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65465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I)卷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49-1956年处应该填写( )A . 五四风雷,抗日烽火B . 民族独立,获得新生C . 国共对峙,走向抗日D . 星星之火,力挽狂澜2. (2分)达成和平解放西藏协议时的西藏地方政府的首席代表是( ) A .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B . 达赖C . 阿沛阿旺晋美D . 班禅3. (2分)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战斗,反抗美国的侵略。当时率领志愿军的司令员是( )A . 朱德B . 彭德怀C . 林彪D . 毛泽东4. (2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数次调整。请按时间先后顺序给下列事件排序( )人民公社化运动 农业合作化 土地改革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 . B . C . D . 5. (2分)旧版1分纸币的正面主景图案,是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这辆汽车最早产生的时期是( )A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 .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C . 改革开放初期D . 21世纪6. (2分)2009年“两会”期间,同学们看到下面的老照片,纷纷推算它的年龄,准确的是( )A . 34B . 50C . 55D . 607. (2分)我国以五年一个规划纲要发展经济和社会。“一五”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以下叙述与“一五”计划无关的是( )A . 在此期间,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B .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在此期间诞生C .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D .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8. (2分)某旅行社设计了“上海南昌延安北京”这样一条红色旅游线路,你认为这条线路设计的主题是为了展示( )A . 土地革命战争B . 解放战争C . 抗日战争D .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9. (2分)建国初期西藏的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 . 消灭了地主阶级B . 打击了美国的侵略势力C . 巩固了新生政权D .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0. (2分)被称为“人民的好干部”的先进模范人物是( )A . 邓稼先B . 焦裕禄C . 王进喜D . 雷锋11. (2分)他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开始改变当地贫穷的面貌:病故前要求“埋在沙滩上”,“也要看着把沙丘治好”。这位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模范人物是( )A . 雷锋B . 王进喜C . 邓稼先D . 焦裕禄12. (2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颁布的法律文件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一届人大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 A . B . C . D . 13. (2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不包括( )A .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们期盼中国能迅速摆脱困境B . “左”倾错误的长期影响仍束缚着许多人的头脑,拨乱反正十分艰难C . 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D . 改革开放面临新的情况、新的问题14. (2分)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会议是( )A . 中共十二大B . 中共十三大C . 中共十四大D . 中共十五大15. (2分)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邓小平提出四项基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设置上海浦东新区 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四个经济特区A . B . C . D . 16. (2分)深圳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下边两幅图真实再现了深圳今昔面貌。请你结合这两幅图片和深圳发展的历程,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深圳发展的历史条件是当地的经济基础很好B . 今日的深圳已由一个落后的边陲小镇发展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C . 深圳的巨变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D . 深圳的巨变说明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正确性17. (2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城市中,标志着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第一步的是( ) A . 上海B . 广州C . 厦门D . 海口18. (2分)邓小平理论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 . 十一届三中全会B . 中共十三大C . 中共十四大D . 中共十五大19. (2分)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A .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B . 人民公社化时代C .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20. (2分)全国已建立的省级民族自治区有( ) A . 2个B . 3个C . 5个D . 7个21. (2分)我国能够成功地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主要原因是( )A . 国际地位的提高B . 综合国力的增强C . 军事力量的壮大D . “一国两制”的构想22. (2分)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市级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 A . 开放14个沿海城市B . 设珠江三角洲开放区C . 设立深圳经济特区D . 开放上海浦东23. (2分)电视荧屏上,你可以看到台湾艺人吴奇隆参加奔跑吧兄弟,庾澄庆担任中国好声音第一季的导师,大陆歌唱家宋祖英在“台北小巨蛋音乐会”倾情演出这些现象说明了( )A .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B . 大陆明星实力不如台湾明星C . 台湾当局完全赞同“一国两制”D . 海峡两岸文化交往日益密切24. (2分)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提出:“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反映了( )A . 民众要求打破两岸隔绝状态B . 两岸民间团体开始政治对话C . 香港澳门回归产生重大影响D . 两岸三通局面已经完全形成25. (2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26年前海峡两岸的隔绝状态被打破。这一年是( )A . 1949年B . 1976年C . 1978年D . 1987年二、 综合题 (共3题;共70分)26. (35分)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重大历史事件宣告了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材料一: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材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1)党成立后,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的磨砺,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哪一条?(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3)歌曲走进新时代中实现“当家作主站起来”与“改革开放富起来”的党的领导人分别是谁?(4)为了争取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我国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哪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这一伟大起点?(5)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请问这个“旗帜”是什么?(6)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党也曾犯过严重的失误,请举一例说明。(7)纵观共产党90多年的光辉历程,你认为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最成功的经验是什么?27. (20分)春天的故事部分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1979年“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的是什么?(2)材料中的老人指的是谁?请用一句话评价这位老人。(3)老人在1979年“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4)1992年老人“在中国南海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此外,老人在改革开放中还做出哪些贡献,请举两例说明?28. (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台湾通志材料二海峡两岸鲜花开,统一的旗帜升起来。一国两制决策好!统一的号角响起来。我们本是一家人,我们本是亲骨肉,我们盼望早团圆,没有理由常分开。没有理由常分开。海峡两岸歌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三(1)材料一中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英雄是谁?(2)材料二中一国两制谁提出来的?它首先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来的? 它后来在什么时间解决什么问题得到了成功运用?(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又是什么? 目前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是什么?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综合题 (共3题;共70分)26-1、26-2、26-3、26-4、26-5、26-6、26-7、27-1、27-2、27-3、27-4、28-1、28-2、2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