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II )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62960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2题;共44分)1. (2分) (2019广东模拟) 1956年底,全国963%的农户参加了农业合作社,917%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99%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该材料表明我国( ) A . 实行了农民土地所有制B . 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C . 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D . 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2. (2分) (2018八下兴化期中) “中国共产党开始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变为领导人民掌握政权、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长期执政的党”的标志是( ) A .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B .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C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 . 1978底年改革开放开始3. (2分) (2018八上垦利期中) 2016年7月,一位老者动情地写下:“一声惊雷震九天,南湖九十五年前。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红旗漫卷映河山。”这首词赞颂的历史事件是( ) A . 五四运动爆发B . 中国共产党诞生C . 黄埔军校创建D .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4. (2分) (2019九下中山模拟) 美国拍摄的电影中,1952年的撤离地狱把解放军描写成人间地狱的制造者,1962年的诺博士塑造了醉心于发动核战争的中国人形象,而在2009年拍摄的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2012中,中国成为世界人民避难所。美国电影中“中国形象”的变迁,折射出( ) A . 求同存异方针成为国际外交准则B . 中美两国间的相互交流得到发展C . 中西方意识形态已逐渐趋同D . 美国电影不断摆脱政府控制5. (2分) 开启中国改革开放大幕的会议是( )A . 中共“一大”B . 遵义会议C . 中共“七大”D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6. (2分)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从瑞金到会宁的这两万五千里大迁移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流动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 A . 红军长征B . 国民革命运动C .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D . 井冈山会师7. (2分) (2018九下安徽模拟) 我国的特别行政区与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的最大区别是( )A . 实行社会主义制度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 实行资本主义制度D . 享有高度的自治权8. (2分) (2019八下岑溪期末) 一则新闻报道中写道:“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民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新闻报道中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 A . 1945B . 1949C . 1951D . 19569. (2分) (2018八下孝南月考)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简称“一化三改”,这里的“一化”是( ) A . 农业化B . 现代化C . 城市化D . 工业化10. (2分) (2019八下潜山期末) 如果你需要一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准确信息,那么下列资料中你将选用( ) A . 当时农民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B . 农民纷纷加入人民公社C . 1954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D .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11. (2分) (2018九上大庆开学考)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多次大变化。其中,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之处是( ) A .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 . 不同程度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C . 确立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D . 推动了现代中国工业化的进程12. (2分) (2016揭西模拟) 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A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 . “一五计划”的开始C .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 . “文化大革命”结束13. (2分) (2019八下茂名月考) 如图是中国19571965年国家经济增长走势图,导致这种巨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A .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B . 三大改造、中共八大C . 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D . 大跃进运动、国民经济调整14. (2分) (2019黔南模拟) 2019年是澳门回归20周年纪念。作为特别行政区之一,港澳特别行政区与内地的经济特区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 . 与中央政府关系不同B . 各自权限不同C .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D . 社会制度不同15. (2分) (2019八下鸡西期末) 一位台湾官员于1993年说:“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了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这段话反映出( ) A . “一国两制”推动了大陆向台湾靠拢B . 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C . 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D . 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6. (2分) (2019泰安模拟) 下图的漫画梅开三度是对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外交成就的形象表达,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体现了( ) A . 美国对中国采取外交孤立政策B . 中国综合国力位居世界第一C . 中国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D .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17. (2分) (2019苏州模拟) 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中国成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解决遗留问题开辟可行道路的是( )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中葡澳门证券交接仪式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 “一国两制”构想18. (2分) (2017太仓模拟) 1972年2月,敌视中国的日本首相佐藤(同年6月辞去首相职务)在观看某一电视实况转播时,称自己仿佛在做一场噩梦,并不加掩饰地说:“他(美国总统)自己不是说了吗?这是本世纪的伟大事业。他自己说了别人还说什么!”随后,他歪着嘴一声不吭地离去了。佐藤的这一反应是针对( )A . 中国重返联合国B . 中日邦交正常化C . 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改善D .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9. (2分) (2016八下利津期末) 2015年是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43周年。43年前,迫使日本急切要求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是下列哪一图片反映的重大事件( )A . B . C . D . 20. (2分) 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是在( )A . 1965年B . 1970年C . 1973年D . 1975年21. (2分) (2018九上大庆开学考) 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到:“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 A . 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 . 中共七大C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2. (2分) (2017八下市中期中) “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向一次成功的试验现场发的贺电,这次成功的试验是指( )A . 1970年4月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B . 1966年10月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C . 1967年6月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D . 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二、 填空题 (共3题;共7分)23. (1分) (2018九上贵池开学考) 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战斗中,_为了保证潜伏部队的安全,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_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带领人民治理灾害,身患癌症仍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息。 24. (4分) (2018九上贵池开学考)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就“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采取的措施。 (1) 建国初期:_。 (2) 三大改造:_。 (3)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_。 (4) 改革开放时期:_。 25. (2分) (2019老边模拟) 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历次会议,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关键词会议名称1921年开天辟地,焕然一新_1935年生死攸关的转折点_1945年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_1954年制定并通过_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78年做出了实行_的重大战略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三、 判断题 (共4题;共17分)26. (5分) (2018九上贵池开学考) 1952年底,我国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大量无地、少地农民获得了土地。( ) 改正:27. (2分) (2018九上贵池开学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改正:28. (5分) (2018九上贵池开学考) 1955年,周恩来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 改正:29. (5分) (2018九上贵池开学考)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轻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 改正:四、 综合题 (共3题;共60分)30. (10分) (2019沾化模拟) 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并运用所掌握的历史基本技能,完成下面主题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的探究任务。材料一 【年代尺示意图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材料二 【知识结构示意图一系统掌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知识】材料三 【分析数据一解释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历史现象】材料四 【看中国数据关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果】材料四的两组数据,归纳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作用。(1) 根据上面“年代尺示意图”提供的信息,写出“千古巨变”“开天辟地”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获得新生”的历史事件。 (2) 依据以上的“知知识结构示意图”补充填写的历史事件。 (3) 根据材料三中图一、图二的数据变化,分别体现了1978年以来中国的什么政策的尝试?指出图三中1992年以来经济迅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有哪些依据? (4) 图一指出周恩来所得导的外交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具有什么历史意义?据图二指出我国第二次建交高峰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有哪些?结合图三以中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5) 依据上面的四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从屈辱走向辉煌给我们的启示。 31. (20分) (2019九下禹州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年均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体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高的开放战略,坚定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我们实现由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转变,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为推动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 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从哪一件事开始的?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 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3) 20世纪50年代,我国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4) 根据材料并钻合所学知以分析,习近平主胎的外交新思路是什么? 32. (30分) (2019攀枝花) 中非友好关系源远流长,成果丰硕,促进了中非的共同进步写发展。 【源远流长】材料一:在中国的明朝初期,非洲东海岸的人民几次迎来了东方大国的庞大船队。船队长官每次下船后,都与当地民众进行了友好交流,并赠送了许多物资。在这支船队回国时,当地民众又献上一些特产,其至还派出使者随船而去,希望加强友谊。【团结奋斗】材料二:1955年,曾经遭受列强侵略的亚非29国,纷纷派代表参加了万隆会议。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率队参会。针对美国发起的挑拨,他仅进行了18分钟的演讲。就化解了矛盾,赢得了支持。从此,参会各国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形成了“万隆精神”,谱写了团结奋斗的新篇章。【患难真情】材料三:20世纪中期,非洲的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两国决定合作修建一条铁路坦赞铁路。当他们向美国寻求资金、技术支持时,遭到了冷遇。当他们向苏联寻求支持时,又遭到冷遇。就在他们绝望之时,中国主动进行援助,并在几年内建好了铁路,促使两国经济得到大发展。同时,中国还向非洲人民援助了一些粮食,派去了医疗队。20世纪70年代初,当中国希望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遭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打压。可非洲的阿尔及利亚、赞比亚等国却大力支持中国,并在1971年促成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合作共赢】材料四:2019年,埃及、南非等国派出高级代表团,参加了中国举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中非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中非友谊进一步深化。本题材料改编自教材和相关资料(1)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判断船队长官是谁?由他开展的中非交流活动有何影响? (2) 据材料二,周恩来为化解矛盾提出了什么方针?此方针产生了哪些作用? (3) 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援助非洲国家的主要原因。指出非洲国家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主要目的。 (4) 据材料四和常识,如果中国“华为公司”选派你为常驻非洲的总代表,你将怎样推动中非友好关系继续发展?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2题;共44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二、 填空题 (共3题;共7分)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三、 判断题 (共4题;共17分)26、答案:略27、答案:略28、答案:略29、答案:略四、 综合题 (共3题;共60分)30、答案:略31、答案:略32、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