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历史中考试试卷C卷新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66505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度历史中考试试卷C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度历史中考试试卷C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度历史中考试试卷C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度历史中考试试卷C卷新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6七上龙华期中) 下面对北京人的描述正确的有( )使用磨制石器会使用火能够直立行走过着群居生活A . B . C . D . 2. (2分) (2016七上东莞期中) 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些灰烬堆一堆一堆地限定在一定区域,灰烬堆中有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等。这些发现,不能说明北京人( )A . 会使用火B . 会管理火C . 会钻木取火D . 以采集和狩猎为生3. (2分) (2017九下洪泽月考) 下列是反映我国古代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图片,其中,完全反映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生活的一组是( )A . B . C . D . 4. (2分) 最早会挖掘和使用水井的早期人类是( ) A . 元谋人B . 半坡居民C . 全国人D . 河姆渡居民5. (2分) (2017七上耒阳月考) 原始人从住山洞到自己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发生这种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 ) A . 人们学会了建造房屋B . 人们认识到住房子比住山洞舒适C . 生产力发展了人们学会了农耕,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D . 随着人口的增加,山洞不够住了6. (2分) (2019七上东莞月考) 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始祖”的人物是( ) A . 女娲B . 大禹C . 黄帝D . 伏羲7. (2分) 据新华社消息,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2014年4月5日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揭幕,来自全国各地、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人华侨,近万人参加典礼。我们祭祀黄帝是因为( )A . 他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 B . 他带领人们根治了水患C . 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D . 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8. (2分) (2018七上金堂期末) 观察下列图示,请你判断和处所应填写的内容是( )A . 分封制、桀B . 宗法制、纣C . 推选制、启D . 禅让制、启9. (2分) (2020七上西安期末)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商朝建立应该是在( ) A . B . C . D . 10. (2分) (2018七上宜宾期末) 以下历史文物,能够佐证战国时期手工业技术发达的是( ) A . B . C . D . 11. (2分) (2017七上靖江月考)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齐人”、“鲁人”,“楚人”、“燕人”等名称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 . 分封制B . 郡县制C . 三省六部制D . 行省制12. (2分) (2016七上张掖期中) 已知我国境内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 . 四羊方尊B . 司母戊鼎C . 毛公鼎D . 青铜立人像13. (2分) (2017七上广东期中) 在殷墟,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说:“这些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由此判断,这些文字应该是( ) A . 甲骨文B . 小篆C . 隶书D . 金文14. (2分) (2017七上连城月考) 春秋时期,诸侯之间展开长期的争霸战争,其目的主要是( ) 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 维护周天子的利益左右天下,号令诸侯 保障分封制度A . B . C . D . 15. (2分) (2016七上双台子期末) 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 )A . 夏朝B . 商朝C . 西周D . 春秋时期16. (2分) (2017七上南平期中) 春秋时期,最早称霸的人物是( ) A . 周武王B . 齐桓公C . 晋文公D . 楚庄王17. (2分) (2016九上苏州期末) 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其主要原因是( )A . 作战武器锋利先进B . 奖励军功赐给田宅和爵位C . 战略战术运用得当D . 将领冲锋在前的表率作用18. (2分) (2016七上濉溪月考) 推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 . 战争频繁B . 诸侯争霸C . 诸侯竞相改革D . 生产力的发展19. (2分) 为了争霸,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来发展本国势力的是( )A . 晋文公B . 越王勾践C . 齐桓公D . 楚庄王20. (2分) (2017七上安图期中) 李冰主持修筑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 A . 都江堰B . 长城C . 大运河D . 金字塔21. (2分) (2016七上埇桥期中)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大的变法。他的变法措施中体现了( )A . 儒家思想B . 法家思想C . 道家思想D . 墨家思想22. (2分) (2016七上邢台期中) 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围绕如何治理国家,四位学者发表了下面四点看法。其中代表儒家观点的是( )A . 用“仁政”治理天下B . 法行改革,依法治国C .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D . 虔诚信佛,行善积德23. (2分) 王老师从网上搜集到下面三则资料做课件。由此,我们可以判断王老师的课件内容应属(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A . 西周兴亡B . 春秋争霸C . 战国称雄D . 商鞅变法24. (2分) (2017七上无锡期中) 我国奴隶社会依次序经历的四个时期是( ) A . 夏 商 西周 春秋B . 夏 西周 商 春秋C . 夏 商 西周 战国D . 夏 商 东周 春秋25. (2分) (2017七上深圳期中) 在一次主题班会中,同学们讨论了“上网的利与弊”,得出了“上网既有利也有弊”的结论。同学们的结论最符合下面哪一学派的观点( ) A . 道家B . 儒家C . 墨家D . 法家二、 问答题 (共1题;共5分)26. (5分) 材料分析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礼记礼运(1)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2)他破坏了禅让制,而采取了什么制度?(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叫什么?(4)国家的建立,标志从此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什么社会?三、 综合题 (共4题;共63分)27. (25分) (2017七上大冶期中) 如下图是两幅古代房屋的复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图A和B房屋样式的名称。 (2) 最早建造A,B房屋的分别是哪里的居民? (3) 中国古代原始居民房屋样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自然环境不同 (4) 上述两种房屋的主人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5) 上述两种房屋的主人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28. (8分) (2017七下山东开学考) 左图右史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阅读下列地图,探究问题。材料一: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不断进行争霸战争。材料二:图一春秋争霸形势图图二战国七雄形势图(1) 根据材料一回答:春秋时期,出现诸侯争霸这一局面的原因是_(2) 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_,他得以称霸是因为实行_改革。(3) 将材料二的图二中A,B,C,D所代表的国家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不用填在图上)。A_;B_;C_;D_(4) 春秋战国时期这种诸侯混战局面,主要是由于西周实行的一种制度所埋下的祸根。这种制度是什么?29. (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古今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民族心理素质的养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所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数千年来,这种和谐理念经过长期的熏陶,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渗透于中国的社会生活,造就了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 材料中的“仁”的含义是指什么?(2) 儒家所强调的“和”是指哪两种“和谐”?(3) 和谐,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请举例两位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除孔子以外)及他们关于和谐的观点。30. (15分) (2016七上常熟期末)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商鞅强秦】材料一: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马非百秦集史材料二: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毛泽东【魏晋融合】材料三: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请回答:(1) 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并据此指出秦国变法的特点。(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3) 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迁都”的原因以及“迁都”的作用。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二、 问答题 (共1题;共5分)26、答案:略三、 综合题 (共4题;共63分)27、答案:略28、答案:略29、答案:略30、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