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校联考(五四学制)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66054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八校联考(五四学制)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八校联考(五四学制)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八校联考(五四学制)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八校联考(五四学制)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下列远古人类,从其进化的程度看,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 . 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B . 元谋人、山顶洞人、北京人C .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D . 山顶洞人、北京人、元谋人2. (2分) (2017七上启东月考)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的建立者是( ) A . 禹B . 启C . 桀D . 汤3. (2分) (2017七上盐都期中) 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人住在以木桩插入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的房屋,其复原图是( ) A . B . C . D . 4. (2分) 河姆渡居民与半坡居民,在粮食培育、牲畜饲养的品种方面以及住房建筑结构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别B . 自然条件的差别C . 地域和民族性格不同D . 生活时代不同5. (2分) (2016七上罗山期末) 中华民族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所有民族及海外华人的统称。下列选项中的人物被中华民族尊奉为共同的人文始祖是( )A . 蚩尤与黄帝B . 尧与舜C . 炎帝与黄帝D . 炎帝与禹6. (2分) (2016齐齐哈尔)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他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A . 夏朝B . 商朝C . 西周D . 东周7. (2分) (2016七上蒲江月考) 商朝又被称作殷商,和下列哪个人物有关?( )A . 商王汤B . 商王盘庚C . 商纣王D . 妇好8. (2分) 下图是我国古代某一王朝币制改革示意图,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 . 夏朝B . 商朝C . 秦朝D . 汉朝9. (2分) 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A . 编钟B . 铜钟C . 七孔骨笛D . 陶埙10. (2分) (2017七上钦州月考) 历史地图可以直观地再现历史。下图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现象( )A . 春秋争霸B . 战国形势C . 秦朝统一D . 三国鼎立11. (2分) 下列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货币。出现这一演变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B . 中国古代城市经济交流日益频繁C . 封建政府抑商政策的负面效D .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得到加强12. (2分) 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集权统治的主要特征是( ) A . 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B . 国家一切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C . 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D . 在地方实行郡县制13. (2分)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下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 . 夏朝B . 商朝C . 秦朝D . 西汉14. (2分) 儒家学派对我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创始人是( )A . 孟子B . 庄子C . 孔子D . 墨子15. (2分) (2019七上德惠期末) 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不包括( ) A . 城濮之战B . 桂陵之战C . 巨鹿之战D . 长平之战16. (2分) (2017七上太湖期中)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是采纳战国时期思想家中哪家的治国之道( ) A . 儒家B . 道家C . 法家D . 墨家17. (2分) (2019七上德惠期末) 战国时期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的是( ) A . 墨子B . 孟子C . 庄子D . 韩非18. (2分) (2017七上孝南月考)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是( ) A . 汉B . 秦朝C . 秦国D . 夏19. (2分) (2019中山模拟) 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己。”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 ) A . 王位世袭制B . 分封制C . 中央集权制D . 行省制20. (2分) 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成为( )A . 甲骨文B . 金文C . 篆书D . 隶书二、 综合题 (共5题;共91分)21. (20分) (2016七上苏州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章句下“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材料三:“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一郭沫若(1) 材料一是春秋时期哪位历史人物的言论?据材料一指出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 材料二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的言论,据材料二指出他如何发展孔子的政治学说?(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在思想界出现了怎样的局面?“遭受致命的打击”指的什么事件?(4)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社会的传统思想,仍然在影晌着我们。如孔子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思想仍然发挥着积极影响。当今社会,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儒家思想?22. (15分) (2016七上吴中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材料一: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闻讯回家,看见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对财产的损失只字未提。材料二: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到了一次致命的打击。”材料三: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请回答:(1) 材料一体现了孔子什么主张?他在教育方面有何创举?(2) 材料二中的“致命打击”指什么历史事件?“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又是指哪一历史现象?(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董仲舒的主张。该主张被统治者采纳后,产生了怎样的深刻影响?23. (30分) (2017重庆) 唯物史观认为,经济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 下列图片所示,是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的战国时期的文物。它们证实了我国农业生产上怎样的基本史实?生产力的进步导致原有的土地所有制不适应时代发展,对此,商鞅在变法中采取了什么措施?鼻子套圆环的青铜牛尊 铁锄范(2) 下列图片所示,是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的战国时期的文物。它们证实了我国农业生产上怎样的基本史实?生产力的进步导致原有的土地所有制不适应时代发展,对此,商鞅在变法中采取了什么措施?鼻子套圆环的青铜牛尊 铁锄范(3) 全国抗战时期,大后方的重庆成为中国经济的脊梁,为抗战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请举例说明抗战时期重庆是全国的工业中心和金融中心。(4) 全国抗战时期,大后方的重庆成为中国经济的脊梁,为抗战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请举例说明抗战时期重庆是全国的工业中心和金融中心。(5)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为控制西欧、对抗苏联和称霸世界,在西欧推行了什么经济政策?(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为控制西欧、对抗苏联和称霸世界,在西欧推行了什么经济政策?24. (11分) (2019七上康巴什期中)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哲理和智慧,泽被后世,光耀世界。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1) 材料一中的“万世师表”是对谁的赞誉?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作为教育家,他“开中国历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什么? (2)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要播出一期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三位著名思想家的主要观点。请你将材料二中的相应人物填写在括号里。“兼爱”、“非攻”_?民贵君轻_? (3) 依据材料三分析,汉武帝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采纳了董仲舒的什么建议?有何影响? 25. (15分) 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材料二:如图。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上)材料三: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凤凰网(1) 材料一中的“制度”是谁首创?这一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汉朝西域主要是指我国今天的什么地区?请写出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机构名称。该机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 (3) 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二、 综合题 (共5题;共91分)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