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剖面等整理的技术与方法.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2816210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5.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剖面等整理的技术与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关于剖面等整理的技术与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关于剖面等整理的技术与方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剖面等整理的技术与方法,剖面资料整理程序与方法,一.剖面原始分层列述二.剖面图绘制三.剖面厚度计算四.剖面样品选择和送样五.样品资料系统整理六.剖面总结,剖面原始分层列述,1.确定采用薄片名称2.进行剖面原始层列述3.注意层的再分解与合理归并4.正确确立层与层间的接触关系,确定采用薄片名称,1.首先在薄片鉴定报告上确定并批注各薄片采用名称确定采用名称时常会出现有以下错误要引起注意:1)检查有无样号错误、混样。防止因此而造成的名称错误。注意在同批次送样中排除样号对调等。2)注意因切片客观原因造成的名称采用不确切,如砾岩、花岗岩类中的大斑晶、火山角砾、构造角砾等薄片中一般无法切得,鉴定报告中无此类描述,采用名称须按野外定名予以考虑3)注意不要将夹层、脉岩等样品的鉴定结果作为大层岩性使用,确定采用薄片名称,4)有时会出现采样的没有代表性或是样品采集层位和岩性错误,这时要以野外实测剖面记录合理确定该层的岩性。5)对于与野外实测剖面记录中相差太大的样品的鉴定结果,一定要找出原因,合理处理后再用。如遇到脉岩等,实测剖面记录中遗漏但已有样品控制时,要批注实测剖面记录。6)确定岩性名称时,注意鉴定名称有时也会有误。如名称与其估计矿物含量不一致,有时会出现所采用的定名标准不统一或不正确,如花岗岩类的定名不符合QAP图解,某些定名中暗色矿物参加定名的含量不统一等。有时名称与其镜下所述结构构造相矛盾,有时部分矿屋已有蚀变、变质等,如泥质变为绿泥石等,定名中要据其含量多少确定是否体现,确定采用薄片名称,7)确定名称时要考虑岩石组合,如托里项目中蛇绿岩组合中已有了橄榄岩(蛇纹岩)、辉长岩、硅质岩类定名,但对与其共生的熔岩(没有斜长石排号),但鉴定名称为安山岩类,而野外记录是玄武岩,应采用玄武岩,有条件时要用岩石化学佐证。8)注意对同一个薄片中有多个岩性名称时,要结合野外记录合理选择名称,可用夹,与互层、或是用韵律层等体现。9)对于野外名称与鉴定名称有较大出入时,要注意参考野外地质照片等重要信息。尤其是要充分考虑薄片无法全面反映的宏观地质特征,如火山集块岩所采样品只能是某个集块,所以定名自然为对应的熔岩,进行剖面原始层列述,按野外记录结合各薄片的采用名称逐层进行列述层岩性注意:合理处理夹层,有些按野外记录中没有记述,但薄片有差异较大的岩性但同一岩石组合类时,有夹层列述(如碎屑岩中有灰岩类、火山碎屑岩类甚至见熔岩类等,或是粗碎屑岩中出现级细的碎屑岩以及泥岩类)。不在同一岩石组合类时试情况可用脉岩等列出(如沉积岩类中出现侵入岩类等)。注意正确确立各层间的接触关系,如侵入、涌动、脉动、渐变过渡、断层等,注意合理区分接触变质与区域变质类型与描述,剖面图绘制基本思路,根据剖面控制的填图类型、长度、分层数量、比例尺、构造形态复杂程度、地形起伏大小和成果的要求等,先确定图件的大小:绘制剖面图的裁减与取舍一个控制多个类型(如花岗岩类、变质岩等)填图的剖面图,首先地进行分割裁减分割的最小基本单位:沉积岩类(含火山沉积岩)裁减到“组”;花岗岩类裁减到“超单元”(岩体);变质岩类裁减到“岩组”对于极短剖面和分层数极少的剖面,一剖面可包容两个相当于“组”级地质体,剖面图绘制基本思路,1.剖面长愈、分层数量愈多、构造形态愈复杂,要求绘制的剖面图比例尺要愈大,2.岩性愈复杂,要表达出的夹层越多,要求绘制的剖面图比例尺要愈大,3.剖面原始分层数需要合并的越多、构造形态愈简单,要求绘制的剖面图比例尺可放小,原始剖面图的裁减,确定绘制剖面图的裁减与取舍1.一般情况下,要求安排完成后的剖面图尽量符合易读图习惯,即采用横排法。,原始剖面图的裁减,原始剖面图的裁减,确定绘制剖面图的裁减与取舍2.一般情况下,尽量少裁减或不裁减横排图面太小时,可用单图竖排法,原始剖面图的裁减,确定绘制剖面图的裁减与取舍3.剖面图插入正文中要尽量符合读图习惯,如某图可三横或两竖时,首选三横排法或多横排法。,剖面图的矢量化程序,1.先根据扫描图的比例尺做好新的线段比例尺,图改变大小时,通步拉大或缩小线段比例尺。一定别忘记这一条,有些图要结束时才发现缺线段比例尺,返工及麻烦,1cm,剖面图的矢量化程序,2.先确定图件的分层线长度和层的花纹宽度及大小,输出后原大插入word文档中时,图的实际花纹轮廓线约1cm为宜,花纹约0.8cm为宜。先简化草图示意输出后原大插入试验,确定后在全面再矢量化,1cm,0.8cm,剖面图的矢量化程序,3.对于太短的剖面图采用放长图(放大比例尺),层可能有些稀疏,但尽量占满版心为宜。,矢量剖面图时要先做好过渡性图件,1.剖面图矢量时要将原始层号放在剖面图的上部,将新的层号放在图的下部,形成对应关系,便于核实、检查与修改,原始层号,新层号,矢量剖面图时要先做好过渡性图件,1.剖面图矢量时要将原始层号放在剖面图的上部,将新的层号放在图的下部,形成对应关系,便于核实、检查与修改,原始层号,新层号,矢量剖面图时要先做好过渡性图件,有时为了绘图方便,可以先将分层描述复制在图的下部,便于做花纹,正式剖面图的层号表示要求,1.剖面图中向斜、露出地层的透镜体、包体、覆盖层等层号放在图的上部2.有根的地层等层号放在图的下部,正式剖面图的层号表示要求,3.以地层为主的剖面图中,岩脉、岩体等不占层号,只以花纹示出即可,正式剖面图的层号表示要求,4.褶皱构造的两翼地层的层号要逐层对应,花纹要一致,有时有相变或记录中有小的差异时要求大同,忽小异。在剖面描述的文字中要注意体现两翼的全部信息,以夹或偶见另以说明,绘制剖面图的技巧,地层形态要协调,绿色是极不协调样式,绘制剖面图的技巧,褶皱构造的两翼地层的厚度要大体上相当,某一翼出露太宽时要用次级褶皱推绘,绘制剖面图的技巧,剖面图中遇到覆盖时,要依据记录合理的推绘其下的岩性花纹1.覆盖两层岩性相同时(简单)2.覆盖两层岩性不同,要合理依据记录中的残积、坡积等信息合理推岩性花纹的界线,在计算厚度等时要与其一致和统一,绘制剖面图的技巧,层号的对应关系一定要分析辩明,褶皱构造的两翼地层一般较好处理,断层等形成的重复或是缺失要仔细合理处理,并在计算厚度等时要做对应和选择,绘制剖面图的方法,典型的层理层面构造要用放气球法放大表达。,绘制剖面图的方法,侵入岩剖面要注意外侵、内侵等信息,产状等信息,图例编绘-1,图例编绘:在图件编制以前,应先草编一份统一图例,编图过程中新增的图例,应及时补充到统一图例中去,待实际材料图完成、定稿以后,再将经过补充修改的统一图例单独绘制到磅纸上,以备归档。凡图中所表示的内容(包括花纹、符号等)均应有图例。图例与图中内容要完全扣合。图例应按GB958-89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编制。对标准中没有涉及的内容,可在该标准规定的原则范围内,根据具体情况设计新的花纹、符号,图例编绘-2,图例编排顺序自上而下为:填图单元符号岩石花纹其它地质符号。填图单元符号:先地(岩)层后侵入岩。各自都按由新到老的顺序排列。岩石花纹:先沉积岩侵入岩变质岩。沉积岩花纹:按碎屑岩、粘土岩、化学沉积岩、火山岩(按集块岩凝灰岩熔岩)顺序。侵入岩花纹:顺序为酸性岩、中性岩、碱性岩、基性岩、超基性岩、碳酸岩。变质岩花纹,顺序为区域变质岩(按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变粒岩混合岩),接触热变质岩,动力变质岩。,图例编绘-3,其它地质符号顺序为一般地质符号岩体构造符号褶皱构造符号断裂构造符号变质相带符号及混合岩化符号与矿产有关符号。一般地质符号:岩脉符号,各类构造要素及产状符号,蚀变符号等。断裂构造符号,顺序为:脆性断层,脆韧性断层,韧性断层,韧性剪切带,片理化带。前二者中尚可按运动方向分为正断层、逆断层、走滑断层等。,剖面厚度计算,褶皱构造的两翼地层,优先选简单形态一翼,没有断层等影响厚度因素的一翼,剖面厚度计算,有覆盖时,要依据合理的推绘界线处理好原覆盖层之下的层位归属,分别计算厚度,剖面列述,注意表达方式与方法,最简单的方法是表格化,易排,剖面列述,处理好左右对齐内容,剖面列述,与做剖面图的过渡性层号做好备份相同,剖面厚度计算与列述中也要有对应的表格化过渡性资料,以备查和修改,剖面列述,剖面列述的过渡性备份,极有助于分析两翼地层是不对称,合理合并,剖面列述,剖面列述,与做剖面图的过渡性层号做好备份相同,剖面厚度计算与列述中也要有对应的表格化过渡性资料,以备查和修改,插图的绘制方法与要求,注意线段比例尺,美观、接近真实,插图的绘制方法与要求,有些表格内容较复杂时用图表达,插图的绘制方法与要求,重要的插图要有图与图片的对应,图片少时,直接对应,图片多时单独放图版,插图的绘制方法与要求,插图要素要齐全,方法要正确,图注尽量放在word文档中,除非图处有太多的空间,插图的绘制方法与要求,插图要素:方位、线段比例尺、图例及编号、岩性花纹、符号、代号、,插图的绘制方法与要求,重要的插图有角图示出其区域性位置或是大地构造位置,角图中的所有信息也要有图例,插图的绘制方法与要求,重要的插图有角图示出其区域性位置或是大地构造位置,角图中的所有信息也要有图例,插图的绘制方法与要求,合理编绘插图,内容相近的插图可以组合以减少图名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