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2963473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岳麓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岳麓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以下哪一项不能说明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A . 规定新中国的国名B . 规定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C . 规定新中国的内政外交政策D . 决定和平解放西藏2. (2分)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 )A . 三大战役的胜利B . 新中国的成立C . 渡江战役的胜利D . 改革开放3. (2分)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正式签字,此协议的执行标志着( ) A . 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B . 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C . 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D . 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4. (2分)好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是( )A . 决战平津 瓮中捉鳖B . 转战陕北 斗智斗勇C .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D . 渡江战役 一往无前5. (2分)中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A . 土地改革的完成B . “一五”计划的完成C . 新中国的成立D . 抗美援朝的胜利6. (2分)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最能体现这次巨变特点的是(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 . 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导地位的确立C .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D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7. (2分)彭德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下列历史史实与他无关的是( ) A . 百团大战B . 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C . 抗美援朝战争D . 共和国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8. (2分)下图是“大跃进”期间的宣传画和报纸。它反映了当时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的 ( ) A . 高指标B . 瞎指挥C . 共产风D . 浮夸风9. (2分)1958年,“左”的错误开始泛滥的原因是( )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对国情认识不清 中苏关系恶化 急于求成A . B . C . D . 10. (2分)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其中推论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序号史 料推 论1688年英国政变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但革命具有不彻底性。1979年,凤阳一段花鼓词中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凤阳地区“家家生活大变样”的原因是实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度。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十七大会议后“国家生命周期的决定性因素就是能否创新全面创新是中国崛起的决定性因素。”胡鞍钢国家生命周期与中国崛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就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创新”之一A . B . C . D . 11. (2分)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和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是现代中国两次意义深远的思想大解放。比较两者的异同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 都发生在社会主义发展面临闲扰时B . 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C . 前者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后者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D . 前者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后者指出了社会主义不能有市场经济12. (2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主要是对_进行的改造。(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交通运输业A . B . C . D . 13. (2分)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 A . B . C . D . 14. (2分)我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对外开放带-内地B .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带-内地C . 沿海对外开放带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D . 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对外开放带-经济特区15. (2分)中共“八大”提出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 . 开展土地革命B .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C . 镇压反革命D .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6. (2分)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的报告中指出,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那么,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分别是在党的( )A . 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B . 中共八大、中共十三大C . 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D . 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17. (2分)读下表,你认为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 . 土地改革的完成B .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C . 科学技术的进步D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8. (2分)阅读图表,指出直接影响1980年后中美贸易显著增长的因素是( )中美贸易趋向表(单位:百万美元)年份美国对华出口中国对美出口197260321975304156198037551059198538553840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人民公社化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A . B . C . D . 19. (2分)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C . 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D . 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20. (2分)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大法是(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C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二、 非选择题 (共4题;共59分)21. (12分)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 (1)史实:唐朝文学家皮日休评价隋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推论:皮日休认为隋运河加强了南北交流,促进了经济发展。(2)史实:史书记载郑和船队经过爪哇国:“行使中国历代铜钱,一般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则用铜钱买易。”推论: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但其目的不是发展对外贸易,导致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其结果必然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3)史实:辛丑条约内容: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推论:中国丧失了民族独立,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4)史实:辛亥革命后,叩头等繁复的旧时礼节被点头鞠躬礼取代后又改为握手礼;“大人”、“老爷”等称呼,改为“先生”、“君”,“同志”“先生”成为民众的一般称呼。推论: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等级观念,实现了人人平等。(5)史实: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论: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解放了思想,有利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6)史实:1947年6月30日夜,刘邓大军十二万人以出乎敌人意料的突然行动,一举突破黄河天险,在鲁西南地区,歼敌五万六千人,打开了南下的通道。接着,部队从国民党数十万军队的前堵后追中杀开一条血路;穿越黄泛区,经过二十余天的艰苦行军和激烈战斗,在8月末进入大别山区。推论:刘邓大军的进攻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序幕。22. (20分)某班计划以“风雨九十四年”为主题,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竞赛活动。下列是竞赛筹备小组为此编制的部分试题,请运用所学知识,提供准确答案。(1)分别说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现在)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名称。(2)邓小平等共产党人实行改革开放,从而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党和政府首先从农村开始改革,推行的主要政策是什么?对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与此同时,我国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东方奇迹”。哪个经济特区被外国人誉为“一夜崛起之城”?(3)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变。分别指出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的时间。(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列举2001年反映我国外交成就的大事。(两例即可)23. (7分)在历史长河中,时间的刻度永恒记载着那些曾经发生的具有特殊意义的重大事件。(1)请将下列图示中的空缺内容补充完整。(答案写在代号后的横线上)(1)请将下列图示中的空缺内容补充完整。(2)下列给上述图示拟制的小标题中最恰当的是( )A . 中国共产党曲折发展历程B . 新中国成立和巩固C .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D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4. (20分)下面是某位历史人物的生平大事年表。阅读年表,回答问题。(1)结合上面的生平大事年表回答。判断这位历史人物是谁?这位历史人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历史活动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主持召开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这是哪次会议?(2)人民日报曾刊文,称这位历史人物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请据此回答。对内改革上,这位历史人物领导中国人民在农村和城市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对外开放上,这位历史人物领导中国人民“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指哪里?(3)这位历史人物与撒切尔夫人会谈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为解决这一问题他提出了哪一创造性伟大构想?已经成功实践这一伟大构想的地区是哪两个地区?(4)这位历史人物逝世时,有人评价他是“一人千古,千古一人”。请你谈谈这位历史人物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是什么?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非选择题 (共4题;共59分)21-1、21-2、21-3、21-4、21-5、21-6、22-1、22-2、22-3、22-4、23-1、23-2、24-1、24-2、24-3、2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