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与意志》PPT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2944922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5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机与意志》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动机与意志》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动机与意志》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8章动机与意志,MotivationandWill2012.9,主要内容:一、动机的概述(动机、需要、行为效率、价值观等)二、如何解释人类行为的动机?即动机的理论问题三、动机的类型有哪些?四、意志行动,第一节、动机和需要的概述,早晨,多美好的时光,真想多睡上几分钟,可是闹钟响起,立即从床上爬起。Why?你非常饿?你不得不上课?当你考虑“为什么行动”时,出现动机的问题。动机的核心议题是什么因素或者动力使你表现出现在的行为。,一、动机的含义及其功能(一)什么是动机?1.定义: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活动过程或内部动力。2.动机要点:动机不属于行为活动本身,而是指人行为的内在动力或者心理原因。动机的产生的条件:内部需要与外部诱因。动机必须有目标;动机要求活动(生理、心理、行为活动)动机可视为行为发生的内部原因,但不属于自变量,也不属于因变量,是两者之间的中间变量。,(二)动机的功能-动机具有哪些功能呢?1、激活(激励)功能动机能个体由静止状态转为活动状态。如:为了消除饥饿,寻找食物。2、指向(定向与导向)功能动机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某个特定目标。3、维持和调整功能动机的维持功能表现在行为的坚持性方面。4.动机的评价功能:正价与负性行为的评价不仅仅看结果;还要看其动机.如两难评价;儿童动机的评价研究?,(三)心理学家采用动机概念的目的1.把生物学与行为联系起来解释体内平衡机制来调节身体的机能维持与生存;2.解释行为的多样性(情境恒定-环境,能力,技能,经验,机会相同时)用动机解释行动的原因;3.从外部行为推断内部原因,用动机;4.将责任感赋于行动个人的责任是法律与论理学的基本概念,它是假定内心的动机和能力控制人的行为(解释社会动机问题)5.解释逆境中的意志行为动机帮助人排除困难,把能力发挥到极点.,二.动机与需要(一)需要的概念、特性及其种类,1需要(need)的概念“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需要概念的几个含义:(1)需要概念的基础是体内平衡原理。“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这种不平衡状态包括:生理不平衡和心理不平衡。如“渴”,是一种生理不平衡状态,由血液中水分的缺乏引起,并指向水,这种不平衡状态推动个体去寻找水源,产生喝水的需要。“孤独”,是一种心理不平衡状态,由于缺乏朋友引起,并指向他人,这种不平衡状态推动个体去交友,产生交友的需要。,(2)是个体对客观事物要求引起的心理反映.要求有两个方面:机体内部环境生理上不平衡;机体周围环境及社会的要求.(3)需要的地位与作用来看:需要是个体活动的最基本的动力;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基础;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4)人的需要与动物的需要有本质的不同与本书不同的定义:人的“需要”可定义为“维持个体和社会生存、发展的必要事物在人头脑中的反映”“它通常以缺乏感和丰富感被人们体验”。,2.需要的特性:(1)对象性(必需有一定对象来满足);(2)动力性(需要与活动的联系);(3)多样性(人有多种生理与社会的需要);(4)社会性(人的需要的内容,发展水平与满足方式不同);(5)需要的个体性(需要的主体性与需要的个体表现形式上);(6)需要的个体与社会发展性等,3.需要的种类:(有交叉性划分的特点)按起源划分:自然(生物)性需要与社会文化需要;按对象划分:物质性(衣食住行及学习劳动条件等)精神性需要(道德、艺术、科学与认知、交往、成绩等);其他划分:缺乏性与丰富性,需要结构的理论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人发展的可能性;强调对精英的研究。五个等级,(1943),1、生理需要: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是最重要,最有力的。2、安全需要:对稳定、安全、得到保护、秩序等的需要。幼儿的安全需要很强烈。3、归属和爱的需要: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需要。4、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的尊重,5、自我实现需要: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一个人变成他能变成的样子”,自我实现的需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完满人性的实现,指作为人类共性的潜能的自我实现,包括人的友爱、合作、求知、审美、创造等特性或潜能的自我实现。二是个人潜能的实现,指作为个体差异的个人潜能的自我实现。例如,音乐、绘画的潜能的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后来(1954年),马斯洛在激励与个性一书中,增加了两种需要:认知的需要:求知、理解、探索、好奇。审美的需要:人们追求对称、秩序与和谐。,自我实现审美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对七种需要的分析:1、马斯洛认为需要的天生的,与生俱来的,七种需要从低到高,构成了不同的等级。2、需要的力量: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随着层次的上升,需要力量在减弱。3、需要满足顺序:先要满足低级需要,然后才谈到高级需要,但是有时候,高级需要产生之前,低级需要只要部分满足就可以了。,4需要的产生顺序:低级需要出现的早,高级需要出现的晚。5需要的满足与健康的关系:,简要评价:积极的一面:1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到高级发展起来的,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2人只有低级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才能产生高一级的需要,也有一定的道理。例如,它能解释一些社会现象。3该理论对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更好地激励人努力工作有启发作用。不足的一面:强调需要是天生的,模糊了人生物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差别。,(三)需要、诱因与动机1.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某种需要没有满足时,它会推动人们去寻找满足的对象,产生了动机。2.机体的平衡不能只靠自动系统-.机体的平衡发生变异和破坏,机体的调节机制会自动校正,这是机体的变化,其能量靠机体补充,需要会引起自动调节机制的活动,但它还不是动机;3.需要与诱因结合,推动人活动,并把活动引向目标时就变成人行为的动机.,三.动机与行为效率动机与行为1.动机划分:主导与从属、良好与不良、职业学习与活动动机、单一与动机与动机体系等2.关系复杂性:(1)动机与效果统一与不统一(有好心办坏事);(2)动机与行为一致;(3)动机与行为不一致同一行为不同动机、同样动机采取不同的行动;、(4)两难问题研究。,动机与工作效率:为什么在一些体育大赛中,赛手越想取胜,成绩反而越差?动机的强度和行动效率(效果)的问题。动机强度和行动的效果是什么关系1、倒U的关系即中等强度的动机工作效率最高;2、动机的性质对工作的影响(Yerkes对人的思想与行为有导向和调节作用.2.价值观是主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与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3.价值观分类:施普兰格(Spranger,1928)6种价值取向经济、理论、审美、社会、政治、宗教等;,2.罗克奇(Rokeach,1973)根据工具与目标分:(333-334p)(1)工具性价值观以个体的行为方式为工具,如礼貌,诚实,有责任感,有自控能力等获得“社会认可”(独立,服从,负责,宽容,爱心等)(2)终级性价值观个体以一种行为方式某求许多终极目的,如社会认可,友谊,宗教信仰,家庭安康等(成就,和平,自由,民主,幸福友谊,快感等)(3)工具性价值观是终级性价值观的手段,有时二者很难区别快来.,3.价值观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动机的具体表现):(1)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和探索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性,是价值观的初级形式,也是人内在动机的一种形式(后面社会动机再介绍)(2)信念是人的认知和情感的升华,也是认识转化为行动的中介、它通过调节人的需要来实现对行为的影响,是知情意行的统一.是坚信某种观点,思想或知识的正确性,并以此来调节和控制自己下上为的个性(人格)倾向性.(3)理想是个人对未来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是信念指向未来的想象等动机与意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第二节、动机的理论,动机的理论是用来解释动机的本质,动力作用及其产生机制的理论,它也解释人类的行为为什么千差万别的理论。一百多年来,形成了如不同理论:(一)、本能理论(二)、驱力理论(三)、唤醒理论(四)、诱因理论(五)、认知理论,(一)、本能理论,1.本能: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由遗传固定下来,一种不学而能的行为模式。它是人类行为的一种原动力.符合本能行为有两个条件:不学而能;同一种属的个体,其行为表现模式相同.本能问题在科学心理学创建的处期被认为是解释人和动物行为的有效原因.,2.本能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1)詹姆斯(James,1890)认为:人的行为更多地依赖本能的指引,人除了具有动物的本能外,还具有社会本能,如爱、交往、同情、谦虚、诚实等。,(2)麦独孤的动机本能论认为:人类所有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础的;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原泉和动力;本能具有能量;行为和目标指向3个成分;个人和民族的性格与意志也是由本能逐渐发展起来的.他认为人类有18种本能:如逃跑,好斗,自信,建设,自卑等.,3.20世纪20年代末本能论开始受到怀疑和批评:本能论对行为有循环论证的倾向(攻击本能与攻击行为互相解释):另外,人类的一些行为可以更好地由学习来解释(如自信,自卑,建设等);这里本能的作用是有限的.4.但本能论仍在一定领域占有统治地位。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人类行为的两种基本原动力生的本能与死亡本能)强调本能指引心理能量去满足身体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都以本能论为基础(认为人类行为是由自我实现的潜能决定的)。,5.20世纪50年代欧洲习性学家的本能行为研究(依恋-印刻研究)习性学家康蜡克洛伦茨(Lorenz,1952)D小鹅印刻研究:出生的“依恋”现象即称印刻(stereotype)仍然是动物的一种本能6.人的行为有极大的个体与团体差异,很难找出完全同一的行为模式.因此,现代心理学认为本能行为不能解释人类复杂行为的原因.许多现代心理学派别都进行了动机理论的研究下面介绍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与认知心理学的一些观点,二、驱力理论-行为主义研究20年代武德沃斯提出驱力概念,代替本能。1.驱力(内驱力,Drive):是个体由生理需要(或心理需要)引起的紧张状态。它能激发个体做出行为以达到需要的满足,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如生理性驱力(饥渴引起的饮食行为)外;爱才如命或静极思动的驱力是心理性的.,2.赫尔(C.Hull,1943)的驱力减少理论假定:个体要生存,就要有生理性需要,需要产生驱力。驱力是一种动机结构可以供给机体能量,做出行为,需要得到满足,驱力下降,所以寻求驱力减少就成为个体行为的动机。3.赫尔认为:生物体总是要寻求维持动态平衡的状态;当某种需要不能满足破坏了平衡,产生紧张,驱力就被唤醒满足了又恢复平衡.能够解释生物机能,4.赫尔后来提出人类行为还受到习惯强度影响。习惯强度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的力量。例如,经典性条件反射中,铃声是一种刺激,分泌唾液是一种反应。饭是一种刺激,洗手是一种反应,两者建立起很强的联结,形成饭前洗手的习惯。,5.有机体虽然有一定的内驱力,也有一定的习惯强度,但是有时却不会做出某种行为?如由于在某一时刻,有机体太疲劳了,太累了,这时就不会做出某种行为。疲劳是一种反应性的抑制,是有有机体不断重复某种获得造成的。,6.赫尔认为:驱力、习惯强度和抑制共同决定了个体行为反应的强度。公式1:P=DHI。(P是行为潜能;D是驱力;H习惯强度;I是疲劳抑制)公式2:(SER=sDRSHR)(E是反应势能;D生物迫力;H习惯强度;S是刺激;R是反应)该种理论能够解释简单的行为.但是,有些行为不能解释.如通宵达旦的工作行为?政治活动家的绝食行为行为如何解释?。,(三)、诱因理论驱力理论强调个体的活动来自于内部的动力,但它忽视了外部环境中诱因的作用。如:饥饿的老鼠,到新环境,不马上进食,而是四处探寻后,才进食的.说明其行为不完全由内部驱力的作用.还有不饥而食的现象;冒险行为;看紧张或恐怖的电影与电视剧等.不能用驱力论解释又出现了强调外部作用的诱因理论.,诱因: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外部刺激物,它具有激发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例如,美食激发进食的欲望。诱因种类: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如荣誉、地位等。诱因理论认为,诱因也是激发人行为的重要因素。主要提出者是赫尔的学生斯彭斯。,赫尔接受诱因这一外在的变量,把它也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之一。因此,认为:行为是由内在的驱力和外在的诱因共同决定的。增加了诱因动机(K);修改了原来的公式,变成:P=DHK内部的生理和心理条件(内驱力)对行为起一种“推动”(push)的作用,外部环境的诱引对行为起一种“牵拉”的作用,两者共同决定一个人行为。根据此理论,如何激发人的动机?设置一定的诱因。问题:前面的驱力理论强调人类行为活动是减少驱力,但实际中人的活动必须增加驱力,于是又产生驱力增加的唤醒理论,(四)、唤醒理论(arousaltheory)赫布(Hebb,1949和柏林(Berlyne,1960)等人提出唤醒理论:唤醒:是指由外部刺激引起的,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唤醒理论认为:对唤醒的偏好水平是个体行为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人们总是要被唤醒,并维持最佳的激活水平.一般来说,人们喜欢中等程度的刺激,它带来最佳唤醒水平,刺激水平太高或太低,个体都会感到不舒服。,唤醒理论的三个原理:1、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每个人都有自己最佳的唤醒水平,低于这个水平时,个体寻找刺激,高于这个水平时,逃避刺激。刺激与偏好之间关系见下图。工作环境太嘈杂,下班回家后希望安静一点;工作环境太安静,下班后则总是喜欢热闹一点。,A,B,C,刺激水平,偏好水平,2、简化原理。重复进行刺激会使唤醒水平降低。任何活动经过多次的重复都会失去新鲜感而变得乏味,这时个体便会产生一种新的动机,去寻求更有刺激的活动。(求新)3、经验对偏好的影响。经验丰富的个体喜欢复杂的刺激。如有经验的音乐家喜欢欣赏复杂的音乐,精通象棋的人更喜欢欣赏复杂的棋局比赛。,上述理论强调了驱力、唤醒、环境与诱因等因素对行为动机的影响,但它们还是不能完全解释人类各种行为背后的动机。动机的认知理论则强调人的认识、观念对行为的决定作用。,(五)、动机的认知理论认知理论认为,个体头脑中的观念决定着人的行为。1.期待价值理论这是托尔曼(Toiman,1932)提出的早期的动机认知理论将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托尔曼将期待定义为:刺激与刺激的联系(S1-S2);如闪电-期待雷声或反应与刺激的联系(S1RS2);努力学习(S!-R),期待好成绩(S2);这里期待是帮助个体获得目标的重要动力因素;后来的期望理论与期待效应都受其影响.,2、期望理论弗罗姆(Vroom)在1964年的工作和激励一书提出了她的期望理论。激发的力量目标的效价x期望值。(激发的力量是效价和期望值两个变量的乘积)激发的力量是指动机的强度;效价是指个人达到的目标对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期望值是指一个人判断自己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的大小。在01之间。,同一目标对不同的人来说,效价是不同的。根据公式,若一个目标的效价高,实现的可能性大,激发的力量越大。若期望值和效价两者都低;或者效价高、期望值低,激发的力量小。根据这个理论,如何提高动机水平呢?通过努力提高绩效(期望)水平;根据绩效实行奖赏(工具性效价)奖赏要能够满足员工的需要(效价)总之,要处理好“个人努力工作绩效-奖赏-满足需要”的关系,3、动机的归因理论(1)心理学家用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行为结果中寻求行为的内部动力的因素,称归因(attribution)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推论出这些行为的原因的过程。归因方式不同,影响到以后的行为方式和动机的强弱。,(2)海德(Heider,1958)提出人们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有:内部原因:能力,努力,兴趣,态度等;外部原因:任务难易;奖励与惩罚;机会与运气等还提出控制点概念,把人分:”内控型”强调成败在内因与”外控型”强调成败在外因,(3).韦纳的归因理论:韦纳系统地提出了动机的归因理论。决定一个人行为的成败的主要原因有四个: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四个原因按照内外因、稳定性、可控性化分为三个维度。,归因因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运气内外因内因外因稳定性不稳定稳定稳定不稳定可控性可控不可控不可控不可控,他发现:个体对成败的不同归因,对以后工作的积极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具体如下:归因将导致人们对今后成就行为的结果期待发生变化-如果是稳定因素,结果期待就一致;不稳定因素,结构期待就不一致:(失败是能力还是机会)不同归因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映-内部成败,会自豪或内疚;外部成败,会意外惊喜或埋怨;不同归因会影响今后不同的努力行为反应-可控(努力)原因,会更努力;不可控原因就不一样.教师要训练学生正确的归因: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消极的归因状态,人格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4、自我功效理论(自我效能理论)(1)班杜拉(Bandura),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依阿华大学获博士学位,1974年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多次获得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杰出的贡献是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自我功效理论是其观察学习理论的一部分。,(2)1974年提出自我功效理论:他认为:人对行为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评价等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或者说决定性的因素。(强化的效果存在于期待之中,是一种期待强化)(3)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efficacyexpectation)。结果期待:个体对行为结果的估计。如努力学习,可以取得好成绩;坚持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等。,效能期待: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即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对个体做出行为非常重要。自我效能感直接决定个体进行某种活动的动机水平。自我效能感水平高的人,倾向于具有较高的动机水平,反之,动机水平低。班认为: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有:决定对行为的选择太高与太低不利行为选择;决定人对活动努力的坚持性越强越多坚持努力;影响人对困难的态度高者愿意接受挑战,低者逃避;影响人同环境互动时的思维方式和情绪反应高者归因于努力不够,低者归因于能力不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与如何建立呢?建立在四种信息来源的基础上:1、个体自己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一般成功提高,失败降低效能评估。2、替代性经验。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关于自我能力的认识。与自己相似的人的成功与失败会影响自己的成功和失败.,3、言语说服。如他人的建议,劝告,激励等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但容易消失。4、情绪和生理唤起。情绪和生理状态影响自我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正情绪增加人的自我效能,负性情绪减弱自我效能感。5、情境条件。如陌生的情境,降低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可以解释:艺高人胆大与学生的偏科行为等.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讨论,5.成就目标理论(achievementgoaltheory)(341-343p)(1).什么是成就目标?是指“具有认知、情感、和行为结果的关于认知过程的计划”(Elliott自我标准-是否比自己以前做得好些?他人标准-是否比群体中的其他人做得好些?(3).成就目标理论对目标分类:掌握目标(masterygoal)定位于掌握知识和能力上;成绩目标(performancegoal)定位于好名次和好成绩上研究发现不同的成就目标对应不同的动机和行为模式:具有掌握目标的个体-主动,挑战,深层次加工;具有成绩目标的个体焦虑,退缩.,(4).目标理论的研究:80年代目标结构为核心的目标理论;德韦克(Dwecketal.,1988):对能力的潜在认识会直接影响到个体对成就目标的选择。(从能力发展追求目标;能力的检验和测量证明自己的能力避免低成绩)(Anderman(349P)(4)兴趣的品质有:兴趣的广度,兴趣的中心性,兴趣的稳定性,兴趣的效能,2、成就动机是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优异成绩,并超过他人的动机。个体的成就动机包含两者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成就动机水平高的人喜欢挑战性的任务,追求成功的倾向大于回避失败的倾向;成就动机低的人则更关心回避失败。,成就动机的作用:人类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依赖与个体与群体追求成就。成就动机与个人成就有关:智商相同的人,成就动机越高,成功的可能性越大。如同样智商的两个孩子,成就动机高者,成绩可能会更好。,麦克兰德(McCelland)和阿特金森的研究。1953年发表了成就动机一书,标志着成就动机真正成为心理学研究的课题。测量成就动机的方法:主体统觉测验(TAT):各被试一系列含义模糊的图片,让被试看完后,编一个故事。故事的要求:1该事是怎么演变而来的?2现在发生什么?3主体的感受如何?4结果将会如何?,1它已经读了好几本哲学著作,并以18岁少年所特有的敏感正在追寻着如笛卡尔、托马斯、阿奎那等哲学家的足迹,并感到这个世界赋予他的重任。2它即将离家出走,但离家后只能感到前途的幻灭,如此而已。用主体统觉测验测定的成就动机的得分与个体未来成功的程度有很好的相关。即分数高者,更有可能成为成功者。TAT测验的缺点。,一个国家成就动机水平指标: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教育书籍中,含成就主题的多少作为一个国家成就动机水平的衡量指标。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国家的总贸易量、电力生产总量和煤炭生产总量等作为指标考察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国家成就动机水平的高低与电力生产量等存在正的相关。相关系数0.53.,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家庭因素家庭教育方式:有研究发现,父母允许孩子独立活动,让孩子自己决定做什么事情,并给予奖励,有利于孩子成就动机培养,父母教育是专制型,不利于孩子成就动机的培养。父母的期望值:父母期望值高,子女的动机水平较高。,人格因素:高成就动机的人具有一些共同的人格特质:责任心、创造性、追求完美。认知因素:个体对成败的归因,对自我的认知与评价及其目标定向都与其成就动机的水平有重要的关系。个体对目标的定向有两种方式:一种定向以提高自身能力为目的;一种证明自身为目的,使人回避挑战性的任务。,3.权力动机定义:支配与影响他人及周围环境的内在驱力:分类个人化权力(满足个人的私欲或利益);社会化权力(为了他人)。,4.交往动机定义指在交往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动机。交往的需要表现为每个人愿意归属于某个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支持、与赞许。交往动机满足时,个体会感到安全,有依靠;相反则会感到孤独、寂寞,甚至焦虑、痛苦。,、形成:交往动机是进化过程的产物,反映了生存需要,个体不能离开群体而独自生存,所以交往动机是先天遗传的神经模式,是一种本能行为。远古时代,人类是弱小的种族,需要大家交往,这种倾向演化为一种可遗传的特性保留下来。交往动机反映了劳动和社会生活需要,要参与劳动和社会生活,必须与人交往。交往动机依赖于个体的经验,生命早期,要培养孩子交往的技能,动机。,为什么与人进行交往,Hill(1959)提出有下列原因: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减少不确定性。获得情感支持。获得他人的注意和情感的赞许。受到社会互动的刺激。,第四节意志与意志行动,一.意志与意志行动的概述(一).什么是意志?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二).意志行动的特点:是有意识;受意志支配;克服困难的;以随意运动为基础的行为。(三)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1.准备阶段(做出行动决定)含动机、目标、选择行动方法2.执行阶段:行动、调整、完成后再定目标。,二.意志行动的冲突,什么叫冲突冲突的种类:双趋式、双避式、趋避式、多重趋避式冲突的结构模型(Lewin,1935)的四个重要概念:效价、向量、运动、生活空间或场(346p),三.意志行动中的挫折,什么是挫折(受挫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含情景、认知与行为。有利与弊作用。挫折情景的形成(主、客观因素)挫折反应:情绪性反应(心理体验或特定行为反应)一般有攻击、冷漠、退化、固执、幻想、逃避、整饬、自戕;,理智性反应(审时度势、积极态度、坚持目标、调整目标)个性化(个性的形成与变化)增强挫折乘受力:正确对待、改善情境、总结经验、调节抱负水平、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四意志品质与培养:1.意志与成功的例子:司马迁用了15年;左思10年;司马光19年;李时珍27年;徐霞客30年;曹雪芹10年;哥白尼36年;达尔文20年;马克思40年;摩尔根40年,2.良好意志品质特性: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自制力;2.良好意志品质形成与培养:(1)培养观念、(2)严格管理、(3)行为锻炼、(4)注意个别差异、(5)自我锻炼。,概念解释意志、意志行动、随意运动、不随意运动、动机、目的、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多重趋避式冲突、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采取决定、执行决定。思考题:1.什么是动机?它有哪些种类和功能?2.试评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3.说明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4.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与动机的关系.5.有哪些主要的动机理论?6.动机的驱力理论与诱因理论的各自特点是什么?,7.简述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8.有哪些主要的社会动机与生理性动机?有何意义?9.试术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功效理论、成绩目标理论的基本思想?10.什么是意志?意志行动的特点?有那些基本过程?11.良好的意志品质有哪些?怎样培养?12.什么是挫折?挫折的原因与反应有哪些?怎样增强抗创作的能力?(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