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翻译的原则》PPT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2945346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5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文翻译的原则》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古文翻译的原则》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古文翻译的原则》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文翻译的原则,文言文翻译的要求,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所谓“信”,即忠实原文的意义,原文的情感,原文的风格。翻译时做到不滥增、不减少、不漏译、不颠倒、不曲解。作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准确诠释和推断。实词:通晓古今异意(扩大,缩小,转移,感情色彩变化)以及古今名称变化,(“寡不敌众”),偏意复词(“缓急”“作息”),多义字(如:谢)、通假字、“古单今双”(“妻子”),以及各种活用,如名词做状语、形容词做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虚词:大纲要求的18个虚词。句式:确定各种复句关系,如:宾语前置、主谓倒置、状语后置、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省略句,准确翻译原文的意义和情感。,所谓“达”,即译文通顺畅达,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不能有病句(成分搭配不当或残缺,不赘余,表意明白,符合逻辑,语序正确.)所谓“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总之,古文今译,要遵照“信”、“达”、“雅”的原则。即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至于畅达、优美,那是更高的要求。要尽量口语化、规范化,在符合现代汉语语法和语音习惯的基础之上,正确理解文意,了解原文作者写作的主旨和感情的倾向。,翻译的步骤:1、先易后难,先同后异。2、不懂词靠推,不懂句靠回顾。3、先草稿,炼句字,以图信达,求高雅。4、读课文,增语感,融会贯通,巧迁移。,文言翻译重直译,联系全文斟词句。名字称谓不必译,单音词语双音替。倒装语句调语序,其他特殊一般译。碰见虚词因句译,能删能替看语气。,古文翻译十种方法,一、注意保留原文中表示国名、年号、地名、人名、物名、官职名等之类的词语应当注意保留下来,不必翻译。只有不译不明白时才翻译出来;古今词义一致的,也无须翻译。如牛,虎,人,也可以照录。,(1)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2004年上海卷)译文:假使尧在上主政,咎繇当法官,怎么会有夺人马驹的人呢?(2)乃遗罴铁券,云城全当授本州刺史。(2004年辽宁卷)译文:于是颁赐给王罴铁券,说只要荆州城完整就一定授予本州剌史一职。句(1)中的“尧咎繇”是表示人名的词语,句(2)中的“铁券”“刺史”是分别表示物名、官职名的词语。上述词语在翻译时均应给予保留。,二、注意增补。(1)、在单音节词前或之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这有两种情况: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前缀或后缀。在原来的单音词前或后加一个同义语素或近义语素。,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项脊轩志)译文:前面开辟了四个窗子,绕着院子砌上围墙。2、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译文: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2)、原文如果是一些省略句,那么翻译时应当注意把它补充完整。例如:(1)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捕蛇者说)(省主语)(2)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省谓语动词),(3)、同形异义词取古义。在文言文中有些原为两个单音节词,到了现代汉语中却是双音词,词义已发生变化,有的扩大缩小了,有的已发生了转移,这时翻译的时候就要使用拆分法。千万不能以今义来代译。,(4)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在翻译时,有时为了文句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必须增添一些内容,才算恰当,如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儿子不团结。在数词“两”后边加上量词“个”,语气才显得流畅。再如: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译成: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译句中在数词“三”后加上量词“次”字。,(5)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一般说来,文言文翻译必须要尊重原文的内容,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增添一些内容,以至违背原文的意思。否则,就会造成失误,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译句中的“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的人”原句中没有这个内容,是翻译者随意加进去的,应删去,才符合原句的意思。,三、注意精减,(一)原文中如果含有一些只有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如一些语气词、发语词、助词以及表敬称或谦称中没有实在意义的词,无法译出,可删去不译。,(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了。译句中没把原句中的“也“删去,造成错误。其实原句中的“也”是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者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比如表示判断的“者”和“也”或“者也”“者也”,在翻译时应该从译句中去掉,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判断词“是”。,(二)对于“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翻译时,要将“陪衬意”去掉。,四、注意对换,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有些词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有些随着旧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有的可以按照一定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即在特定的语境中,改变它的词性,临时活用一下。翻译文言文时,对此要恰当选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将它们替换。主要注意以下几种。,(一)通假字。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文言现象,是古人在书写中用同音代替的办法写成的别字。翻译时,要先找出本字与现代汉语构成的通假。今王田猎与此。(庄暴见孟子)(“田”通“畋”,打猎),(二)注意古今异意。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化了,有的词义广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情色彩变化,有的名称说法改变。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且不可以今义当古义。,1、是女子不好得要求好女。西门豹治邺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例1的“好”属于词义扩大。在古代是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对事、对物都可以修饰限制。译句应改成“这个女子长得不漂亮”。,2、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说的来辞让单于。例2的“让”属于词义缩小,在古代汉语中既可以表“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责备”之意,而现在只用于“辞让、谦让”的意思。译句中的“辞让”应改为“责备”。,(三)名称说法改变。如: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箧,箱子,这里指书箱;屣,鞋子),五、多义词注意选择的意项,原文中如果含有一些多义词,翻译时应注意从其众多的义项中选择出最恰当的一个进行翻译。例如:范氏富,盍已乎?(2004年福建卷)译文:范家富贵,何不取消这门亲事呢?句中的“已”是多义词,共有五个义项:(1)取消,停止;(2)已经;(3)太,过分;(4)语气词,同“矣”;(5)通“以”。在上述义项中选择义项(1)最恰当。,六、注意活用原文中如果含有一些活用性词语,翻译时应注意正确判断它的活用类型。,七、注意乘除,(一)乘,古汉语中,倍数表达一般是在基数词后加“倍”字,如果是一倍则单用“倍”表示,“一”省略。如“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孙子谋攻)其中,“十”“五”后省“倍”字;“倍”,表示“一倍”。古汉语中,如果还有并举两数,那么就以其乘积表数了。如“三五之夜,明月半墙。”(项脊轩志)“三五”之积为十五,“三五之夜”指阴历每月十五的圆月之夜晚。同样,“年方二八”,“二八”即十六岁的花季年龄。,(二)除,古汉语分数表达形式,绝大多数出现在表比较的语境中,结合语境来概括。,八、注意固定原文中如果含有固定格式的短语,翻译时应注意套用它的固定意思。例如:其李将军之谓也!(2002年全国卷)译文: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九、注意特殊句式调整,原文是一些特殊倒装句式(如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翻译时要注意将其调整成正常语序。,(一)主谓倒装。,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译文:你太不聪明了。,谓语前置(主谓倒装),为了强调谓语,有些感叹句或疑问句把谓语置于主语之前。一般常用逗号将主谓隔开。,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二)、宾语前置句,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里,宾语通常也是放在动词或介词后边,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动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三种情况。我们分别陈述:,动词宾语提前之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如(1)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3)世溷浊而莫余知兮(涉江),动词宾语提前之二:,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如:大王来何操?(鸿门宴)沛公安在?(鸿门宴),动词宾语提前之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现象并不多见。如: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唯(惟)是”或“唯(惟)之”等格式,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和强调宾语,如成语“唯利是图”、“唯才是举”等,就是这种格式。,介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介词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介词的宾语一般要放在介词之后,在以下情况放在介词之前:,(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前。如:微斯人,吾谁与归?,(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前,这种情况最常见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一言以蔽之,(3)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前。如:项王、项伯东向坐,定语后置,动词短语作名词的定语常常放在名词的后面。一般在定语后加“者”字,有的还在名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来表示。,(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如:,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如:,动词短语作名词的定语常常放在名词的后面。一般在定语后加“者”字,有的还在名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来表示。,如:,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如:,定语后置,状语后置,(1)介词结构“于”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的。,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得双石于潭上,叩而聆之。,公与之乘,战于长勺。,而大声发于水上。,(2)介词结构“以”“乎”等有时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种情况在文言文中并不多见),如:,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十、词语翻译得不恰当。-找准和译准句中的关键词。,句式结构分析法古汉语十分讲究对称,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相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意思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等并列结构较多,这就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方便。如:“追亡逐北”。,成语联想法现代汉语的成语,绝大部分来源于古诗文,故而有很多词语的文言意义在成语中得到了保留;在解释文言实词时,我们可以联系成语来推断其意义。,补:注意修辞,恰当意译,1互文不可直译。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错省却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并合而完整达意。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要译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2比喻。如“金城千里”中的“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因现代汉语中没有这样的说法。如保留比喻,可译为“钢铁般的城防”;不保留比喻,可译为“坚固的城防”。3借代。如“布衣”代未做官之人,“缙绅”代官员,“三尺”代法律,“万钟”代高官厚禄等。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译文:官吏的专横,衙役的粗俗太过分了!句中的“乌纱”用了借代修辞,其本体是“官吏”翻译时应意译为“官吏”而不能直译为“乌纱帽”。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借喻)译文:为什么要保持高洁美好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借代),4委婉说法,主要是避讳。如把国王的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沟壑”。凡遇到这种情况,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来译就可以了。对各种修辞句如排比、互文应合并从简,加以凝炼。如借代、借喻要用本体。臣本布衣。北却匈奴而守藩篱。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