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长骨与成人长骨的区别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2833455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长骨与成人长骨的区别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儿童长骨与成人长骨的区别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儿童长骨与成人长骨的区别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儿童长骨与成人长骨的区别儿童长骨为软骨化骨,出生时两端仍为软骨(骺软骨),由骨干、干骺端、骺、骺板四部分构成;成人长骨分骨干和骨端两部分。2、骨质疏松与骨质软化的区别3、 死骨为何密度特别高?一、死骨周围骨质被吸收密度降低而死骨本身密度不变,或在肉芽组织、脓液的包绕衬托下死骨显示为相对高密度。二、死骨被压缩或晚期死骨清除,骨髓腔内新骨形成,这是绝对密度增高。4怎样判断长骨骨折的移位及成角情况?以骨折近端为基准点判断骨折远端相对于近端的移位情况。两骨折断端成角的角尖所指方向为成角方向(即凸向哪侧就向哪侧成角)。1、 急、慢性骨髓炎的典型X线表现和两者的主要特点。急: 1、早期临床症状明显,但X线照片无明显骨质异常改变 (2内) ; 2、骨质破坏为主,干骺端明显(骨骺多不受侵犯); 3、骨膜反应 4、病理骨折。慢:1、明显的骨质增生为主要征象;2、死骨,死腔; 3、骨骼增粗变形。2、 滑膜型关节结核与化脓性关节炎的区别。3、 良、恶性骨肿瘤鉴别要点。1、 肺叶与肺野的概念有何不同肺野:正常充气的两肺在胸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较为透明的区域.肺叶:肺叶与肺段右叶有上、中、下三个叶,左叶有上、下两叶。各肺叶由叶间裂分隔。2、 钙化与血管断面的区别钙化 血管横断面密度极高且不均匀密度增高且均匀形状多不规则形状为圆形不与支气管横断面伴行常与支气管横断面伴行部位不定肺门周围3、 纤维化病变和肺纹理如何区别1纤维病变边缘锐利,粗细一致而不分支。肺纹理则由粗变细分支,边缘清楚,而不锐利。2如有大量纤维病变,附近的组织常有牵拉改变,如肋间隙变窄,纵隔、肺门向患侧移位等。肺纹理则无此现象。4、 肺气肿和气胸如何区别肺气肿:两肺野透亮度增高,两膈肌位置下移至第11后肋处,两膈表面之正常圆顶状消失,而变为平坦,且由内上向外下斜行,以右膈为明显。诸肋骨较低平,心脏较细而长。气胸:肺野外带透亮度明显增加,其内无肺纹理,肺大部分被压缩至肺野内侧带,其外缘清楚,纵隔向健侧移位,横隔下移,同侧肋间隙增宽,患侧胸腔内可见气液平面。5、 大量胸腔积液与一侧性肺不张如何区别大量胸腔积液:弧形凹面上缘达第2肋前端下缘以上的积液,患侧肺野呈均匀致密影,有时仅见肺尖部透明,并可见肋间隙增宽,横隔下降,纵隔向健侧移位。一侧性肺不张:患侧肺野均匀致密,肋间隙变窄,纵隔向患侧移位,横隔升高,健侧代偿性肺气肿。6、 肺脓肿空洞与肺结核空洞的X线表现有何不同肺脓肿:肺野见大片致密影,边缘模糊,其内可见含有液面的透光区,洞壁较厚,大于3mm,内壁较光滑,外壁较模糊-急性肺脓肿厚壁空洞。肺结核:肺野见数个大小不等类圆形环形阴影,洞壁较薄, 小于3mm,洞壁内外光滑清楚,周围见索条状致密影-肺结核薄壁空洞。7、 肺不张与肺实变的X线鉴别肺不张:不张肺叶缩小,密度均匀增高,相邻叶间裂呈向心性移位,纵隔及肺门可不同程度向患部移位。肺实变:实变区中心密度高,边缘密度常较淡。当扩展至肺门附近,出现空气支气管征。1、 从解剖学上如何理解大叶性肺炎X线表现的特点 1.充血期:肺纹理增多或正常 2.实变期:大片致密实变影,叶间裂为界,有时可见支气管充气征 3.消散期:密度减低,散在的斑片状阴影2、 大叶性肺炎和干酪样肺炎的区别病理区别:大叶性肺炎肺泡内大量纤维素样物质渗出伴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干酪样肺炎是带有大量结核菌的干酪样物质进入肺组织即可造成干酪性肺炎。影像学区别:大叶性肺炎是大片状阴影,多位于上叶,不伴空洞,周围少见卫星灶;干酪样肺炎是不规则的片状阴影伴空洞,多位于尖后段及背段,密度较高,或病灶中央密度高,周围淡薄;可见结核肺内播散灶;病变组织体积缩小及胸廓塌陷。4、中央型肺癌的X线表现 中央型肺癌:发生于肺段或肺段以上支气管X线表现:直接征象:肺门肿块、支气管改变间接征象: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不张、阻塞性肺3.继发性肺结核与原发型肺结核有何不同原发综合症:原发病灶、淋巴管炎、结核性淋巴结炎组成。X线表现:1.肺内原发灶云絮状渗出性病灶2.淋巴管炎索条状阴影3.结核性淋巴结炎肺门及纵隔肿块1. 浸润型肺结核:静止病灶重新活动,外源性再感染。X线表现:1.两上肺野分布为主;2.多发、多形病灶:活动性-渗出实变、空洞,干酪性肺炎稳定性-间质结节、结核球愈 合-纤维化、钙化2.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病理: 浸润性肺结核发展而来。X线表现:1、浸润性肺结核表现。2、纤维化表现:胸廓变形、气管移位、肺门移位。1、 如何判断左房、右房、左室、右室扩大左室大:左室段延长向外膨隆,心尖向左下延伸;心后间隙变窄。左房大:食管受压后移;双房影;左主支气管抬高;病理第三弓。右室大:梨形心,心尖圆钝上翘,心前间隙变窄。右房大:右房心高比1/22、 三种病理心型常见于哪些疾病1、 二尖瓣型心: 梨形心,主动脉结小或正常,肺动脉段突出,心尖圆钝上翘。代表右室增大一类的心脏病,例如风心病二尖瓣病变、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瓣狭窄、房缺等。2、主动脉型心:主动脉结增宽,肺动脉段内凹,左室段延长。代表左室增大一类的心脏病,例如高心病、主动脉瓣病变。3、普大型心:心脏向两侧均匀扩大。代表双侧负荷增加的心脏病或心包病,例如心肌病或心包炎,心衰。4、靴型心:代表右室大为主 ,右心排血受阻或右心漏斗部发育不全,有肺动脉狭窄。如法洛氏四联症。3、心胸比值如何测量4、 二尖瓣狭窄与房间隔缺损的X线征象鉴别MS:1.梨形心2.左心房,右心室增大(右心缘双房影,食管前缘轻度受压(左房大);主动脉结缩小;肺动脉段突出;心尖圆隆,心前缘与胸骨接触面增大(右室大)3. 肺淤血及间质性肺水肿4.主动脉结缩小5.二尖瓣钙化ASD:1、心脏呈二尖瓣型,有中度增大;2、右房及右室增大,尤以右房增大为主要特征;3、肺血增多,肺动脉段突出,肺门血管扩张,透视下搏动增强,常有“肺门舞蹈”;后期可出现肺动脉高压。4、左房左室不大,主动脉结缩小或正常。1.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X线表现的直接、间接征象是怎样的?胃溃疡:直接征象: 龛影:多见于小弯侧,切线位呈现乳头状、锥状或其它形状, 边缘光滑整齐,密度均匀,底部平整或稍不整 龛影口部的透明带(粘膜线,项圈征,狭颈征) 粘膜皱襞均匀性纠集间接征象 :1.痉挛性改变-对侧胃壁指状痉挛切迹2.分泌增加-胃潴留3.蠕动增强或减慢4.排空加速或减慢十二指肠溃疡:直接征象-龛影,4mm12mm大小,多为正位像,粘膜纠集 恒久的球部变形(瘢痕、痉挛所致),也能作出诊断间接征象:激惹征 幽门痉分泌增加张力增高或降低 固定压痛1、 良恶性胃溃疡的鉴别要点。1、 气腹对胃肠道穿孔的诊断价值如何?未见气腹能否排除胃肠道穿孔?2、怎样确定肠梗阻之诊断,如何进一步推测梗阻之部位? 1.有无肠梗阻:胀气肠袢(卧位片)和气液平面(立位片)2.梗阻部位:高位-左上腹部 低位-胀气肠袢范围大,阶梯状气液平面数量多 空肠上段-左上腹 空肠下段、回肠上段-左腹 回肠下段-盆腔及右下腹 结肠-环绕腹部3.病因:腹部术后或炎性粘连、肠套叠、疝4.梗阻程度:完全、不完全(结肠内有无气体)3、肝癌与肝血管瘤的诊断、鉴别诊断?肝血管瘤:CT平扫:单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晰,可见小钙化密度影,瘤内也可见不规则更低密度;肝癌:CT平扫:不均匀低密度影,合并坏死、囊变、陈旧出血则密度更低,新鲜出血密度增高,大多边界不清,少许有假包膜;占位效应;多数见肝硬化1、 区别急性硬膜下血肿与急性硬膜外 血肿影像表现。硬膜下:多见于硬脑膜中动脉断裂,出血积存于颅骨内板和硬膜之间。因为硬脑膜和颅骨内板之间的连接十分紧密,所以血肿的张力很高,多呈梭形,比较局限;一般不跨越颅缝,因为硬膜与颅缝是愈合着的不能分离。典型CT表现:脑外梭形 高密度病变,多见于颞顶区,骨窗常显示颅骨骨折,常伴占位效应。硬膜外:出血来源多为大脑表面静脉汇入硬膜窦之桥静脉破裂出血, 出血积存于硬膜和蛛网膜之间。血肿容易沿一侧大脑半球表面扩散,甚至累及颅底;血肿一般不跨越中线。较硬膜外血肿常见,一般不合并骨折。急性血肿CT表现为贴近颅骨内板的范围较大的新月形或月芽状高密度病变,合并占位效应。亚急性和慢性硬膜下血肿CT可表现为等密度或低密度。2、掌握常见脑血管意外的CT表现。3、了解颅内常见几种肿瘤(胶质瘤、脑膜瘤)的CT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