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介绍.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826928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介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介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介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2013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第卷(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滞留投掷对峙置之不理B.禅让阐明讪笑潸然泪下C.谚语赝品砚台垂涎三尺D.坚毅歼灭虔诚潜移默化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有48%的大学生同情心或爱心极度衰退,这是人们不重视阅读,而过度科技产品所造成的结果。国际互联网传递着世界最新消息,它了各国文化,使越来越多的人相互了解。高一三班球队很强,同他们比赛我们要认真准备,不可掉以轻心。A.依赖勾通势力B.依靠沟通势力C.依靠勾通实力D.依赖沟通实力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部新开发的这个景区真是秀丽神奇,青青的山,绿绿的水,令人流连忘返。B.尽管十几年来经历了许多风雨,但老赵一家五口人始终相敬如宾,和睦相处。C.学习成绩的提高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一口吃成胖子,是不切实际的。D.真正的名家学者并不愿他的学生亦步亦趋,而是希望他们超越老师。4.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针对连续两个季度经济增速下滑,政府出台了减轻小微企业税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B.放手让更多的人参与环保,保障和提高公众的环境权益,这正是现代社会依法推进环境保护。C.有无伟大、不朽的经典,可以说明一个民族是否成熟,也可以决定一个民族是不是在文化上先进。D.在多数人已过上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的情况下,对简朴生活的提倡,有助于我们校正生活的目标和质量。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古诗词中的生态意境中国古代诗词洋洋洒洒,篇什众多。这些集中反映了华夏古典文学伟大成就的瑰宝,闪烁着先哲们洞悉世界的智慧光芒,展示了古人多姿多彩的艺术情怀。尤其是诗篇内容中所表现出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对自然环境关爱之情,更是难能可贵。中国古诗词中对春光绿色的留恋赞美可谓比比皆是。韩愈在晚春中写道:“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在诗中,花草树木仿佛也有了灵性,知道明媚的春光即将离去,便以姹紫嫣红的繁花来留住春天。作者渴望留住春天以及留恋春光的心情跃然纸上。又如辛弃疾在鹧鸪天中的“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天孕育着希望,绿色象征着生命。对“春”和“绿”的向往不正是我们如今环境保护所倡导、所追求的生态家园啊。孔子曾经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大凡中国古代诗词的内容多半是与自然山水有着密切关联的。唐代诗人王维在桃源行一诗的开篇中写道:“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诗中那悠悠摇荡的渔舟、夹岸的红桃、苍翠的春山、澄澈的青溪,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画卷。南宋诗人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尤其是这后两句,可谓意蕴深刻,其暗喻我们姑且不论,单从字面上理解,其内容与我们如今强调的水源地保护几乎有异曲同工之妙。有着“诗仙”之称的李白更是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堪称千古绝唱的山水名句。如“飞流直下三千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等等,把读者带入了“江山如此多娇”的意境之中,从而更加激起了人们对大自然的亲和之心与爱恋之情。古人开明的生态意识不仅仅表现在对青山绿水的赞誉与亲近上,还包含着对自然界各种动物的亲昵与关爱之情。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诗句十分活泼新鲜。这两句诗上句写莺,下句写燕,正可谓莺歌燕舞。一个“争”字将初春时节鸟儿叽叽喳喳、争抢向阳高枝的情景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读之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同时也更增强了我们人类与自然界生灵万物和谐相处的意识。其实古人对待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岂止是赞美,更可贵的是提倡保护野生动物的态度和观念。王建在寄旧山僧中“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的诗句就鲜明地褒扬了怜爱动物、救助生命的行为。其中的“求”和“乞”更是表明诗人爱心的点睛之处。恩格斯曾经把中国的古典文学喻为“地球上最灿烂的花朵”,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古代诗词无疑是这“灿烂花朵”中的灵魂与精华。在强调保护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古诗词中所体现的生态理念和生态智慧对于我们当今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无疑是值得珍视和借鉴的。5.下面有关“古诗词中的生态意境”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诗词中赞美春天和绿色的诗句与今人追求美好生态家园的理念基本一致。B.中国古代诗词的很多内容与自然山水有关,表现了古人对青山绿水的赞誉与亲近。C.中国古代诗词有些内容包含都会古人对自然界各种动物的亲昵与关爱之情。D.中国古代诗词的部分诗句鲜明提出了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6.对下列诗句中所体现的生态意境的分析,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在人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画卷。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与今人强调的水源地保护有异曲同工之妙。C.“几处早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突出展现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态度和观念。D.“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鲜明地褒扬了怜爱动物、求助生命的行为。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诗词不计其数,题材丰富多样,展示了古人多姿多彩的艺术情怀。B.与山水相差的古代诗词往往能激起人们对大自然的亲和之心与爱恋之情。C.中国古代诗词有些内容体现出人类要与自然界生灵万物和谐相处的意识。D.闪烁着先哲智慧光芒的中国古典诗歌被恩格斯喻为“越陷越深上最灿烂的花朵”。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言语文言文,完成8-10题。秦兵逼肥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符)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符)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初,秦兵少却,朱序在陈后呼曰:“秦兵败矣!”众遂大奔。序因与张天锡、徐元喜皆来奔。获秦王坚所乘云母车。复取寿阳,执其淮南太守郭褒。(选自资治通鉴)注:蹙,紧迫,急促。蔑,无。略,巡视。8.对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却:后退B.以决胜负,不亦善乎善:善良C.我众彼寡,不台遏之遏:阻止D.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藉:践踏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秦兵逼淝水而陈吾尝跂而望矣B.以决胜负,不亦善乎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C.死者什七八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D.序因与张天锡、徐元喜皆来奔因人之力而敝之10.对这段文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淝水之战前,秦军以优势兵力在淝水摆开阵势,晋军谢玄要求秦军后退一下,让晋军渡河去和他们决一死战。B.秦军统帅想借晋军渡河时乘机攻打他们,于是答应晋军要求,同时指挥秦军撤退,但是秦军一退就失去了控制再也不能停住。C.谢玄等率领晋军向秦军猛攻,晋军将领朱序乘机跑到秦军阵中大喊:“秦兵败矣!”秦兵信以为真,于是转身争着逃跑。D.秦军逃跑,蔡融眼见情况不妙,急忙骑马前去阻止,希望稳住阵脚,不料战马被乱兵冲倒,他也被晋军追兵杀死。第卷(共70分)四、(16分)11.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然后用斜线(/)给画线的部分断句。(限3处,3分)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清毕沅岳飞)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3分)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小题,10分)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金石可镂。(荀子劝学)物华天宝,:,徐孺下陈蕃之榻(王勃滕王阁序)昔人已乘黄鹤去,。黄鹤一去不复返,。(崔颢黄鹤楼)采菊东篱下,。山气日夕佳,。(陶渊明饮酒其五)秦人不暇自哀,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五、(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奇石琬琦吴老先生的奇石店在郁林郡远近闻名,他的一手赏石绝活,更是诸多同行一致钦佩的,不管是什么样的石头,只要往吴老先生跟前一摆,他立马就能说出石头的产地和价值来。这日晨起开店不久,就来了个络腮胡子,指名道姓地要见吴老先生。先生那时正在后堂与两位知交品茶,见有客来访,使转出店堂来。那络腮胡子身材魁梧,满脸横肉,却是满脸堆笑:“吴老先生,久仰大名,在下有一块石头,想请先生看看,如果合适,还请先生收留。” 这人脸生,外地口音,又带凶相,吴老先生有些想拒客。但看络腮胡子身后的两个壮汉呲牙咧嘴,肩上的铁扁担被压得半弯,扁担下的那件东西还用布盖着,显见就是那块石头。店里好久没收过这么大块的石头,而且看这架势,络腮胡子对这石头又分外珍爱,吴老先生不禁起了好奇之心。说:“先看看东西再说吧。”络腮胡子却是左右看看,显得有些为难。吴老先生忙将他们让进后堂,并满怀歉意地打发了两位知交。络腮胡子这才示意那两个壮汉将石头小心翼翼地放下,然后挥手让他们出去。待后堂只剩下两个人后,络腮胡子抢前一步,将布轻轻撩开,一边撩,一边紧张地观察着吴老先生的神色。只见先生先是大睁着眼睛期待地看着,待整块布揭开之后,先生脸上微露惊讶之色,紧接着就是拈着胡须,颔首微笑。络腮胡子心里不禁一喜,急问:“先生,这石头”吴老先生脸色一正,说:“还是我先来问你吧你是否外地人?” 络腮胡子点头不迭:“正是,在下昨夜才来到贵城。”吴老先生又问:“是否以前从未玩过石头?”络腮胡子继续点头:“先生真神人了。” 吴老先生的脸色越来越凝重了:“你是否刚刚听说陆太守离任?并且不相信陆太守当真是清官?”络腮胡子满脸喜色顷刻消失,惊讶与惶恐,还有几分恼怒,都显露了出来。但他还是极力按捺着:“吴老先生果然料事如神!但不知此话怎讲?”吴老先生淡淡一笑:“这种石头在我们郁林郡随处可见,普通得很。但你手上这块,三天前就轰动了整个郁林郡,百姓们都称之为廉石。论价格不值几文钱,论价值却也算无价之宝。我劝你还是尽早物归原主吧。” 络腮胡子悻悻离去,却把那块石头弃在店中。吴老先生无奈,上街去请了两个壮汉,又请了马车,很费了一番周折,才将石头运至郁州码头。果然,那艘小船正静静地停泊在一个僻静处。吴老先生上船施礼,一位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子迎了出来,那便是刚离任的郁州太守陆绩。陆绩虽不好玩石,但平日喜到市井走动,对吴老先生这位赏石奇才早有耳闻。当下吴老先生命人将石头抬上船,二人进入舱中,相谈甚欢。 吴老先生说:“太守受惊了。”陆绩哈哈一笑:“吴老先生果然眼光犀利,竟然一眼认出这块石头就是我船上的。”吴老先生说:“太守过奖。三天前,太守离任,行李物品过轻,船工恐遇狂风急流会出事,太守因叫人上岸搬来此石压舱。此事郁林城里无人不知,此石亦被我等尊为廉石,在下怎敢轻易忘却?”陆绩叹息:“本来三天前就该起程,刚行了数里水路,贱内忽染小疾,所以又转了回来。不想昨晚来了一帮汉子,硬说我刚离任,定然搜刮了很多财物,上来翻抄了一番。一无所获,又以为我这块石头是什么稀世珍宝,硬抢了去。白费了这一番工夫。”吴老先生说:“这帮汉子想是从外地流蹿至本城的,听市井传言太守携石上船,自是有眼无珠。若是郁林本地人,太守如此廉洁公正,端的是谁人不知?”二人相视而笑。是日午时,陆太守的小船悄悄离开郁林郡。这“廉石”被抢的故事,也迅速在市井中流传开来。此后三年,所有盗贼过郁林城均绕道,城内男子亦以留络腮胡子为耻。14.经吴老先生一番盘问之后,“络腮胡子满脸喜色顷刻消失,惊讶与惶恐,还有几分恼怒,都显露了出来”。结合文意,说说“络腮胡子”惊讶、惶恐和恼怒的原因。(3分)惊讶:惶恐:恼怒:15.“廉石”被抢的事过去后的三年中,为什么“所有盗贼过郁林城均绕道,城内男子亦以留络腮胡子为耻”?(3分)16. 通读全文,你觉得吴老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17. 小说以“奇石”为题,请简要回答奇石“奇”在哪些方面?(4分)六、(40分)18.,请先在下面短语中的横线上填上一个自己认为合适的词语(如美丽、善良、忧郁等),然后以其为题目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那一双的眼睛山东省2013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第卷(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A 2.D 3.B 4.C二、(9分,每小题3分)5.D 6.C 7.D三、(9分)8.B 9.A 10.C第卷(共70分)四、(16分)11.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12.我是学习道理的,哪里管他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13.驽马十驾/锲而不舍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此地空余黄鹤楼/白云千载空悠悠悠然见南山/飞鸟相与还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五、(14分)惊讶的原因是:吴老先生料事如神,竟然对自己的事情知道得如此清楚。惶恐的原因是:自己的情况和抢劫行为已被人知道,内心害怕恐慌。恼怒的原因是:吴老先生如此步步紧逼地追问,让他感到恼火。15.因为人们非常尊敬陆太守,十分痛恨抢劫“廉石“的盗贼。盗贼对郁林城心生敬畏。16.吴先生赏石技艺高超,远近闻名;爱好高雅,喜欢交友;目光犀利,细心机智;崇尚廉洁公正、富有正义感。17.一块普通的石头却被盗贼当作稀世珍宝抢走(论价格不值几文钱,论价值堪称无价之宝);原本是太守用来压舱的石头,却被称作“廉石”,闻名全郡(太守廉洁公正,受人敬重爱戴,石头也因人而贵,受人敬奉器重)。六、(40分)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