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59613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沪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沪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 (共7题;共14分)1. (2分)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 )A . 萌发(mnq) 汲水(j) 憨厚(hn) 衣衫褴褛(1)B . 参差(cn) 跌宕(dng) 打盹(dn) 明眸善睐(mu)C . 褒贬(bo) 冗杂(1ng) 绮丽(y) 笔耕不辍(zhu)D . 寒噤(jn) 栈桥(zhn) 哂笑(shn) 苦心孤诣(y)2. (2分)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 . 玲龙秀丽 青葱可爱 柳暗花明 茫茫苍苍B . 重峦叠嶂 横空出世 朦胧眩目 不可阻挡C . 山重水复 虚无缥缈 白雪皑皑 蜜蜜麻麻D . 争先恐后 张灯结彩 摇曳生辉 容光焕发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男篮以大比分输给西班牙队后,姚明怨声载道 , 指责队员缺乏战斗力。B . 但历史依然对命途坎坷的人儿不弃不离,似乎对这份伤感乐此不疲。C . 据中国商报9月21日报道,各地交通厅长接二连三地出事,已经让人们觉得习以为常了。D . 在这首长调词中,对秋天的礼赞更是达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在青岛港首次公开亮相。B . 许多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正在逐渐被推广和发现。C . 只要不断学习积累,才能提高写作能力。D . 2013年我国多地出现人感染HTN9型禽流感疫情,为了防止这种病毒不再蔓延,我国政府采取强有力的应对措施。5. (2分)下列古代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 敬辞“令”表示敬重,如“令郎”是对别人女婿的尊称,“令爱”是对别人妻子的尊称。B . 阅读对方的文章称“拜读”,别人对自己的重视为“垂青”,请对方批评指正自己的字画为“雅正”。C . 我国古代对不同年龄阶段的称呼有: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九十耄耋等。D . 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其中“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6. (2分)下列作家和作品均为同一朝代的是( )辛弃疾 范仲淹 司马迁 温庭筠 武陵春隆中对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范进中举A . B . C . D . 7. (2分)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建设书香型校园,就是要鼓励学生们读经典的书。一所学校可能简陋贫乏,但只要有能为我们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真正的教育一定是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的教育,阅读则可以启迪智慧。这不仅可以使他们获得知识、扩展视野,更能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启迪。读到好书,就如同和名师交谈,与伟人对话,可以让我们汲取智慧,受益终身。A . B . C . D . 二、 默写与诗歌鉴赏 (共3题;共27分)8. (7分)请按提示填写出空缺的句子。 (1)年少万兜鍪,_。 (2)在王安石登飞来峰这首诗中,表明作者的见识和胸襟的两句诗是:_,_。 (3)当我们都觉得胜算无望时,平时沉默寡言的她却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来激励我们。 (4)毛主席在长沙读书时常故意在闹市门口读书,这让我们想到了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的_,_。 9. (10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野 望宋翁卷一天秋色冷晴湾注 , 无数峰峦远近间。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注】湾:水流弯曲的地方。(1)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0. (10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半瓶水”的浪费,身边屡见不鲜,一瓶矿泉水花不了多少钱,不喝完似乎用不着斤斤计较,但在全国范围一算,浪费就极为惊人。据统计,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目前全国城市约三分之二缺水,约四分之一严重缺水。一方面是水资源缺乏,一方面则是“半瓶水”浪费严重,这暴露出节水方面的短板。(1)篮球赛结束后,看到小明把喝剩的半瓶矿泉水放在球场边准备离开,你会对他说什么?(2)学校针对“半瓶水”的浪费现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请你参照示例,再为这一活动设计三个方案。示例:组织“半瓶水”浪费现象调查活动三、 阅读理解 (共4题;共74分)11. (8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壮族“干栏”壮族村寨依山傍水,多建在山脚下向阳、通风好的地方,“干栏”(如下图)即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干栏”一次是壮语的音译,“干”是“上面”,“栏”是“房屋”,连起来就是“上面的房子”。其意与文献所记载的“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相符。“干栏”的建造形式多样,因地制宜,一般分为全楼居住式、半楼居住式、地居式三类。全楼居住式多见于比较偏远的山区;半楼居住式常出现在丘陵、半山区;地居式多见平原地区。无论哪种居式,都分上层、下层和楼阁三个部分,在层与层之间用木梯连接,上下非常方便。上层为居住层;下层架空,专门用来圈养牲畜,存放农具、杂物;楼阁在上层的顶部,多用来储存粮食。有的“干栏”还依居住层伸延,建成望楼、排楼、晒楼等,以增加使用面积。至于“干栏”的建造原理,虽然古籍上没有专门的论述,但相关的文献也能让我们悟出其中的道理。太平寰宇记有曰:“构木为巢,以避瘴气。”张华的博物志说:“南越巢居,避寒暑也。”更早的韩非子则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鸟兽虫蛇,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可见,“干栏”这种建筑形式是壮族先人为了应对高温潮湿天气和蛇虫猛兽二创造出来的。如同汉族地区的村庄一样,在悠久的历史中,壮族也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干栏”居住群落。这些群落是按家族、宗族相对集中居住的需要来布局的,通常根据地势的特点顺势伸展,错落有致,形成不同的组合方式。例如:从山脚到山腰依次排列若干个“干栏”,前后用带顶棚的飞桥连接起来,这往往是一大家子几兄弟分别居住的院落,称为“串联式”;而如果只有两排“干栏”,中间留出通道,两端有围墙及院门,形成相对封闭的长方形院落,则透露出氏族社会的遗风,称为“并联式”;而“辐射式”则多见于较宽阔的山脚,常与“串联式”相结合,“干栏”自上而下展开辐射,中间留有石道,沿山坡直通家门。在坡度较大的山脚,人们常将屋基垒成“梯田式”,每一级“梯田”横向排列出若干“干栏”,平行伸展,上一排屋基与下一排屋顶齐平,形成了风情浓郁的“梯田式山寨”。(根据壮族通史改写)(1)下列对本文的说明顺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 时间顺序B . 空间顺序C . 逻辑顺序D . 数理顺序(2)下列对本文引用古籍资料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引用古籍使文章更有说服力,通史也增加了文章的知识性和趣味性B . 第段有壮语音译词的阐释,也有古籍的引用,都是对“干栏”进行解说。C . 第段的三 则引文,从不同的角度印证壮族先人创造“干栏”建筑的原理。D . 本文引用的古籍,都是四字句,语言平实,集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下列对文中“干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干栏”氛围全楼居式、半楼居式以及地居式三类,只在比较偏远的山区才发现。B . “干栏”分成三部分,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存放农具和杂物,楼阁多储 存粮食。C . “干栏”民居是壮族先人为了应对高温潮湿天气和蛇虫猛兽而创造出来的。D . “干栏”群落有一家几兄弟居住的“串联式”,也有透露出氏族社会遗 风的“并联式”。(4)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不一致的一项是( )。A . 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干栏”就多建在山脚下向阳、通风好的地方。B . 为了增加使用面积,有的“干栏”还依居住层伸延,建成望楼、排楼、晒楼等。C . “干栏”群落按家族、宗族聚居的需要布局,常依地势特点形成不同的组合方式。D . “干栏”自上而下辐射,中间留有石道,形成风情浓郁的“梯田式山寨”。12. (9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信息时代的“无价之宝”张唯诚在古代。炼金术士声称他们能将铅之类的金属变成贵重的黄金,当然这是不可能的。现在。数据科学家正在将大量数据变成信息,这些信息虽然不是黄金,但价值胜似黄金。数据科学家可以说是现代的“炼金术士”。英国数据科学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他的著作大数据中指出,今天全世界存储的信息中书和磁带只占不到两成,多数信息都以数据形式存储在电脑硬盘、通信设备和其他数字设备中。全世界产生的数据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最近两年的数据产生量就占到总数据量90。一家互联网研究公司预测,人类产生的数据还将以每三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互联网并不是产生大量信息的唯一地方,另有大量信息是由科学家们“制造”出来的,这些信息来自于他们对大量事实的研究,而对这些事实的记录就是数据。例如,生物学家测量了成千上万个细胞,从而收集到大量数据;天文学家观测了恒星、星系和太空中的各种能量活动。从而收集到大量数据;地球科学家收集到世界各地的有关水、风和气流的资料,从而也形成了大量数据。数据经过分析和归纳会形成有用的信息,于是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用于处理数据的计算机软件,人们利用数据做各种各样的事。在美国,人们通过分析数据了解到,每当飓风来袭前,超市中的草莓糖霜果塔饼干便特别抢手,这时的销售量会比平时增加7倍,而在暴风雨天气来临前。啤酒的销售也特别好,于是超市便知道在这种时候及时补充货源,从而令销量大增。数据还给警察们的工作带来了方便。在那些犯罪率高的城市,以前积累下来的犯罪数据可以派上用场警察们使用这些数据预测犯罪的高发时间和地犀,从而合理地调配警力,提高工作效率和防范效果。数据之所以能发挥上述作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帮助我们预测了未来有可能发生的事,然而在有些领域知道为什么会有某种事情发生显得更加重要。例如在医学领域,来自人体或者人体细胞的数据就有可能告诉医生们,某种疾病为什么会发生,从而帮助医生治疗这些疾病。科学家们还期待有一天数据能使各行各业变得更加高效和更具“个性化”。例如,当一个病人向医生提供了详细的数据医生便可以将这些数据和其他病人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而依据这个病人的生活方式制定特定的治疗方案。同样在一个班级里。学生们利用平板电脑或者阅读器进行阅读练习。数据传到老师那里,如阅读用了多长时间,某个词语被学生标注了多少次等。分析这些数据,老师便可以发现读物的难点和学生们的兴趣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还可以对个别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数据同样可以运用到其他行业。因此,在我们这样一个信息时代,假若你成了一个数据科学家,你便拥有了神奇的魔力,就好像中世纪的炼金术士们所声称的那样。(1)下列选项中,对数据的作用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日常生活的数据能产生胜似黄金的价值。B . 帮助我们预测了未来有可能发生的事。C . 在有些领域还能让人知道为什么会有某种事情发生。D . 能使各行各业变得更加高效和更具“个性化”。(2)信息提取有误的一项是( ) A . 大数据中指出,多数信息都以数据形式存储在电脑硬盘、通信设备和其他数字设备中现代文阅读答案信息时代的“无价之宝”张唯诚。B . 互联网并不是产生大量信息的唯一地方。另有大量信息是由科学家们“制造”出来的。C . 在犯罪率高的城市,警察们可以利用以前积累下来的犯罪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和防范效果。D . 在医学领域,来自人体或者人体细胞的数据就可以告诉医生们,某种疾病为什么会发生,从而帮助医生治疗这些疾病。(3)假如你成了数据科学家拥有了神奇的魔力,你会运用数据分析解决哪些难题?(至少列出四种,文中例子除外) 13. (15分)阅读成由节俭败由奢一文,完成下列各题。俭,即节俭,不靡费。因为节俭,所以清心寡欲,没有贪念,心地坦荡,正气长存。俭,犹如一面镜子,映出了国与家的兴衰,也映出了人生的成败。首先,俭可以治国。墨子有言:“节俭则昌,淫逸则亡。”明太祖朱元璋倡导节俭,看到臣子送他的镂金床,非常气愤,说:“这与后蜀亡国之君孟昶用金银装饰便壶有什么区别?”立刻命人将它捣毁,又说:“即使富有了,又岂能放纵?即使显贵了,又岂能奢侈?”一国之君,抑奢倡俭,上行下效,节俭之风由此盛行全国,明朝国势日益昌盛。其次,俭可以持家。司马光在家训中,把勤俭节约当作教子的第一要务。他在训俭示康中告诫儿子:“有德者皆由俭来。”汉朝的杨王孙虽然家境富有,却对当时大办丧事的陋习深恶痛疾,在病重时立下遗嘱:“吾以羸葬,将以矫世也。”(羸葬:不用衣衾棺椁下葬。)他用裸葬自己的行为树立了节俭的家风。以俭教子,家风淳正;以俭治家,家业兴旺。春秋时期的齐相晏婴,用一生书写了“俭朴”二字。他穿的是粗布短衣,吃的是粗茶淡饭,上朝时乘坐的是劣马拉的破车,却婉言谢绝了景公赏赐他的骏马豪车。他身居高位,却能抑制奢侈之心,力求俭朴,“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俭能兴家;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侈能败家。可见,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与能否厉行节俭息息相关。再次,俭可以修身。“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清代封疆大吏于成龙崇尚节俭,把“俭以成廉,侈以成贪”当作自己的座右铭。为官几十年,他始终保持两袖清风的清廉本色。在富甲天下的江南做官时,他常年布衣蔬食,被当地民众戏称为“于青菜”。他俭约不贪,克己修身,以节俭的行为塑造了大清廉吏的形象。反观当今落马的那些贪官,有多少人因为生活奢侈,滋生贪欲,总觉得钱不够花,而伸出贪婪的双手,最终走上腐败的不归之途。这正应了颜真卿所说的“不节则志倾”。一个国家弘扬节俭之风,就会风清气正,长治久安;一个家庭传承节俭之风,就会兴家立业,蒸蒸日上;一个公民保持节俭本色,就会一身正气,受人敬重。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1)请写出本文的论证思路。 (2)选文第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段的顺序可否颠倒?为什么? 14. (42分)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115题。【甲】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左传)【乙】曹玮用兵曹玮知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候。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迎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 “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释】知:主管。镇戎军:地名,今宁夏固原,宋时边地重镇。日:的时候。虏兵:敌军。辎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等的统称。部伍:兵士的队伍行列。縻(m):束缚。少选:一会儿。几:接近。痹:麻痹。阑:残,尽。13(1(每个词1分,共4分。)14(1)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限加两处)。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2)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限加两处)。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公将鼓之 不若弃之B . 可以一战 故为贪利以诱之C . 乃入见 乃止以待之D . 战于长勺 言于玮曰(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公将鼓之 不若弃之B . 可以一战 故为贪利以诱之C . 乃入见 乃止以待之D . 战于长勺 言于玮曰(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小惠未徧 _(2)神弗福也_ (3)玮侦虏兵去已远_ (4)玮又使人谕之_(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小惠未徧 _(2)神弗福也_ (3)玮侦虏兵去已远_ (4)玮又使人谕之_(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9)这两篇短文中,曹刿和曹玮都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从文中他们的相关论述看,甲文中战斗取得胜利的原因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各是什么?乙文中战斗取得胜利的原因最关键的又是什么?(10)这两篇短文中,曹刿和曹玮都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从文中他们的相关论述看,甲文中战斗取得胜利的原因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各是什么?乙文中战斗取得胜利的原因最关键的又是什么?四、 写作 (共1题;共5分)15. (5分)作文。(1)也许,每个人都渴望有一双翅膀,年幼时我们渴望有一双“独立”的翅膀,去挣脱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长大后,我们渴望有一双“追梦”的翅膀,能达到自己努力追寻的地方请你以“翅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2)生活中既有探索的艰辛,成功的喜悦,又有挫折的痛苦,孤独的寂寞。总之,充满着酸甜苦辣。请以“的滋味”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任选一题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要有真情实感。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运用 (共7题;共14分)1-1、2-1、3-1、4-1、5-1、6-1、7-1、二、 默写与诗歌鉴赏 (共3题;共27分)8-1、8-2、8-3、8-4、9-1、9-2、10-1、10-2、三、 阅读理解 (共4题;共74分)11-1、11-2、11-3、11-4、12-1、12-2、12-3、13-1、13-2、13-3、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4-10、四、 写作 (共1题;共5分)1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