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立丽示范课历史试卷讲评.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2817254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5.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卢立丽示范课历史试卷讲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卢立丽示范课历史试卷讲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卢立丽示范课历史试卷讲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春希望高中卢立丽,准确审题、把握策略、有效表达,高阶历史思维架构:1分析/澄清2概括/综合/比较3演绎/推论4批判思维5解难/决策6评价7创意思维8形象思维9多维及散发思维,1.解题教学是解题活动的教学2.解题教学关注学生思考探究、实践操作的能力,在学生掌握解题策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1.反思修正2.补偿训练和变式延伸3.辨析引导4.挖掘探究,考什么?(命题意图)怎么考?(命题方法)怎样理解?(解题思路)怎样联系?(知识迁移)怎样变式?(触类旁通),学会思考经历解题的过程和方法体会历史学科的本质,长春希望高中卢立丽,解题教学模式展评课,1.审题失误:对关键词语理解不准确或忽视、漏审;2.基础知识不扎实;3.学科术语理解模糊;4.材料读不懂;5.不能深入分析:只停留对基本知识的肤浅理解;6.史学研究的相关问题不了解;7.不掌握一定的解题策略和方法;8.大题没有思路、无从下笔。,准确审题把握策略有效表达,有自信高分数,CACBBBBACCDD,选择题解题的基本思路研读材料对接史实维或逆向思维解答,抓关键信息,正向思,1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是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核心知识定位法,美国政治文化,维护封建统治,文庙,儒家思想,第二题:,3.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结果验证法,5.苏轼的李氏山房藏书记中记载:北宋时期,老儒生以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赶紧抄录,日夜诵读。据此推测,出现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这两本书被皇室专藏,民间不得私藏B宋代科举以策论代替诗赋,读史人数增C宋代印刷术落后,导致书籍供不应求D宋代与民族政权对峙,中原文化遭浩劫,6.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参照程度词迅速可排除,7.右图是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所著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在书中他认为:“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实施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当时爱国知识分子思考的结论是A“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一切的黑暗。”B“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C“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D“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现共和。”,时间、事件定位法,2012年新课标卷33题.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形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9.李大钊说:“历史的真实,有二意义;一是说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记录是正确的,一是说关于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解喻是正确的。前者比较的变动少,后者则时时变动。”这是因为A历史学是人文学科,具有不确定性B历史学家阐述历史,难免主观因素C人类知识不断增长与历史观的变化D历史认识总是越来越接近历史真实,史观与史学研究,影响史学研究的几个主要因素1.研究者的立场不同;2.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3.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4.时代的局限性;5.研究者的价值取向-史观等。,影响史学研究有哪几个主要因素?,10.夏朝没有留下直接的文献史料,有关记载多为转手材料,有些具有传说性质,所以夏的存在引起学者的怀疑。二里头遗址发现后,怀疑的看法逐渐减少。这是因为A该遗址的发现证明夏的传说有一定真实性B该遗址的考古发现与有关夏的文献记载一一对应C该遗址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夏的存在D该遗址的考古发现属于原始材料,史料按表现形式: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按史料价值:第一手史料(原始资料)、第二手材料(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等)史料使用的要相互参照,哪怕是第一手史料也不能绝对化。,史料与历史研究,11.选自菲利浦费尔南德兹所著世界:一部历史中的一幅示意图。该图反映了,A单一商品出口国在经济全球化中陷入困境B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产生了决定性C贸易不平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D资本流动在经济全球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命题立意分析法,全球化,以赏识的眼光看历史,12.下图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阶段特征定位法,2012.新课标卷26题.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1.阶段特征定位法2.核心知识定位法3.时间、事件定位法4.地点(空间)定位法5.猜测命题立意法6.参照法、排除法7.结果验证法8.规律法:套用一些现成的规律,可以迅速确定某些选项: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法令、政策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C.对外关系取决于国家利益与国力对比;D.妥善处理民族关系,方式在于加强各民族交流融合,目的是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E.个人观点取决于个人的阶级立场、意识形态,并与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关。,方法和策略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单一的发生作用,很多时候是多种方法并用。,核心知识、产生联想;验证题干、模糊不见;正反参照、肯定能行;时间界定、马上搞定;绝对程度、速可排除;猜到意图、八九不离十。,你的分享、我的快乐,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历史小论文,有对材料观点的概括,却没有自己的观点,字迹潦草,角度单一,没有典型史实,有论无评,(一)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概括不出观点或者没有观点泛泛而谈。没有紧扣评论对象,或有论无评。难于从题中获取解题关键信息和答题依据,没有典型史实。史料堆砌,没有认识的升华。表达不完整、论据不充分。,了解评分标准,确定表述程度,指向:西方崛起所问:评.观点任务:一要拿出观点;二要评观点;三要说明你如此评的依据要求: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概括出观点,甚至分论点,并发现可用的论据。,(二)指导解答流程明确所问解读材料提炼观点调动和运用知识形成思路表述成文,西欧崛起是内因决定,西欧崛起是世界文明交融的结果,指向-西欧崛起,结合所学,典型史实史论结合,有认识有升华(评论结合),我认为,西方的崛起首先归功于自身的创造,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受惠于其他文明的成果。故此,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原因的表述不完全准确。论据及说明如下:西方的政治文明传统和思想文化成果为其后来的崛起产生了积极影响,西方不是“突然崛起”的。如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完备的罗马法体系,为后世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度提供了借鉴来源。再如中古基督教文化传统奠定了后世西方思想文化的基调。近代西方通过自身的全方位社会革命而加速了崛起的过程,最终实现了全球霸权的建立。通过大航海和一系列殖民扩张,形成了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体系。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制度的建立,实现了政治文明的现代化。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实现了生产力质的飞跃。通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实现了思想解放和文化繁荣。,参考答案标准,肯定西方历史的同时,也不应否定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传统文明的成果,尤其是其对于西方崛起的贡献。东西方文明交往自古有之。尤其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造纸术,分别为近代西方的大航海事业、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近代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西方在近代崛起的过程中同样离不开非西方国家。通过殖民掠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亚非拉获得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原料和市场,可以说,没有上述支持,就没有西方的繁荣。综上所述,强调西方完全以自身力量实现崛起,是一种狭隘的“西方中心论”,而将西方崛起纳入到更广阔的世界背景来看,重视亚非拉文明对西方的影响,则体现了“全球史观”。因此可以说材料中的观点有片面性,应当具体分析。,一、思维的角度、路径,是解决能得分的问题欧洲崛起:内因、外因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二、有效的表达是解决能得多少分的问题文面质量: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做到书写工整、字迹清楚、不潦草、无涂抹,(1)“紧扣评论对象”。紧密围绕“西方崛起”展开评论。(2)“观点明确”。分别在开篇和结语处以“我认为”和“综上所述”等用语带出判断性或结论性的认识,有意识地主动表明自己的认识立场-你认为西方怎么崛起的?(3)“合理引用史实”。典型的相关史实,力地佐证自己的观点。(4)“多角度评论”。并非简单地认同或反对某种观点,而是对材料予以辩证分析,揭示材料中观点背后的特定视角或预设立场,由此来肯定其合理之处,批判其不足,最终得出一种综合性的稳妥的见解。题目要求中的“评论两种(或两种以上)观点”,不等于“多角度评论”。(5)“论证充分、逻辑紧密,表述清楚”。展现出较强的综合论证能力,文字流畅,要点有条理,逻辑严谨;(6)“认识的提升”。表明答题者已具备初步的理论素养,如援引了“全球史观”、“西方中心论”等专业史学理论概念,从而使其论证颇具学术意味。,内容质量:,专业化、系统化、精练化。,2012年新课标卷41.(12分)“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考什么?(命题意图)怎么考?(命题方法)怎样理解?(解题思路)怎样联系?(知识迁移)怎样变式?(触类旁通),以时代发展需要、新史观为取向、以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为载体,以史实为支撑,通过研读材料或情境,推敲限定语、主干语、问答语审题来完成解答。,谢谢,命题形式千变万化,但从根本上而言都是要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思维能力。准确的审题、恰当的策略、有效的表达,是你高考获胜的法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