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第1次课-数据库系统概论.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2866469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库第1次课-数据库系统概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数据库第1次课-数据库系统概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数据库第1次课-数据库系统概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nIntroductiontoDatabaseSystems,数据库技术与应用,主讲教师:袁立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我们身边的数据库?,应用举例,学校师资、教学、学生学籍管理;图书馆管理;银行财务管理;铁路、民航飞机票预定系统;宾馆房间预定系统;医院病房、病历管理;电子商务,课程学习目的,如何科学地组织数据和存储数据的理论和方法;如何高效地检索数据和处理数据;如何既减少数据冗余,又能保证数据安全,实现数据共享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参考书:数据库应用教程VB+SQLServer,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萨师煊,王珊编,数据库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版数据库技术与应用SQLServer刘卫国、严晖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讲授:18学时(最后一次课考试)上机:14学时(2周周五晚6点至9点,3周周五晚5点半至9点,4周周三晚5点半至9点)成绩:出勤10%+上机作业20%+考试70%,教学计划,第一部分理论篇数据库设计技术(6学时)第1章数据库系统概论第2章关系数据库基本原理与数据库设计第二部分SQLServer篇(12学时)第3章-第14章用T-SQL创建数据库、表、查询、索引与视图、数据完整性、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等,内容安排,第1章数据库系统概论,1.1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1.2数据模型1.3数据库系统结构,1.1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1.1.1基本概念数据(Data)数据库(DB-DataBase)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atabaseManagementSystem)数据库系统(DatabaseSystem,DBS),(1)数据,数据(Data)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数据的定义: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数据的符号种类:数字、字符串、日期、逻辑值、文本、图形、图象、声音数据的特点: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数据举例,学生档案中的学生记录(李明,男,1986,江苏,自动化系,2005)数据的形式不能完全表达其内容数据的解释语义:学生姓名、照片、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所在系别、入学时间解释:李明是个大学生,1986年出生,江苏人,2005年考入自动化系,数据库(DB-DataBase),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以文件方式存储。,硬件,存放数据库的介质,常见数据库文件扩展名:MDF-SQLServer;MDB-Access;DBC-VFP(VisualFoxPro),(2)数据库,(2)数据库,数据库的特征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可为各种用户共享数据独立性较高冗余度较小,易扩展,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ManagementSystem,简称DBMS)管理数据库的系统软件,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3)数据库管理系统,相关人员,数,据,库,用,应,系,统,DBMS,OS,硬件,DBMS主要功能,数据定义功能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定义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数据操纵功能:提供数据操纵语言(DML)操纵数据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运行管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多用户对数据的并发使用发生故障后的系统恢复,常见的大型商业数据库系统,Oracle支持各种操作系统Sybase支持各种操作系统MicrosoftSQLServer仅支持Windows操作系统DB2专用于IBM的大型机用于并行存储与计算支持各种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DatabaseSystemDBS)是指实际可运行的、具有管理和控制数据库功能并向应用程序提供数据或信息支持的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构成计算机支持系统:硬件支持系统,软件支持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程序人员,(4)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构成,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为了使用数据库中的数据,必须有一个对这些数据进行访问和控制的机构,这个机构就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系统软件,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数据库系统的一切操作,包括按数据模式来创建数据库对象、用户或应用程序对数据对象的操作(如检索、插入、修改、删除等)以及数据管理和控制等,都是通过DBMS进行的。,数据库应用程序,数据库应用程序是为了完成特定的功能而由编程人员编写的,它与一般的计算机系统中的用户程序基本相同。数据库应用程序可以由高级程序设计语句编写,如使用C语言、VisualBasic等编写。,人员,(1)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ManagementAdministrator),数据库管理员是指一组熟悉计算机数据处理业务、负责设计和维护数据库的技术人员。这些专业人员在数据库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数据库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人员,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人员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和开发数据库系统。他们根据用户需求与DBA一起确定系统硬、软件配置,参与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编写应用程序,进行调试和安装系统。,(3)用户,用户是指数据库系统的最终用户。不同层次的用户按其业务工作的要求,通过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使用数据库,分别完成日常业务、管理和决策的工作。如超市的收银员就是一种数据库系统的用户。,1.1.2数据处理与数据管理,1数据处理,从已有的数据出发,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经过一定的处理步骤,就可以产生出新的数据。这新的数据又表示了新的信息,通常用来作为决策的依据,这种从已知的、原始的或杂乱无章中的数据中推导出对人们有用的数据或信息的过程称为数据处理。,2数据处理核心,数据处理核心不是数据计算,而是数据管理。,3数据管理,数据管理是指数据的收集、整理、组织、存储、查询与维护等各种操作,是数据处理的基本环节,是任何数据处理任务的共性部分。数据库技术就是一门数据管理技术。,1.1.3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40年代中-50年代中)文件系统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中)数据库系统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现在),(1)人工管理阶段,时期20世纪40年代中-50年代中产生的背景硬件水平纸带、磁带、无存储设备软件水平没有操作系统,只有汇编语言,程序与数据是一个整体,程序和数据组基本上是绑在一起的。一个程序中的数据无法被其他程序使用,因此程序与程序之间存在大量的重复数据。特点:数据无法长期保存数据由应用程序管理数据不具有独立性和共享性;,人工管理阶段(续),(2)文件系统阶段,时期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中产生的背景硬件水平:磁盘、磁鼓软件水平:操作系统和文件系统,文件系统阶段(续),1特点,辅助存储器成为计算机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用来存放数据文件。,由文件系统对驻留在外存储器上的数据文件实施统一管理。,2优点:实现了数据的文件级共享,数据冗余无法避免,面向应用,文件结构难以扩展,带来了潜在的不一致性,(3)数据库系统阶段,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产生的背景应用背景大规模管理硬件背景大容量磁盘、磁盘阵列软件背景有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特点(续),1数据库技术的目标,一是克服程序和文件的相互依存。,二是重在表现数据之间的联系。,三是尽量克服数据冗余,解决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保护问题。,2与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文件系统是面向具体应用数据库系统面向整个系统。即数据库把一个机构中公用的数据综合在一起,放在一个公用的数据库中,并将数据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联系在一起,使数据不仅存在于数据库中,而且还能反映出各类数据之间的复杂关系。,数据库应用程序和数据的关系,数据库系统阶段(续),3数据库系统阶段的主要特点,(1)数据的结构化,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面向整个机构的全局应用;采用一定的数据模型来进行描述和定义,数据具有整体结构化的特征。在描述数据结构的同时,不但要描述数据的本身,同时还要描述数据之间的联系。,3数据库系统阶段的主要特点,由于是从全局分析和描述数据,从而可以使数据可以被机构内的多个用户、多个应用所共享。由此可以显著地减少数据冗余,节省存储空间。由于数据没有其它副本,故不会出现数据的不一致性。,(2)数据共享性,除了共享的数据外,各部门还可以有自己的私有数据,这些数据也可以存放在数据库中,但它只是私有于某个部门,为了防止其它部门对它进行访问,可加上各种保密限制,禁止非法获得这些数据。,3数据库系统阶段的主要特点,(3)数据与程序具有独立性,数据独立性是指数据发生变化而应用程序可以不变。数据的独立性包括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物理独立性: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存储结构相互独立,数据的存储结构发生变化,应用程序可以不变。,逻辑独立性: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数据的逻辑结构发生变化,应用程序可以不变。,数据独立性的实现方法:两层映射。,(4)便于对数据实现集中统一的管理与控制,安全性控制,完整性控制,并发控制,故障恢复,3数据库系统阶段的主要特点,安全性控制:保护数据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密或破坏。系统一般用检查口令或其它手段来验证用户身份,只有合法用户才能进入数据库系统;可以通过定义保密级别和数据存取权限来控制进入系统的用户只能使用允许他使用的数据。,完整性控制:数据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数据库中的数据是对客观世界中事物性质的反映,必须要符合一定的语义。数据库系统应提供必要的功能,保证数据库中的数据在输入、修改过程中始终符合原来的含义或规定。,并发控制:当多个用户的应用程序同时存取、修改数据库时,可能会发生相互干扰而得到错误的结果,并使数据库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因此必须对多用户的并发存取操作加以控制和协调。,故障恢复:故障出现时,可能会影响到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与有效性,甚至会破坏整个数据库,使数据库中的数据部分或全部丢失。当发生这种情况时,系统应该能够根据故障类型把数据库恢复到正确状态。,第1章数据库系统概论,1.1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及各阶段的特点1.2数据模型1.3数据库系统结构,1.3个世界,要把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联系最终反映到计算机的数据世界,要经历三个领域的演变,这三个领域分别是:现实世界、信息世界和数据世界。,根据数据模型抽象的层次不同,可以把数据模型分成两大类:概念数据模型和实施数据模型。通过概念数据模型,可以把现实世界抽象成人脑中的信息世界,实现数据的第一次抽象。通过实施数据模型把以把信息世界抽象成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数据世界,实现数据的第二次抽象。,2.两大类数据模型,3.两大类数据模型概念模型,概念数据模型(简称概念模型)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不涉及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实现,强调语义表达能力。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1)实体客观存在并相互区别的事物。可以是实际存在的对象、抽象概念或事件。如机房里的一台电脑、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名学生、信用卡上的一笔存款、某次考勤对某人的一次记录等都是实体。(2)属性实体所具有的特征。一个实体可以由若干属性来刻画。如某学生的特征可由学号、姓名、出生日期、性别、年级、主修专业、籍贯等属性组成。这些属性中的每一个属性取某一个具体值就是某一个具体的学生描述。,3.概念模型中的基本语义单位,(4)关键字(Key):实体集中的实体是可以相互区分开来的,因此实体集中一定存在这样的属性或属性组,它(它们)的值能够惟一标识实体集中的每一个实体,该属性或属性的组合就称为该实体集的关键字(或键)。通常情况下,一个实体集的关键字有很多,可选出一个作为主关键字。,3.概念模型中的基本语义单位,(3)实体集(EntitySet):同一类型实体的集合。在一个单位中,具有共性的一类实体可以组合成一个实体集。如在一所院校中,所有教师组成一个教师实体集,所有学生组成一个学生实体集,所有的课程组成一个课程实体集,所有的班级组成班级实体集。,3.概念模型中的基本语义单位,(5)实体型(EntityType)与实体值实体型是实体的结构描述,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描述同一类实体。实体值是一个具体的实体,是属性值的集合。,(6)值域(Domain):属性的取值范围,3.概念模型中的基本语义单位,(7)联系(Relationship)现实世界中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为实体内部的联系和实体之间的联系。,两个实体型之间的联系,一对一联系(1:1)实例一个班级只有一个正班长一个班长只在一个班中任职定义: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至多有一个(也可以没有)实体与之联系,反之亦然,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一对一联系,记为1:1,两个实体型之间的联系(续),一对多联系(1:n)实例一个班级中有若干名学生,每个学生只在一个班级中学习定义: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n0)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至多只有一个实体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有一对多联系,记为1:n,两个实体型之间的联系(续),多对多联系(m:n)实例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一门课程同时有若干个学生选修一个学生可以同时选修多门课程定义: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n0)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也有m个实体(m0)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B具有多对多联系,记为m:n,概念模型的一种表示方法,实体联系方法(E-R方法)用E-R图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E-R图提供了表示实体、属性和实体间联系的方法,实体:用矩形框表示,框内写入实体名。属性:用椭圆形表示,属性的名称记入椭圆形内。联系:用菱形框表示实体间的相互关系,框内注明联系的名称。,学生,学号,学生与课程间的联系,联系的属性,联系的属性:联系本身也是一种实体,也可以有属性。如果一个联系具有属性,则这些属性也要用无向边与该联系连接起来,E-R模型示例,4.两大类数据模型数据模型,实施数据模型(简称数据模型)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从信息世界到机器世界的转换。包括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逻辑模型主要包括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等,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用于DBMS实现。物理模型是对数据最底层的抽象,描述数据在系统内部的表示方式和存取方法,在磁盘或磁带上的存储方式和存取方法。,最常用的数据模型,非关系模型层次模型(HierarchicalModel)网状模型(NetworkModel)关系模型(RelationalModel)面向对象模型(ObjectOrientedModel),(1)层次模型,层次模型是数据库系统中最早出现的数据模型层次数据库系统的典型代表是IBM公司的IMS(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数据库管理系统层次模型用树形结构来表示各类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树叶,树枝,根,层次数据模型(续),非根,根,有且仅有一个根结点;每个非根结点有且仅有一个父(直接上层)结点。它最适合表示实体的一对多联系。,层次数据模型特点,层次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续),层次模型的优点是层次分明,结构清晰,适用于描述客观存在的事物中有主细目之分的层次结构联系,比如部门的组织结构图。,(2)网状模型,网状数据库系统采用网状模型作为数据的组织方式通过网状结构表示实体及联系。“网”中每个结点表示一个实体(型),结点之间箭头表示实体(型)间的联系。特点:网状数据模型可能有多个根结点,某些非根结点可能有多个父结点,适合表示实体的多对多联系。,根,多个父结点,网状数据模型(续),网状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续),例如:一个学生可以选修若干门课程,某一课程可以被多个学生选修,学生与课程之间是多对多联系引进一个学生选课的联结记录,由3个数据项组成学号、课程号、成绩表示某个学生选修某一门课程及其成绩,(3)关系模型,关系数据模型是三大经典模型(层次、网状、关系)中最晚发展起来的一种,是相对建模能力最强的一种,也是目前使用得最多的一种模型。它的产生是与科迪的努力分不开的。1970年,科迪(E.F.Codd)首次描述了关系数据模型,后来他与戴特(C.J.Date)一起将关系数据模型建立在严格的数学基础(笛卡尔积与关系代数)上,为关系数据库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关系模型是以人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二维表的形式表示实体集与实体集之间的联系,非常直观,同时又由于其理论严格、使用方便等特点,所以被广泛地接受和使用。,(1)关系中元组的个数是有限的;(2)关系中不允许有相同的元组;(3)关系中不允许有相同的属性名;(4)关系的每一属性的数据类型必须相同,且取自于同一个域;(5)关系的行的顺序和列的顺序可以任意交换;(6)关系的任何一个属性都必须是不可再分的元素;(7)关系的结构相对固定,但元组的值与数目是随时间的推移而经常变化的。,关系的性质,数据模型通常由下列三个部分组成: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的完整性约束规则。,1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所研究对象的类型的集合,这些对象是数据库的组成成分。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数据类型、内容有关的对象,如关系模型中的关系,对应于信息世界中的实体。另一类是与数据之间联系有关的对象。在数据库系统中,通常按照数据结构的类型来命名数据模型,如层次结构、网状结构和关系结构的模型分别命名为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5.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2数据操作,数据操作是指对数据模型中各种对象的值所允许执行的操作,包括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数据库中主要有查询和更新(包括插入、删除、修改)两大类操作。数据模型要定义这些操作的确切含义、操作符号、操作规则(如操作优先级别)以及实现操作的语句。数据结构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数据操作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3数据的完整性约束规则,对数据模型中数据及其联系所制定的制约和依存规则。这些规则以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第1章数据库系统概论,1.1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及各阶段的特点1.2数据模型1.3数据库系统结构,1.3数据库系统结构,从数据库管理系统角度看,数据库系统通常采用三级模式结构,是数据库系统内部的系统结构从数据库最终用户角度看(数据库系统外部的体系结构),数据库系统的结构分为:单用户结构主从式结构分布式结构客户服务器浏览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多层结构等,数据库系统结构(续),1.3.1数据库系统模式的概念1.3.2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1.3.3数据库的两级映像,1.3.2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1975年,美国国家标准委员会(ANSI)所属的标准计划和要求委员会(StandardsPlanningAndRequirementsCommittee)公布了一个关于数据库标准的报告,提出了数据库的三级结构组织,这就是有名的SPARC结构。,一、模式(Schema),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综合了所有用户的需求,又称DBA(数据库管理员)视图与数据的物理存储细节和硬件环境无关与具体的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及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无关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模式的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项的名字、类型、取值范围等)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有关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2)外模式(ExternalSchema),外模式外模式又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它面向用户,是用户眼中的数据库。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外模式(续),外模式的地位:介于模式与应用之间模式与外模式的关系:一对多外模式通常是模式的子集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反映了不同的用户的应用需求、看待数据的方式、对数据保密的要求对模式中同一数据,在外模式中的结构、类型、长度、保密级别等都可以不同外模式与应用的关系:一对多同一外模式也可以为某一用户的多个应用系统所使用但一个应用程序只能使用一个外模式,外模式(续),外模式的用途保证数据库安全性的一个有力措施每个用户只能看见和访问所对应的外模式中的数据,(3)内模式(InternalSchema),内模式(也称物理模式或存储模式)它具体地描述了数据如何组织并存放在外部存储器上,即给出了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和物理存取方法。内模式是由系统程序员选择一定的文件结构组织起来的,也是由他们编制存取程序实现数据存取的,故内模式又称系统程序员视图。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内模式(续),例如学生记录,如果按堆存储,则插入一条新记录总是放在学生记录存储的最后,如右图所示,内模式(续),如果按学号升序存储,则插入一条记录就要找到它应在的位置插入,如图(b)所示如果按照学生年龄聚簇存放,假如新插入的S3是16岁,则应插入的位置如图(c)所示,记录不同的存储方式示意图,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用户级,用户视图,概念级,全局视图,物理级,存储视图,三级模式中:模式是内模式的逻辑表示;内模式是概念模式的物理实现;外模式则是概念模式的部分抽取。,三级模式结构的一个具体实例,外模式,模式,内模式,1.3.3数据库的两级映像,三级模式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二级映象在DBMS内部实现这三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1)外模式模式映象,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外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同一个模式可以有任意多个外模式每一个外模式,数据库系统都有一个外模式模式映象,定义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映象定义通常包含在各自外模式的描述中,外模式模式映象(续),保证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当模式改变时,数据库管理员修改有关的外模式模式映象,使外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2)模式内模式映象,模式内模式映象定义了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说明逻辑记录和字段在内部是如何表示的数据库中模式内模式映象是唯一的该映象定义通常包含在模式描述中,模式内模式映象(续),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了(例如选用了另一种存储结构),数据库管理员修改模式内模式映象,使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不受影响。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简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1.3数据库系统结构,1.3.1数据库系统内部的模式结构从数据库管理系统角度看1.3.2数据库系统外部的体系结构从数据库最终用户角度看,1.3.2数据库系统外部的体系结构,单用户结构主从式结构分布式结构客户/服务器结构浏览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结构,1.单用户数据库系统,整个数据库系统(应用程序、DBMS、数据)装在一台计算机上,为一个用户独占,不同机器之间不能共享数据。早期的最简单的数据库系统:例如一个企业的各个部门都使用本部门的机器来管理本部门的数据,各个部门的机器是独立的。由于不同部门之间不能共享数据,因此企业内部存在大量的冗余数据。例如人事部门、会计部门、技术部门必须重复存放每一名职工的一些基本信息(职工号、姓名等)。,2.主从式结构的数据库系统,一个主机带多个终端的多用户结构数据库系统,包括应用程序、DBMS、数据,都集中存放在主机上,所有处理任务都由主机来完成各个用户通过主机的终端并发地存取数据库,共享数据资源,主从式结构的数据库系统,主机,终端,主从式结构的数据库系统(续),优点易于管理、控制与维护。缺点当终端用户数目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主机的任务会过分繁重,成为瓶颈,从而使系统性能下降。系统的可靠性依赖主机,当主机出现故障时,整个系统都不能使用。,3.分布式结构的数据库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在逻辑上是一个整体,但物理地分布在计算机网络的不同结点上。网络中的每个结点都可以独立处理本地数据库中的数据,执行局部应用同时也可以同时存取和处理多个异地数据库中的数据,执行全局应用,分布式结构的数据库系统(续),优点适应了地理上分散的公司、团体和组织对于数据库应用的需求。缺点数据的分布存放给数据的处理、管理与维护带来困难。当用户需要经常访问远程数据时,系统效率会明显地受到网络传输的制约。,4客户服务器结构的数据库系统,把DBMS功能和应用分开网络中某个(些)结点上的计算机专门用于执行DBMS功能,称为数据库服务器,简称服务器其他结点上的计算机安装DBMS的外围应用开发工具,用户的应用系统,称为客户机,客户服务器数据库系统的种类,集中的服务器结构一台数据库服务器,多台客户机分布的服务器结构在网络中有多台数据库服务器分布的服务器结构是客户服务器与分布式数据库的结合,客户服务器结构的优点,客户端的用户请求被传送到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进行处理后,只将结果返回给用户,从而显著减少了数据传输量客户机不是毫无运算能力的输入、输出设备,而是具有了一定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能力,通过把应用软件的计算和数据合理地分配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两端,可以有效地降低网络通信量和服务器运算量。由于服务器连接个数和数据通信量的限制,这种结构的软件适于在用户数目不多的局域网内使用。国内目前的大部分ERP(财务)软件产品即属于此类结构。,回应,SQL请求,Client,SQLServer,客户服务器结构的缺点,“胖客户”问题:系统安装复杂,工作量大。应用维护困难,难于保密,造成安全性差。相同的应用程序要重复安装在每一台客户机上,从系统总体来看,大大浪费了系统资源。系统规模达到数百数千台客户机,它们的硬件配置、操作系统又常常不同,要为每一个客户机安装应用程序和相应的工具模块,其安装维护代价便不可接受了。,5.浏览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结构,客户端:浏览器软件、用户界面浏览器的界面统一,广大用户容易掌握大大减少了培训时间与费用。服务器端分为两部分: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大大减少了系统开发和维护代价能够支持数万甚至更多的用户,三层C/B/S结构,发送命令,处理命令后请求数据,返回数据,处理数据后返回结果,Client,WebServer,DatabaseServer,客户端运行浏览器软件。浏览器以超文本形式向Web服务器提出访问数据库的要求,Web服务器接受客户端请求后,将这个请求转化为SQL语法,并交给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得到请求后,验证其合法性,并进行数据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结果返回给Web服务器,Web服务器再一次将得到的所有结果进行转化,变成HTML文档形式,转发给客户端浏览器以友好的Web页面形式显示出来。,小结,数据管理的发展过程数据模型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概念模型,E-R模型三种主要数据库模型数据库系统结构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数据库系统两层映像系统结构,作业,查阅资料,完成以下报告: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与展望A4打印,正文宋体、小四,单倍行间距。列出参考文献。不超过三页。周五上课时交。邮箱:database_ustb_ies密码:abc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