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自测练习4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2930381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自测练习4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育心理学自测练习4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育心理学自测练习4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自测题(三)一、填空 1.根据问题解决的早期行为主义观,桑代克的 学习也称解决问题。 2.杜威解决问题模式的五步是(1) 、(2) 、(3)假设、(4)推理、(5)用行动检验假设。 3.奥苏伯尔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四阶段是(1) 、(2)明确问题目标与已知条件、(3)填补空隙、(4) 。 4.问题空间是由(1) 、(2) 、(3) 三者构成的。 5.在奥苏伯尔和鲁宾逊问题解决模型中,提出(1)背景命题、(2) 、(3) 三种与问题解决有关的知识。 6.信息加工心理学家一般把解决问题分为(1)问题表征、(2)设计解题计划、(3) 、(4) 几个过程。 7.认知心理学家认为,问题深层理解包括(1) 、(2) 。 8.问题表征所需要的主要知识类型是 ;问题的计划与监控所需要的主要知识类型是 ;解题计划的执行主要需要的知识类型是 。 9.根据知识分类学习论,作文构思主要依靠 知识;作文表达主要依靠 知识;作文修改主要依靠 知识。 10.根据问题空间的构成,定义明确的问题是 ;定义不明确的问题是 。 11.华莱士提出的问题解决的四个阶段是:_,_,_,验证。 12.图式是人脑对_的概括。 13.梅耶认为,解决问题的教学是围绕_,_,_,_。 14.加涅认为,动作技能实际上有 、 两个成分。 15.研究连续的动作技能习得时常用的任务是 。 16.对动作技能学习的理论解释主要有 、 、 三种观点。 17.美国心理学家施密特提出的解释动作技能习得与控制的理论是 。 18.费茨和波斯纳将动作技能的学习分为 、 、 三个阶段。 19.心理学家在测量动作技能是否已习得时,常用 测验和 测验。 20.动作技能练习中的反馈可以分为 和 两类。 21.动作技能遗忘曲线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区别是 _ 。 22.在动作技能学习中,发现学习与指导学习的效果比较结果是 _。 23.练习的时间可以作灵活安排。如一项任务需10次练习,若10次练习在一天内完成,则称此类练习为 _ 练习,若分10天完成,则称此类练习为 _ 练习。 24.在一般智力测验出现之前,英国人 _ 就编了一套测验测量人的动作能力。 25.人的态度一般由(1) 、(2) 、(3) 三个成分构成。 26.心理学家认为,价值内化成为个体人格的一部分需要经历一系列阶段:(1)接受、(2)反应、(3)评价、(4) 、(5) 。 27.品德与道德不是同一概念。品德是 学研究的对象,道德是 学研究的对象。 28.班杜拉的“modeling”一词有(1) 、(2) 双重含义。 29.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判断发展分成四个阶段(1) 阶段、(2) 阶段、(3)可逆性阶段、(4)公正阶段。 30.科尔伯格的道德判断的三种水平是(1) 水平、(2) 水平、(3) 水平。 31.价值观辨析学派认为,学生的价值观形成过程是一个“赋值过程”。赋值过程包含(1) 、(2) 、(3) 三个阶段。 32.班杜拉认为影响人格或品德的两类学习是(1) 、(2) 。 33.班杜拉区分的观察学习的四个过程是(1) 、(2) 、(3) 、(4) 。 34.观察学习的五种效应是(1) 、(2) 、(3) 、(4) 、(5) 。 35.班杜拉区分的三种强化是(1) 、(2) 、(3) 。 36.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大多数处于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的第 _ 阶段。 37.皮亚杰首创 _ 故事研究儿童道德判断能力发展。 二、选择 1.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学会用绳子打结不属于解决问题,其理由是 。(1)它所要求的心理活动太简单;(2)它不必克服认知障碍;(3)它不是在人的头脑内完成的;(4)它不需要复杂的认知活动。 2.现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对数学问题深层理解的决定因素是 。(1)思维的深刻性;(2)认知结构中题型图式的贮存与激活;(3)深刻的洞察力;(4)思维的灵活性。 3.在给学生教新的问题解决任务时,最适宜的方法是从学生熟悉的例子引入新课题。从知识分类学习论来看,最适当的解释是 。(1)熟悉的例子可以减轻初学者的工作记忆负担;(2)熟悉的例子可以使学生感到亲切;(3)可以避免学生认知发展阶段的限制;(4)这样可以促进新任务的学习与记忆。 4.教师在给小学六年级学生教授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时,所设计的例题的计算只要求精确到“”为止。从知识分类学习论来看,教师的教学行为的最适当解释是 。(1)防止学生产生厌倦情绪;(2)可以突出认知策略教学;(3)防止学生课业负担过重;(4)突出数学概念与规则的学习。 5.现代认知心理学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分析与传统心理学的分析的主要差异是 。(1)强调解题过程分析;(2)强调解题策略分析;(3)强调知识与人格特征相互作用分析;(4)强调不同类型的知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分析。 6.根据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特征和不同类型知识在写作过程中的不同作用的原理,低年级儿童写作能力培养的重点是 。(1)发展作文构思能力;(2)通过作文修改以发展反省认知能力;(3)丰富儿童生活经验;(4)形成正确应用词、句的基本技能并丰富其生活经验。 7.专家与新手相比,专家在专门领域的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能力都更强。最适当的解释是 。(1)专家有更敏捷的记忆品质;(2)专家掌握了一般的记忆策略;(3)专家的智力水平普遍较高;(4)专家在专门领域有更丰富的知识与特殊的记忆策略。 8.从知识分类学习论观点看,奥苏伯尔和鲁宾逊解决问题模型的最主要优点是 。(1)指出了解决问题的阶段;(2)提出解决问题中的核心阶段;(3)分析了三种类型的知识在填补从已知到未知的空隙之间的不同作用;(4)这一模式适应范围广。 9.研究表明,小学生的习作练习在写初稿时侧重于内容,放宽字、词、句以及标点方面的正确性要求,有助于提高终稿的质量。这种教学方法的心理学依据是 。(1)学生的写作兴趣;(2)循序渐进;(3)减轻工作记忆负担;(4)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10.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看,创造力培养的最好途径是 。(1)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2)进行反省认知训练;(3)加强基本技能训练;(4)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解决问题策略训练。 11.研究表明,象棋专家看一个棋盘,看5秒,能记住20多个子,而非专家看5秒只能记4至5个子。这一事实的合理解释是 。(1)专家有敏锐观察力;(2)专家有敏捷记忆力;(3)专家贮存了大量有关知觉模式;(4)专家有较高的智力水平。 12.专家与新手的比较研究表明,在专门领域的专家短时记忆广度大大超过新手。这一事实的适当解释是 。(1)记忆练习导致专家记忆更敏捷;(2)训练导致专家识记能力提高;(3)专家能把熟悉的知识组成组块,减轻了工作记忆负担;(4)专家的记忆策略更好。 13.从现代认知心理学观点看,作文构思能力可用个人的 来解释。(1)专门领域程序性知识;(2)非专门领域程序性知识;(3)通过练习达到自动化的程序性知识;(4)题材背景知识。 14.初入学儿童在学习85?这样的问题时,应用凑10策略,即先把5分成2和3。2810,10313。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是 。(1)专门领域解题策略;(2)非专门领域解题策略;(3)可以达到相对自动化的策略;(4)难以达到自动化的策略。15.下列属于动作技能的活动是 。(1)摇头;(2)吞咽食物;(3)写毛笔字;(4)系鞋带。 16.下列属于连续动作技能的活动是 。(1)打开收音机;(2)草书;(3)实弹射击;(4)开车。 17.就动作技能的学习而言,“见者易,学者难”这句话强调的是 对动作技能学习的重要性。(1)言语指导;(2)示范;(3)练习;(4)反馈。 18.教师罚学生抄写课后生字五遍,这时学生的抄写行为属于 。(1)集中练习;(2)区组练习;(3)随机练习;(4)不属于动作技能的练习。 19.练习扔铅球的动作时,宜采用的练习形式是 。(1)心理练习;(2)整体练习;(3)区组练习;(4)分配练习。 20.请指出下列属于固有反馈的例子。(1)小学生对老师说,他写字时手很酸;(2)教练对运动员说,请告诉我:“你的防护帽是否太紧?”(3)丈夫对妻子说:“你在汤里放的盐太多。”(4)老师告诉学生:“两手侧平举时你的手举得太低。” 21.桑代克曾做过一个实验:被试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寸长的线段,经过3000多次练习,毫无进步。其最适当的解释是 。(1)被试缺乏学习动机;(2)练习过多导致疲劳;(3)被试不知练习的结果;(4)缺乏适当的指导。 22.在动作技能学习的早期阶段,教师的示范不宜过快。这种现象的最适当解释是 。(1)人的短时记忆容量有限;(2)学习应循序渐进;(3)防止过早出现疲劳;(4)先要有准备动作。 23.动作技能的教学方法一般宜于采用 。(1)发现法;(2)讲解法;(3)示范法;(4)示范与讲解相结合方法。 24.动作技能教学一般通过示范与指导相结合进行,而不宜采用发现教学法,较恰当的理由是 。(1)学生一般不能发现新的动作技能;(2)学生自己尝试的动作方法往往不够准确;(3)通过发现而出现的错误动作难以纠正;(4)以上三者都是可能的解释。 25.普通人每秒只能对外界刺激的变化进行两次调节,而熟练的钢琴家每秒能弹奏10个以上的音符。最适当的信息加工心理学解释是 。(1)钢琴家有特殊天赋;(2)熟能生巧;(3)人脑中已形成的产生式系统能自动进行;(4)通过练习,注意分配能力增强。 26.根据动作技能能力倾向测验的原理,测量手指的灵活性可以较准确地预测下述技能的学习:(1)编织; (2)射箭 ;(3)铅球; (4)画画。 27.下列动作技能不易遗忘的是 。(1)打太极拳;(2)骑自行车;(3)游泳;(4)广播操。 28.草书毛笔字主要需要下列运动技能 。(1)大肌肉的 ;(2)小肌肉的;(3)连续的;(4)不连续的。 29.现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动作技能的早期(即认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能陈述动作技能的规则; (2)体验动作技能学习的有效感;(3)对要完成的动作任务形成目标意象(goal image) ;(4)既要形成目标意象,又要形成目标期望。30.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的行为是 。(1)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2)他总是烟酒不离;(3)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他主动退还;(4)他有病也不去看医生。 31.幼儿园小朋友不爱吃肥肉,把偷偷吐在地上的肥肉踢到旁边小朋友桌下,以防老师发现。根据态度和品德的定义这种行为反映的是儿童的 。(1)品德;(2)不良品德;(3)不能确定;(4)嫁祸于人。 32.态度学习不同于认知学习,因为从学习结果来看,它是 。(1)非认知学习;(2)品德学习;(3)情感领域的学习;(4)行为习惯的学习。 33.根据认知失调理论,要改正一个学生作业潦草的态度,适宜的方法是 。(1)坚持严格要求;(2)批评作业潦草行为;(3)奖励作业认真行为;(4)使学生认识作业潦草的危害性。 34.研究表明,学习成功的儿童往往对学习抱积极态度,学习屡受挫折的儿童对学习抱消极态度。这种现象的最合理的解释是 。(1)认知失调;(2)经典条件反射;(3)效果律;(4)社会学习论。 35.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 。(1)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视片;(2)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3)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4)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36.为了打击社会不良现象,政府常用“杀一儆百”的做法,其理论依据可能是 。(1)经典条件反射;(2)操作条件反应;(3)人的悟性;(4)替代惩罚。 37.小学低年级儿童对事物好坏判断总是易受老师的影响。儿童行为的最适当解释是 。(1)这阶段儿童道德判断处于皮亚杰的“权威”阶段;(2)观察学习;(3)害怕老师的批评;(4)儿童有模仿的天性。 38.价值观辨析技术的理论依据是 。(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2)人本主义心理学;(3)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4)认知心理学。 39.某3岁儿童事事要如他的意,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父母、爷爷、奶奶没有办法,只好依着他。导致该儿童的耍赖行为的最可能原因是 。(1)经典条件反射;(2)耍赖行为受到强化;(3)该儿童天生脾气坏;(4)该儿童有多动症。答案一、填空1.尝试与错误 2.暗示,理智化 3.呈现问题情境命题,检验 4.起始状态,目标状态,允许的操作 5.推理规则,策略 6.执行解题计划,监控 7.识别问题类型,区分问题中有关与无关信息 8.陈述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9.策略性,程序性,反省认知 10.问题的起始状态、目标状态和允许的操作三个成分都明确的问题,问题的起始状态、目标状态和允许的操作三个成分有部分不明确的问题。 11.准备,孕育,明朗 12.事物或事件一般特征的概括 13.教什么,如何教,从何处教,从何时教 14.描述如何进行动作的规则,因练习和反馈而逐渐变得精确和连贯的实际肌肉 15.追踪任务 16.习惯论,认知论,生态观 17.图式理论 18.认知阶段,联系形成阶段,自动化阶段 19.保持,迁移 20.固有的反馈,增补的反馈 21.动作技能不易遗忘 22.指导学习优于发现学习 23.集中练习,分配练习 24.高尔顿 25.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 26.组织,性格化 27.教育心理,伦理 28.提供榜样,进行模仿 29.自我中心,权威 30.前习俗,习俗,后习俗 31.选择,赞赏,行动 32.观察学习,亲历学习 33.注意,保持,生成,动机 34.习得效应,抑制与去抑制效应,反应促进效应,刺激指向效应,情绪唤醒效应 35.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36.三、四 37.两难 二、选择1.。用绳子打结涉及肌肉运动模式的习得,属于加涅所讲的动作技能,而问题解决则属于智慧技能。 2.。 3.。人的工作记忆容量是有限的,应将有限的容量用于新内容的学习。例子熟悉,学生就不必花更多的工作记忆容量来对例子进行加工,从而腾出更多的容量用于新内容的学习。 4.。小学生执行解题计划的计算技能已经熟练,要学习的是如何运用概念规则表征问题、设计解题计划等活动。计算只求精确到“”,就突出了学习与教学的内容。 5.。传统心理学的分析注重分析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的作用,认知心理学则用广义的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能力。 6.。写作能力涉及陈述性、程序性、策略性三类知识的协同运用。低年级儿童因其反省认知能力未得到很好发展,构思策略的学习受到限制,陈述性知识和语文基本技能则是适宜于儿童学习的内容,通过丰富其生活经验来使其获得写作所需的陈述性知识,通过训练他们正确使用字词句的技能来为写作准备所需的程序性知识。 7.。 8.。 9.。写作时,构思策略和使用字词句的基本技能都要在容量有限的工作记忆中进行。相比较而言,构思策略对提高终稿的质量更为重要,放宽基本技能的要求,可将更多工作记忆容量用于构思,从另外角度看,就减轻了工作记忆负担。 10.。本章所讲的问题解决不是概念规则的简单运用,而是要产生新的思维结果,这样问题解决就等同于创造。问题解决能力涉及陈述性、程序性、策略性三类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创造性也要围绕三类知识的教学进行。 11.。对问题解决能力的分析,传统的观点主张用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等因素来解释,认知心理学主张用广义的知识来分析。,都是用传统观点进行解释,中的知觉模式,是广义的知识的一种。 12.。本题考查传统观点和认知心理学对专家问题解决能力的不同解释。,为传统观点的解释,认知心理学认为专家短时记忆广度大,源于专家的原有知识和对知识进行组块的策略,只看到了记忆策略的作用,忽视了原有知识的作用。 13.。作文构思能力实质上是策略性知识,根据第五章对程序性知识的分类,非专门领域的程序性知识即是策略。 14.,。该策略是适用于加法运算,属于专门领域的解题策略,而且这种策略经多次练习后可以熟练,达到自动化水平。15.,。本题考查动作技能的性质,以与与生俱来的(吞咽食物)和不涉及精细肌肉协调的动作(摇头)区分开。 16.,。打开收音机和实弹射击较少受外部情境控制,动作序列又比较短,属于不连续动作技能。草书与开车的动作序列较长,开车还要根据外部情境进行调节,属于连续的动作技能。 17.。“见”指观察别人执行动作技能,相当于示范。“学”则指观察后的模仿和练习。学者难,强调的是学,即练习的重要性。 18.。动作技能的练习要抱有改进作业的目的,要付出努力。学生被罚之下抄写生字,是迫不得已应付教师,并未抱有改进书写技能的目的,不属于练习。 19.。扔铅球属于不连续动作技能,不宜采用分配练习;这种动作又主要依靠肌肉线索,不宜采用心理练习;这种动作还要快速执行,显然是由一个动作程序支配,宜采用整体练习。由于只练习一种技能,因而与随机和区组练习无关。 20.,。固有反馈是练习者自己可以获得的反馈,据此,是练习者自己可以提供的,则属于增补的反馈。 21.。反馈是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重要因素蒙上眼睛练习,被试只得到固有的反馈,但由于得不到外来的、增补的反馈(结果的知识),固有的反馈无法与正确的标准比较对照,导致练习无任何进步。 22.。练习者观察示范后,要对示范的动作进行加工储存,这种工作是在容量有限的短时记忆中完成的。示范过快,可能导致练习者无法正常加工储存,形不成正确的动作意象,故而教师的示范不能过快。23.。 24.。动作技能难以通过发现习得,即使放手让学生去探究,不仅费时而且因得不到增补的反馈而难以发现正确的动作。 25.。弹钢琴也属于动作技能,在信息加工心理学家看来,动作技能属于程序性知识,是以产生式系统方式表征的,产生式系统形成后,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一般能自动执行,这是熟练技能的心理机制。 26.。 27.,。 28.,。 29.。30.。品德行为要求体现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不包含社会道德规范,只有体现了诚实的社会道德规范。 31.。品德是个体表现出的较稳定的特征。幼儿园小朋友的品德正处在形成过程中,不能将偶然一次不良行为定性为不良品德,小朋友的行为是否属于品德范畴,现在确定还为时尚早。 32.。综合考虑加涅和布卢姆的学习分类,态度学习不同于认知学习,它相当于布卢姆的情感领域学习。 33.。学生作业潦草,可能抱有“潦草对学习没什么坏处”的信念。要改变这一信念,就需要有与之不协调的另一信念,即学生认识到作业潦草有害处。这样,学生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信念与态度,获得协调。 34.。学习成功儿童进行了学习,获得了成功(强化),于是便有助于增强学习行为;学习受挫的儿童也进行了学习,但得到了不满意的结果,便倾向于削弱学习行为。显然,这是桑代克效果律的体现。 35.。根据观察学习的抑制效应和去抑制效应,观察到榜样行为受到惩罚,会间接地在观察者身上产生惩罚作用,从而抑制观察者的不良行为。为使榜样发挥教育作用,不仅要让观察者看到榜样的行为,还要看到榜样行为的后果,即看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36.。“杀一”是指少数人做出了坏行为并受到了惩罚,“儆百”是让观察者看到其行为及其行为的不良后果,而替代性地在自己身上也产生惩罚作用,从而抑制不良行为,这里观察学习的替代效应也叫替代惩罚。 37.。小学低年级儿童年龄大致在6-8岁。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指出,这一年龄段的儿童道德判断处在权威阶段,绝对顺从外在权威,而小学低年级儿童眼中的权威又主要是教师,因而其道德判断易受老师影响。 38.。 39.。儿童的耍赖行为可能是在他耍赖时,父母爷爷等人无意中对其行为进行了强化,如无条件满足他的要求,这样就无形中强化了儿童的耍赖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职业技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