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_一次备课二次备课可爱的校园教学内容:课本第23页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数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初步体会数的广泛性。2、通过观察交流等探求活动,初步形成数感,锻炼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形成合作参与意识,尊重与欣赏他人的意识。形成对学习的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养成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初步学会数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教学难点:形成对学习的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养成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教具准备:挂图,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小朋友们现在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你们来到学校,看到咱们的校园非常美丽吧?今天,动物学校也开学了,小动物们也背着书包来到学校,猜猜看,动物学校有些什么动物呀?师:小朋友们想的真多,那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动物学校开学的情况吧!(出示主题图)二、探究活动1、 任意观察问:看看动物学校有什么?师:数数图上的动物分别有多少。它们都在什么地方?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的小伙伴吗?指定部分学生汇报。2、 探讨数数规律师:刚才你们的汇报都非常好,但是老师一样一个小小的建议,能不能按照一定的方法来数一数呢?(1) 四人小组内探讨数数规律。(2) 汇报:你们是怎样数的?(3) 互评:你们认为你们组的数法有什么优点?你们认为别的小组方法比你们组好在什么地方?你想为他们提什么建议?(4) 教师小结:真能干,你们用不同的方法仔细观察了动物学校各个物体的数量,会正确的数出110各数。三、及时强化,层层深入1、 寻找身体上的数(1) 同桌之间互相观察、交流。(2) 集体反馈交流(注意引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2、 数周围的实物3、 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1) 手里最多能拿几支粉笔?(2) 盘里最多能放几个苹果?(3) 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4、 寻找校园里的数(可带领学生去操场上找一找,说一说。)四、全课总结 你们都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数1 2 3 4 5 6 7 8 9 10反思:一次备课二次备课快乐的家园教学内容:课本第4-6页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1.数数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老师自我介绍,并让学生数数自已的名字有几划,鱼日,有的会说到共13划,此处为有能力的同学提高2.数一数几人一桌,几人一小组,几人一大组,由多名同学汇报,再总结3.提出课题:看谁数得好二、情境图的教学1、学习1可以表示什么。师:观察课本中的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用数学的语言来叙述。师:说说1个萝卜和1筐萝卜有什么不同?师:请说一说生活中用到1的地方2、学习2、3、4可以表示什么。(1)师:请仔细观察,自己说说看到了什么?(2)互相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是怎么看的?(3)集体交流。说明:体会数不仅可以表示多少(如运动员的人数),也可以表示顺序(如小运动员球衣上的号码)。3、第5页试一试的教学(1)师:数一数,河里一共有几只鸭子?它们分别排在第几个?(2)用数1-5的方法试着数一数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多少?三、巩固练习1.表扬同学刚才的表现,提问:A.数一数有几张讲台,几块黑板,谁多?谁少?2.提问:B.数一数有几张画,几张字,谁多?谁少?3.依次类推,但第4个问题先问谁少?再强调一定要根据问题来答。4.师:请按由少到多的顺序数出110,可以伸手指数5.再让学生拍手由多到少的顺序由10数到16.游戏:让学生说出各数字的形象,并找出来,贴在黑板上7.学生用手指在空中比划110,并读出来,再倒背一遍。8.师:找找生活中的10以内的数。9.练习:教师出卡片,学生说卡片上的数四、提高练习1、数一数,画一画。先让学生观察,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2、师:你在这里看到了什么?书上是怎么来表示看到的数的?你能圈起来吗?老师说清题目的意思,在让学生自己完成。可以用两种方法,一是数出左边的数量,再从右边选出同样数量的物体圈上,二是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然后再圈起来。3、完成3、4题五、课堂总结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板书设计: 快乐的家园 10以内数的认识 1 2 3 4 5 6 7 8 9 10反思:一次备课二次备课玩具(15的认识)教学内容:课本第7-8页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2.培养学生初步听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写5以内各数。教学难点:学习用操作、画图等方法,表示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知道15这5个数字的顺序。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数一数,说一说。(1)让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自己数一数,说一说。(2)小组交流,你数出什么?是怎样数的?(3)全班反馈。2、想一想,做一做(1)师:先数一数有几架飞机?(2)师:哪些可以表示2?3、写数师:这些数你会写吗?你喜欢写哪个?(1)学生自己写喜欢的数。师:你认为自己哪个写的最好?(2)学生观察后比较比较过程中要讲出写数的方法。三、巩固练习1.谈话: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有其他方式吗?2.谈话: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东西摆出同样多的苹果数吗?请告诉你的小伙伴,你是用哪种方式来表示这个数的3.同桌之间考一考,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活动中。四、实践练习1、写数,让学生自己写,同桌说说各个数所表示的意思。2、看数划线,学生弄清题意后自练。3、数一数,填一填,知道这些数所表示的意思。五、开放性活动1.联系生活,找一找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用你自己的话来告诉你周围的小伙伴。A.小组交流,教师到活动中,并适时指导,注意的广泛性。B.交流想法C.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数量为1、2、3、4、5的物体,看来只要小朋友们认真观察,就会民现在我们的周围有好多的数学问题。2.猜数游戏。A.这个数在2的后面,可能是几?还可能是几?B.这个数在 4的前面,有可能是几?C.这个数在3的后面,而且在5的前面,可能是几?还有可能是其他数字吗?为什么?3.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学生心中的美丽世界。 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我的小伙伴说说你摆的是什么?用什么摆的?用了几个?小组活动,老师到学生中间参与活动。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感到最有趣的是什么?板书设计: 玩具 1、2、3、4、5的认识 1 2 3 4 5反思:一次备课二次备课文具(6-10各数的认识)教学内容:课本第11-13页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从熟悉的事物中抽象出610各数的过程。2能认、读、写69各数,会用69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3通过练习加强对110各数的认识。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并会正确书写数字610。教学难点: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并会正确书写数字610。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1、今天,咱们先来进行一个小竞赛,看看谁能数出下面各种事物的数量,并根据数量说一句话?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用电脑出示第一组实物图片(1-5)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自己把发现说出来。2、出示第二组实物图片。(1)师:看看谁能数出这些事物的数量,并根据数量说一句话。 (2)全班汇报交流,引导学生从事物抽象出数字。 第一幅图有8个葫芦;第二幅图有6个哨子;第三幅图有9把勺子;第四幅图有7把小刀。(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相应的物体的图片,并按数目的大小排列: 6只哨子、7把小刀、8个葫芦、9把勺子。 二、探究与体验1、师:这个6表示什么? 我们在什么地方还能用到6?谁能用6说一句话? 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表述。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并在相应的图片下面出示6-9各个数字。 师:大家都知道了,在图中这些数字都可以表示什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这些数字又可以表示什么?3、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6-9分别可以表示什么。 如:我有6个本子、我们学校有6个年级 三、实践与应用1、师: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还可以用其他方式表示吗?学生操作小棒。 2、师:老师拿出6朵红花,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红花的朵数吗? 学生思考后操作,然后同桌同学互相出题操作。3、感知数的产生。 同学们先摆5个圆片,用数字几表示? 学生操作回答用数字5表示。再摆1个用几表示?这个6怎么得来的? 学生操作回答。 4、依次感知7、8、9。四、完成练一练,谁会写这些数字? 1、学生在黑板上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交流。2、完成看数字画图。学生交流后汇报并画图。 问:左边的图是什么意思?中间的图呢?右边的图呢? 完成练一练。五、提高练习1 画一画,写一写。2 看数接着画。3 填数。6、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文具 6、7、8、9、10的认识6 、 7、 8、 9、 10反思:一次备课二次备课小猫钓鱼(0的认识)教学内容:课本第9-10页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的两种含义:表示没有和起点。 2、 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规范整洁的书写0。 3、 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4、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学重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0”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0的基本含义1、 出示小猫钓鱼图,讲故事导入师: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位好朋友,看看它们是谁?看他们的表情。猜一猜,为什么不一样?同时出示四幅表情各异的小猫图。(学生描述表情及其原因,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只要合乎情理怎么说都可以)2、 提出问题第1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第2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第3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再来看看,第四只小猫它钓了几条鱼呢?一条都没有怎么来表示呢?3、自主探索,体验0的基本含义(1)学生自主思考,怎么来表示“一条都没有“(2)同桌交流(3)集体反馈。(4)得出:一个也没有时用“0”表示。师:什么也没有用“0”来表示。4、指导“0”的书写。(1)学生说说怎样写好0?应该注意什么?(2)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与教师一起书空(3)学生写0,另请两位同学上台写,写完后,全班评从优缺点。5、怎么样表示0学生发散思维,充分想像二、0的其他含义1、学生“分铅笔“理解“0“的含义(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想一想“0还可以表示什么?同桌交流,全班反馈。2、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种含义(1)揭示第二种含义起点出示直尺图师:表示什么也没有时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在几的前面。(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后数就越大,反过来,数越大,离0就越远)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用直尺量东西,这时0就表示起点。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数几,达到的数越大,东西就越长。强调:量东西长短时,0就是起点(2)学生活动,体会“起点”师:见过运动会上赛跑吗?运动员跑步的起点就相当于“0”。见过跳远吗?0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3、 发散思维,充分联想师:生活中还有什么用0表示起点? 三、拓展巩固(1)数一数有几朵花,并写下来。(2)读一读,写一写。(3)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0”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感到最有趣的是什么?板书设计: 小猫钓鱼 0的认识0没有 起点反思:一次备课二次备课快乐的午餐比多少教学内容:课本第14-15页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在数一数、比一比、画一画的活动中,直观认识两个数量(10以内)间的相等与不等关系。2、结合动手操作活动,能够清楚地表达出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积累一一对应的活动经验。教学重点: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大小教学难点: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课件出示主题图)师:你们能根据这幅图讲一个故事吗?二、新授1、教学“同样多”。师:图中有几只小松鼠?每只小松鼠用几个盘子?(课件出示一一对应图)师:小松鼠和盘子都没有多余的,这时我们就说小松鼠和盘子个数同样多。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2、教学“多”、“少”。师:除了发现什么和什么同样多,你们还发现了什么?数一数,摆一摆。师:用学具来代替它们来摆一摆,该怎么摆?交流时注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说一说,哪个最多?哪个最少?三、动手操作。要求:一人先摆学具,同桌与他摆得同样多。一人先摆学具,同桌摆得比他多或少。师:怎样才能一眼就看出谁多?谁少?小结:一一对应的方法摆。四、课堂小结说一说我们今天学了什么?板书设计: 快乐的午餐 比多少 同样多 最多 最少反思:一次备课二次备课动物乐园(认识“”“”“”“”“”“=”44 32 45 等于号 大于号 小于号读作:4等于4。 读作:5大于3。 读作:3小于5。反思:一次备课二次备课二 比较过生日(比大小、比多少)教学内容:课本第18-19页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学生操作,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通过学生观察,初步物体有多少。3.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体情境中,能够正确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多少。教学难点:经历“比一比”的过程,同时与他人交流比较的方法,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课件出示情境图)今天是一(1)班的小明的生日,他给好朋友们准备了好吃的东西。二、新授1、比大小。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指导学生观察,按序号说一说几号最大,几号最小?几号比几号大?几号比几号小?你还能比较那些物体的大小?小结比大小的方法,指导学生体会大小是相对的。2、比多少。思考:哪杯装得最多?哪杯装得最少?交流探究。指导学生观察发现:第二杯装得最多,第三杯装得最少。3、比较两个不同形状的杯子,谁装得多?你还能比较那些物体的多少?小结比多少的方法,指导学生体会多少是相对的。三、巩固练习1、 独立完成第1、2题2、 完成第3、4题通过观察、交流,初步发展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3、第5题四、课堂小结说一说我们今天学了什么?板书设计: 过生日 比大小、比多少比大小、比多少反思:一次备课二次备课下课啦(高矮、长短的比较)教学内容:课本第20-21页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在比一比的活动中,能够正确比较两个或三个物体间的高矮、长短、厚薄等。2、知道在比较高矮(或长短、厚薄)时,需要在同一起点上进行,并初步学习寻找参照物进行比较的方法。3、经历“比一比”的过程,同时与他人交流比较的方法,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比较两个或三个物体间的高矮、长短、厚薄等。教学难点:知道在比较高矮(或长短、厚薄)时,需要在同一起点上进行,并初步学习寻找参照物进行比较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问:你喜欢神探柯南中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来。今天我们就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下课啦,同学们有的跳绳,还有的在比个子的高矮。你发现了什么?二、主动探究1、活动之一老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学生认真观察: 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2、活动之二A: 教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尺子,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B: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同桌互相说)3、活动之三师: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板书:一样长4、活动之四A、教师任意指二名高矮不同的学生上台比高矮,并请小朋友说一说:谁高,谁矮?B、老师再往旁边一站:这时问同学:这时又是谁高,谁矮呢?我们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学生随意回答) 教师小结:高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5、活动之五:比较谁喝的多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二瓶饮料,我要请二个小朋友来喝,谁想来?先请大家比较它们的多少,然后让两个小朋友背对着大家喝,然后问其中一个小朋友:(1)你认为自己与他相比,谁喝的多?其他朋友有什么看法?(2)小组讨论:想一想,到底是谁喝得多?为什么?教师小结:能从剩下的水比较出谁喝得多,真了不起!三、独立思考:(学生评价)A:让两个学生上台比较高矮(故意让其中一个学生踮着脚)学生马上会叫:“不公平”。师:为什么不公平?让学生明白: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B4、 巩固练习:课本第21页练一练板书设计: 下课啦 比高矮、比长短比高矮、比长短同一个起点反思:一次备课二次备课跷跷板(轻重的比较)教学内容:课本第22-23页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比较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及轻重的相对性。2.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3.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4.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并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掌握比较轻重的方法。教学难点:三个物体最轻与最重的比较。教学准备:天平,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说一说的教学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跷跷板吗?谁愿意说说你是怎样玩的?和谁一起玩的?(学生回答,引出重的一端会下去,轻的一端会上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轻重的比较。(师板书:轻重)2你们喜欢玩这个游戏,小动物也喜欢玩跷跷板的游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师出示狮子和老虎玩跷跷板的图片)瞧!这是谁呀?你们观察一下,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说出老虎被翘起来了,狮子沉下去了)3思考:A老虎为什么会被翘得老高?这一现象说明了生么?(引导学生得出:老虎轻,狮子重的结论)B小结:狮子比老虎重,老虎比猫重,狮子最重,猫最轻。4师:你们是怎么知道它们谁轻,谁重的呢?(看出来的)小结:是的,有很多物体用眼睛就可以看出谁轻,谁重。这种方法就是看一看的方法。(教师板书 看一看)5活动。请两个同学上来,其他同学看一看,说说谁轻谁重。(请两人为一组,分别让大家目测。学生参与的兴致很高)二 .掂一掂1同学们真是火眼睛睛,现在再来看一看老师这里的两个盒子,猜猜谁轻谁重?(大盒子是空的,小盒子里装满了实物)2学生果然都猜大盒子重,小盒子轻。教师不予表态。指名上来用手掂一掂。3小结:这样看来,有的物体光用眼睛看是不能看出谁轻谁重的,而是要用手去掂一掂才能知道。(板书:掂一掂)4学生实验A请同学们用手掂一掂身边的物体,等会说说谁轻谁重,(文具盒和书、铅笔和橡皮、本子和尺子)B学生回答,要求说清楚谁比谁轻、重三 称一称1请同桌的同学掂一掂两人的文具盒,比比谁轻谁重。(同桌意见可能会有不同)2看来我们又遇到了问题,这两个文具盒差不多重,用手掂一掂的 方法又很难确定它们的轻重,那该怎么办呢?谁有好办法?(引导学生说出称一称的办法,借助测量工具)3老师这有一架天平(出示天平)谁来试试?说说到底谁的文具盒重?(学生操作,回答)师:比较物体还有一种方法 就叫称一称(师板书:称一称)4游戏,猜猜看哪种水果重?(师准备各种水果|饼干)学生先猜后称。5.小结:刚才我们是用哪些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的呢 ?(学生回答:看一看、掂一掂、称一称)师:在什么情况下用看一看的方法呢?在什么情况下掂一掂的方法呢?在什么情况下又是用称一称的方法呢?总结:比较物体的轻重有很多的办法,一眼就能看出轻重的物体,我们可以用看一看的方法;当看不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当掂不出又看不出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称一称的方法。四练一练(书本第23页1至4题)五、课堂总结: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板书设计: 跷跷板 比轻重 掂一掂 称一称反思:一次备课二次备课一共有多少(认识加法)教学内容:课本第24-26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加法的意义。2、在观察、操作的活动中,探索5以内的加法。3、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教学重点:在观察、操作的活动中,探索5以内的加法。理解加法的意义。教学难点: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加法的意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出示图片。二 动手操作,体验加法的含义1.出示情境图(一)(1) 看图说图意。(2)教师利用课件演示把两只手上的铅笔合并在一起的过程,同学们试着提出问题。(3)拿出准备的铅笔实物演示。(4)交流数法。2.出示情境图(二)(1) 看图说图意。(2) 提出问题。(3) 画一画。(画代替实物)(4) 交流数法:展示学生的画法。3.符号运算3、 认一认你能把刚才那两件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2)书写加法算式课件演示。(3)教读加法算式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同桌互读。(4)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可以用3+2来表示?三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1.摆一摆,说一说学生动手操作,加深体验加法的含义。2.猜一猜课件出示。3.手指游戏。四 巩固练习1.课本第25页 “试一试”(1)要求学生说明图意,口头列式。(2)独立在课本上完成。2.课本第25页“练一练”第1、2题学生独立在课本上完成,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说一说我们今天学了什么?板书设计: 一共有多少 认识加法3+2=5加号读作:3加2等于5反思:一次备课二次备课还剩下多少(认识减法)教学内容:课本27-29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认识减法的意义。2、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3、能根据提供的具体情境,提出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减法的问题。教学重点: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教学难点: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认识减法的意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图片,引入课题。二 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减法的意义1.出示情境图(一)(1)看图说图意。(2)教师利用课件动态演示情境图,同学们试着提出问题。(3)拿出准备的卡片实物演示。摆一摆,边摆边说,要求手口一致。(4)同桌交流。2.出示情境图(二)(1)观察情景图,说一说图意学生独立观察。问题:图中画了什么?你能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吗?(2)用圆片代替实物摆一摆。你能把图中的意思用圆片摆出来吗?(3)同桌合作,边说边摆。(4)探究“还剩几块奶酪?”的计算方法。你是怎么知道还剩3块奶酪的?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鼓励学生用画图的方式表达)3.符号运算(1)认一认你能把刚才那两件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2)说一说“5-2=3”表示的意义结合两个情境说一说,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境举例,学生模仿。(3)写一写“5-2=3”这个算式课件出示,教师板书。4)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可以用5-2来表示?三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1.画一画,算一算(1)引导学生读懂图意,后两个小题让学生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交流。(2)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2.试一试引导学生观察故事情境,进行描述并列出减法算式。3.说一说(1)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4-1=3”来表示?(2)同桌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图并说一说图意。四 巩固练习1.课本第28页 “练一练”第1题说一说图意,列出算式。2.课本第28页 “练一练”第2题(1) 引导学生读懂第一幅图的意思,再独立完成。(2) 后两幅图,组织学生交流。五、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情况下要用减法?怎样计算减法的得数?板书设计: 还剩下多少 认识减法523减号读作:5减2等于3反思:一次备课二次备课可爱的小猫(得数是0的减法)教学内容:课本P30-31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小猫吃鱼”的情境,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进一步巩固对减法的认识。2、能正确计算和0有关的5以内数的加与减,初步体验加与减的互逆关系。3、培养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和0有关的5以内的加与减。教学难点: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进一步巩固对减法的认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课件出示)(2)对口令,说5以内数的组成。(3)看图说图意,列算式。(课件出示)二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 出示情境图,说一说(1)用课件动态演示:一只可爱的小猫,面前盘里有3条美味的鱼,逐一出示四幅图片。(2)说一说让学生试着叙述看到的情境。(3)画面定格在第二幅图,指名叙述,并试着提出问题。(4)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5)画面依次定格在第三、四幅图片上。(6)小组讨论,你觉得哪种方法计算简便?(7)独立完成。2.拨一拨,填一填(1) 课件直观演示,引导学生理解图意。课件逐一演示拨算珠的过程,学生看图说图意并列式。(2)学生试着拨一拨,算一算。(3)进一步理解有关0的加与减算式的意义。让学生拨好5颗珠子,再去掉5颗,试着提出问题并列式?(4)写一写,算一算结合拨珠子的过程,在课本上填一填。三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1.想一想,填一填(课件动态演示)(1)引导学生说一说图意,再独立完成。(2)如果你是图中小朋友,你可能套中几个?又能列出哪些算式呢?2.“练一练”第1题课件动态演示,引导学生说图意。四 拓展练习“练一练”第4题(1)让学生试着讲数学故事,引导提出问题。(2)全班交流,指名回答。五、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可爱的小猫3-1=22-1=1 1-1=0反思:一次备课二次备课练习一教学内容:课本第32-33页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迅速地计算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结合情境图进行加减法的对比练习,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的关系。3、初步渗透辩证统一的思想,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教学重点:加深学生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教学难点: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 基础练习1.口算练习(课本第32页第4题)教师拿出算式卡片,学生接龙。2.填数(课本第32页第5题)(1)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数。(2)小组讨论,它们有什么规律。(3)全班交流,集体订正。3.完成“练习一”第1题课件出示第1题的图片。2、 学生说一说图意。3、 学生独立列式,填在课本上,教师巡视。4、 集体交流订正。4.完成“练习一”第6题(1) 指名填数。(2) 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3) 学生讨论汇报5.完成“练习一”第7题要求:学生先说出算式的得数,再连线。6.完成“练习一”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7.完成“练习一”第9题(1)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写出得数分别是1,2,3,4,5的算式。(2)小组交流,统计算式。(3)小组汇报,每小组汇报一个数字得数的算式。二 变式练习4+1=( ) 5-1=( )5-3=( ) 3+2=( )三 拓展训练()+()=4 ()+()=5 ()+()=3 ()+()=1()-()=1 ()-()=2 ()-()=3 ()-()=4课本33页“练一练”第8题。五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学会了吗板书设计: 练习一加法 减法0 1 2 3 4 5 6 7 8 9 1010 9 8 7 6 5 4 3 2 1 0反思:一次备课二次备课猜数游戏教学内容:课本第34-35页教学目标:1、在猜数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得数是6的加减法。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课时:1课时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6的加法及6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根据图写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教学准备:课件、小棋子6个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直观演示猜数活动。教师一只手拿4个棋子,另一只手拿2个棋子,然后将两只手的棋子合在一起。二 探究新知1.说一说(1)结合猜数活动,让学生说一说演示的过程,并猜一猜手中棋子的个数。(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怎样列式?2.探讨计算方法(1) 你能不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2) 小组里说一说。(3) 全班交流。3.直观演示猜数活动。总数是6个,双手分别握着一些棋子,接着摊开其中一只手,猜一猜另一只手上有几个棋子?(1) 说一说演示过程,并提出数学问题。(2) 列出减法算式,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说一说“6-3=?”引导学生如何计算?你是怎么想的?(3)集体反馈,交流算法。(4)两人合作游戏,学习其他6的减法。引导学生将过程表述完整,并提出问题,列出相应的减法算式。4.自主探究“分一分,填一填”要求:把6个棋子分别放在两只手里,你打算怎么放?有几种方法?(1)用圆片代替来摆一摆。(2)将每次放的情况记录在表格中。(3)同桌合作。(4)全班交流汇报。三 巩固练习1.说一说(课本第34页“说一说”)(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实际意义。(2)举例说一说“2+4=6”的意义。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这个算式表示。(3)出示第二幅情境图,说一说“6-2=4”的实际意义并举例说明。2.完成课本第35页“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四 拓展练习(课本第35页第6题)说明游戏规则,师生对练,同桌合作。课本第35页第4、5题。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可以跟同学们分享一下。板书设计: 猜数游戏4 + 2 = 6 2 + 4 = 6 6 3 = 3601234566543210反思:一次备课二次备课背土豆教学内容:课本第36-37页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童话故事情境,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有关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正确计算得数是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3、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加减法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7的加减法。教学难点:对7的加减法进行有序整理,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 故事引入,课件演示(1)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描述图中情境。二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1. 以“一共有多少个土豆”为例(1) 可以怎样列式?(教师相应板书)(2) 你是怎样算出结果的?学生独立思考。(3) 全班交流算法。2.课件演示第二幅情境图(1)引导学生编写故事,引导学生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2)解决问题,并探索算法。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计算得数,你是怎么得出结果的?(3)同桌交流。(4)动手操作:画图、摆小棒、摆圆片等。3.想一想,填一填课件继续演示,出示课本第36页“想一想”图片。(1) 小老鼠继续往前走,可能会发生什么呢?(2) 动手摆一摆,分一分。(利用学具)(3) 完成表格,填在课本上。三 巩固练习1. 说一说(课本第36页“想一想”)(1)课件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说一说图意,说一说算式“5+2=7”,“7-2=5”的具体含义。(2)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这两个算式表示。2.完成课本第37页“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3.完成课本第37页“练一练”第2题动手分一分,同桌合作。四 拓展练习说一说,玩一玩(课本37页第5题)(1) 说明游戏规则,师生对练。(2) 同桌互练。课本37页“练一练”第4题。五 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可以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板书设计: 背土豆5 + 2 = 77 1 = 67 2 = 52 + 5 = 77 3 = 47 4 = 37 3 = 47 5 = 27 6 = 1 7 7 = 0反思:一次备课二次备课跳绳(8、9的加减法)教学内容:38-40页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跳绳”情境图和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计算8和9的加减法。2、根据数学信息,列出不同的加减法的算式,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3、步养成仔细观察、主动思考、大胆交流的学习习惯,并在交流中培养合作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一幅图能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到东方小学的的操场上去看一看他们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你们愿意吗?二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课件出示情境图(1)小朋友们在操场上干什么?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为例2.探究“6+2=8”的计算方法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能讲讲你的方法吗?3.说一说,填一填(1)课件出示问题,让学生列式解答。(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提出减法问题。(3)“你写我猜”。教师示范,例如:“8-6=2”和“6+2=8”让学生猜猜算式表示的事什么意思。同桌合作活动。4.动手操作,“ 分一分,填一填”(1)8个桃子分给2只小猴,可以怎么分?(2)用圆片代替桃子,两人小组合作分一分。(3)记录分的过程,引导学生有序思考。5.说一说(课件出示课本第38页“说一说”)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结合算式小组交流。结合情境图对算式进行解释,想一想生活中其他可以用这个算式表示的情境。三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课本第39页“试一试”“涂一涂,填一填”)(1)观察这幅图,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和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2)你们能帮我解决这些问题吗?(3)小组讨论,将自己列的算式写在练习本上。(4)全班汇报算式。(5)摆一摆,算一算,并汇报答案。(6)同桌互相说说,根据这幅图一共列出了几道算式?(7)全班齐读算式。2.分一分,填一填9支铅笔放在2个笔筒里,可以怎么放?有几种方法?(1) 独立完成,并填写表格。(2) 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发现其中的规律。3.画一画,填一填(1)课件出示第一幅图,让学生说说你看了什么?(2)让学生画一画,填一填。(3)为什么画4个 ?你是怎么想的?4.独立完成第二幅图中,“2+()=9”四 巩固练习1.“画一画,填一填”(课本第40页第5题)独立完成2.凑成9(课本第40页第3题)两人合作完成。五 拓展练习猜一猜(课本第40页第6题)(1)组织学生进行得数是7的猜算式游戏,盒子除了有“9-2=7”,还可能有哪些卡片?(2)得数是8、9的游戏,学生独立完成。(3)课本第39页第1、2题。六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跳绳6 + 2 = 8 2 + 6 = 8 1 + 8 = 9 3 + 5 = 8 8 3 = 59 1 = 8反思:一次备课二次备课可爱的企鹅教学内容:课本第41-42页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情境图,进一步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丰富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2、固有关8和9的加减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画图、操作等具体活动,经历表达自己想法的过程。教学重点:使学生迅速地口算8、9的加减法,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在讲课之前,老师先来给大家猜个谜语?(“白衬衣,黑大褂,走起路来左右摆,冰天雪地也不怕。”猜猜是什么动物?) 师: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南极。它属于海洋鸟类,它不会飞,但是很善于游泳,身体直立,依靠尾巴和翅膀维持平衡。由于它走起路来行动笨拙、一摇一摆的,所以很讨人喜爱。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小朋友们到南极看一看,去瞧瞧可爱的企鹅。二 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课本第41页企鹅图一(1)你能说说从图中你看了什么吗?引导学生说明图意。(2)你们能帮助小企鹅提出一个数学问题?(3)你能完整地说出这幅图的图意吗?(4)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全班交流订正。2.课件出示课本第41页企鹅图二、图三(1) 学生观察图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2) 动态演示图三:教师引导,你又看到了什么?同桌互相讨论,交流后汇报。(3)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4)你能完整地叙述这两幅图的内容吗?有8只企鹅路过冰山,只看见2只。冰山后面有几只?(5)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全班集体交流订正。2. 观察者三幅图,理解图意并列式后,你发现了什么?(1) 小组讨论。(2) 学生交流汇报。3.观察者三幅图,理解图意并列式后,你发现了什么?4.课件出示课本第41页“说一说”的图。(1)让学生说出图意,并列式计算。(2)引导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这两个算式表示。三 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第42页“练一练”第4题计算接龙的形式汇报答案。2.完成课本第42页“练一练”第1题(1) 要求学生说出图意。(2) 列出算式并计算。3.完成课本第42页“练一练”第3题4、 动态演示第3题图,说一说图意。5、 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6、 学生列式解答,全班订正。课本第42页“练一练”第2、5题四 课堂小结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我们再一次巩固了8和9的加减法,能够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老师相信,你们的收获一定也很多,请把你的收获告诉给你的爸爸、妈妈还有小伙伴们。板书设计:可爱的企鹅3 + 5 = 8 或 5 + 3 = 8 8 2 = 6 9 3 = 6反思:一次备课二次备课小鸡吃食教学内容:课本第43-44页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具体的摆一摆、画一画等操作活动,探索有关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会用有关10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逐步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学习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教学难点:进一步体会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 儿歌导入:小朋友们喜欢唱歌吗?课件出示凑十歌你愿意和老师一起唱吗?二 探究新知1.出示圆圈图,小朋友们,你能说说这个图的意思吗?2.课件出示小鸡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探究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1) 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呢?(2) 用学具摆一摆、画一画、或用手势表示计算过程。(3) 小组交流,每个小组用一种方法。(4) 集体订正。整理10的加减法。4.拿出五角星图。(课件出示)(1) 小朋友,你们能看图写一道加法和减法算式吗?(2) 指名板书。5.出示课本43页“拨一拨,填一填”(1)引导学生观察计数器上的珠子的排列情况,独立填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