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A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60415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西师大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西师大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 (共6题;共38分)1. (13分)诗文默写 (1)采菊东篱下,_。(陶渊明饮酒)(2)_,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3)天接云涛连晓雾,_。(李清照渔家傲) (4)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5)富贵不能淫,_,威武不能屈。(孟子二章) (6)_,不觉船移。(欧阳修采桑子) (7)争渡,争渡,_。(李清照如梦令) (8)_,_,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9)崔颢黄鹤楼抒了作者怀乡之情的名句是:_,_。 (10)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请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 2. (2分)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B . 网络热词在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针对这一现象,大家各抒己见,争论激烈,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C . 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厂商大肆仿冒名牌,各种“山寨名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D .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3. (2分)佛法僧被称为佛教三宝,那么道教三宝是( ) A . 道经师B . 道法师C . 佛经师D . 道经僧4. (2分)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汤姆,索亚历险记“铁钳甲虫戏弄小狗”的故事中,汤姆觉得去教堂做礼拜若能碰到点新鲜事儿还是挺有趣的。B . 范爱农一文中的范爱农和鲁迅是同乡,都在日本留过学,但他们在对徐锡麟等人被杀要不要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时持不同意见。C .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受阻于火焰山,土地交代了此山的来历,说是当年大圣“蹬倒丹炉,落了几个砖来,内有余火,到此处化为火焰山”。D . 水浒传塑造的被逼上梁山的众多好汉中,林冲的经历最为典型,他曾因误入白虎堂而被发配沧州,途中大闹野猪林,最终一步步被逼上梁山。5. (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清晨我漫步在山坡谷地,晨光宣泄着永恒的秘密,山涧里流倘出一条小溪, 她在歌、在唤、在吐露心曲:生活并非安逸,它是思念和希冀。死亡并非哀歌,它是失望与憔悴。智者不在言词,其秘密在言词背后藏n。伟人不在高位,不屑权位者才配享荣誉。 (纪伯伦小溪,你说什么节选)(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横线的字注音。安逸( ) 藏n( ) 不屑(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正确写法是“_”。(3)“宣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请根据诗歌语境,选择恰当的一项( )。A . 使积水流出去B . 舒散C . 泄露(4)诗中划线句子运用了_和_的修辞手法。6. (8分)名著导读 (1)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插图,根据你的阅读和画意,请为三幅图画分别选择对应的篇目,在括号中填入相应的选项。_A、无常 B、父亲的病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D、五猖会 E、琐记(2)下面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仔细阅读并回答一下问题。“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我被浇冷水的原因是什么?试结合朝花夕拾的内容,说说鲁迅对父亲的感情是什么?二、 阅读赏析 (共5题;共93分)7. (2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送日本国僧敬龙归韦庄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注释】敬龙:日本来唐朝学佛求经的和尚。扶桑:传说中的日出之处。与师谁:指敬龙法师,“与师谁”即“谁与师”(1)诗歌第二句中的“东更东”意在强调什么?(2)诗歌第二句中的“东更东”意在强调什么?(3)诗歌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诗歌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8. (18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节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选自张岱陶庵梦忆)【注释】拏:通“挠”,撑、划。毳衣:细毛皮衣雾凇沆砀:寒气弥漫(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实词的含义。欣然起行 欣然:_ 月色入户 户:_是日更定矣 是:_ 上下一白 一:_(2)选出朗读时停顿更恰当的一项( ) A . 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B . 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4)请比较两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在写景手法上的异同。相同点:为了突出景物特点(甲文月明,乙文雪大),两文都运用了_的描写手法。不同点:甲文运用了_的描写手法,乙文运用了白描、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5)结合文意,请简要分析作者夜游的“乐”表现在哪些方面。 9. (12分)阅读课外选文,回答后面的问题爬树的男孩尼古拉斯保罗(英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爬上那棵猴面包树,这是拉瓦一天中最期待的时光。可惜,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仅仅只是两三分钟,耳边便会响起一声熟悉的口哨声,有人来了,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回到营房。“看到了什么?”刚刚躺下,安德烈便拖着瘸腿凑过来问道。拉瓦不想回答,但安德烈就是那个吹口哨的人。两人约定,拉瓦每天爬上树冠看看周围,看看远方,下来之后再把看到的新鲜事儿告诉放风人,也就是安德烈。三年了,两人还算默契,在这座死寂的集中营,每天都有人因为严厉的禁锢而自杀,他们却因为那棵猴面包树而充满希望。“我们就要自由了,等着吧!”安德烈一双粗糙的手在拉瓦头上抚摸,要不是因为拉瓦是黑人,连安德烈自己都会觉得眼前熟睡的少年就是自己的儿子。当然,拉瓦是不会明白安德烈的心情的,更不会想到,安德烈是戴高乐将军钦点的间谍。他并不是困在集中营,而是肩负特别使命潜伏在这片草原深处进行侦探。那棵猴面包树就像一个梦想,它恰好坐落在集中营的中央。白天的时候,很多纳粹士兵坐在树底下休息,恨得拉瓦牙痒痒。只有到了晚上,他才觉得那棵树属于自己。可惜,连安德烈也没想到,梦想会突然破碎。那天晚上,他吹了好几次口哨,可拉瓦就是不肯下来,直到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奔来,他知道,出事了。拉瓦毕竟是个孩子,熬不住接二连三的酷刑,便一股脑儿地全说了出来。但安德烈只是笑笑,即使两块火红的烙铁夹在他的双颊,也没吐出一个字来。本以为必死无疑,却没想到生机犹在。半个月后,盟军终于发起了大反攻。因为安德烈提供的精确信息,纳粹分子瞬间溃败,整座集中营安全解放。安德烈伤得很重,但令随军医护人员奇怪的是,哭得最伤心的竟然是一个黑人男孩。毫无疑问,这个男孩就是拉瓦。在安德烈昏迷的日子里,他一刻都没有离开他的“搭档”。尽管医生开玩笑地跟他解释:“只要挂上水(打吊针),一定能起死回生,你就放心吧。”可是,拉瓦就像听不懂一样,虽然一脸惊愕,却依旧没有离开寸步的意思。当远处的炮声逐渐平息,安德烈终于睁开了眼睛。可是,拉瓦却不见了,几个医生都非常好奇地询问安德烈,那个黑人男孩到底是什么人,此刻又突然消失,他到底去哪了。安德烈点点头,良久,才吐出三个字:跟我来。在安德烈的带领下,一行医生再次来到集中营。顺着安德烈的手指,他们看到,那棵猴面包树的半个树冠已经不见了,树叶也是稀稀拉拉。显然,它遭炮击了,在烈日下显得奄奄一息。但这跟拉瓦有什么关系?随行医生面面相觑,却听安德烈一声口哨,树干后便露出了一个脑袋。他手里正拿着一个医院的吊瓶,准备往上爬。安德烈这次也不再躲在一旁放风了,而是拖着腿往前奔去,也不知是为了那棵树,还是树后的男孩。(选自2012年第4期微型小说选刊,谢素军译,有改动)(1)根据你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在下列横线上写出与人物有关的内容。拉瓦利用_。安德烈利用_。(2)品读下列句子,探究括号中的问题。【甲】但安德烈只是笑笑,即使两块火红的烙铁夹在他的双颊,也没吐出一个字来。【乙】安德烈点点头,良久,才吐出三个字:跟我来。(甲、乙两句中划线处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半个月后,盟军终于发起了大反攻。(“终于”一词与前文哪些内容相呼应?)(3)猴面包树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请联系全文,写出你的发现。10. (23分)阅读,完成文后习题女兵墓王宗仁深秋的黄叶,在寂寞的天空凄凄飘落。雪后的清晨,我捧着一束雪莲花,走进这覆盖着碎石、枯草的荒原,走向一个小土丘这里,安睡着一位我尊敬的女性,一个长眠在世界屋脊上的女兵。你还记得我吗?在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是我抱着你啊!那时,我是一个入伍不到一年的汽车兵。你呢,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卫生员,头顶上有一颗闪亮的五角星,军装外系着一条棕色的宽皮带,左肩斜背着一个红十字药箱。以前我并没见过你,那天我从兰州新兵营拉了一车进藏的战友,才看到你。你太忙了!车上三十五个新兵,每天你都要给他们量两三次血压,连我这个已经在青藏线上跑了三趟的“老兵”也不放过。同志们觉得自己牦牛似的身体用不着这样多事,你不依,板起脸很严肃地说:“牦牛也不行!高山症对谁都不客气。”一车人全老实了。唐古拉山巅出奇地冷。我停车小憩加油加水。你照例跑上跑下为战士们检查身体。冷风吹不干你脸上的热汗就在这时我终生都不会忘记的那一刻,不知从哪里飞来一颗流弹,车上的一个新兵应声倒下。路边的崖洞里伸出了一支叉子枪罪恶的枪口瞄准了我们这辆军车,那枪口离汽车不过几十米。流弹还在继续飞来你第一个发现了敌情,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死死地抱住了那支叉子枪!剩下的三十四名新兵全都冲上去了!他们手无寸铁,硬是用三十四双拳头捣毁了敌人的老窝。当大家把你从叉子枪上抱起来时,你已经奄奄一息了我开着车飞一样向拉萨驶去。我把浑身的劲都用在了右脚尖上,狠狠地踏着油门,恨不得让汽车轮子离开地面飞起来!可你的伤情毕竟太重了!汽车行驶到藏北高原时,我不得不停下来。我抱起了你,我不知道你的名字,车上没有一个人知道你的名字。我们只能拼命地呼唤着:“同志!同志!”终于,奇迹出现了,你睁开了美丽的眼睛,长长的睫毛闪动了几下,望着我,望着周围的同志,笑了!我们也都笑了!但是很快你又闭上了双眼,再也没有睁开!我把你紧紧地抱着,我恨自己作为一个司机,没能把你送到那起死回生的地方,我巴不得让自己跳动的心律传导到你身上,让自己的体温把你暖热,让自己的呼吸将你唤醒可是,一切都是枉然!你还是远去了,什么都没有留下,没有姓名,没有籍贯,没有遗嘱!我拿出随车带的十字镐,同志们轮流掘土,给你在草滩上找了个安身之地。女战友,你睡得多么安详:躺在草原露营,枕着寒风长眠,盖着六月雪被,伴着无名小溪。我知道,只有躺在这块你为之付出青春、热血和生命的土地上,你才能心安理得地闭上双眼。时隔一月,我完成了任务,返回藏北高原。我特地将车停在路边步行去看望你。你的坟包还是那么一堆普普通通的黄土。不同的是,坟前立了一块无字碑。一瞬间,我的感情像海潮一样澎湃起来。我知道,因为你是一位无名的兵,人们只能给你立块无字的碑。我给你的坟上盖了一把新土,又深深地给你鞠了个躬,和你告别几十年来,在我心中,你始终像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黄继光一样光荣、伟大。好战友,现在我又回到了你的身边,让我欣慰的是:你,被更多的人记住了!你的坟变大了,而且用洁白的灰浆漫了顶,墓前的一棵青松长得有两层楼高了。松树下,依旧立着那块无字碑。我深深地向你鞠了一躬,久久地伫立在你的身旁。(原文因篇幅较长有删改)(1)根据文章第段的内容,概括无名女兵令人感动的事迹。(2)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有误的两项是( )A . 第段中的景物描写为全文营造了一种肃穆、悲凉的气氛,烘托了“我”当时的心情。B . 第段画线的部分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强烈地表达了我对无名女兵的怀念之情。C . 第段中划线的“心安理得”一词,在文中有踏实、坦然、没有遗憾的意思。D . 文章采用了第二人称叙事、抒情,好像“我”在对读者直接倾诉,读来亲切感人。E . 文章多次写到“我”眼中女兵墓的变化,表明人们并没有因时光的流逝而淡忘了这位无名女兵。(3)联系上下文看,下列句子使用感叹号表达了“我(们)”当时怎样的心情?(每个答案不超过4个字)我们只能拼命地呼唤着:“同志!同志!”你睁开了美丽的眼睛,长长的睫毛闪动了几下,望着我,望着周围的同志,笑了!可是,一切都是枉然!(4)下面两个句子都表达了“我”对女战友的怀念之情,如果请你选择一个作为这篇作品的结尾,你会选择哪一句?为什么?亲爱的战友,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永远怀念你!昨晚,藏北高原落了今年的第一场雪,你冷了吧!让我给你的坟上培层新土(5)如果请你从自己积累的诗句(或名言、警句)中选择一句赠给这位无名女兵,刻在她的无字碑上,你想写什么?11. (20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学界典范冯鹏生启功先生的一生就像展现于人间的一道彩虹,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增添了无限的光辉。现在他已离我们远去,但人们仍在深切地怀念他。启功先生逝世于2005年6月30日,寿年96岁。他是名闻遐迩的书画家、鉴定家、训诂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尤其他那种卓荦大气、蔼然待人的风尚深深地铭刻在了我的心中。记得在1963年的秋天,聆听过先生关于“董其昌书画作品鉴析”的讲座,那时我12岁。后来,在“文革”中又有幸聆听先生教诲,即使在那种缄口齐喑的情况下,先生仍显示出了实事求是、坚持真理、雅然风趣的品尚。虽认识先生很早,但一般情况下,不敢前往问学打扰。大概是在1978年左右,先生为出版二十四史事,在中华书局校点“清史”。忘记了是一种什么机缘,先生通知我将一篇关于装潢历史沿变的稿子送去。当我骑车来到中华书局的传达室时,先生已在那儿等候。我那个时候写的稿子值得请先生斧正吗?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尽管如此,过了几日,先生竟通知我到他的小乘巷寓所见面。几位兄长陪我到了小乘巷先生的一间狭小的卧室兼工作室,室内到处堆放着书籍和纸张,我们只好坐在先生的卧床上。未等寒暄,先生便伏案翻开了我那篇所谓文章,逐字逐句地念,随之以铅笔改谬。当看到书画形式沿变的段落时,先生说:“立轴条幅画,唐时已定型,不是有杜甫为王宰山水图的题诗吗?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当时的书画形式,并不完全是横卷。”在座的几位都为先生顺手拈来的诗句所折服。因稿子冗长,先生边看边改,已近午饭时刻,我们几个起身告辞,记得当时都没说声感谢的话。倒是先生,有些歉意似的说:“到吃饭的时候,走啦。”接着他又像哄孩子要给些糖果似的说:“等等!”先生挑选了一幅法书,挥笔题上了我的上款,随之卷起十多幅他的字说:“这是最近写的,送给孩子们的老师,他们会喜欢。”我惭然接了过来。因为赐我的那幅墨宝有上下款,先生过于自谦,故而一直置之书橱,30年来,从未敢张挂。后些年先生身兼多职,诸事繁多,我再未有过名为“看望”、实为“打扰”的举动。但凡经我向先生索取“赐墨”或题写书名堂号的,我多是请人代办,且一一应愿。记得1986年的一天,先生还着人转来一幅写给我的法书,诗意含蓄,并有题记数行,经反复咀嚼,方领悟到,其诗是在鞭策我于事业上应图精进。其边题褒责皆有:我曾有出语不当处,应自省,反映了先生对人的真淳之意;所指我的“擅长”,褒奖有过,故而此幅也未曾示人,折叠置书架20多年矣。如今回想起来,我烦劳先生的事情太多了,不知耽误了他多少宝贵的时间。即使在“稿酬”通行的情况下,凡我托办的事情,并没给过一次报酬,我也未有一杯热茶敬给先生,反倒让先生为我付出了那么多的精力。先生病中,多次拟随他人去医院看望,总是唯恐“添乱”而作罢,只是请人带去祝愿。在先生仙逝4年后的今天,尤感深深的愧疚和忏悔。先生逝世,四方哀吊。我去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所设置的灵堂。早早起床,沐浴更衣,怀抱96朵白色康乃馨,奔向了北师大。把花束置放在祭台上,后退几步,便不自觉地双腿跪下,含着泪水,虔诚地三叩首。因为时间尚早,灵堂里只有我和守灵者,便无所顾忌地像孩子似的向先生说:“总想去看望,唯恐添乱,如今后悔,启功先生安息吧,晚生永远怀念您!”先生旅途漫长,艰难坎坷,但心胸坦荡,意气骏爽,宏著等身,吐纳自深,酌处万机,适度得宜,令人仰慕,堪称学界之楷范。揣其成因,我认为恰如宋王安石云:“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摘自新华文摘,有删改)(1)赏析首段中画线的句子。 (2)概括文章记叙了“我”与启功先生交往的那些事? (3)文章表达了“我”对启功先生什么样的感情? (4)结合文章谈谈你对结尾处的引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理解,并联系现实说说你的感悟。 三、 表达交流 (共1题;共5分)12. (5分)出发是一种行动,背起行嚢走遍四方;出发是一种期盼,踌躇满志把路踩在脚下;出发是一种心态,历经风雨依然向着阳光有时,出发是为了探寻;有时,出发是为了到达;有时,出发只为出发无论如何,出发总是成长。 请以“出发”为题,写一篇作文。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运用 (共6题;共38分)1-1、1-2、1-3、1-4、1-5、1-6、1-7、1-8、1-9、1-10、2-1、3-1、4-1、5-1、5-2、5-3、5-4、6-1、6-2、二、 阅读赏析 (共5题;共93分)7-1、7-2、7-3、7-4、8-1、8-2、8-3、8-4、8-5、9-1、9-2、9-3、10-1、10-2、10-3、10-4、10-5、11-1、11-2、11-3、11-4、三、 表达交流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