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出院指导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2832956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出院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儿科出院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儿科出院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科出院指导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出院一周内不能带孩子随意外出,不宜带孩子到人员密集的地方去,进行适量的户外运动,加强体质,增强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家中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饮食要清淡,少食多餐,多饮水。切忌捏住双侧鼻孔用力擤鼻涕,以免引起中耳炎、鼻窦炎。2.心肌炎 嘱患儿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以免加重心脏负担。避免受凉,预防感冒,按时服药,定期复查。3.小儿肾病综合症 嘱患儿按医嘱坚持用药,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及过度疲劳,定期复查。4.过敏性紫癜 避免接触过敏原,防止滥用药物,及时清除感染灶,以防复发。5.小儿腹泻 :(1)注意休息和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注意食物新鲜、清洁,奶瓶及其他食具每次用后都要洗净并煮沸消毒。训练小儿良好的大小便习惯。(2)注意天气变化防止受凉,夏季多饮水。(3)保持臀部的清洁并注意保护患儿臀部,防止大便次数过多而引起的红臀。(4)指导合理喂养 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尽量坚持母乳喂养,如需人工喂养要教会其科学喂养方法,逐步添加辅食,切忌几种辅食同时添加,防止过食、偏食和饮食结构突然变动,婴儿避免夏季断奶。6.小儿肺炎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天气变化要随时添减衣物,避免受凉,预防呼吸道感染,给予合理营养,按时接种,增强小儿对呼吸道病原体的免疫力。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冬天屋内要经常通风换气,但应注意避免对流风,患儿要注意保暖。7.病毒性脑炎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预防感冒。8.支气管哮喘 (1)心理指导:患儿及家长调整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避免精神紧张,同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2)饮食指导:平时少吃或不吃刺激性食物,不吃易发生哮喘的食物如牛奶、蛋类、海产品、汽水和冷饮等。(3)用药指导:告知患儿家长治疗原则为长期、持续规范和个体化治疗。(4)运动指导:鼓励患儿适当参加体育运动,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以减少哮喘发作。例如慢跑、游泳等。(5)家庭护理指导:保证患儿良好的睡眠,遵医嘱正确用药,预防上呼吸道感染。(6)寻找过敏原,避免诱发因素。9.急性感染性喉炎 (1)生活要有规律,避免着凉,在睡眠时,避免吹对流风。(2)保持口腔卫生,养成晨起、饭后和睡前刷牙漱口的习惯。(3)日常饮食要合理,多吃蔬菜水果,适当多吃梨等,增强咽喉的保养。(4)养成喝水的好习惯,最好是白开水,尤其在气候干燥的季节。10.小儿泌尿道感染(1)幼儿不穿开裆裤,便后洗净臀部,保持清洁,婴儿勤换尿布;女孩清洗外阴时由前向后擦洗,单独使用洁具。(2)及时发现和处理男孩包茎,蛲虫感染等。(3)平时多饮水,莫让小儿憋尿。(4)定期复查,防止复发与感染。11猩红热(1)患儿在家休息,不要与其他儿童接近。隔离期限自发病之日起,不少于7天。患儿如有化脓性并发症者,应隔离至炎症痊愈。(2)患儿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天不少于3次,每次30分钟。(3)患儿的痰、鼻涕要放在纸里烧掉,用过的脏手绢要用开水煮沸消毒。(4)患儿痊愈后,要进行一次彻底消毒,玩具、家具要用含氯消毒液擦拭,餐具煮沸消毒,不能擦洗的,可在户外暴晒1-2小时。12.流行性腮腺炎(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四勤一多”: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2)居室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3)恢复初期多卧床休息,保证休息和睡眠,活动循序渐进,适度户外晒晒太阳。(4)科学合理安排饮食,多吃些富含营养、易于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恢复初期不要吃酸、辣、甜味及干硬食品,以免刺激唾液腺使之分泌增多,加重肿痛。症状明显好转后可以吃一些促进唾液分泌的食物,以促进腮腺功能的恢复。(5)保持口腔卫生,每日可用2%淡盐水漱口。(6)采取呼吸道隔离至腮腺肿大后9日。13.水痘(1)常洗手洗脸,勤换衣,保持皮肤清洁;注意衣物和用具的清洁消毒,讲究卫生。(2)居室要经常通风,温湿度要适宜。(3)结痂未完全脱落,切忌抓挠。剪短指甲,避免抓伤皮肤,出现感染。(4)宜给予易消化及营养丰富的流质及半流质饮食。宜饮绿豆汤、粥、鸡蛋面等。忌油腻、姜、辣椒、香菇等刺激性食物及发物。宜多饮开水。(5)采取呼吸道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或出疹后7日止。14.麻疹(1)室内宜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避免患儿直接吹风以防受凉),保持室温于1822C,湿度5060。衣被穿盖适宜,忌捂汗,出汗后及时擦干更换衣被。(2)保持床单整洁干燥与皮肤清洁,在保温情况下,每日用温水擦浴更衣1次(忌用肥皂),腹泻儿注意臀部清洁,勤剪指甲防抓伤皮肤继发感染。(3)加强五官的护理。室内光线柔和,常用生理盐水清洗双眼,再滴入抗生素眼液或眼膏,可加服维生素A预防干眼病。防止呕吐物或泪水流入外耳道发生中耳炎。及时清除鼻痂、翻身拍背助痰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口腔护理,多喂水,可用生理盐水或朵贝液含漱。(4)常更换食物品种并做到少量多餐,以增加食欲利于消化。多喂开水及热汤,利于排毒、退热、透疹。恢复期应添加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指导家长做好饮食护理。 (5)对病人采取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至疹后10天。15手足口病(1)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处理。一般常用含氯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于日光下暴晒。患儿粪便需经含氯消毒液消毒2小时后倾倒。(2)口腔护理 患儿因口腔疱疹不愿进食或拒食,应给患儿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的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禁食冰冷、辛辣、咸、酸等刺激性食物,同时避免患儿禁食过热的食物,以免刺激疱疹及溃疡面而引起疼痛。 应保持口腔清洁,每次餐后应用盐水或淡盐水漱口,口腔有糜烂者可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促使创面早日愈合。(3)皮肤护理 应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勤换洗消毒。患儿皮肤保持清洁,每日用温水擦洗皮肤2次,勿用肥皂,动作轻柔,勤换衣服,穿宽松柔软棉质衣裤。修剪患儿指甲,防止搔抓皮肤,皮疹外涂炉甘石洗剂,防止疱疹破溃后感染。3、发病高峰期间,家长少带小儿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做好小儿的卫生保健,做到饭前便后洗手,玩具、餐具要定期消毒,家庭室内保持空气新鲜。 4、手足口病可反复感染,避免患儿与正常孩子接触,以免传染其他孩子。传染期从发热或出疹开始为14天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