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64569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30分)1. (4分)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我要渡海到珍珠岛的岸上去。那个地方,在清晨的曙光里,珠子在草地的野花上(chn)_动,珠子落在绿草上,珠子被汹(yng)_的海浪一大把一大把地撒在沙滩上。我的哥哥呢,我要送他一对有翼的马,会在云端飞(xing)_的。爸爸呢,我要带一支有(m)_力的笔给他,他还没有觉得,笔就写出来了。你呢,妈妈,我一定要把那个值七个王国的首饰箱和珠宝送给你。2. (15分)根据提示默写。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 ,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角声满天秋色里,_。(李贺雁门太守行)_ ,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塞下秋来风景异,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_?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_ ,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马作的卢飞快,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李白在行路难中,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世途艰难,寓含无限惆怅的诗句是:_ , 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作者在朋友的鼓励下意志坚定,振作精神的诗句是:_ , _。岳阳楼记中,与“进亦忧”“退亦忧”内容上相照应的句子是:_ , _。3. (2分)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老人步履艰难地翻过一个山头,狂风吹得他有些摇晃,使他越发显得老气横秋。B . 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C . 西部大开发既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挥而就。只有长期努力,才能取得成功。D . 吕秀莲之流不断散布台独言论,干着分裂祖国的勾当,这些危言危行总有一天会成为套4. (2分)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 .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B .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C .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D . “没有”我慢慢从口袋里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我几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5. (4分)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1)“立了好久,他决定进去见她;告诉她他又找到了包月;把这两天的车份儿交上;要出他的储蓄;从此一刀两断这自然不便明说。她总会明白的。”这段文字出自_(书名)。“她”是_(人物)。(2)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在_(地点)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_ , 它的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6. (3分)国学小常识 (1)【成语探源】江郎是南朝文学家江淹,他年轻时诗歌和文章都写得很好,非常有名。但有一天,梦见一个男子对他说:“我有一支笔寄存在你这里多年了,现在还给我吧。”江淹伸手摸怀,果然有一支五色笔,他把这支笔还给了这个男子。从此,他写的文章一天不如一天。于是就有了一个成语叫“_”。 (2)下列文学常识判断正确的一项( ) A .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B .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五柳先生,谥号文忠公,南宋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C . “铭”和“说”都是古代文言文的一种文体,所以陋室铭和爱莲说在语言风格上是相同的。D . 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是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长篇志怪小说,主要讲述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故事,都是作者虚构而成的。二、 文言诗文阅读理解 (共2题;共49分)7. (5分)王湾次北固山下的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描绘的是一幅怎么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用自己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50字以内) 8. (44分)阅读文言文河中石兽,回答下列各题。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潮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阅十余岁 阅:_竟不可得 竟:_(2)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阅十余岁 阅:_竟不可得 竟:_(3)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用“/”划出一处)。山门圮于河。(4)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用“/”划出一处)。山门圮于河。(5)翻译下列语句。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众服为确论。(6)翻译下列语句。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众服为确论。(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包含的道理。(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包含的道理。(9)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10)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9. (20分)阅读轻放一文,完成小题。轻放(安宁)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便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我笑,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打扫,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似乎他遇到的是一个神经稍稍有点错乱的老人。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于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几日后,翻起帐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彼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帐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这样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帐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我依然心里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1)文章写了父亲哪三件事?请简要概括。(2)文章第小节写路人的表现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题目“轻放”的含义。(4)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父亲却劝“我”不必催促,你认同父亲的这种做法吗?说说你的看法。字数在60字以内。10. (1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有木名凌霄丁立梅我对凌霄花最初的印象并不好,是因为读了女诗人舒婷的诗句:“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诗里的凌霄花,既虚荣又自私,不讨人喜。虽然彼时,我连凌霄花的面都没见过,完全的道听途说。这让我想起一段往事来。那时,我新婚不久,搬到他单位的宿舍住。单位小,不过七八个人,关起大院,就是一家子。他们的领导,那时已年近五十,爱人在另一个镇,一直分居两地。一天,领导突然宣布,他爱人要调过来了。这在单位里引起“恐慌”,大家纷纷传言,说那女人的厉害管男人厉害,与人相处厉害,总之是很厉害的。搞得我的心七上八下,如此一个“母老虎”做邻居,哪有安宁的日子好过?女人到底来了,高高胖胖的。因为我们先入为主了,她虽长得平和,在我们眼里,也是一副凶相。听她说话和做事,也都好像透着盛气凌人的架势。故我们远远避着她,她来了半个多月,我跟她的对话,绝对不会超过十句。某天,下雨,我晚归,记起晒在院门前的被子,心里懊恼着,一定被雨淋透了。我刚到院门口,却碰到她,她轻描淡写地对我说,我帮你把被子收回家了。后来,我有了小孩,小孩常蹒跚着去敲她家的门。她总是翻找出好吃的好玩的给小孩,逗引得孩子一看见她就欢叫奶奶。她原来是个极和气的人。可见得,道听途说常是不可信的。还是回到凌霄花上来。第一次真正遇见它,是在我所在的中学校园里。那天天暗得很,一场大雨欲来的样子,我在不常去的一间教室里监考。偶往窗外一探头,看到教室后有一树的橙黄,满满当当的花,惊天动地开着。像燃烧着的灯笼似的,把我的眼睛,连同灰暗的天空,照得明艳无比。心里疑惑着,这什么花呢?监考完了,我立马跑过去,同事告诉我,凌霄花啊。当下愣在那树花下,原来,凌霄花是这么的卓尔不群!它们一朵一朵,亲密无间地挤在一起,笑得无芥无蒂,光华灿烂,把一棵普通的榆树,打扮得如同出嫁的新娘。它哪里是借高枝炫耀自己,它分明是毫无保留地,捧出一颗热情的心,给天,给地,给你。诗人的话,原也是不可信的。渐渐地,见多了这样的花。我上班的路上,人家的院墙上,就攀爬着一株。这么些年了,它一直在那里。我看着它开花,花从八、九月,一路开下去,开到深秋。一夜秋风扫落叶,它的叶,也日渐稀落。却在那稀落的叶间,还有一朵两朵橙黄的小花,顽强地开着。让人的心,莫名的感动。春天,别的植物都欣欣向荣了,它还在沉睡。白褐色的枝条,裸露在春光里,让人担心着它是不是枯死了。却于某天,惊异地发现,它裸露的枝条上,抽出了嫩叶。心中的欢喜就那样荡开来,呆呆站着看许久,尔后,满意地走开。我知道,用不了多久,它就会绿叶婆娑。再用不了多久,它会打苞开花,又将是一墙头的喜笑颜开。(1)随着作者与凌霄花接触的增多,“我”对凌霄花的认识与情感也在不断发展,试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与凌霄花的接触对凌霄花的认识对凌霄花的态度情感我在舒婷诗句里读到凌霄花a_印象不好我在校园里偶见凌霄花毫无保留,热情给予b_深秋我在人家院墙上看到凌霄花c_莫名感动春天某日又见凌霄抽出嫩叶焕发生机,孕育希望d_(2)读下列句子,按括号中的要求完成练习。听她说话和做事,也都好像透着盛气凌人的架势。(说说划线词的表达作用)它们一朵一朵,亲密无间地挤在一起,笑得无芥无蒂,光华灿烂,把一棵普通的榆树,打扮得如同出嫁的新娘。(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3)本文-段写人,-段写花。对于写花与写人的关系,有人说,作者写人是为了写花,也有人说,写花是为了写人。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4)本文标题出自白居易的有木诗八首(之七),原诗以凌霄花象征那些依附权势、攀附高位,一得小利,便洋洋自得,而最终又自取灭亡的小人,这与本文开头引用的舒婷诗中借别人的“高枝”“炫耀自己”的形象相仿。而丁立梅却将凌霄花塑造成“毫无保留地,捧出一颗热情的心,给天,给地,给你”的奉献者。同一种植物,截然相反的立意,这对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有什么启示?请结合你自己的阅读经验来谈一谈。(80到100字)四、 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题一:幸福的味道要求:结合自身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散文。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挚。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题二: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材料:一个小孩手拿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的,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那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又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呢?”“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手中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30分)1-1、2-1、3-1、4-1、5-1、5-2、6-1、6-2、二、 文言诗文阅读理解 (共2题;共49分)7-1、8-1、8-2、8-3、8-4、8-5、8-6、8-7、8-8、8-9、8-10、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9-1、9-2、9-3、9-4、10-1、10-2、10-3、10-4、四、 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