B . 王进喜C . 雷锋D . 邓稼先17. (1分) (2017八下徐州月考) 我国科学家艰苦创业一面旗帜,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A . 邓稼先B . 雷锋C . 王进喜D . 焦裕禄18. (1分) (2019武城模拟) 外媒看中国:1978年带来巨变影响世界指出:“1978年开启了一个新纪元,尽管在那时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1978年纯粹是中国时刻。”“中国时刻”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 新中国成立B . 三大改造完成C .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D . 香港回归19. (1分)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 A . 毛泽东B . 邓小平C . 江泽民D . 胡锦涛20. (1分) 下列图示的空白处应该填( )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A . 新中国成立B .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C . 抗战胜利D . 十一届三中全会二、 非选择题(共30分) (共3题;共30分)21. (11.0分) (2019宜昌)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材料一材料二 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摘自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外部有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威胁;内部由于多年战乱,经济残破,困难重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摘自统编本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1)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场景?距今年有多少周年? (2)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 (3) 在“严峻的内外形势”面前,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2. (10分) (2019蓝田模拟) 近70年的峥嵘岁月,近70年的光辉历程,新中国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沉淀着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深刻记忆。某历史兴趣小组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主题展开了合作探究活动,请你也加入到他们的探讨活动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巩固政权】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取得成就】材料二: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1953年农轻重比例(%)1957年农轻重比例(%)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农业52.843.54.5轻工业29.629.212.8重工业17.627.325.4【继续探索】材料三: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农业的合作化,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使全体农民走向幸福生活的唯一正确道路。材料四:国家在过渡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将资本主义工商业基本上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探索失误】材料五: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赶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 刘少奇说:“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2) 从材料二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 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3) 材料三,四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材料三,四所述的历史任务的完成,使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4) 根据材料五,概括“大跃进”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大跃进”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5) 【以史鉴今】历史的借鉴、历史的智慧,不是无意识得到的,需要理解、感悟和反思历史。请说说你从上述材料中感悟到了什么? 23. (9.0分) (2019八下蚌埠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于人民,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材料二:刘少奇在中南海被批斗,他拿着宪法悲愤地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后来,他含冤去世。这是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材料三:鸡公山上红旗插,水稻亩产四万八。河南日报坊(1958年9月9日)(1) 材料一中的“它”是指什么?它是在何会议上制定的? (2) 材料二中情景发生在哪一历史事件中?说明了什么? (3) 现如今,以宪法为统帅,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请举出新时期我国的两部重要法律。 (4) 材料三中水稻亩产四万多斤是真实的吗?它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的什么现象?产生这一失误的主要原因分析一下。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共20题;共2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二、 非选择题(共30分) (共3题;共30分)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