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答案.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815364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8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设一厂商使用的可变要素为劳动L,其生产函数为:Q=-0.01L3+L2+38L其中,Q为每日产量,L时每日投入的劳动小时数,所有市场(劳动市场及产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单位产品价格为0.10美元,小时工资为5美元,厂商要求利润最大化.问厂商每天要雇用说少小时劳动?解答: 已知工资W=5. 根据生产函数及产品价格P=0.10,可求得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如下:VMPL=PMPPL =P =0.10()=0.01(-0.03L2+2L+38)完全竞争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要求边际产品价值等于工资,即:5=0.10(-0.03L2+2L+38)或 0.03L2-2L+12 解之得: L1=20/3 L2=60.当L1=20/3时,利润为最小(因为0),故略去.当L2=60时,利润为最大(0).故厂商每天要雇佣60小时的劳动.9、某产品和要素市场上的完全垄断者的生产函数为Q=4L.如果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100-P,工人的劳动供给函数为L=0.5W-20,则为了谋求最大利润,该厂商应当生产多少产量?在该产量下,L,W,P各等于多少?解答:由Q=100-P即P=100-Q及Q=4L得:TR=PQ=(100-Q)Q=(100-4L)4L=400L-16L2=400-32L由L=0.5W-20即W=2(L+20)得:TC=WL=2(L+20)L=2L2+40LMFCL=4L+40利润最大化要求MRPL=MFCL,即400-32L=4L+40 于是L=10Q=4L=410=40 W=2(20+L)=2(20+10)=60 P=100-Q=100-40=6010、假定一垄断厂商仅使用劳动L去生产产品.产品按竞争市场中的固定价格2出售.生产函数为q=6L+3L2-0.02L3,劳动供函数为W=60+3L.求利润最大化时的L,q,W.解答:由q=6L+3L2-0.02L3得:=6+6L-0.06L2于是 VMPL=PMPPL=2(6+6L-0.06L2)=12+12L-0.12L2由CL=WL=60L+3L2,得MFCL=60+6L根据VMPL=MFCL有:12+12L-0.12L2=60+6L 0.12L2-6L+48=0得L1=10(舍去),L2=40于是,当利润最大化时有:L=40 q=640+3402-0.02403=3760 W=60+340=1808、某劳动市场的供求曲线为别为.请问:(a)均衡工资为多少?(b)假如政府对工人提供的每单位劳动征税10美元,则新的均衡工资为多少?(c)实际上对单位劳动征收的10美元税收由谁支付?(d)政府征收到的税收总额为多少?解答:(a)均衡时,DL=SL,即4000-50W=50W,由此得到均衡工资W=40.(b)如政府对工人提供的每单位劳动课以10美元的税收,则劳动供给曲线变为: 由此,即50(W-10)=4000-50W,得W=45,此即征税后的均衡工资.(c)征税后,厂商购买每单位劳动要支付的工资变为45美元,而不是征税前的40美元.两者之间的差额5美元即是厂商为每单位劳动支付的税收额.工人提供每单位劳动得到45美元,但有10美元要作为税收交给政府,所以仅留下35美元.工人实际得到的单位工资与税前相比也少了5美元.这5美元就是他们提供单位劳动而实际支付的税款.因此,在此例中,厂商和工人恰好平均承担了政府征收的10美元税款.(d)征税后的均衡劳动雇佣量为: 50(W-10)=50(45-10)=1750政府征收到的税收总额为: 101750=175009、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lY+l,其中, l为闲暇,Y为收入(他以固定的工资率出售其劳动所获得的收入).求该消费者的劳动供给函数.他的劳动供给曲线是不是向上倾斜的?解答:设该消费者拥有的固定时间为T.其中的一部分l留做自用即闲暇,其余部分L=T-l为工作时间.工资率用r表示,则收入Y=Rl,因而有:U=lY+l =(T-L)Rl+(T-L) =rLT-rL2+T-L令,得2Rl=rT-1因此,.此即为劳动供给曲线.在此劳动曲线中,T 是正的定值,因而当工资率r上升时,工作时间L会增加,即劳动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这一点可从L对r的一阶导数大于0中看出.10、一厂商生产某产品,其单价为10元,月产量为100单位,产品的平均可变成本为5元,平均不变成本为4元.试求准租金和经济利润.解答:准租金Rq由下式决定:Rq=R-TVC =PQ-AVCQ =(P-AVC)Q=(10-5)100=500经济利润由下式决定:=TR-TC =TR-(TVC+TFC)=PQ-(AVC+AFC)Q =(P-AVC-AFC)Q =(10-5-4)100=1006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总投资净投资消费政府购买政府预算盈余4 8008003003 00096030试计算:(1)国内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解:(1)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等于总投资减净投资后的余额,即800300500(亿美元),因此国内生产净值4 8005004 300(亿美元)。(2)从GDPCIGNX中可知,净出口NXGDPCIG,因此净出口NX4 8003 00080096040(亿美元)。(3)用BS代表政府预算盈余,T代表净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有BSTG,从而有TBSG30960990(亿美元)。(4)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本题条件中没有说明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因此,可从国内生产净值中直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即个人可支配收入yDNNPT4 3009903 310(亿美元)。(5)个人储蓄SyDC3 3103 000310(亿美元)。7假设国内生产总值是5 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 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 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都是亿元),试计算:(1)储蓄;(2)投资;(3)政府支出。解:(1)用S代表储蓄,用Yd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 则SYdC4 1003 800300(亿元)。(2)用I代表投资,用Sp、Sg 、Sr分别代表私人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的储蓄,则SgTGBS,在这里T代表政府税收收入,G代表政府支出,BS代表预算盈余,本题中,SgBS200(亿元)。Sr表示外国部门的储蓄,则外国的出口减去进口,对本国来说,则是进口减去出口,在本题中为100,因此ISpSgSr=300200100200(亿元)。(3)从GDPCIG(XM)中可知,政府支出G5 0003 8002001001 100(亿元)。9假定某人消费函数为c2000.9yp,这里yp是永久收入,而永久收入为当前收入yd和过去收入yd1的如下加权平均值:yp0.7yd0.3yd1。(1)假定第1年和第2年的可支配收入为6 000美元,第2年的消费是多少?(2)假定第3年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到7 000美元并且在以后年份保持在7 000美元,第3年和第4年及以后各年的消费是多少?(3)求短期边际消费倾向和长期边际消费倾向解:(1)由于消费者连续两年的可支配收入都是6 000,根据题中持久收入的形成公式,第2年的持久收入为:y20.7y20.3y10.76 0000.36 0006 000,则消费为:22000.9y22000.960005600(美元)。(2)第3年的持久收入为:y30.77 0000.36 0006 700(美元)第3年的消费为:32000.96 7006 230(美元)第4年的持久收入为:y40.77 0000.3 7 0007 000(美元)第4年的消费为:42000.97 0006 500(美元)由于以后各年的收入一直维持在7 000,则第4年以后的持久收入均为7 000,因而以后各年的消费均是6 500美元。(3)短期边际消费倾向表明的是消费和当年收入之间的关系,将持久收入公式代入消费函数,有:c2000.9(0.7yd0.3yd1)短期边际消费倾向为:长期边际消费倾向表明的是消费和长期收入(持久收入)之间的关系,直接由消费者函数可得到长期边际消费倾向为:10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i50,政府购买性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亿,税率t250。(单位均为10美元)(1)求均衡收入。(2)试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 200,试问:1)增加政府购买;2)减少税收;3)以同一数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解:(1)由方程组 c1000.8ydydyttrycig可解得:y=1000.8(yttr)ig=1 000,故均衡水平为1 000。(2)可直接根据三部门经济中有关乘数的公式得到乘数值:投资乘数: 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 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等于政府购买乘数和税收乘数之和,即: (3)原来均衡收入为1 000,现在需要达到1 200,则缺口为:y=2001)增加的政府购买:2)减少税收:3)由题意有:1 2001000.81 200(tt)tri(gg),且gt解得:gt200即同时增加政府购买200和税收200就能实现充分就业。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7假定货币供给量用M表示,价格水平用P表示,货币需求用Lkyhr表示。(1)求LM曲线的代数表达式,找出LM等式的斜率的表达式。(2)找出k0.20,h10;k0.20,h20;k0.10,h10时LM的斜率的值。(3)当k变小时,LM斜率如何变化;h增加时,LM斜率如何变化,并说明变化原因。(4)若是k0.20,h0,LM曲线形状如何?解:由可知LM曲线代数表达式为:假设P=1,可得LM曲线代数表达式为: 即:其斜率代数表达式为。(2)当时,LM曲线斜率为:。当时,LM曲线斜率为:。当时,LM曲线斜率为:。(3)由于LM曲线斜率为,因此当越小时,LM曲线斜率越小,其曲线越平坦,当越大时,LM曲线斜率也越小,其曲线也越平坦。(4)若k0.20,h0,则LM曲线为0.2YM 即:Y5M此时,LM曲线为一垂直于横轴的直线,h0表明货币与利率的大小无关,这正好是LM的古典区域情况。8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二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单位都是亿美元)。(1)求IS和LM曲线;(2)求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解:(1)由yci,可知IS曲线为:y1000.8y1506r 即:y1 25030r由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相等,可得LM曲线为:0.2y4r150 即:y75020r(2)当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LM和IS相交于一点,该点上收入和利率可通过求解IS和LM方程而得,即yl 25030ry75020r 解得:均衡利率r10,均衡收入y950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6假定某两部门经济中IS方程为y1 250亿美元30r。(1)假定货币供给为150亿美元,当货币需求为L0.20y4r时,LM方程如何?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和利率为多少?当货币供给不变但货币需求为L0.25y8.75r时, LM方程如何?均衡收入为多少?分别画出图形(a)和(b)来表示上述情况。(2)当货币供给从150亿美元增加到170亿美元时,图形(a)和(b)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什么?答:(1)由msL,得到1500.20y4r, 解得:y75020r,此即为LM方程。联立方程 y1 25030r y75020r 解得:均衡收入为y950,均衡利率为r10。当货币供给不变,但货币需求为L0.25y8.75r时,LM方程为:1500.25y8.75r, 即:y60035r。将LM方程与IS方程联立有 y1 25030r y60035r,解得:均衡收入为y950,均衡利率为r10。以上情况如图15-5所示。图15-5 ISLM图形(2)在图(a)中,LM方程变为y85020r, 与IS方程联立求解,解得:r8,y1 010,即均衡收入为:y1 010(亿美元),均衡利率为:r8。在图(b)中,LM方程将变为y68035r, 和IS方程联立求解,解得:r8.77,y987。可见,(a)中利率下降比(b)中更多,故收入增加也更多。原因是(a)中货币需求利率系数小于(b)中的利率系数(48.75),因此,同样增加货币20亿美元,(a)中利率下降会更多,从而使收入和投资增加更多。7某两部门经济中,假定货币需求L0.20y,货币供给为200亿美元,消费为c100亿美元0.8yd,投资i140亿美元5(1)根据这些数据求IS和LM的方程,画出IS和LM曲线。(2)若货币供给从200亿美元增加到220亿美元,LM曲线如何移动?均衡收入、利率、消费和投资各为多少?(3)为什么均衡收入增加量等于LM曲线移动量?解:(1)两部门经济中,yci,且yyd, 得IS曲线方程为:y1000.8yd1405r1000.8y1405r, 化简得y1 20025r,由L0.20y、M200和LM得LM曲线方程:y1 000。与IS曲线联立,解得均衡收入为y1 000,均衡利率为r8。LM曲线和IS曲线的图形如图15-6所示:图15-6 ISLM图形(2)若M220,则LM变为LM:0.2y220, 即y1 100。因此LM曲线向右平移100个单位,如图LM所示,将LM与IS联立: y1 20025r 1 100,求解得:均衡收入y1 100(亿美元),均衡利率r4。将y与r代入c与i得:均衡时的消费c1000.8y980(亿美元), 均衡时的投资i1405r120(亿美元)。(3)LM0.2y垂直于横轴,即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为零,说明人们不愿为投资需求而持有货币,收入水平会提高到正好将所增加的货币额全部吸收入交易需求中。所以均衡收入增加量等于LM曲线移动量。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验8假定现金存款比率rc0.38,准备率(包括法定的和超额的)r0.18试问货币创造乘数为多少?若增加基础货币100亿美元,货币供给变动多少?解:(1)货币创造乘数(2)货币供给变动额(亿美元)即若增加货币100亿美元,货币供给增加246.43亿美元。9假定法定准备率是0.12,没有超额准备金,对现金的需求是1 000亿美元。(1)假定总准备金是400亿美元,货币供给是多少?(2)若中央银行把准备率提高到0.2,货币供给变动多少?(假定总准备金仍是400亿美元。)(3)中央银行买进10亿美元政府债券(存款准备率仍是0.12),货币供给变动多少?解:(1)货币供给MCD1 0004000.121 0003 333.334 333.33(亿美元)(2)当准备金率提高到0.2,则存款变为D4000.22 000(亿美元),现金不变。则货币供给为:MCD1 0002 0003000(亿美元),因此MMM1 333.33(亿美元),即:货币供给减少1 333.33亿美元。(3)若中央银行买进10亿美元政府债券,即基础货币增加10亿美元,则M100.1283.33(亿美元),即:货币供给增加83.33亿美元。第十七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7设总供给函数为ys2 000P,总需求函数为yD 2 400P(1)求供求均衡点;(2)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1)的结果相比较。(3)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1)的结果相比较。(4)如果总供给曲线向左(平行)移动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1)的结果相比较。(5)本题的总供给曲线具有何种形状?属于何种类型?解:(1)由yS yD得:2 000P2 400P 解得:P 200,yD yS2 200即得供求均衡点,此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2)总需求曲线向左平移10%后的总需求方程为: yD2 400(110%)P 2 160P于是,由yS yD,有: 2 000P2 160P解得:P80,yS yD2 080与(1)相比,新的均衡下,价格较低产量也较低,表现出经济处于萧条状态。(3)总需求曲线向右平移10%后的总需求方程为:yD 2 400(110%)P 2 640P于是,由yS yD,有: 2 000P 2 640P 解得:P320,yS yD 2 320与(1)相比,新的均衡下,价格上升产量也有所增加,表现出经济处于高涨状态。(4)向左平移10%的总供给方程为: yS2 000(110%)P 800P于是,由yS yD,有: 1 800P2 400P解得:P300,yS yD 2 100与(1)相比,新的均衡下,价格上升而产量降低,表现出经济处于滞涨状态。(5)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属于线性的常规型总供给曲线。9设某一三部门的经济中,消费者函数为C2000.75Y,设投资函数为I20025r,货币需求函数为LY100r,名义货币供给是1000,政府购买G50,求该经济的总需求函数。解:产品市场均衡:整理得 IS曲线的方程货币市场均衡: LM曲线的方程根据即该经济的总需求函数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