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学化学组刘春香.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2817212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35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学化学组刘春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学化学组刘春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学化学组刘春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酸和碱说课,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学化学组刘春香,一、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1、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酸和碱是初中化学(人教版)第十单元的内容,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前面几单元皆由单种物质的性质、制法、用途组成,采用逐一学习的方式来传授知识,但到了第十单元却是以类进行阐述的。这样的安排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从特殊到一般,又从一般到特殊的顺序。本单元在内容安排上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选择学生日常生活或平时实验中常见的物质,通过实验来说明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同时注重通过活动与探究,讨论,调查与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训练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其实在前面已经接触到酸和碱,所以说本单元是前面几个单元知识的继续和总结,起到前承的作用。同时,学好本单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后面所学单元的知识,又起到后启的作用。,2、单元各课题的知识结构及联系,本单元共分两个课题“常见的酸和碱”“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其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进一步介绍了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本节课是总结归纳的一节课,意在使学生对该部分的内容有个全面的了解,并逐步掌握它们之间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从宏观上把握住它们的性质及相互关系,为下面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的学习打下基础。,二、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科学、简明,切合教材要求、切准学生实际、切实突出重点,体现全面性、综合性和发展性。为此,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归纳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化学性质从离子的角度认识酸和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全面分析、逻辑推理和综合归纳能力使学生对“知识来源于实践并可用于指导实践”的规律有进一步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化学现象和解决化学问题的科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化学知识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通过酸和碱的学习,使学生逐步认识到个别到一般的过程,建立各性与共性的辨证关系(4)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设置及对今后教学的影响,本节的教学重点为: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难点为:浓硫酸的稀释溶液反应前后PH的改变,三、教法的选择,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本节课我将采用谈话法、讨论法、归纳法。1、谈话法。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帮助学生发现问题。2、讨论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创设情境,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通过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会话”,自己得出结论。这节课通过对生锈铁钉去锈方式的讨论,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探索与思考,进一步掌握酸的化学性质。3、归纳法。这是科学方法的一种。基本方法是让学生通过对所学几种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性,这种方法尤其适合以类进行阐述的物质的学习,可以事半功倍。,四、学法指导,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活动,而且需要学生的活动,只有把教师教的最优化和学生学的最优化融合在一起,才能保证教学最优化有一个完整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有:归纳法学生通过对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性,在此基础上归纳得出酸有的相似的化学性质和碱有的相似的化学性质,进而逐步认识到个别到一般的过程,建立个性与共性的辨证关系;逐步学会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方法,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的指导:重视对不同物质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能够运用迁移法将得出的共性加以应用注意引导对题目进行剖析,得出与之对应的化学知识注意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五、教学程序设计:,这节课由于是复习课,我按“设置问题,创设情境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应用结论,体验成功”三个环节组织教学。1、设置问题,创设情境上课初,我由电影上地下工作者的密写信引入,然后就问题1展开讨论,接着就“如何将生锈的铁钉除锈”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让学生讨论,自然巩固所学的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再采取类似的方法对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进行复习巩固。2、讨论分析,得出结论这一环节和环节1紧密相联,不可分割,故两者往往结合进行3、应用结论,体验成功在学生得出结论的基础上,利用几个题目加以巩固、强化,进一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并引导学生能自觉地把化学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解释、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带进课堂。,六、作业设计,1、见讲学稿2、评价手册及补充练习上的相关练习3、复习本单元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