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八年级5月月考历史试题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65778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八年级5月月考历史试题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京市八年级5月月考历史试题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京市八年级5月月考历史试题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八年级5月月考历史试题D卷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标志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历史事件是( )A . 西藏和平解放B .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C . 三大战役的结束D . 新中国的成立2. (2分)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A . 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B . 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C . 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D . 农民丁说:“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3. (2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不包括( )A . 制定共同纲领B . 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C . 制定宪法D . 确定国旗、国歌4. (2分)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于( )A . 1840年底B . 1919年底C . 1945年底D . 1956年底5. (2分)有的人的名字暗含纪念意义,比如有人名叫“国庆”,因为他出生在国庆节,那么名叫“纪宪”的人可能出生在哪一年( )A . 1951年B . 1952年C . 1953年D . 1954年6. (2分)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现有以下四幅图片,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A . B . C . D . 7. (2分)1980年,中共中央平反了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平反的对象是( ) A . 刘少奇B . 彭德怀C . 朱德D . 焦裕禄8. (2分)对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 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 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A . B . C . D . 9. (2分)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目的是( )A . 解决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问题B . 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问题C . 解决社会主义改造的遗留问题D . 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10. (2分)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情况。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所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正确的是( )马文革刘援朝张跃进李开放A . B . C . D . 11. (2分)1971年9月13日,叛党叛国,仓皇出逃,最后机毁人亡的反革命集团的头目是( ) A . 林彪B . 王洪文C . 张春桥D . 姚文元12. (2分)“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最为典型的事件是( )A . 实行“大鸣、大放、大字报、大串联”B . 制造“刘少奇案”C . 九一三事件D . 镇压“四五运动”13. (2分)李大爷一家住在重庆近郊,以务农为生这是他家1978-1988年家庭收入情况使他家收入不断增长的原因是( )A . 土地改革运动的完成B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C .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D .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4. (2分)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 . 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 . 邓小平于1992年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讲话C . 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D .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15. (2分)活动课上,小向同学们展示了两张泰州市1987年发行的购粮券和柴油供应票(见下图)。并配上了说明文字,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A . 发行这种票证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匮乏B . 这是当时人们购粮、买柴油所需的票证C . 这两张票证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发行的D . 票证退出历史舞台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16. (2分)它曾是近代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又是我国首批建立的经济特区。它是( )A . 南京B . 上海C . 深圳D . 厦门17. (2分)“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外资企业不单为中国政府提供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材料论述了经济特区( )A . 建立的原因B . 建立的目的C . 发挥的作用D . 发展的过程18. (2分)跳槽、人才招聘会、自主创业等词的出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 A . 人民生活的提高B . 综合国力的提升C . 医保制度的建立D . 就业制度的变化19. (2分)2014年,是澳门回归祖国十五周年,也是广西解放六十五周年。这两地分别是特别行政区和民族自治区,它们的相同点是 ( )A . 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B . 都是为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设立C . 都实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D . 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20. (2分)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是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盛事。其得以实现的原因有( )综合国力的体现“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既尊重了历史,又尊重了现实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A . B . C . D . 21. (2分)2015年12月31日,中央军委举行仪式,以原第二炮兵为主组建的战略核打击力量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部队,并授予军旗。从“二炮”到“火箭军”的发展历程见证了( )A . 中国核力量的发展历程B . 中国炮兵建设的巨大成就C . 中国陆军的发展历程D . 我国开始跨入了核国家行列22. (2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继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A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 . 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C . “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D .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23. (2分)希波战争发生时,我国正处于哪个历史时期( )A . 战国时期B . 秦朝C . 隋朝D . 宋朝24. (2分)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此规定反映的是( ) A . 古巴比伦特别保护奴隶的头发B . 古巴比伦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C . 古巴比伦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D . 古巴比伦奴隶有理发的自由25. (2分)“三大世界性宗教的形成,影响了世界各大古典文明体系的特点”。下列关于三大世界性宗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佛教、的产生地在亚洲,基督教的产生地在欧洲B . 佛教反对将人分为等级,主张“众生平等”C . 基督教的核心教义是“博爱”,“基督”是“救世主”的意思D . 的创立与建立统一的国家有机结合二、 综合题 (共2题;共41分)26. (20分)决定一个政治家的历史地位往往是在他改变历史的那一瞬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根据宪法赋予我的职责,我准备提出我们积重难返的国家在灾难深重的世界中必须采取的措施。对于这些措施,以及国会根据经验和智慧提出的其他措施,我将竭尽宪法赋予我的权力之所能,尽快将它付诸实施。据富兰克林罗斯福1933年首次当选总统就职演说材料二: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军空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毋庸讳言,我国人民、我国领土和我国利益都处于严重危险之中。信赖我们的武装部队依靠我国人民的坚定决心我们将取得必然的胜利我要求囯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据1941年12月8日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发表的美国对日宣战演说材料三:邓小平被评为时代周刊1978年的“年度风云人物”。1979年1月1日,他的头像被赫然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时代周刊事后承认,那年的评选,邓小平并不是热门候选人因为他刚刚复出,中国经济一片凋敝,中国在世界中还微不足道。但就是在这种举步维艰的情况下,时代周刊为邓小平大胆进行经济改革和主政后的务实而大胆的风格投上了赞赏的一票。据邓小平八次登时代封面(中国日报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当时的国家危局,罗靳福总统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总统为什么把1941年12月7日称作是“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材料表达了罗斯福总统的什么意愿?他的这一演说,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时代周刊为什么把邓小平评为1978年的“年度风云人物”?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明1978年,他的哪些重大决策成为了“改变历史的那一瞬间”? (4)依据罗斯福和邓小平“改变历史的那瞬间”的重大举措,应如何评价这两位历史人物? 27. (21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该法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而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的法律。材料二:2006年2月27日台湾领导人决定终止“国统会”和“国统纲领”适用,同时表示在条件许可时,会推动台湾公众制定新“宪法”。材料三:请回答:(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历代中央政府曾采取措施加强对该地区的管辖。试以古代史上相关史实加以证明。(至少举两例)(2)我国政府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3)请回答:材料三展示的图片分别是_和_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在历史上,这两个地区分别遭到了_和_的侵占。改革开放后,这两个地区分别于_年和_年回归祖国。(4)为了日实现祖国统一,请分别针对台湾人民和“台独”分子写一句心理话。我想对台湾人民说:我想对“台”分子说: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综合题 (共2题;共41分)26-1、26-2、26-3、26-4、27-1、27-2、27-3、2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