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0 大一统的汉朝(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65573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0 大一统的汉朝(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0 大一统的汉朝(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0 大一统的汉朝(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0 大一统的汉朝(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4黄冈) 为实现国家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 颁布“推恩令”C . 盐铁官营D . 张骞出使西域2. (2分) (2017九上江都月考) 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汉武帝功不可没。他在政治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 . 开创中央集权制度B . 削弱封国势力C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 派张骞出使西域3. (2分) (2016七上临河期末) 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匈奴杰出首领是( )A . 冒顿单于B . 呼韩邪单于C . 老上单于D . 郅支单于4. (2分) (2018九上江门开学考) 汉代促进汉匈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的使者是( ) A . 卫青B . 王昭君C . 文成公主D . 张骞5. (2分) (2018七上镇平月考) 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是从哪一位皇帝开始( ) A . 秦始皇B . 汉武帝C . 汉高祖D . 汉景帝6. (2分) (2018七上镇平月考) 汉武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建立( ) A . 宰相制B . 御史制C . 刺史制D . 廷尉制7. (2分) (2018七上龙岗月考) 历史剧汉武大帝曾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我们知道,汉武帝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那么,下列哪项不是其大一统的措施呢?( ) A . 统一度量衡B . 颁布“推恩令”C . 统一铸币权D . 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8. (2分) (2017七上揭西月考) 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 ) A . 文景之治B . 光武中兴C . 大一统D . 开元盛世9. (2分) (2019七上深圳期中) 为了宣扬封建正统思想儒学,西汉时期出现了国家举办的学校,并成为我国古代最高学府。它是( ) A . 大学B . 太学C . 书院D . 私学10. (2分) (2019七上保山期末) 为了加强思想统治,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采取的措施是( ) A . 减轻赋税,发展生产B . 以德化民,稳定民心C . 分封诸侯,加强皇权D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1. (2分) (2018七上松江期中) 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是在谁统治时期?( ) A . 汉文帝B . 汉景帝C . 汉武帝D . 汉高帝12. (2分) (2019玉林模拟) 汉书记载:“臣以为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该言论反映了( ) A . 各国变法,竟相改革B .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C . 秦始皇焚毁大量书籍D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3. (2分) (2019桂林) 董仲舒主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武帝采用其主张是为了( ) A . 促进艺术繁荣B . 推动教育发展C . 加强思想控制D . 保持思想活跃14. (2分) (2019七上端州期末) 一些大商人非法牟取暴利,百姓不满。汉武帝为此采取的措施中不包括( ) A . 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B . 把盐铁经营权收归国有C .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评议物价D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5. (2分) 汉武帝统一铸币权和实行盐铁官营、专卖所起到的作用有( )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A . B . C . D . 16. (2分) (2017九上宁津月考) 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分别是( ) A . 道家思想、佛教B . 法家思想、基督教C . 儒家思想、佛教D . 儒家思想、基督教17. (2分) (2019七上汉滨期末)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推恩令”在当时最大的作用是( ) A . 削弱诸侯势力B . 出现文景之治C . 实现思想大一统D . 促进政治大一统18. (2分) (2017深圳) 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分别是A . 道家思想、佛教B . 法家思想、基督教C . 儒家思想、佛教D . 儒家思想、基督教19. (2分) (2019深圳模拟) 西汉汉武帝以前,许多国家制度“汉承秦制”,但汉武帝对“秦制”实现了“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其中在地方制度上的“继承”和思想统一上的“创新”主要表现为( ) A . 颁行“推恩令”;实行盐铁专卖B . 实行分封制;“焚书坑儒”C . 实行郡县制;奉行“无为而治”D . 推行郡县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0. (2分) (2019七下新密期中)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在长安兴办太学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这些事件的共同作用是( ) A . 削弱了地方封国势力B . 加强了中央集权C .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D . 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21. (2分) (2017七上翁牛特旗月考)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 A . 创立中央集权制度B . 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C . 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局面D . 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22. (2分) (2019深圳模拟)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其中“汉武”的主要历史功绩是( ) A . 灭六国一统天下B . 实现新的大一统C . 设立军机处,加强皇权D . 其统治被称为“贞观之治”23. (2分) (2019太仓模拟) 西汉武帝在推行一项措施后,诸侯国大者不过十余城,朝廷不用削藩,就使王国面积自然析分、缩小。该措施是指( ) A . 分封制B . 郡县制C . “推恩令”D . 行省制24. (2分) (2019邛崃模拟) 儒学开始取得独尊地位成为正统思想与下列哪两个人物密切相关( ) A . 鲁昭公和孔仲尼B . 嬴政和韩非子C . 汉武帝和董仲舒D . 朱熹和王阳明25. (2分) 人们习惯用“秦皇汉武”来合称秦始皇和汉武帝这两位具有雄才伟略的皇帝。他们( )A . 都曾经对匈奴用兵B . 都大规模修筑长城C . 都对地方采取分封制D . 都统一了货币与文字26. (2分) (2019邗江模拟) 湖湘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开拓者是( ) A . 魏源 陶澍B . 贺绿汀 何绍基C . 屈原 贾谊D . 丁玲 周立波27. (2分) (2017七上天门期中) 汉文帝与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一个繁荣局面,史称( ) A . 光武中兴B . 文景之治C . 贞观之治D . 大唐盛世28. (2分) (2018七上泰兴期末) 汉光武帝在位时期以“柔术”治天下,注重文治,形成了安定繁荣的局面,史称( ) A . 文景之治B . 光武中兴C . 贞观之治D . 开元盛世29. (2分) 史书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上从其计”的目的是( ) A . 吸取秦亡教训B . 推行儒学教育C . 破格录用人才D . 削弱诸侯国力量30. (2分) 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清朝大兴“文字狱”,这些措施相同的根本目的是( )A . 巩固君主专制统治B . 防止人民反抗C . 加强思想控制D . 压制知识分子二、 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95分)31. (20分) (2016七上新乡期末) 2016年11月2930日,商务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在重庆召开。丝路文化源远流长,丝路上的交流历久弥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张骞始开西域之迹。汉书材料二:张骞出使西域图1材料三:丝绸之路图2(1) 阅读材料一说出谁派张骞出使西域?(2) 材料二和材料三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丝绸之路在历史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 丝绸之路并不是中华文化的单向输出,而是一种互动式的,双向交流。请你列举一例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到中国的外来文化。32. (2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刘秀洛阳建东汉,释奴减租并郡县;精兵简政废苛法,任用廉吏惩贪官。材料二:光武中兴太短暂,宦官和外戚争专权;黄巾起义平息后,东汉瓦解割据现。请回答:(1) 你能简要的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光武帝调整统治措施吗?(2) 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社会有哪些变化?原因有哪些?33. (15分) (2017七上唐河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毛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有的)牛车。”汉书食货志材料二:“民以饥饿自卖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伍而税,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材料三:(汉景帝)诏曰:“农,天下之本也。其令其郡国务劝农桑。”(1) 据材料一分析,西汉初年社会状况如何?试分析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 (2) 材料二中,汉高祖采取的政策叫什么? (3) 材料三中汉景帝诏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经过汉文帝和汉景帝的统治,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4) 西汉初期实行的一系列政策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怎样的好处? 34. (15分) (2019七下武邑月考) 中国历朝均重视思想文化的统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时曾用过野蛮的方式加强思想控制,但但当时的统治者也认识到史书的重要性,明令规定:秦国的历史、占卜,种植书不在焚烧之列,汉朝时,儒学取得了正统与独尊的地位。材料二 隋唐时期,选官有了统一标准,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从而吸引全社会的知识分子埋头读书,选拔官吏额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材料三 明朝时期选拔官吏,在问题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1) 根据材料一回答,秦朝加强思想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汉朝时,儒学的地位是怎样确立的? (2) 据材料二回答,隋唐加强思想控制的代表方式是什么?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这一方式对我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 材料三中,明朝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这样的措施带来哪些不良的影响? 35. (20分) 阅读下列材料:天子为治第(指建造住宅),今骠骑祝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请完成:(1) 材料中的“天子”指西汉的哪一位皇帝?他是怎样解除匈奴的威胁的?(2) “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是谁说的?体现了他的什么精神?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26、答案:略27、答案:略28、答案:略29、答案:略30、答案:略二、 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95分)31、答案:略32、答案:略33、答案:略34、答案:略35、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