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课件6.岩土测试总复习.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2857436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土工程课件6.岩土测试总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岩土工程课件6.岩土测试总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岩土工程课件6.岩土测试总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岩土工程原位测试技术(总复习),2,内容,第1章地基静载荷试验第2章静力触探试验第3章圆锥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第4章旁压试验(不要求)第5章波速试验第6章基桩静载荷试验第7章基桩动荷载试验第8章锚杆抗拔试验(不要求)第9章深基坑工程的监测与检测(不要求),3,第1章地基静载荷试验,一基本内容1地基基础的一般知识地基基础的主要类型地基基础的常用检测方法2地基静载试验的设备、方法和测试原理设备一般由承压板、加荷系统、反力系统、观测系统四部分组成试验方法一般采用慢速加载法测试原理依据弹性半无限空间作用局部表面荷载的解答,也可用数值解法求得应力和位移分布,4,3天然地基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天然地基复合地基4试验成果的整理分析方法试验成果的整理测试曲线的绘制与判读测试成果的应用,5,二重点1各种地基测试方法的适用范围2天然地基和复合地基的压板选择3千斤顶和堆载重量的确定4ps曲线的判读和应用,6,第2章静力触探试验,一基本内容1试验设备和方法2基本测试原理,3试验成果的整理分析4成果的应用二重点1测试曲线的判读2超前滞后现象及其发生原因3测试结果的应用,7,第3章圆锥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一基本内容1试验设备和方法2基本测试原理,3试验成果的整理分析4成果的应用二重点1测试曲线的判读2测试结果的应用,8,第4章旁压试验,一基本内容1试验设备和方法2基本测试原理,3试验成果的整理分析4成果的应用二重点本章不要求,9,第5章波速试验,一基本内容1试验设备和方法2基本测试原理,3试验成果的整理分析4成果的应用二重点1测试结果的计算分析2测试结果的应用,10,第6章基桩静载荷试验,一基本内容1基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1)试验设备和方法(2)基本测试原理,(3)试验成果的整理分析(4)成果的应用2其它(不要求),11,二重点1基本测试方法和设备选择2测试曲线的绘制和判读3测试结果的应用,12,第7章基桩动荷载试验,一基本内容1反射波法(1)试验设备和方法(2)基本测试原理和波形判读,2CASE法(1)试验设备和方法(2)基本测试原理和承载力计算,13,二重点1反射波法的测试要点2反射波法时程曲线(波形)的判读,14,05年试卷解答,一选择题:(可多选,每题2分,共20分)1地基静载试验可以测定地基土的。A基床系数B压缩模量C变形模量D泊松比2静力触探适用于由构成的地层。A硬粘土B软粘土C淤泥D一般砂土3动力触探适用于由构成的地层。A硬岩B硬粘土C淤泥D松散卵石土4桩的反射波法测试可以。A使用位移传感器B确定缺陷的位置C使用力棒激振D判断缺陷的严重程度,15,5采用CASE法测试桩的承载力时必须。A有本场地的动静对比资料B进行曲线拟合C有可靠的CASE阻尼系数D使桩产生足够的贯入度6CASE法和反射波法的基本假设之一是将桩身中传播的应力波看作为波。A球面B柱面C平面D不规则7可以采用方法测试地基土的变形模量和承载力。A动力触探B静力触探C静载试验D波速试验8波速试验可以采用的方法激振。A动力触探B标准贯入C捶击地面D剪切波锤,16,9应力波在桩身中传播时,遇到截面阻抗变大的界面会产生反射波,该反射波产生的质点运动速度与入射波产生的质点运动速度的方向。A相同B不同C相反D垂直10岩土工程原位测试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的地质勘探、检测和监测工作中。A边坡工程B建筑工程C环境工程D交通工程,17,二简述下列各题:(每题10分,共30分)1地基静载荷试验采用慢速法时为什么要规定稳定标准?,2桩的反射波法测试对于测试波形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慢速法的试验过程应满足稳定标准,其原因在于:1)慢速加载的目的在于模拟实际静力荷载作用过程,所以要求加载过程缓慢;2)为了充分反映地基的变形特性,特别是软土的变形特性;3)为了统一试验标准,使试验结果具有可比性。,答:为了有效地识别来自桩身的信号,测试波形应满足如下一些基本要求:1)测试波形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2)测试波形应规则、清晰,无明显的畸变和震荡现象;3)波形的尾部应归零。,18,3当同一场地中的地基静载试验的结果差异较大时应如何处理?,答:1)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2)补充测点;3)如果证实差异大的原因是偶然因素,则可剔除该点的数据后重新分析;4)如果证实场地很不均匀,应补充测点并经统计分析后得出场地的代表值,同时在测试结果中明确指出场地的不均匀性。,19,三求解下列各题:(共50分)1.某工程采用砂石桩构成复合地基,已知桩的布置方式为等边三角形,桩的中心距为1.2m,设计方要求该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不低于300kPa。现决定采用单桩复合地基测试法进行检测,请选择压板的形状、尺寸和千斤顶的级别,如果采用堆载的方式作为反力,试计算确定堆载物(包括平台)的重量。(20分),解:压板面积应为:,选用圆形压板,其直径为:,最大加载量为:,20,2某工程采用重型动力触探对地基土进行测试,所获得的动力触探曲线如图1。请在该图上进行地基土的力学分层,并确定各层土的动探平均值N63.5。(10分),千斤顶的加载能力应大于750kN,故选100T级的千斤顶。,堆载物的重量应大于:选:N=850kN,图1,21,3对某工程的两根试桩(桩的直径为0.8m)进行静载试验,所得测试曲线如图2。试根据该图确定两根试桩的极限承载力和容许承载力。(10分),解:A桩无陡降段,取位移为40mm时的桩顶荷载为桩的极限承载力,其值为7.5MN,相应的容许承载力为3.75MN,但该值大于桩的临界荷载(3.0MN),故取桩的容许承载力为3.0MN。,图2,B桩有陡降段,取陡降段起始点的荷载为极限荷载,其值为2.8MN,相应得到容许承载力为1.4MN,该值小于桩的临界荷载(2.1MN),可。,22,4.用反射波法对一批预制钢筋混凝土工程桩进行了完整性检测,图3为其中7#桩的实测波形图,如已知桩长为7.8m,试判断该桩是否为完整桩,在图中标出桩顶和桩底对应的位置,计算该桩的实测波速C。又如给出的桩长在16m左右,则该桩应属于什么类型的桩?(提示:1ms=0.001s)(10分),23,解:桩顶的位置可取t=0的位置,桩底的位置有可能在t=3.7ms或t=7.4ms的地方,需要计算比较后确定。,因为已知桩长为7.8m,如取t=3.7ms,可算得波速:,C=2L/t=27.8/0.0037=4216m/s,如取t=7.4ms,则波速为:,C=2L/t=27.8/0.0074=2108m/s,因前者的波速较合理,故桩底的位置应在t=3.7ms处。,因波形在t=0和t=3.7ms间无缺陷信号,故判断该桩为完整桩,桩的实测波速为4216m/s。,如给出的桩长在16m左右,则桩底应在t=7.4ms处,因波形在t=3.7ms处有明显的同相反射,故该桩的中部存在较严重的缩径类缺陷。(认为t=7.4ms处为二次反射也可,此时应判为断桩。),24,考试时间:2006年06月20日上午:9:5011:50考试地点:13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