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学情调研试卷D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2966463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学情调研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学情调研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学情调研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学情调研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共25题;共50分)1. (2分)商朝时的国家“档案”用什么文字书写( )A . 甲骨文B . 金文C . 隶书D . 楷书2. (2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 . 孔子B . 老子C . 孟子D . 荀子3. (2分)下列是描述公元前350年生活在咸阳某人发迹的故事,你认为哪个是不可能的( ) A . 他在一次战争中杀敌有功,得到了几十亩土地的赏赐B . 几年后,他辛勤耕种这些土地,粮食丰收,政府免除他的徭役C . 他因才能出众,被国君赏识,直接派到某县任职D . 后来,他卖掉土地去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成为大富翁4. (2分)“盖有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人。”汉武帝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与“非常之功”是( )A . 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 蔡伦改进造纸术C . 张仲景编著伤寒杂病论D . 华佗发明麻沸散5. (2分)东晋王羲之的书法独创一家,行书、草书流畅潇洒,“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被尊为“书圣”。以下书法作品中,他的代表作是( )A . B . C . D . 6. (2分)巴拿马运河是通过巴拿马地峡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通航运河,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两大洋之间的航程,与苏伊士运河同样具有世界战略意义,因此素有“世界桥梁”之称。在我国古代也有这样一个水利工程,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并且在今天仍 然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个水利工程是( )A . 都江堰B . 长城C . 大运河D . 灵渠7. (2分)唐朝时期社会风气的突出特点是( )A . 高度繁荣、盛世景象B . 比较民主、重用人才C . 崇尚平等、自由观念D . 比较开放、兼容并蓄8. (2分)2016年,下图坐像与唐招提寺内的自己会面后,赶往京都壬生寺举行安放仪式。新坐像东渡的意义在于( )为了让新旧坐像会面缅怀大师事迹,学习大师精神传承中日两国的友谊延续中日文化交流与互通A . B . C . D . 9. (2分)“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昼夜星,涉彼狂,若履通衢。”这段话描绘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对外航海活动( )A . 郑成功收复台湾B . 鉴真东渡日本C . 戚继光抗倭D . 郑和下西洋10. (2分)宋代的主流文学形式是( )A . 诗B . 词C . 曲D . 小说11. (2分)每个时代会有其主流文学形式。宋代的主流文学形式是( )A . 诗B . 词C . 曲D . 小说12. (2分)根据下列第组两部分著作的关系,能使第组成立的一项是( ) 神农本草经和千金方齐民要术和 A . 本草纲目B . 天工开物C . 几何原本D . 农政全书13. (2分)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 . 诸侯反叛B . 末代暴君的残暴统治C . 国人暴动D . 少数民族的打击14. (2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说:“商周时期,是我们所见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那么,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 A . 甲骨文B . 大篆C . 小篆D . 隶书15. (2分)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如图文物中,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有( )A . B . C . D . 16. (2分)下列甲乙丙三位同学关于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乙B . 丙C . 甲、乙D . 甲、丙17. (2分)人们常常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生。华佗,字元化,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神医”。他的医学创造有( )望闻问切四诊法 麻沸散 五禽戏 按摩疗法A . B . C . D . 18. (2分)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 A . 秦始皇B . 陈胜C . 汉武帝D . 班超19. (2分)漠北之战中,汉军作战指导明确,准备充分,以骑兵实施突击,步兵担任保障,分路进击,果敢深入,是在沙漠草原地区进行的一次成功作战,在中国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指挥作战的大将是( ) A . 陈胜、吴广B . 刘邦、项羽C . 卫青、霍去病D . 汉武帝20. (2分)北宋蔡襄在国论要目中说:“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虽有武臣,盖仅有也。”这说明北宋统治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 A . 宋朝官员都是文人B . 知人善任C . 重文轻武D . 分化事权21. (2分)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有( )明太祖废除丞相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实行八股取士思想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 . B . C . D . 22. (2分)弄清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学好历史的关键之一。下列搭配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A . 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中国人与欧洲有了第一次直接交往B . 蔡伦改进造纸术秦朝文化交流加强C . 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 凡尔赛和约的签订一一五四运动的爆发23. (2分)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唐僧的原形是( )A . 鉴真B . 玄奘C . 僧一行D . 怀素24. (2分)“他兵败被俘后,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著名诗句。他宁死不屈,从容就义。”材料中的“他”是( ) A . 岳飞B . 寇准C . 李纲D . 文天祥25. (2分)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其目的是( ) A . 发展农业生产B . 加强民族交融C . 有效统治全国D . 实现国家的统一二、 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 (共4题;共51分)26.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亲)谓使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谘其耕稼,此则富矣。”引自贞观政要卷八材料二:武周时期搜罗人才,尝十道使人,天下选才明经、进士,及下村教童蒙博士,皆被搜扬,不曾试练,并与美职。能够重视农业,规定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则予以升奖。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表现在户数增长上,从永昌(689年)时的三百八十乃户,到她去世时增至六百一十五万余户。出自隋唐五代史纲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引自杜甫忆昔材料四: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因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神人之福也。唐季(末)以来,战衅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续资治通鉴长编(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的什么治国理念?并根据材料说说他为此采取什么措施? (2)请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杜甫的诗描绘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什么局面? (4)根据材料四指出“兵革不息”的原因是什么?说说“太祖”时代统治者推行什么政策? 27. (13.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鼎立示意图材料二: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枕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任城王传)(1)毛泽东谈到三国时期的历史时说:“三国的几个政治家、军事家,对统一都有所贡献,而以曹操为最大。那么曹操的作为奠定了材料一中哪个政权的基础?另外两个政权分别是什么?出现三国鼎立这种局面的一场关键性战役是哪一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4)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因素有哪些? 28. (12分)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唐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魏征:“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比籍忠臣。”材料二: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材料三: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的哪些执政理念?请各举一例说明他是如何践行这一理念的? (2)材料二中的“帝”指哪位皇帝?请指出丞相这一官职废除的朝代? (3)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标志着什么? 29. (14.0分)民族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材料二 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材料三 从整体来考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不难看出,既有阶段性的友好,也有阶段性的战争。在和好阶段,双方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好局面,尽量采取一些措施以求维持较长时间的和好;在战争阶段内,也有一些谋求和好的活动。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材料四五世达赖金印(1)据材料一概述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材料体现了改革中的哪些措施?(不得照抄原文) (2)阅读材料二,据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办法”。举出唐太宗“赢得了他们的爱戴”的史实。 (3)分析材料三,举出北宋时期“阶段性的和好”、“阶段性的战争”的事例。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两种方式。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 (共4题;共51分)26-1、26-2、26-3、26-4、27-1、27-2、27-3、27-4、28-1、28-2、28-3、29-1、29-2、29-3、2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