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巩固训练题.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2966414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巩固训练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巩固训练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巩固训练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巩固训练题(七)1、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绥靖(su) 锐不可当(dng) 歼灭(qin) 要塞(si)B.仄歪(z) 黄梢(sho) 竹篙(go) 泅着(qi)C.地窖(jio) 匍匐(p f) 僵硬(qing) 腋窝(y)D.鞠躬(j) 震憾 珐琅(f) 瞥见(pi)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C )(2分)A 武钢集团斥资390亿养猪种菜的新闻引起了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指不好的影响),但后来证实是媒体断章取义致使报道失实。B 只有每个人在不同岗位上恪尽职守(指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才能为他人带去安全与保障并以此获得自己的安全与保障。C 一组被称为“杜甫很忙”的杜甫画像在网络山疯传,不少专家学者对此事气冲斗牛(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D 面对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如果不采取强有力措施,很可能会重蹈覆辙(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以前的错误。贬义。),后果将更加严重。3.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A. 有统计显示,去年全世界共发生28起民航客机空难,造成521人丧生,仅俄罗斯就发生6起空难,死亡97人。 B. 年内油价第二次上调后,大量购车族将目光转向小排量汽车。C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是我省涉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D随着LED行业的迅猛发展,使我国正逐步发展成为全球LED照明产品主要的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4 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很长时间以来,赣南在古代中国的版图上都属于荒蛮之地。短短3年的主政赣南时期,王阳明也完成了人生的一大转折。王阳明到任之后,开始着手用理学思想来管理,从而给赣南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当地的民风在淳朴中依旧带有些不开化的成分。经过许多年的变迁,尤其是唐代开凿大余梅岭古驿道之后,逐渐成了一条沟通南北的交通要道,民俗人文有了很大的改观。A B C D5.为下面语段空缺处选择与原文连贯顺畅的一项(B )(2分)我知道,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拦你,因为你的名字叫云谷飞瀑,生生不息的奔流,打造了你勇往直前的秉性,_,站在水雾迷漫的落潭前,欣赏你飞流的风采和洒脱的气度。A站在浮云飞渡的悬崖边,领略你无羁的性格与飘逸的身姿B站在浮云飞渡的悬崖边,领略你飘逸的身姿与无羁的性格C站在浮云飞渡的悬崖边,领略你身姿的飘逸与性格的无羁D站在悬崖边领略你飞渡的浮云,飘逸的身姿与无羁的性格 6. 为下面一则消息拟写的标题最为合适的一项是( B )(2分)据新华社杭州4月1日专电(记者段菁菁)正在横店影视城“清明上河图”景区做群众演员的胡译文,近日在拍戏间隙接受了横店派出所民警的身份排查。在出示临时演员证及演员证后,还接受了横店治安防控体系和法律知识普及。为了防止逃犯“潜伏”现象发生,日前,浙江横店警方开展了一次专项排查行动,对横店影视城的群众演员进行身份核查登记。在此之前,在横店群众演员中数次发现“潜伏”的逃犯,流动性大的剧组似乎成为逃犯藏匿的最佳场所之一。A.群众演员接收警方的身份排查。B.横店警方开展群众演员身份排查行动。C.警方对对横店影视城的群众演员进行身份核查登记。D横店群众演员中数次发现“潜伏”的逃犯。2、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题。(分)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想思愁白频。【注释】五湖:指太湖。白频:水中浮苹,花白色,故名。7.对本诗的思想感情把握最准确的一项是( B ) (2分)A.怀才不遇的苦闷 B.朋友离去的忧伤C期望建功立业 D.孤寂思乡8.下面对诗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C)(2分)A.这是一首送别诗,但写法独具一格,主要从送别后的景和情处落笔。B.“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这两句实虚结合,实写江面上有鸟儿在飞着,远处有青山;这也写出了友人像云中高飞的鸟儿,飞得越来越远,望不到身影了,只好面对寂寥的青山傻呆呆的想着心事,此为虚写。C.这首是一首五言律诗,采用第二人称写法,作者站在高山顶上远望友人倾诉着对友人的一片痴情。D.诗人调动了眼前所见之物、之景,为送别增添了无限的悲愁。(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9-13题(10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9.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1分)无 丝 竹 之 乱 耳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2分)斯是陋室 这 谈笑有鸿儒 大无丝竹之乱耳 使扰乱 何陋之有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可不译11.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间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碧绿色的苔藓在门前的石阶上映出淡淡的痕迹,透过珠帘向外可以看到青青的草色。12.本文先以“山”“水”喻 陋室 ,以“仙”“龙”喻 室主 ,以 类比 手法点名主旨“ 斯是陋室 , 惟吾德馨 ”。(2分)1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表现陋室不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分别从室外环境之幽雅、室中人交往之雅、室中事的情趣之雅三个方面表现陋室不陋。三、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题14-19题。(17分)冯骥才的坚守薛 峰作为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以小说名世,至今,各种版本和各种文字的作品,已经出了150多种。但他被更多的人熟知,是因为他的民间艺术抢救工作者的身份。多年以来,冯骥才潜心研究民间艺术、地方风俗,致力于城市保护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 在天津,冯骥才那1.9米多的大个子在街上一晃荡,便有人喊:大冯,忙嘛呢?大冯的确是忙,特别是近几年,很少老老实实地在家待着,要么到处开会,为保护民间文化奔走呼号,要么跑到乡村田野,亲自踏勘民间遗存。有人说他爱走偏道。冯骥才不理,只管走自己的路。 冯骥才的第一次“走偏”,大概是在1994年。当时,天津正在搞大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而破败不堪的老城,将在这股洪流中消失,这势必会对一些文化遗存造成毁灭性破坏。冯骥才忧心如焚,茶饭不思。可一个没有决策权的文人,除了仰天长啸,又能奈何呢?他所能做的,就是拉起了一支庞大的队伍,包括规划师、建筑师、历史学家、人类学家、摄影家,他们用了一年的时间,对这座城市进行了地毯式的拉网考察,拍了3万多张照片以及影像资料,从中选了2000多张出了4本大画册。他把这些画册送给政府官员,每送一套,都要在扉页上写下这样一行字:这是你亲爱的土地。冯骥才弄得动静挺大,支持他的人却很少,很多人说,你放着小说不写,净搞些没用的。但今天看,冯骥才所做的工作是有益的也是及时的,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天津的许多文化遗存,如今只能到这几本大画册中去找了。从2003年开始,他发起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普查工作。他说,我们不能笑呵呵地看着民间文化从我们眼皮底下消失。全国数以万计的专家学者也离开书斋,投身田野,拾掇那些行将消泯于大地的“母亲的文化”。 近两年来,冯骥才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田野里跑。有一次,冯骥才去河北武强县周窝乡旧城村,路上突遇大暴雨,他们的车子滑进了沟里,大家只好在泥泞中徒步前行。冯骥才的脚上套着两个塑料袋,深一脚浅一脚的,摔了几个大跟头,淋得像只落汤鸡,浑身上下都是泥汤,样子非常滑稽,假如没人说,谁会想到他是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呢! 冯骥才说,这没什么,我们的志愿者中,比我苦的多了去了,他们拿着微薄的工资,没有一分钱的补助,还要往里面贴钱,时常是饿着肚子工作。为了改善这些人的工作条件,冯骥才先是想卖房子,后来还是重操旧业,夜以继日地画画,硬把手背上画出一个大包来。这30余幅画拍卖所得百万元,设立了一个民间文化基金会。基金会旨在通过“民间自救”的方式,唤起公众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责任,汇聚民间的仁人志士,调动社会各界各种力量,抢救和保护岌岌可危的民间文化遗存和民间文化传人,弘扬与发展中华文化。 如今,与冯骥才当年一起成名的作家有许多人都发了,年收入上百万元,有的还上了中国富豪榜。而他却不为之心动,他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既然已经站在了这里,就一定要坚守,没有怨言”。 好在冯骥才的努力已有了成果,一大批抢救出来的图文资料已经出版,还有更多的音像资料也正在整理,无论对国家对民族,这都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而他的坚守,也必将唤醒更多的人,来保护我们“母亲的文化”。(摘自中国青年)14.冯骥才“坚守”的是什么? 请用原文回答。(2分)答:城市保护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15.联系全文,说说文章开头的作用。(3分)答:(1)总领下文(2)以作品成就衬托他为拯救民间文化遗产所作出的贡献,引起读者的兴趣。16.阅读第段,回答冯骥才是如何致力于天津市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4分)答:(1)为保护民间文化奔走呼号(2)组织专家队伍,花费自己的积蓄,拍摄大量的影像资料制成画册,送给政府官员。17.自选角度,赏析第段中画线的句子,写出它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3分)答:运用了神态描写(或细节描写),生动形象第表现了冯骥才为了拯救民间文化遗产而付出的艰辛努力,表现了作者的敬佩之情。 18.联系下面几则材料,说说他们与冯骥才的“坚守”有什么共同之处?(3分)材料一:17年来贵阳市花溪区把伙村村民唐明玉前后筹集近400万元,劈开一座大山,为全村1500多口人开辟了出行的道路。唐明玉被称为“贵阳山坳里的新愚公”,而开山这一惊人举动竟然来自于50年前他的一句 “将来咱们谁要有本事把这座山移走,那进城可就方便了”的承诺。材料二:近几年,愈演愈热的“毛坦厂现象”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人们前去参观,而这一现象正向我们诠释了一座历史文化古镇复兴的事实。如今现存的1320米沧桑古朴的明清老街、2100余间保存完好的徽派建筑及气势恢弘的涂氏公馆和涂氏家庙等古建遗迹同时再现了毛坦厂镇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光荣历史。答:(1)为了实现自己的承诺或理想,持之以恒第坚持付出。 (2)对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9.读完全文,你觉得冯骥才是个怎样的人?(2分)答:热爱民间文化,有责任心,敢于吃苦,目标明确,有奉献精神等。四、附加题:默写陋室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