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829考研资料结构化学习题及答案.pdf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810831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PDF 页数:72 大小:29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大学829考研资料结构化学习题及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四川大学829考研资料结构化学习题及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四川大学829考研资料结构化学习题及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计算下述粒子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 (1) 质量为10 -10 kg, 运动速度为 0.01m s -1 的尘埃; (2) 动能为0.1eV 的中子; (3) 动能为300eV 的自由电子. 第一章习题2. 下列函数哪几个是算符 的本征函数? 若是,求出 本征值. 3 ,sin , 2cos , ,sin cos x e x xx x x + 2 2 d dx 3. 分别计算基态氢原子中的电子,基态一维势箱( 箱长10-10m) 中 的电子和由100v电场加速电子的de Broglie 波长,比较它们动量的 大小,并判断具有对应波长的光照射到金属钠Na( 功函数2.3ev) 表 面能否产生光电效应. 4. 链型共轭分子CH2CHCHCHCHCHCHCH2在长波方向460nm处出现第 一强吸收峰,试按一维势箱模型估算其长度.第二章习题 1. 已知氢原子的 ,试回答下列 问题: (1) 原子轨道能 (2) 轨道角动量 轨道磁矩 (3) 轨道角动量和轴的夹角是多少度? (4) 节面的个数、位置和形状怎样? (5) 概率密度极大值的位置在何处? cos ) 2 exp( ) ( 2 4 1 0 0 3 0 2 a r a r a Z P = ? = E ? = M ? = 3. 试写出He 原子基态和第一激发态的Slater 行列式波函数。第三章习题 1. 按MO 理论写出同核双原子分子B 2 , C 2 , N 2 , O 2 , F 2 的电子组 态, 分析成键情况, 确定键级, 比较键长和键能大小。 2. 下列AB型分子:N 2 , NO, O 2 , C 2 , F 2 , CN, CO 中,哪几个是 得电子变为AB - 后比原来中性分子键能大?哪几个是失电 子变为 AB + 后比原来中性分子键能大?3. OH分子于1964年在星际空间被发现。 (a )试按分子轨道理论只用O 原子的2p轨道和H 原子的1s 轨 道叠加,写出其电子组态; (b)在哪个分子轨道中有不成对电子? (c )此轨道是由O 和H 的原子轨道叠加形成,还是基本上定 域于某个原子上? (d)已知OH的第一电离能为13.2eV ,HF 的第一电离能为 16.05 eV ,它们的差值几乎和O 原子与F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 (15.8eV 和18.6eV )的差值相同,为什么?第四章习题 1.HCN和CS 2 都是线性分子, 写出该 分子 的对称元素。 2. 联苯C 6 H 5 C 6 H 5 有三种 不同构 象,两 苯环 的二面角分别为(1) ,(2) , (3) 。 试分析判断三种构象的点 群。 0 = 0 90 = 0 0 90 C 2 O 2 N 2解:就得电子而言,若得到的电子填充到成键分子轨道上,则AB - 比AB键能小。 就失电子而言,若从反键分子轨道上失去电子,则AB + 比AB键能大;若成键分子 轨道上失去电子,则AB + 比AB键能小。根据这些原则和题中各分子的电子组态, 就可得出如下结论: 得电子变为AB - 后比原中性分子键能大者有C 2 和CN。失电子变为AB+ 后比原 中性分子键能大者有NO ,O 2 ,F 2 和XeF 。N 2 和CO 无论得电子变为负离子(N 2 - , CO - )还是失电子变为正离子(N 2 + ,CO + ),键能都减小。 2. 下列AB型分子:N 2 , NO, O 2 , C 2 , F 2 , CN, CO 中,哪几个是得电子变为 AB - 后比原来中性分子键能大?哪几个是失电子变为 AB + 后比原来中性分子 键能大?3. OH分子于1964年在星际空间被发现。 (a )试按分子轨道理论只用O 原子的2p轨道和H 原子的1s 轨 道叠加,写出其电子组态; (b)在哪个分子轨道中有不成对电子? (c )此轨道是由O 和H 的原子轨道叠加形成,还是基本上定 域于某个原子上? (d)已知OH的第一电离能为13.2eV ,HF 的第一电离能为 16.05 eV ,它们的差值几乎和O 原子与F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 (15.8eV 和18.6eV )的差值相同,为什么?(a )H 原子的1s 轨道和O 原子的2p z 轨道满足对称性匹配 能级相近(它们的能级都约为-13.6eV )等条件,可叠加 形成 轨道。OH的基态价电子组态为 。 实际上是O 原子的(2s ) 2 ,而 实际上是O 原子的 (2p x ) 2 (2p y ) 1 或(2p x ) 1 (2p y ) 2 。因此,OH的基态价 电子组态亦可写为 。 是非键轨道, OH有两对半非键电子,键级为1 223 (1 )(2 )(1 ) 2 (1 ) 3 (1 ) 22 3 22 ( )( )( ) sp 2 2p s 和 (b) 在1 轨道上有不成对电子。 (c)1 轨道基本上定域于原子 (d)OH 和HF 的第一电离能分别是电离它们的 电子所需要的 最小能量,而 轨道是非键轨道,即电离的电子式由O 和F 提供的非键电子,因此,OH和HF 的第一电离能差值与O 原子 和F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差值相等。 1 1第四章习题 1. 试分析 的成键情况。 3 43 , , NH NH N + NH 3 : 氮原 子为sp 3 杂化,其中一个杂化轨道中有孤对电子, 另外三个杂化轨道中的三个电子分别和三个氢原子的1s 轨 道中的电子形成三个 键,键角HNH (107.1 )小于109.5 , 可以解释为占据较大体积的孤对电子推斥其它三个杂化 键所引起的。 NH 4 + :发生类似的杂化成键,只是由于生成四个 键而不 存在孤对电子了,所以它的络合能力降低。 N 3 - :成键 方式与等电子体CO 2 类似,氮原子采用sp 杂化, 二端的氮原子在其中一个杂化轨道中具有孤对电子,同时 形成两个 。 4 3 2. 用HMO 方法判断O 3 分 子为链 状分子 。 0 1 0 1 1 0 1 3 2 1 3 = c c c x x x O 式为 为链状分子时久期行列 解:当 2 , , 2 2 0 0 2 3 2 1 3 = = + = = = = x x x x 或 2 2 4 2 ) 2 ( 2 2 2 2 1 + = + + = + = 链状 = = + = = = + = 3 2 1 3 3 , 2 2 , 1 , 1 0 2 3 0 1 1 1 1 1 1 x x x x x x O 式为 为环状分子时久期行列 当 2 4 2 2 2 2 2 2 1 + = + + = + = ) ( ) ( 环状又E 链状 E 环状 即O 3 分子为链状时 能量降低最多最稳定 O 3 为链状分子3. 用HMO 方法求环丙烯 正离子 的离域 分子轨道波函数,并计算 键键级。 33 () CH + 解:根据HMO方法的基本假设 并简化 得: 1 2 3 1 2 3 0 11 110 11 c c Ec x xc xc xc = = = 令 得: = = = = + = = = + 3 2 3 2 1 1 3 , 1 2 , 2 0 2 3 x x x x x ) ( 3 1 3 1 C 1 0 C 2 0 2 0 2 2 3 2 1 1 3 2 1 2 3 2 2 2 1 3 2 1 3 2 1 3 2 1 1 + + = = = = = + + = + = + = + + =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x 归一化条件 又 时: 当 ) 2 ( 6 1 6 2 , 6 1 1 2 , C 0 1 3 2 1 2 2 3 1 2 3 2 2 2 1 1 2 3 1 2 3 2 1 3 2 + = = = = = + + = = = + + = =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x x 归一化条件得 又 的镜面对称则: 若分子对过 时: 当 ) ( 2 1 0 , 2 1 , 2 1 1 0 , 2 1 3 2 3 1 2 3 2 2 2 1 2 3 1 = = = = = + + = = C C C C C C C C C 又 若反对称则:3 2 3 1 3 1 2 2 1 2 6 1 3 1 ) ( 31 23 12 , 3 1 3 3 2 1 2 3 2 1 1 3 3 = = = = = = + = + + = + P P P C C n P H C k kj ki k j i 键的键级为 ) ( ) ( ) ( : 键分子轨道的波函数为 的离域 4. 用前线轨道理论分析CO 加H 2 反应, 说明 只有使用催化剂该反应才能顺利 进行。 解:CO分子的HOMO 和LUMO分 别为3 和 2 ,H 2 分子的HOMO和LUMO 分别为 1s 和 1s * CO (3 ) 2 (2 ) 0 H 2 ( 1s * ) 0 ( 1s ) 2当CO得HOMO和H 2 的LUMO 接近时 ,对称 性不匹 配,当CO分子的LUMO和H 2 的HOMO接 近时, 对 称性也不匹配。因此,尽管在热力学 上CO 加H 2 的 反应能进行,但在非催化条件下反应 难以进 行,而 在催化剂作用下,H 2 的反键轨道与催 化剂原 子的d 轨道重叠并接受其d 电子,这样H 2 的* 成HOMO轨 道,从而 与CO 的LUMO 满足 对称性匹 配,能反 应。第五章习题 1.HCN和CS 2 都是线性分子, 写出该 分子 的对称元素。 22 : , () : , ( ), , ( ), h HCN C CS C C i 解:2. 联苯C 6 H 5 C 6 H 5 有三种 不同构 象,两 苯环 的二面角分别为(1) ,(2) , (3) 。 试分析判断三种构象的点 群。 0 = 0 90 = 0 0 90 (a) 2h 2d 2 解: D (b) D (c) D3. 指出下 列分子 的点群 、旋光 性和偶 极矩情 况。 (a )H 3 C-O-CH 3 ; (b )H 3 C-CH=CH 2 ; (c )IF 5 ; (d )S 6 (环形); (e )ClH 2 C-CH 2 Cl ( 交叉式); (f ) ;(g ) N B r NO 2 Cl CH 3解: 各 分子的序号、点群、旋光性和偶极矩列表如下: 序号 点群 旋光性 偶极矩 a 无 有 b 无 有 c 无 有 d 无 无 e 无 无 f 无 有 g 有 有 2 C s C 4 C 4d D 2h C s C 1 C第六章 1. 在直径为57.3mm的相机中,用Cu K 射线 拍金属铜的粉末图。从图 上量得8 对粉末 线的 2L值为:44.0,51.4,75.4,90.4,95.6, 117.4,137.0,145.6mm。试计算下 表各栏 数 值,求出晶胞参数,确定 晶体点 阵型式 。 序 号 2/ L mm /( ) o 2 sin 2 22 hkl + hkl 22 /4 果列于下表: 按上述公式计算所得结 可得: 以及立方晶系的 公式 由 。 整数使之都接近整数值 值,然后乘一个合适的 值除各线的 条线的 可用第 求 由 可按下式: 求 解:由 2 2 2 2 2 2 2 1 2 2 2 2 2 2 2 2 2 4 sin ) ( sin 2 sin sin 1 h sin 2 / ) 3 . 57 ( 4 ) ( 2 180 4 2 180 a l k h l k h a d d Bragg l k L mm mm L R L L hkl = + + + + = = + + = = =序 号 2L/m m / 度 sin 2 h 2 +k 2 +l 2 hkl 2 /4 2 1 2 3 4 5 6 7 8 44.0 51.4 75.4 90.4 95.6 117.4 137.0 145.6 22.0 25.7 37.7 45.2 47.8 58.7 68.5 72.8 0.140 0.188 0.374 0.503 0.549 0.730 0.866 0.913 1.003=3 1.343=4 2.673=8 3.593=11 3.923=12 5.213=16 6.193=19 6.523=20 111 200 220 311 222 400 331 420 0.04666 0.04700 0.04675 0.04573 0.04575 0.04562 0.04557 0.04565立方。 得空间点阵型式为面心 数或全为偶数的规律, 从衍射指标符合全为奇 代入,得: 将 的值求平均值得: 号线的 取 pm pm 76 . 360 18 . 154 04566 . 0 4 4 8 4 2 2 2 2 = = = 2. CaS 晶体具有NaCl 型结构,晶体密度 为 2.581g.cm -3 ,Ca 和S的相对原子质 量分别 为 40.08和32.06. 试回答下列问题: (a) 指出100,110,111 ,200 ,210,211, 220,222衍射中哪些是允许的 ? (b )计算晶胞参数 : (c )计算Cu K 辐射(=154.2pm)的最小 可观测Bragg角。pm cm cm V a cm g mol mol g ND MZ V V b hkl NaCl 5 . 570 10 705 . 5 10 7 . 185 . 581 . 2 10 02 . 6 . ) 06 . 32 08 . 40 ( 4 222 220 200 111 , a 8 3 1 3 24 3 1 3 1 23 1 = = = = + = = ) ( ) ( : 出晶胞体积 )求出晶胞参数,先求 ( 出现。 , , , 即 偶, 中三个数应为全奇或全 衍射 允许存在的 型结构为面心立方 ) ( 解:1 2 111 o 111. / 111 570.5 / 3 329.4 sin / 2 sin / 2 sin 154.2 / 2 329.4 13.54 c da pm pm arc d arc d arc pm pm = + = = = = = = ( )最小可观测的衍射为 ( ) ( ) ( ) ( )3. 尿素(NH2)2CO晶胞图如 下所示 其晶胞参数a=b=567pn,c=472.6pm , = = =9 0 。 其结构特点是在晶胞中心位置有一分 子,它 的分子 平面 取向与顶点分子的分子平面取向垂直 ,但其C=O 取向 与 顶点分子的C=O取向相反。试指 出,它 属什么 晶系? 属什么点阵型式?晶胞中含多少个尿 素分子 ?解: 属四方晶系, 简单四方点阵型式, 晶胞中含有2 个尿素分子。第七章 1. 硅的结构和金刚石相同,Si的共价半径 为 117pm,求硅的晶胞参数,晶胞体积 和晶体 密度。 原子的空间占有率只有 构型式, 型,这是一种空旷的结 质的结构属 金刚石,硅和灰锡等单 ) ( 晶体密度为: ) ( 晶胞体积为: ,所以: ,因而有 于 而体对角线的长度又等 。 长度为 参数可知,体对角线的 ,则根据硅原子的坐标 晶胞参数为 , 硅的共价半径为 线的长度推导出来。设 关系可通过晶胞体对角 半径和晶胞参数的 标参数相同。硅的共价 立方晶胞中碳原子的坐 参数与金刚石 个硅原子,它们的坐标 有 解:硅的立方晶胞中含 3401 . 0 4 . 37 . 2 10 022 . 6 10 117 3 8 . 09 . 28 8 10 58 . 1 117 3 8 540 117 3 8 3 8 3 8 3 8 3 8 3 1 23 3 10 1 3 8 3 3 A cm g mol cm mol g D pm pm a a V pm pm r a a r a r a a Si Si Si = = = = = = = = =2. 金属 钠为体 心立方 结构,a=429pm , 计算: (a )Na 的原子半径; (b)金属钠的理论密度; (c)(110 )面的间距;pm pm a d c cm g mol cm mol g N a M D b pm pm r a r a r a 4 . 303 2 429 0 1 1 . 967 . 0 10 022 . 6 10 429 . 99 . 22 2 2 8 . 185 429 4 3 3 4 1 2 1 2 2 2 110 3 1 23 3 10 1 3 = = + + = = = = = = = ) ( ) ( ) ( 理论密度为: 原子,因此,金属钠的 )每个晶胞中含两个钠 ( 代入数据,得: 的关系为: 和晶胞参数 推得原子半径 方向上互相接触,由此 线 构,原子在晶胞体对角 )金属钠为体心立方结 解:(3. 灰锡为金刚石型结构,晶胞 中包 含8 个Sn 原子,晶胞参数a=648.9pm 。 (a)写出晶胞中8 个Sn原子的 分数 坐标; (b)算出Sn的原子半径; (c)灰锡的密度为5.75 g.cm-3, 求Sn的相对 原子质量; (d)白锡属四方晶系,a=583.2pm , c=318.1pm ,晶胞中含4 个Sn 原子 ,通过 计 算说明由白锡转变为灰锡,体积 是膨胀 了, 还是收缩了? (e)白锡中Sn-Sn间最短 距离为302.2pm , 试对比灰 锡数据, 估计哪一 种锡的配 位数高?pm pm a r b a Sn 5 . 140 9 . 648 8 3 8 3 4 3 4 3 4 3 4 3 4 1 4 1 4 1 4 3 4 1 4 1 4 1 4 3 2 1 2 1 0 2 1 0 2 1 0 2 1 2 1 0 0 0 8 = = = (灰) )灰锡的原子半径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别为: 个锡原子的分数坐标分 )晶胞中 ( 解:的配位数高。 断,白锡中原子 间最短距离,由此可推 小于白锡中 间最短距离为: )灰锡中 ( 膨胀了。 锡,密度减小,即体积 可见,由白锡转变为灰 ) ( ) ( 为: )由题意,白锡的密度 ( 。 即锡的原子质量为 ) ( 则: 晶胞中的原子数为 ,灰锡的密度为 )设锡的摩尔质量为 ( (灰) (白) (灰) (灰) Sn Sn pm pm r Sn Sn cm g mol cm cm mol g cN a M D d mol g mol cm cm g Z N a D M Z D M c Sn Sn Sn Sn = = = = = = = = 0 . 281 5 . 140 2 2 e . 26 . 7 10 022 . 6 10 1 . 318 10 2 . 583 . 3 . 118 4 4 3 . 118 . 3 . 118 8 10 022 . 6 10 9 . 648 . 75 . 5 , 3 1 23 10 2 10 1 2 1 1 23 3 10 3 3考试题型 一 选择题(20 分/10道) 二 填空题(20 分/10道) 三 简答和计算题(60 分/4-5道)第一章 量子力学 基 础 量子力学基本假设,波函数 de Broglie关系式 一维势箱中的粒子(扩展到二维 及 三维)第二章 原子结构 类氢离子的Schrodinger方程 (原子单位制下) 单电子波函数及量子数的物理 意义第三章 双原子分 子 结 构 同核及异核双原子分子的电子组 态、 键级、成键情况,HOMO 和LUMO , 键能及键长大小。第四章 多原子分 子 结 构 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分子的几何构型。 杂化轨道理论:确定中心原(离子)的 杂化类型。 HMO理论:计算分子体系的能级、波函 数及分子图。 前线轨道理论:第五章 群论 判断一些简单分子的点群型式, 偶极 矩和旋光性。第六章 点阵理 论 和X射线衍 射实验 基本概念:点阵、点阵点、结构基元、点 阵单位、晶胞、分数坐标、晶 面指标,衍射指标。 方程 :Bragg 方程。 衍射强度:系统消光规律。 粉末照相法 :衍射指标化、晶体点阵型式、 晶胞参数、晶体理论密度。第七章 典型晶体 金属晶体:A 1 ,A 3 ,A 2 ,(A 4 )堆积的 堆积方式,点阵型式,结构基元,配位数, 晶胞参数与原子半径的关系,空间利用率, 理论密度。 离子晶体:离子半径比,配位多面体 NaCl 型、CsCl 型、立方(六方)ZnS型、 CaF 2 型、金红石型、钙钛矿型的分数坐 标和离子堆积描述及点阵型式结构基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