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院士及简介》PPT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2945585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种院士及简介》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各种院士及简介》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各种院士及简介》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录,1.院士、中国院士的来历2.几个常见的科学院(国际欧亚科学院,第三世界科学院)3.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概况4.我国20世纪地理学发展回顾及新世纪前景展望祝贺中国地理学会创立90周年5.常见的、应熟悉的院士6.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历年的获奖者,院士(Academician)源于Academy。Academy是古希腊传说中的一位拯救雅典免遭劫难而牺牲的英雄。希腊人为了纪念这位智慧勇敢的英雄,建立了一个以Academy命名的幽静园林。在建园后的916年的时间内,受到Academy智慧勇敢感动的学者,纷纷在园内讲学,进行自发的学术活动。因此,其后的许多学术团体都自称为“Academy”。1666年,法国成立了皇家科学院,到科学院工作的著名科学家首次被称为院士“Academy”。此后,英国皇家学会、普鲁士皇家科学院、彼得堡皇家科学院纷纷使用“院士”这一称谓来命名自己国家最杰出的科学家。“院士”成为学术界给予科学家的最高荣誉称号。,中国最早的院士产生于1948年3月,通过层层选拔,81人当选为第一届中国院士。1955年,中国科学院选聘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院士),上述81名院士中,包括华罗庚、苏步青、郭沫若、李四光、竺可桢、茅以升等46位(?)著名科学家进入新中国第一批院士(学部委员)的行列。1994年,中国工程院开始选聘工程院士。1998年6月,第九届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会和第四届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授予年届80的145位院士为中国首批资深院士。深圳南山图书馆供稿,国际欧亚科学院,国际欧亚科学院成立于1994年,总部设于莫斯科,是由世界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管理与社会科学家组成的高层次的非政府科学组织。其宗旨是:通过世界各国自然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管理与社会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与通力合作,促进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解决。中国学者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是中国科学家得到国际承认的一种体现,也为提高中国科学家的国际声誉,扩大中国在国际科技界的影响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中国科学中心成立于1996年,以国际欧亚科学院为依托,具有国际性、非政府、多学科交叉、科学家自主管理的特点。,第三世界科学院(TheThirdWorldAcademyofSciences,以下简称“TWAS”),是在已故巴基斯坦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阿布杜斯萨拉姆教授的倡议下于年月创建的。总部设在意大利的里雅斯特,是一个非政府、非政治和非营利性的国际科学组织。现任TWAS院长是印度总理办公室高级科技顾问拉奥教授(C.N.RRao)。自创建以来,TWAS一直致力于支持和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科研活动,为发展中国家的优秀科技人员提供促进他们科研工作的必要条件,鼓励对第三世界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研究和发展,促进发展中国家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以提高第三世界科学家的科研水平,培养未来一代有前途的科学家,进而推动第三世界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蓬勃发展。TWAS的经费主要来自意大利政府、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政府或非政府组织的捐款。从1983年至今,TWAS一共获得捐款1000多万美元。我国先后于1994年、1996年和2002年由科技部代表中国政府向TWAS捐款10万美元、50万美元和50万美元。,为促进第三世界国家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TWAS设立专项基金以资助科研能力强的优秀学者和年轻科技人员开展合作研究。截止2000年,TWAS一共为10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学者提供了1000多万美元的资助,中国累计获得资助130多万美元,是获资助最多的国家。TWAS还在发展中国家评选出80多个研究单位作为“优秀科学中心”和10个研究单位作为“高级研究中心”,为发展中国家的年轻科技人员提供科技合作、交流和培训的机会。我国有十几个科研单位被选为“TWAS优秀科学中心”和“TWAS高级研究中心”。TWAS现有院士(从第三世界国家的著名科学家中选举产生)626名,来自全世界7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517名院士(Fellows)来自发展中国家,109名外籍院士(Associatefellows)来自或工作在发达国家(其中有1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TWAS设立的奖项主要有:五项基础科学奖(数学奖、物理奖、化学奖、生物奖和基础医学奖);两项应用科学奖(即“第三世界科学组织网络(TWNSO)农业奖”和“TWNSO技术奖”);TWAS讲演奖和阿布杜斯萨拉姆AbdusSalam科学技术奖于1995年增设,以奖励发展中国家学者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以上奖项每年评选一次,获奖者可得一枚奖章(铸有获奖者的主要贡献)和一万美元奖金(讲演奖除外)。截止2002年10月,我国有17名学者和2个科研单位获得TWAS/TWNSO奖。第三世界科学院每年召开一次院士大会,每2至3年召开一次学术大会,邀请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技部长、各国科学院院长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以探讨发展中国家共同关心的科学技术问题。在意大利TWAS总部以外的国家召开的TWAS学术大会包括:1987年第二届TWAS大会(中国)、1990年第三届TWAS大会(委内瑞拉)、1992年第四届TWAS大会(科威特)、1995年第五届TWAS大会(尼日利亚)、1997年第六届TWAS大会(巴西)、1999年第七届TWAS大会(塞内加尔)、2002年第八届TWAS大会(印度)。中国于年参加这一组织。,中国地理学会(TheGeographicalSocietyofChina,缩写:GSC),中国地理学会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学术团体之一,她的前身是1909年9月在天津成立的中国地学会,创始人张相文。中国地学会的创立标志着中国地理学由传统地理学“舆地之学”开始迈入近代地理学的发展阶段。1910年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地学刊物地学杂志,学会会址于1912年由天津迁至北京。从1921年开始在大学设地理系,从此我国地理学研究、教学和人才培养获得了很大发展。1934年3月翁文灏、竺可桢、张其昀三人具名发起在南京成立了中国地理学会。翁文灏为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地理学的蓬勃发展。1934年创办了学术刊物地理学报,至今已出版五十五卷,是我国历史最久的地理学术刊物。1950年会址由南京迁至北京。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地学会与中国地理学会合并为中国地理学会。1953年在北京召开合并后的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竺可桢任理事长。当时全国会员有500多人。合并后中国地理学会发展迅速,50年代各省区陆续成立地理学会或分会,60年代以来各专门委员会也陆续成立。1956年8月、1963年11月选举产生第二、第三届理事会,竺可桢连任理事长。1979年12月、1985年5月选举产生第四、第五届理事会,黄秉维连任理事长。1991年6月选举产生第六届理事会,吴传钧、陈述彭、施雅风、张兰生任理事长。1995年12月选举产生第七届理事会,吴传钧任理事长。1999年11月选举产生第八届理事会,陆大道任理事长。2004年5月选举产生第九届理事会,陆大道任理事长。目前,中国地理学会拥有全国会员2万人,学会下设16个专业委员会、7个分会、6个工作委员会,联系地方学会31个(未含台、港、澳),主办与联合主办有地理学报、地理学报(英文版)、冰川冻土、遥感学报、山地学报、经济地理、人文地理、世界地理研究、历史地理和中国国家地理等10种学术和科普刊物。加入的国际科技组织有: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国际冻土协会(IPA)和国际地貌学家协会(IAG)。另外,还与日本、加拿大、法国和韩国等相关学术组织建立了互访进行学术交流的联系。,中国地理学会(TheGeographicalSocietyofChina,缩写:GSC)是由全国广大地理工作者自愿组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公益性、学术性的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发展地理科学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学会挂靠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第九届理事会主要领导名单2004-2008名誉理事长:任美锷吴传钧陈述彭施雅风侯仁之理事长:陆大道副理事长:保继刚蔡运龙程国栋傅伯杰顾朝林李秀彬史培军宋长青许世远秘书长:张国友,学会二级组织和办事机构,1专业委员会2分会:3工作委员会4办事机构主页网址:,1专业委员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气候专业委员会水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海洋地理专业委员会环境地理与化学地理专业委员会医学地理专业委员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持续农业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数量地理专业委员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2分会:冰川冻土分会环境遥感分会沙漠分会沿海开放地区山地分会长江分会干旱半干旱地区地理建设,3工作委员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地理教育工作委员会地理科普工作委员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国际科技合作(对应IGU)工作委员会4办事机构:中国地理学会办公室地理学报编辑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概况(2005年4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1999年9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前身是1940年成立的中国地理研究所)和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1956年成立)整合而成,纳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及其前身-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与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为中国地理科学与资源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在区域、国家和全球尺度上,围绕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在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综合整治、区域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等重要领域,取得了一批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在上述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需求方面做出了社会公认的、不可替代的贡献,研究成果代表了我国地理科学与资源科学发展的方向与水平。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现有职工520人,其中科技人员358人,研究员112人、副研究员和其他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53人,进入知识创新工程274人。陈述彭、吴传钧、孙鸿烈、阳含熙、刘昌明、郑度、陆大道7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石玉林、李文华、孙九林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该所工作。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设地理学和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是地理学一级学科与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农业经济管理三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培养点,以及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生态学、气象学、环境科学和农业经济管理硕士学位培养点。目前共有研究生导师10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7人,硕士生导师42人;在学研究生504人,其中博士生350人,硕士研究生154人,另有博士后73人。连续多次被中国科学院评为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在2003年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研究所地理学一级学科名列全国第二,其中科学研究方面名列全国第一。,中国国家地理前身为地理知识创刊于1950年1月;1961年1月改名为地理,1966年又恢复原刊名;1972年10月,在停刊6年后复刊;2000年10月杂志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1950年,地理知识在南京创刊,历经停刊、复刊、改版,2000年10月正式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这本传承了半个世纪的杂志,以崭新的办刊理念,架设起科学与大众的桥梁。随着中国国家地理繁体版、日文版的分别上市,她成为中国第一家在发达地区和国家完整落地的媒体。2004年1月中国国家地理青少版博物创刊,其繁体版同年5月在台湾上市,2004年中国国家地理“系列图书”发行表明中国国家地理正在不断拓展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地理学报ACTAGEOGRAPHICASINICA1999年第54卷第5期Vol.54No.51999我国20世纪地理学发展回顾及新世纪前景展望祝贺中国地理学会创立90周年吴传钧张家桢摘要:中国地理学会创立90年来,我国地理学经历了由近代地理学向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历程。中国地理学会在团结广大地理工作者为促进学科发展和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展望新世纪,在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地理学应加强在基础理论、地理环境的变化和保护、地区资源系统、区域综合发展、地理信息与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关键词:中国地理学;中国地理学会;20世纪;21世纪中图分类号:K90-09文献标识码:CReviewtheDevelopmentofGeographyinthe20thCenturyandProspectforGeographyinthe21thCenturyCongratulationonthe90thanniversaryoftheFoundingoftheGeographicalSocietyofChinaWUChuan-jun,ZHANGJia-zhen(GeographicalSocietyofChina,Beijing100101)Abstract:ChineseclassicalgeographybeganduringB.C.770B.C.221.ItisanimportantpartoftheChineseancientcivilization.ThefoundingoftheChinaEarthScienceSociety(predecessoroftheGeographicalSocietyofChina)in1909markedthegeographyinChinafromtheclassicalstagetothemodernstage.Composedof17disciplinecommittees,4workingcommittees,7branchcommittees,andtheEditorialBoardofActaGeographicaSinica.GeographicalSocietyofChina(GSC)isanacademicgroupwith18000societymember.AsoneoftheoldestChinesenationalacademicorganization,GSCisplayinganimportantruleinthedevelopmentofgeographyinChina.ThedutiesoftheGSCaretoorganizeacademyactivities,tostrengthentheacademyinterchangebetweenChinaandothercountries.Inthelast50years,thegeographyresearchattainedsignificantacademicachievementsinChina.Uptonow,thereare53departmentsofgeography,15institutesofgeography,morethan40geographyjournals,morethan10000geographersinChina(includingTaiwan21stcentury中国地理学会的前身中国地学会创建于1909年9月,她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学术团体之一。中国地学会的创立标志着中国地理学由古代地理学开始迈入近代地理学。缅怀我国地理学的建树和中国地理学会的创建与发展,要归功于创建中国地学会的张相文、白毓昆、傅增湘、蔡儒楷、袁希涛等先生,和倡立中国地理学会的竺可桢、翁文灏、胡焕庸等先生。而1934年中国地理学会的成立,反映了中国近代地理学的蓬勃发展。新中国建立后,1950年中国地学会与中国地理学会合并组成新的中国地理学会,则标志着我国地理学由近代地理学开始迈入现代地理学的发展过程。,1地理学发展的回顾1.1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1.2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发展1.3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发展2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纵观中国地理学近一个世纪来,特别是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成绩,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目前仅能说我国是一个地理科学的大国,而还不是地理科学的强国。这主要表现在:(1)理论建树薄弱。(2)各分支学科的发展很不平衡,只有少数研究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3)从中国地理学会的工作来看,学会在活跃学术思想,繁荣学术交流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坚定不移地致力于提高学术交流的水平和质量,瞄准学科发展前沿,跟踪国际科学技术发展还显得不够,有待进一步提高,以适应学科发展和广大地理工作者的实际需要。有计划地培养和推荐更多的地理学家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参与国际学术团体专门委员会活动和工作,对于我国优秀地理学家的培养及跟踪和瞄准国际学科前沿,推动我国地理学发展都将是十分有利的,这方面的工作学会应进一步加强。学会一直比较重视青年地理学家的培养,为此专门设立了青年工作委员会,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设立了青年地理科技奖,对培养和发现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学科建设与发展方面注意听取青年地理工作的意见和呼声就显得很不够,使他们缺乏参与感,这对地理学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是不利的,应当予以改进。,3新世纪中国地理科学发展前景展望3.1基础理论建设3.2地理环境的变化与保护研究3.3地区资源系统的综合研究3.4区域综合发展研究3.5地理信息系统与技术研究21世纪将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学科的发展关键要靠人才。世纪之交,也恰处我国地理工作者新老全面交替的过程,60年代以前毕业的地理工作者正在陆续退下来,一大批年轻的地理优秀人才已成长为学科带头人,他们基础扎实、思维敏捷、知识面广,又掌握一定的新技术手段,是我国地理科学发展的希望。各级地理单位,特别是中国地理学会,要切实认真地抓好学术交流和信息交流,给广大地理工作者提供更好地交流和信息服务,从战略的高度做好地理人才信息库,为培养、发现一批高水平的青年学科带头人多做工作。相信经过广大地理者工作不懈的努力拼搏,在新的世纪中必将使我国发展成为世界地理学强国之一。作者简介:吴传钧(1918-)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作者单位:中国地理学会,北京100101收稿日期:1999-08-16;修订日期:1999-08-20,冯景兰(),地质学家。河南唐河人。北京大学肄业。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硕士学位。曾任中州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地学系主任,云南大学工学院教授、院长。建国后,历任清华大学、北京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年获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专于矿床学、工程地质学。对川、康、滇等省铜矿的成因类型和次生富集作用有研究。提出“丹霞地形”新概念。参加指导三门峡坝址选址及黄河整治工作。著有探矿、两广地质,合著矿床学原理。矿床学家。河南唐河人。192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学硕士学位。北京地质学院教授。40年代曾参加川、康、滇三省铜矿勘探及滇缅铁路沿线矿产调查;50年代在豫西调查中对评价平顶山煤矿和河南巩县铝土矿作了指导工作,参加选定三门峡坝址建议书的编写工作。对两广、陕北以及沈海铁路、陇海铁路沿线的地质调查,为这些地区以后的地质工作奠定了初步基础。对川、康、滇各省铜矿的成因类型和次生富集作用发表了有开创性的意见。1957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冯景兰(1898-1976)地质学家、矿床学家和地质教育家。汉族。1898年生于河南省唐河县。1918年留学美国柯州金城矿冶学院学习矿山地质,获得矿山工程师职称。1921年又入哥伦比亚大学地质研究院,获得地质硕士学位。1923年回国任中山大学科学通伦讲师,不久晋升为地质学教授,并担任矿物地质系主任。1927年到河北昌平墨山寨分水岭调查金矿。1929年,赴爪哇巴特维亚参加第四次泛太平洋科学会议,同年到北洋大学任教。1930年调查东北沈海铁路沿线地质。1932年到陕北进行地质调查。1933年在清华大学任教,1934年任该校地学系主任。抗战开始后随校内迁,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3-1945年兼任云南大学工学院院长及采冶系主任。此间曾参加川、康、滇三省铜矿勘探及滇缅铁路沿线矿产调查。解放后,先后为清华大学教授和北京地质学院教授。1950年去豫西进行地质调查,在此期间对评价平顶山煤矿和河南巩县铝土矿都作出了一些指导工作。1950-1953年参加黄河调查,参与了选定三门峡坝址建议书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参考资料的编写工作。还参加过大冶钢厂专业会议。1956年分别出席全国和北京市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冯景兰一生走遍了我国的东北、西北、华北、西南、华南和中原广大地区,作出了大量基础地质工作。早年在两广区域调查中,提出了“丹霞地形”命名,后为国内、国际地学界承认,至今仍在沿用。他对两广、陕北以及沈海铁路、陇海铁路沿线的地质调查,为这些地区以后的地质工作开展奠定了初步基础。抗战期间对川、康、滇各省铜矿的成因类型和次生富集作用颇有研究并发表有开创性意见。他的著作颇多,据不完全统计,主要有探矿(商务印书馆1926);开封附近的砂堆(中国地质学会志1926);河北昌平金矿(中国矿业学会志1928);山东招远金矿(地质论评1936);川、康、滇铜矿表生富化的证据(中国地质学会志1947);川、康、滇铜矿概要(地质学报1953);两广地质概要;陕北地质概要;矿床学原理(1962年与袁见齐等合编)。晚年著有关于成矿控制及成矿规律的几个重要问题的初步探讨。1976年病逝,孙九林,孙九林,汉族,1937年8月10日出生,江苏盐城人。中国共产党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64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子工程专业。1990年6月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研究员。2002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国土资源及农业信息”工程研究与应用的学科带头人,他长期站在开拓者的位置从事信息科学与资源及农业科学交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取得多项开拓性的理论与应用成果,为创立“国土资源及农业信息”工程科学和国家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河南大学兼职教授,中科院科学数据库及信息系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信息委员会常务理事、副主任,世界数据中心中国再生资源与环境学科中心主任,国际科联世界数据中心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理事。在取得的15项重大成果中,有11项获省部级以上18种奖励;专著11部,论文80余篇。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牛文元,牛文元院士,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家“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应急管理中心专家组成员,美国耶鲁大学SDLP讲席教授,美国弗吉尼亚大学Fulblight教授,中国发展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席,中美环境与发展研究委员会中方主席。主要研究方向:社会物理学,环境与发展,可持续发展。早在1983年即与马世骏院士一道参与联合国起草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我们共同的未来”(布伦特莱报告),成为在中国最早投入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先锋与开创者,并以“一马一牛”的称号享誉学术界。在1988年已将可持续发展列入中科院的研究计划;1992年地球高峰会议(里约环发大会)之前,在中国首创“环境与持续发展研究室”并兼主任。2001年因研究“国家现代化”问题,提出了一整套全新的理论体系,被境外学界称为“牛氏指标”。牛文元教授已出版专著16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国家发明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2项,荣获洛克菲勒基金杰出奖。1994年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可持续发展理论专著持续发展导论(科学出版社);同年受李政道、周光召二位院士委托作为执行主编出版专著绿色战略;自1999年以来主持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报告,至今已连续出版9集。2007年,与中科院路甬祥院长共同总编并出版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国家卷20卷)。2001年受联合国邀请,与其他39名国际科学家一道,参与起草全球“新千年生态评价”奠基式文本。1995年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聘为人类发展报告中文版主编。担任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SCO)和世界银行的项目评议专家。,孙鸿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土壤地理与土地资源学家。1932年1月31日生,原籍河南濮阳。1954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1960年中国科学院沈阳林业土壤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87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科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副主席。现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国际科学数据委员会(CODATA)执行委员、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理事等职。,50年代开始从事资源、环境的综合研究,是我国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与区域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70-90年代他主持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工作,着重研究青藏高原土壤分类及土壤形成、演化与分布规律,高原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评价原则与指标体系,以及高原农业发展方向。70年代他提出了关于可更新资源的整体性、多宜性、区域性与有限负荷等观点,强调将自然资源作为整体系统进行综合研究。80年代他从全国性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战略、区域性资源开发方向与对策、典型地区资源利用试验示范等三个层次推动了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治理方面的研究。90年代他领导建立了中国生态系统试验观测研究网络,把资源环境的研究推向更深入的阶段。他主持的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对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综合研究项目,于198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9年获陈嘉庚地球科学奖。,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领域为资源利用与区域开发,是中国自然资源科学考察与区域开发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学术成就:7090年代主持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工作;70年代提出关于可更新资源的整体性、多宜性、区域性与有限负荷等特性观点;80年代从全国、区域、典型地区等三个层次推动中国农业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管理研究;90年代领导建立中国生态系统试验观测研究网络。其主持的“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对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组合研究”成果,于198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9年获陈嘉庚地球科学奖。代表性学术著作:1、农业自然资源研究的意义和任务,自然资源,1979(1)。2、西藏的土壤,科学出版社,1985。3、青藏高原形成演化与发展,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E-mail:sunhl,刘昌明院士,刘昌明院士,男,1934年5月15日出生于湖南汨罗,汉族。1956毕业于中国西北大学;1962苏联莫斯科大学研究生;1964年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水文室副主任、主任,1986年聘为研究员。1981.9-1982.10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访问学者。1998年参与组织中科院地学部“缓解黄河断流对策的调研”向国家作出咨询,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和号召力。在径流模式、水文实验和环境水资源等方面均有理论与方法论的新开拓,主持过多项国家与中科院重(点)大研究项目,获国家、中科院及省部级奖励12项。提出无资料地区小流域暴雨径流计算方法,被西北地区铁路新路线设计应用;南水北调环境影响与水平衡研究,被规划设计所采用;把华北水的研究与黄淮海平原治理相结合,在四水转化及调控、节水工程措施等研究方面均有显著贡献,被评为首批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内外发表论著200余篇(部),1995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在是973项目“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化规律与可再生性维持机理”的首席科学家。四水转化产流模型,研究降水、蒸发、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的转化关系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与大气水的四水转化研究,论文专著:1刘昌明,何希吾,等.中国21世纪水问题方略.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刘昌明,陈志恺,等.中国水资源现状评价和供需发展趋势分析.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3刘昌明,成立.黄河干流下游断流的径流序列分析.地理学报,2000,55(3):257-2654刘昌明.中国21世纪水供需分析:生态水利研究.中国水利,1999,(10):18205刘昌明,任鸿遵.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在国土整治中的地位与作用.地球科学进展,1998,13(6):826-8336刘昌明,王会肖,等.土壤-作物-大气界面水分过程与节水调控.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7刘昌明,张喜英,由懋正.大型蒸渗仪与小型棵间蒸发器结合测定冬小麦蒸散的研究,水利学报,1998,10:36-398刘昌明,孙睿.水循环的生态学方面:土壤-植被-大气系统水分能量平衡研究进展,水科学进展,1999,3:23-289HuixiaoWang,ChangmingLiu,LuZhang.Water-savingAgricultureinChina:AnOverview。AdvancesinAgronomy.2002,75:135-17110成立,刘昌明.水资源及其内涵的研究现状和时间维的探讨.水科学进展,2000,2:68-7311傅国斌,刘昌明.遥感技术在水文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水科学进展,2001,4:89-9412WangHuixiao,LiuChangming,YangZhifeng.AssessmentandUtilizationofSoilWaterResources.TheJournalofChineseGeography,2001,11(1):87-9113傅国斌,李丽娟,刘昌明.遥感水文应用中的尺度问题.地球科学进展,2001,16(6):886-89614刘苏峡,张士锋,刘昌明.黄河流域水循环研究进展和展望.地理研究,2001,3:78-8815HuixiaoWang,ChangmingLiu,andLuZhang,Water-savingAgricultureinChina:anoverview,AdvancesinAgronomy,2002,75:135-171.16王会肖,刘昌明.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内涵及研究进展.水科学进展,2000,11(1):99-10417王会肖,刘昌明.华北平原水资源供需与物水分利用效率指征分析.生态农业研究,1999,7(3):11-15获奖情况:1970-1978,小流域暴雨径流计算,科学技术成果奖,全国科学大会1984-1988,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综合发展研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1986-1989,四水转化与农业水文的研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中国科学院共获国家、中科院及省部级奖励12项。,长期从事水文、水资源等方面研究,是我国地理水文研究领域的倡导者与开拓者,他发展了地学方向的水文学和水资源研究,在水循环、产汇流模式、水文试验、农业水文、森林水文、生态与环境水文、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等方面多有建树。将水文学的地球物理、工程方向与农田水利等学科相结合,在水文与水资源研究中开拓创新,有系统性的贡献。解决了缺少资料地区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难题,有突出创新;在南水北调环境影响的研究中,发展了地理系统分析,建立了模型;在水文过程、水量转化及调控研究中提出的多水转化,深化了水循环理论。提倡的雨水资源化具有概念上的革新。承担多个向国家咨询的重大咨询研究,包括“两院”关于全国、西北、东北、黄河、长江等水问题以及生态和环境保护等重大项目。至2004年已发表著作360余篇、本,获国家级、院(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2次:其主持完成的“小流域暴雨径流计算”被西北地区铁路新线设计推广应用,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综合发展的研究”获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四水转化与农业水文的研究”与“水资源在国土整治中的地位与作用“获1989年中科院科学进步二等奖,等等。过去和现在任职情况: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所长(1992-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1997-2003年),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1997-2004年)。现任中国科学院水问题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副主席,全球水系统计划(GWSP)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综合地球水循环观测计划科学咨询组成员,并任地理学报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主编、英国“水文过程”国际杂志HydrologicalProcesses(SCI)杂志与“水资源开发”InternationalJournalofWaterResourcesDevelopment(EI)杂志国际编委,美国“WaterInternational(SCI)”杂志评委。从1978年开始至今,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70名,多次被中国科学院评为优秀导师。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邮政编码:100101电话:64889306电子信箱:liucm,主要工作经历和国外进修情况:,1959年在北京大学讲授陆地水文学。1960年留苏,在莫斯科大学水文教研室与实验室作研究生进修。1981年赴美国亚利桑纳水文水资源系与爱克伦大学访问。1996年1997年任日本千叶大学客座教授。1964年至1992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工作。1984年被评为国家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1990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获政府特殊津贴,任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水文专业委员会主任,IAHS国际水文科协国家委员会副主席。1995年至1997年任国际雨水集流协会副主席、国际地理联合会水文对全球变化响应研究会主席。1997年至今任IGBP/BAHC中国国家工作委员会主席。1998年至2001年任IGBP/BAHC国际指导委员会委员。2000年任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副主席,中国水利学会水文、水资源两个专业委员会委员。英国HydrologicalProcesses杂志国际编委,中国地理学报主编,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主编。国家973项目(G19990436)首席科学家。共发表论文专著180余种,获国家和中科院及省部级奖励12次。,潘家铮(1927.11.12-)水工结构和水电建设专家。汉族,浙江绍兴人,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系。长期从事水电站设计、建设和科研工作,历任水利电力部总工程师、能源部水电总工程师等职,现任电力工业部技术顾问和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参加、负责和审查过的大中型水电站有黄坛口、流溪河、新安江、富春江、乌溪江、龚咀、乌江渡、东江、葛洲坝、磨房沟、龙羊峡、二滩和三峡等。早期设计的流溪河是我国第一座坝顶泄洪的薄拱坝,新安江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施工的大型水电站,并在设计中采用世界上最大的溢流厂房、宽缝重力坝、大底孔导流等新技术并首创抽排理论,大量节约工程量,为提前发电做出贡献。近期负责的龙羊峡是我国已建的最高大坝(178m),二滩是在建的世界第三高双曲拱坝(240m),三峡枢纽更为跨世纪的巨型工程。他擅长结构力学,多年来结合实际对混凝土坝和土石坝的分析、地下结构及滑坡产生的涌浪计算等等课题作出了系统研究,提出新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在水电设计中得到广泛采用,专著有重力坝设计等20多种和技术论文近百篇。1990年被授予国家设计大师。现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大坝委员会主席、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和清华大学兼职教授,全国政协委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度,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36年8月出生于广东省揭西县。1958年7月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同年9月到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工作,于1991年至1995年任地理研究所所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与生物圈(MAB)国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国家委员会委员;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地理学报英文版)主编。,学术成就:他的研究领域主要为自然地理的综合工作,长期从事山地与高原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曾主持或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项目,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国家攀登计划项目等研究任务,现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项目首席科学家。他发表论著150余篇(件)。其研究成果多次获国家和中科院的奖励,他作为主要研究者的“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的综合研究”项目于1986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198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1年他评为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主要代表性论著有:青藏高原形成演化与发展、自然地域系统研究等。E-mail:zhengd,陈述彭,陈述彭,男,1920年2月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市。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0-),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92-),法国地理学会荣誉会员(1996-)。现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名誉所长、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科技顾问、国家遥感中心顾问、数字地球国际指导委员会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遥感应用、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的学术泰斗和奠基人。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届主任(1985-1991)、学术委员会第一、二届主任(1985-1995),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2-)、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95-)、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顾问(1991-)、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高级顾问(199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二届委员(1990-1994)。陈述彭长期从事地理科学与环境工程调查研究,曾涉及热带地区与城市环境遥感、江河洪涝灾情评估信息系统、生物量估算、海岸带环境监测与全球变化方面的研究工作。著有地学的探索文集4卷,遥感地学分析及地理信息系统导论2种教材,主编地球系统科学及遥感大词典2种工具书,主编地球信息科学及遥感信息2种期刊。曾参加编制国家自然地图集、遥感分析图集10余种。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并荣获中华绿色科学特别金奖、国家计委颁发的资源与环境学科布局论证金牛奖、陈嘉庚地球科学奖、国际欧亚科学院一级勋章。陈述彭说:环境保护工作需要从我做起。环境保护不仅是国策,是政府行为;同时也应该是一种修养,一种意识,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境界。环境保护是一个多层次的、开放的、变化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全方位、全天候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主要职务:重大基金项目遥感信息传输机理与地学成像规律首席科学家(1994-1997)地学多维图解基金课题负责人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江西省山江湖综合治理委员会高级技术顾问黄河三角洲持续发展中国专家组成员中国-巴西资源卫星应用系统智能化总设计师及中国小型卫星群的倡议者之一国际空间年中国筹备委员会委员及国际空间年地球科学专家组中国代表(1992)UNDP/ESCAP亚太地区空间应用特邀评委专家组成员(1993)英国“国际地理信息科学杂志”及德国“地球信息系统”杂志国际编委(1985-)。中国地圈/生物圈委员会委员(1990-)国际减灾十年中国委员会委员(1992-)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地球信息科学客座研究组成员(1993-)学术成就:长期从事地理制图、航空像片综合制图和地图编制自动化的实验研究。开拓了我国遥感应用新领域,倡导并组织了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发展地球信息科学,推动“数字地球”战略研究,探索“地学信息图谱”的新概念和新方法。代表性学术著作:地学的探索(四卷册)地球系统科学等巨著任周光召主编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百科全书第一卷地球科学主编(1994-1996)王大衍主编太空地球人类的第二部分:“人类生活的星球”主编(1993)论著选辑中国遥感与地球信息系统之崛起(英文,1994)地球信息科学与区域持续发展(1995)城市化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1999),虽已86岁高龄,但满面红光、精神矍铄、声音铿然有力,谈起专业工作来更是激情洋溢。谁也想不到,刚读完研究生,29岁的他就割除了右肾,从死亡的边缘捡回了50多年的生命。对工作保持热情,跟他的乐观很有关系,而这种乐观又来自他的脚踏实地和从空中鸟瞰地球。“万物达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他曾在地学的探索自序中写过:“从地球科学的时间与空间尺度来看,一个人的生命活动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他参加了上世纪50年代中国12年科学规划中中国自然区划和中国大地图集两项工作,摸清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的家底,为农业服务,同时也以任务带学科,促进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的普及和提高。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还没有遥感卫星,全国自然区划的地理分界线,必须实地勘察。1954年夏天,为查明这些界线,周延儒、施雅风和陈述彭组成三人小组,从烟台步行到湛江,贯穿南中国。他们面目黎黑,胡须很长,又带着罗盘地图,“东张西望”,走到湘西漵浦地界,被当成“土匪”扣留。等到郭沫若院长从北京拍来电报,才解除这次误会。野外的实地勘察,落实了秦岭大别山、淮河、南岭、十万大山以及雪峰山这些热带、亚热带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明白“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道理;填补了当时地理学上的一些空白,如划分西南岩溶地貌的类型;最难得的还是带回来许多地学的“不解之谜”,如海岸线升降的区域差异,大河干流受柯氏力影响造成的矶石,羚羊峡的成因等。1954年,陈述彭绘制了20多幅中国的鸟瞰地图,既有科学性,又非常独特。后来这两项国家重点工程获得国家大奖。,高俊,1933年9月出生,汉族,原籍北京市。现任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博士生导师。1955年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长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在理论地图学、数字地图及地理信息工程方面有深入的研究,曾主持和参加我国多种大型地图集和地图的论证、设计工作,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土。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家。出生于北京。1956年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解放军测绘学院教授。在理论地图学、数字地图及地理信息系统方面有深入的研究,曾支持和参加我国多种大型地图集和地图的论证、设计工作。在明、清地图史和世界近代基础测绘史领域的研究亦有建树。70年代后大力推进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数字制图系统的开发,并将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方法引进地图学,在地图设计专家系统、空间数据可视化和认知地图学的研究领域做了大量工作。90年代初将虚拟现实(VR)与数字地图技术相结合用于战场地形环境信真,取得重要成果,并提出:在地学领域利用虚拟技术构成适人化的多维地理信息空间,将是下一世纪地图学在“地球数字化”的趋势中的新任务;地图从传统上作为现实世界的静态模型发展为对现实世界的动态模拟的进展,必将促进数字化时代地图学、测绘学在技术在理论上的深化。,更新时间:2005-8-1,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简介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2005年6月,是在1923年焦作工学院建立的测量工程学科基础上历经80多年的专业增扩、院系调整而发展起来的。现下设测量工程系、地理信息系统系、遥感科学与技术系、土地资源管理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系,测绘中心实验室和土地资源管理实验室,开采沉陷与土地规划利用研究所(校级)以及具有国家乙级测绘资质的测绘信息工程中心等单位。学院领导班子团结奉献、求实创新,全院教职工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学科建设和办学条件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学院现拥有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该学科是河南省重点学科。具有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资源管理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测绘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我院是河南省测绘与国土领域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专业教育与科学研究基地,在国内已产生较大影响,部分研究方向如矿山开采地表沉陷监测与采动损害防护、数字矿山建设、小型数码航空摄影测量等在全国同类院校居于先进水平。开设测绘工程、土地资源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科学与技术5个本科专业,目前在校本科学生1500多人、研究生80多人。拥有一支学历层次、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教职工队伍,其中,教授12名,博士生导师6名,副教授、高工17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4名,在读博士7名。刘先林、王家耀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为我院双聘院士、博士生导师,省内外知名专家张震宇、禄丰年等12人为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陈俊勇、李德仁、宁津生等7位院士及20多位教授、专家任我院兼职教授。我院与武汉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科院遥感所、中科院测地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有较密切的合作关系。,文章来源:测绘学院更新时间:2006-4-16,王家耀,男,1936年生,湖北武汉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测绘学会理事,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学与GIS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高等院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曾担任ICALD与制图委员会委员。王家耀院士长期从事数字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最先在国内创办计算机地图制图、地图数据库建立与应用、地图生产自动化与一体化、地理信息工程等新专业。主持完成国防项目20多项,其中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出版学术专著、学术论文集10多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近百篇。,文章来源:测绘学院更新时间:2004-4-12,王家耀院士1936年5月15日生,湖北省武汉市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家。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测绘学会理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家耀院士长期从事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作为主要学科带头人,最先在国内创办计算机地图制图、地图数据库建立与应用、地图生产自动化与一体化、地理信息工程等新专业。主持完成国家及军队科研项目20余项,获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项,出版学术著作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编学术论文集两部。其中,地图制图数据处理的模型方法提出了模型方法是地图制图的重要科学方法等观点,为现代地图学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数字地图自动制图综合原理与方法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测绘教材一等奖;空间信息系统原理被誉为“知识创新的专著”。王家耀院士2003年10月8日,应邀到我院作了“数字城市研究”的学术报告,并受聘我院兼职教授,目前正与我院开展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科研合作及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文章来源:测绘学院更新时间:2006-4-17,刘先林,男,1939年生,河北无极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刘先林院士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摄影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仪器研究工作。他于1963年提出的解析辐射三角测量方法,是写入规范的第一个中国人发明的方法。研制成功的数控测图仪获国家测绘总局一等奖;正射投影仪及与之配套的程序,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解析测图仪成为全国各省市生产大比例尺地图的主流仪器,获1992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8年他任课题组长完成的863308项目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JX4ADPS通过国家鉴定,销往全国并出口国外,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