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行为的培养与开发.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2826494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造性行为的培养与开发.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创造性行为的培养与开发.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创造性行为的培养与开发.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创造性行为的培养与开发,第二节创造性行为成为新世纪组织行为的主旋律,第三节创造性行为人员主观特征的自我培养和测定,第四节开发创造性行为应具备的客观环境,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创造性行为的特点和类型,第四章创造性行为的培养与开发,第一节创造性行为的特点和类型,创造性行为是指人这个主体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后形成一定目标和控制或调节客体过程中产生出前所未有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一种行为。创造性行为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人们内在的主观特征和外部的客观环境两方面的因素。创造性行为创造性能力创造性思维培养开发和提高,创造性行为产生的内在主观特征是创造性能力,而创造性来源于人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行为(0803名)(识记),A.首创性(不重复),B.有用性,C.适应性,D.主动性,一、创造性行为的特点,创造性行为是人这个主体为适应客体和控制客体的产物。创造性行为是人这个主体主动努力发挥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技能的产物。,A.技术发明型的创造性行为,B.科学发现型的创造性行为,C.艺术塑造型的创造性行为,D.组织管理型的创造性行为,二、创造性行为的类型,科学发现行为可分为:发现事实;提示事物的规律性。艺术的塑造包括:形象的创造和情感的创造。技术发明和科学发现,更多的是靠逻辑思维。组织管理型的创造性行为,是扩散思维与关联性思维的产物。包括:开辟市场,建立新体制,提出新战略,运用新方法。,组织生存和发展需要创造性行为,改革开放需要创造性行为,民族和国家兴旺发达以及人类历史的发展需要创造性行为,创造性行为成为新世纪组织行为的主旋律!,01,02,03,第二节创造性行为成为新世纪组织行为的主旋律,创造性是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最充分的发挥。创造性行为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第三节创造性行为人员主观特征的自我培养和测定,一、主观特征的自我培养1.有明确的目标和宏伟的志向2.善于发现问题3.勤于思考4.富于灵活性5.善于应用6.怀有好奇心7.充满自信8.坚持独立思考9.用于坚持到底,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是创造性行为的起点。,二、创造性潜能的测定研究和实验证明:1)创造性能力是可以测定的。如可用RAT、TTCT方法测定。2)创造性能力是极大多数人均具有的,而这些创造性能力也并不是先天生来就具有的,是可以从后天的培养中提高和开发的。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实验。,建立良好的环境,组织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第四节开发创造性行为应具备的客观环境,一、家庭环境,从家庭教育方面来看,从家庭气氛来看,从人际关系特别是夫妻关系上来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人的一生有1/3至2/3的时间在其中度过。,家庭环境,它对人的创造行为的产生和发挥影响较大,是开发创造力的摇篮。在家庭人际关系中,夫妻关系对创造性的影响最大。夫妻合作、互相支持、互相关怀、互相体贴是产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行为的家庭条件。,二、学校环境,学校教育用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自学能力和创造才能。,三、组织环境,-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焦虑、恐惧、自我防卫的心理状态,就会严重地抑制人的创造性行为。如3M,-自身具有创造性的领导者,才会百般珍惜群众的创造性,才会支持、扶持、鼓励群众的创造性。,人与人之间感情融洽、相互谅解、体贴关心,工作上相互配合、协调,有利于挖掘创造性。相互信任、支持、沟通、尊重、良好的精神状态。,1.要有一种激励人们勇于创新的机制和组织气氛,2.要有全力支持创新的领导,3.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本着开发创造性行为这一目的,我们应如何营造良好的组织环境?,三、组织环境,群体结构是否合理,人员搭配是否得当,对群体的工作效率和创造性的发挥影响很大。如何才合理?“同质结构”与“异质结构”,-信息沟通是组织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创造性行为产生的源泉。,高度集权的组织结构会阻碍创造与创新活动。弹性的组织结构其框架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客观环境的改变而改变。,4.要有合理的群体结构,5.要有良好的信息沟通,6.要有相对分权和弹性的组织结构,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应当做到:1)互相信任;2)互相支持;3)真正地沟通思想;4)个人间有分歧意见能互相尊重,不强加于人。5)成员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群体结构:指群体成员的组成部分,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如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结构、专业结构、性格结构等。信息沟通是组织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创造性行为产生的源泉。弹性的组织结构:指组织结构的框架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跟随客观环境的改变而有所改变。,群体结构(06名),弹性的组织结构(06名),四、社会环境,1,能允许人们自由选择工作单位和工作职业,即允许人才自由流动,2,全社会应该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民主空气,3,实行财税扶持政策,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创新活动投入的力度,四、社会环境,4,完善科技人员管理制度,鼓励转化创新成果,5,正确评价创新成果和进行奖励,36,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单选,下列选项不属于创造性行为的特点的是()A.主动性B.适应性C.有用性D.独特性,任何创造性行为都必须产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成果,这体现的是创造性行为的()A首创性B主动性C适应性D独特性,创造性行为产生的内在主观特征是()A.创造性思维B.创造性能力C.创造性气质D.创造性潜力,多选,创造性行为的特点是()A.被动性B.社会性C.管理性D.适应性,本章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