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地质学复习题完整.docx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810302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遥感地质学复习题完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遥感地质学复习题完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遥感地质学复习题完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遥感:从远距离、高空以至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探测仪器,通过摄影或扫描方式,对电磁波辐射能量的感应、传输和处理,从而识别地面物体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现代化技术系统。主动遥感:指从遥感台上的人工辐射源,向目标物发射一定形式的电磁波,再由传感器接收和记录其反射波的遥感系统。其主要优点是不依赖太阳辐射,可以昼夜工作,而且可以根据探测目的的不同,主动选择电磁波的波长和发射方式。主动遥感一般使用的电磁波是微波波段和激光,多用脉冲信号,也有的用连续波束。被动遥感:被动接收自然辐射源发射电磁波信息,然后通过处理来据此判断地物的属性。遥感按电磁辐射源的性质不同分为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两种基本方式,前者如雷达,使用人工电磁辐射源;后者如摄影,使用太阳等自然辐射源。遥感分类:按辐射源分(主动遥感、被动遥感);按电磁波波段分(紫外、可见光、红外、微波、可见光-红外(多波段);按遥感平台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按获取资料类别分(城乡方式遥感、非成像方式遥感);按成像方式分(摄影成像遥感、扫描成像遥感)空间分辨率:是指遥感影像上能够识别的两个相邻地物的最小距离。多波段遥感:又称多光谱遥感,是利用具有两个以上波谱通道的传感器对地物进行同步成像的一种遥感技术,它将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分成若干波谱段进行接收和记录。遥感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各类地质体的电磁辐射(反射、吸收、发生等)特性及其测试、分析与应用;遥感数据资料的地学信息提取原理与方法;遥感图像的地质解译与编图;遥感技术在地质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和实效估计电磁波:当电磁振荡进入空间, 变化的磁场激发了涡旋电场,变化电场又洗发了涡旋磁场,使电磁振荡在空间传播,电磁波在传播中遵循波的反射、折射、衍射、干涉、吸收、散射等传播规律。假彩色合成又称彩色合成:根据加色法或减色法,将多波段单色影像合成为假彩色影像的一种彩色增强技术。像点位移:根据中心投影的原理,由于地形起伏,任何高于或低于基准面的地面点投影在水平像片上的像点,相对于在基准面上垂直投影的像点,都有位置移动。由中心投影造成,在地面上平面坐标相同但高程不同的点,在像片面上的像点坐标不同,这种像点位置的移动,称像点位移(投影差)。 高光谱遥感:光谱分辨率在10-2的遥感信息称为高光谱遥感。岩层三角面:遥感图像上,同一岩层面的露头线上任一山脊点和其相邻两河谷点之间用直线相连所形成的三角面,是遥感图像上判断和量测岩层产状的最佳标志。立体像对:相邻像片间部分重叠,重叠率53%的两张相邻像片遥感地层单位:在遥感图像上,按地质研究程度和地层图像上的现实程度为原则划分出的影像单位遥感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地球表层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的电磁波辐射特性,从遥感资料中提取地质信息,识别和量测地质体和地质现象。遥感地质学研究方法:(1)地质体波谱测试;(2)遥感图像的光学处理和数字处理;(3)遥感图像地质解译遥感技术的主要特点:视域宽广信息丰富定时、定位监测遥感资料的计算机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遥感信息:利用安装在遥感平台上的各种电 子和光学遥感器, 在高空或远距离处 接收到的, 来自地面或地面以下一定深度的地物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 遥感可以根据收集到的电磁辐射信息识别地物属性的原因:一切物体,由于其种类和所处环境条件不同,会具有完全不同的电磁辐射特性。 遥感的基本出发点:根据遥感器所接收到的电磁波特征的差异识别不同的物体。遥感的物理基础:电磁辐射与地物相互作用机理(反射/吸收/透射/发射)遥感地质学的发展趋势:主要目标3W(what、where、when);主要性能:3全(全天候、全天时、全球);发展趋势3高(高空间、高光谱、高时间分辨率);综合观测趋势:3个结合(大-小卫星,航空-航天,技术-应用)电磁波波谱:宇宙射线:这是来自天体具有很大能量和贯穿能力的电磁波,人工还无法产生它,在遥感上也未能用上的波段。-射线:是能量很高的波段。航空物探放射性测量所记录的就是由含放射性元素的矿物所辐射出来的射线。X-射线:宇宙中来的X-射线,被大气层全部吸收,不能用于遥感工作。紫外线:波长在0.010.38微米。波长小于0.28微米的紫外线,在通过大气层时被臭氧层及其它成分吸收。只有波长0.280.38微米的紫外线,部分能穿过大气层,但散射严重,只有部分投射到地面,可以作为遥感的辐射源,称为摄影紫外。用于环境监测。可见光:波长在0.380.76微米,是人们视觉能见到的电磁波,可以用棱镜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光。当前分辨能力最好的遥感资料,仍然是在可见光波段范围内。红外线:红外线波段细分为近红外波段(0.763微米)、中红外(36微米)、远红外(615微米)、超红外(151000微米)。近红外是地球表层反射太阳的红外辐射,故又称反射红外。其中靠近可见光的0.761.3微米波段可以使胶片感光,又称摄影红外。远红外是地表物体发射的红外线,故称热红外。热红外只能用扫描方式,经过光电信号的转换才能成像。红外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遥感的波段。微波:波长1mm1m。是一个很宽的波段。微波波长较长,能穿透云雾而不受天气、昼夜的影响,可以主动或被动方式成像黑体:是一种具有最大辐射能力的物体,绝对黑体对任何波长的入射辐射吸收系数恒等于1。彩色三要素:色调、明亮度、饱和度。三基色:(红绿蓝)。三种间色光(黄、青、品红)三对互补色:(红、青)(蓝、黄)(绿、品红)颜色分消色与彩色。消色体:物体对白光没有分解能力,不能进行选择性吸收和反射,只能对固定比例的太阳光作全吸收、全反射或部分吸收、部分反射而呈现黑灰白。彩色体:物体对入射的白光有分解能力,并对不同波长的色光选择性吸收和反射。反射什么色光,物体就呈现什么颜色。地物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反射、发射、吸收和透射几种形式。地物波谱:物体在同一时间、空间条件下,其反射、发射、吸收和透射电磁波的特性是波长的函数。当我们将这种函数关系用曲线的形式表现出来时,就形成了地物电磁波波谱。反射波谱曲线(反射波谱特征):地物的波谱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规律称为地物反射波谱特性。某地物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曲线称为该地物的反射波谱曲线。散射实质上是电磁波穿过大气层时,遇到各种微粒时所发生的一种衍射现象。散射有由较小的空气分之引起的瑞利散射;和由较粗大的微粒所引起的米氏散射。米氏散射是大气中粒径比波长大得多的颗粒所引起,其散射能力与波长无关,因此它对各种波长的色都发生散射,而使天空中呈现一片灰蒙蒙的颜色。天空中有薄云时,米氏散射最明显。这种散射使所形成的图像反差小,图像模糊。瑞利散射是由比光波波长还要小的气体分子质点引起的。散射能力与光波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波长愈短的电磁波,散射愈强烈;如雨过天晴或秋高气爽时,就因空中较粗微粒比较少,青蓝色光散射显得更为突出,天空一片蔚蓝。瑞利散射的结果,减弱了太阳投射到地表的能量,使地面的紫外线极弱而不能作为遥感可用波段;使到达地表可见光的辐射波长峰值向波长较长的一侧移动,当电磁波波长大于1毫米时,瑞利散射可以忽略不计。地球辐射的能量来源:太阳的短波辐射、地球的内部热能,而与地球辐射直接相关联的是地表热平衡。(8-14m)成像遥感技术系统:以探测和记录地物某一电磁波谱的电磁能量,产生地面鸟瞰图像为主要目的,由遥感平台、遥感器和遥感地面站组成的系统。黑白全色片:对整个可见光波段的各感光乳胶层具有均匀的响应。(天然和人工草皮都是黑色)黑白红外片:仅对近红外波段的感光乳胶层有响应。(天然草皮为白色,人工草皮为黑色)天然彩色片:感光膜由三层乳胶层组成。片基依次为感红层,感绿层,感蓝层。(天然草为绿色,人工为黑色)彩红外像片:以感红外光层代替了天然彩色胶片的感蓝光层。(天然草为红色,人工草为黑色)表面散射:光滑表面与粗造表面,在面元模型中,粗造度非常重要。表明小尺度的几何形状可用统计学的高度标准差和表明相关长度表示。体散射:介质内部产生的散射,为经多路径散射后所产生的总有效散射。散射截面:散射波的全功率与入射功率密度之比。后向散射截面指入射方向的散射截面。散射系数:单位面积上雷达的反射率。雷达回波强度影响因素:雷达回波强度与后向散射系数直接相关。后向散射系数与雷达遥感系统参数(波长,俯角,极化方式等)及地表特性(复介电常数,坡度,表面粗造度,不均匀介质中的体散射系数等)有关。雷达图像特点:(1)高空间分辨率;(2)穿透能力与地物(介质)的介电常数成反比,与雷达波长成正比; (3)立体效应,有地形起伏时,背向雷达的斜坡往往照不到,产生阴影。假彩色合成: 假彩色合成又称彩色合成。将多波段单色影像赋予红绿蓝三原色合成为假彩色影像的一种彩色增强技术.真彩色合成: 根据彩色合成原理,可选择同一目标的单个多光谱数据合成一幅彩色图像,当合成图像的红绿蓝三色与三个多光谱段相吻合,这幅图像就再现了地物的真实颜色,就称为真彩色合成。监督分类是指在对遥感图像地物类别属性已经有了先验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既要从图像中选取所要区分的各类地物的样本,建立模板,再进行自动识别。非监督分类,先对分类过程不施加任何先验知识,仅凭像元的光谱特征,把一组像素按照相似性归成若干类别。瑞丽散射: 它是半径比光或其他电磁辐射的波长小很多的微小颗粒对入射光束的散射。颗粒可以是单个原子或分子。它可以发生在当光通过透明的固体和液体,但在气体中最显著.扫描成像:靠探测元件和扫描镜头对目标地物以瞬时视场为单位进行的逐点、逐行取样,以得到目标地物电磁辐射特性信息,形成一定谱段的图像。多源信息复合:遥感信息图遥感信息,以及遥感信息与非遥感信息的复合。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率小波长间隔填空题:页岩,砂岩,千枚岩和灰岩水系密度从大到小依次为 页岩,千枚岩,砂岩,灰岩岩浆岩的影像图形特征为:圆、椭圆、透镜状、脉状根据界面平滑程度不同,地面反射形式有镜面反射、漫反射、混合反射。专题制图仪TM最高分辨率为120米,QUICKBIRD最高分辨率为2.44米沉积岩与岩浆岩在遥感图像上最大的区别在于沉积岩有层理。 断裂的解译标志有:色调标志、岩性地层标志、构造地层标志、地层和地形标志、水系标志、土壤和植被标志、岩浆及热液活动标志。常见的山地水系图型有树枝状水系、格子状水系、平行水系、放射状水系和同心状水系、环状水系、倒钩状水系切断新生代地层或岩体的断裂必是断层。 酸性岩浆岩在图像上为浅色调,基性岩浆岩为深色调。数字图像处理内容主要包括图像恢复处理、图像增强、图像复合、图像分类油气的烃类渗漏造成的晕有红层褪色、磁异常、粘土矿化、碳酸盐化、植被异常、放射性。遥感按照电磁波波段分 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 和多波段遥感。TM图像的组合方式中, 321 为真彩色图像,432组合为_假彩色_图像,QUICKBIRD组合 564 为真彩色图像。SPOT 5最高空间分辨率为20米,IKONOS最高空间分辨率为1米。变质岩与岩浆岩之中岩浆岩_在遥感图像上最容易区分。 颜色的三要素为_色调、强度、饱和度 。在远红外图像中,夜间水体呈现浅色调,沙漠呈现_深色调。 雷达图像中,水体呈现_浅_色调。 TM遥感图像波段741组合后,植被为假彩色 。 1单元红加1单元绿,合成颜色为_黄色。陆地卫星ETM遥感图像三种分辨率分别为_空间分辨率、波普分辨率、轴射分辨率 。图像融合的目的是提高_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 图像增强的方式有_直方图增强、领域增强、图像变换热辐射原理三大定律:普朗克定律、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维恩位移定律。遥感解译的方法:直接判断法、对比法、逻辑推理法。遥感解译的程序:资料准备阶段、初步解译阶段、野外调查阶段、详细解译阶段、制图阶段。泥石流按流域特征,可分为:标准型、山坡型、漫流型、河谷型判断题:(1)遥感地层单位实质是一种岩性地层单位 ()(2)花岗岩在黑白航片上常呈均一的暗色调。(酸碱不定,而且不均一) ()(3)倒钩状状水系往往由火山作用形成。(断裂作用) ( )(4)遥感影像上挤压断层延伸较长,分叉较多。 ( )(5)遥感图像上可以根据河流图型初步估计岩性透水性。 ( )(6)利用陆地卫星TM,能够判断小型滑坡。 ( )(7)水平地区倾斜岩层在遥感上的影像类似于直立岩层。 ( )(8)一景QUICKBIRD遥感图像大小为185KM185KM。(16.5KM*16.5KM) ()(9)入字型断裂主断裂与支断裂间的锐角指向支断裂的移动方向。 ()(10)遥感图像上,黄土地区水系常为梳状。(树枝状、格状、羽毛状、环状)()(11)基性、超基性岩浆岩在黑白航片上常呈均一的浅色调。(深) ()(12)遥感图像成像过程中光谱发生变化,因此要对图像进行几何校正。(是对位移发生改变) ()(13)遥感目视解译是遥感图像处理的基础。 ()(14)TM图像123波段按照红绿蓝组合为真彩色图像。 321 ()(15)水平地区倾斜岩层在遥感上的影像类似于直立岩层。 ()(16)地表地物在遥感图像上具有同物异谱、异谱同物的特点。 ()(17)切断新生代地层或岩体的断裂必是新断裂。 ()名词解释表观反射率:大气层顶的反射率,辐射定标的结果之一大气窗口:大气对电磁波衰减较小,透射率较高的波段维恩位移定律:黑体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的波长与黑体的绝对温度成反比图像直方图: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一副灰度范围为0-n(0-255)的数字图像元灰度分布状态,横轴表示灰度级,纵轴表示某一灰度级的像元个数占像元总数的百分比。像片分辨力(率):能区分图像上两个像元的最小距离,大小以每毫米范围内能辨出的平行线条数表示,是像片对景物细微单元的表现能力的一种指标。地面分辨率:是衡量遥感图像能有差别地区分开两个相邻地物的最小距离的能力。超过分辨率的限度,相邻两物体在图像上即表现为一个单一的目标。地学解译标志:遥感地学中,将表征地学及地学现象遥感信息的影像特征,称为地学解译标志。简答题几何校正步骤:a准备工作:图像参数的收集与分析b输入原始数字图像c确定工作范围d选择地面控制点e选择地图投影f匹配地面控制点和像素位置g评估纠正精度h坐标变换i重采样j输出纠正后图像(1)遥感应用的不足与原因? 遥感应用不足在于它在理论上、技术上、应用上还不是很成熟,人们对它的认识和评价有所不同,甚至它的有关名词、术语的概念、译名都有待统一。(2)航空遥感图像上如何识别河漫滩和河流阶地? 河漫滩是谷底的一部分,在山区较窄呈带状,在平原呈带状,色浅,形态上呈心滩、方形、弧形等,植被发育,有沼泽,积水洼地形成的牛轭湖残迹,在红外图像上呈深色。河流阶地在图像上呈阶梯状条带,断续分布,连续性好,阶 地面上有耕田,城镇,道路等,植被发育。(3)遥感图像上如何识别滑坡? 遥感图像上滑坡的形状有簸箕形、舌形、弧形和不规则形;主要看色泽差异,滑坡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导致色泽差异滑坡附近有陡峭的山坡或断裂构造,水源丰富。岩矿的光谱特性:a岩浆岩的波谱特性和色调超基性,基性岩浆岩的反射系数低,在航片上色调呈深灰色至黑色;中性岩浆岩反射系数中等,在像片上呈灰色调;酸性岩浆岩反射系数偏高,在航片上呈浅灰至灰白色调.随着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的变化,其反射系数也有所不同沉积岩的波谱特性和色调b沉积岩的反射率都不高,反射率随岩石本色的加深而降低,而岩石本色主要与杂质成分(Fe2+,Fe3+,C有机质等)的含量有关.c变质岩的波谱特性和色调一般情况下,正变质岩(岩浆岩变质形成)的波谱特性和色调与岩浆岩相近,副变质岩(沉积岩变质形成)的波谱特性和色调与沉积岩相近.但决定变质岩波谱特性的主要是矿物成分由浅色矿物组成的岩石,如石英岩,大理岩,混合花岗岩等,反射率偏高,在航片上色调较浅;暗色矿物含量较高的岩石如黑云母片麻岩,斜长角闪片岩,反射率偏低,在航片上色调较深(4) 三大岩性主要影像特征有那些? 1沉积岩一般情况如下,以浅色矿物为主,岩石风化面颜色较浅的岩石,其反射率高,色调较浅.以暗色和杂色矿物成分为主,三价铁胶结物较多,岩石风化面颜色较深的岩石,其反射率偏低,色调较深.风化面具有鲜艳色彩的岩石,反射特性变化较大,色调不一,松松散沉积物波谱特征主要取决于矿物成分,颜色和温度.尤以温度影响最大.干燥光亮的堆积物反射率偏高,色调较浅,潮湿土壤或湿泥,反射率偏低.色调较深2岩浆岩超基性,基性岩浆岩反射率较低,它们在遥感图象上的色调多呈深灰色至黑色.中性岩浆岩反射率中等.其图象上色调为灰色.酸性岩浆岩反射率偏高,图象上色调浅灰至灰白色3变质岩一般情况下,正变质岩的波谱特征和色调特征与岩浆岩相近.副变质岩的波谱特征和色调特征与沉积岩和部分火山岩接近,但是不同的原岩经受不同的变质作用后,真波谱特征和色调特征也有所不同.由无色和浅色矿物组成的岩石.风化面颜色一般较浅,反射率偏高,色调较浅,而黑色矿物含量高的岩石,风化面颜色偏深至黑色.反射率一般低于10,色调呈深灰至黑色.(5)地质调查的工作程序一般分为:项目立项、设计编制、野外调查、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共4个阶段(6)遥感地质解译原则?标志?地质解译的标志:指能识别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并能说明其性质和相互关系的影像特征。标志:1.色调与彩色2.形态3.阴影4.水系类型5.影纹图案6.地貌形态7.其他解译标志:土壤和植被水文标志人类活动遗迹 原则:综合解译、综合分析。多种图像、多种技术、多源信息综合解译,与野外调查结合分析;总体观察指导局部观察。先用卫星图像作宏观总体轮廓,再用航空像片细部观察;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有条理、有计划、选好切入点,提高效率,不漏、不重。(A:综合原则 B:宏观原则 C:先易后难先已知后未知;先清楚后模糊;先山地后平原;先构造后岩性,先锻炼后褶皱,先线形构造后环形构造;先岩浆岩,后沉积岩变质岩;先显露后隐伏。)(7)岩层三角面中的”V”字形法则? 主要是通过岩层三角面反应的岩层产状要素来确定地层界线。若三角面山脊点尖端指向与岩层倾向相反的一方,地层界线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弱三角面山脊点尖端指向于岩层倾向一致的一方,地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同,但地质界线的弯曲曲率小。(8)地物反射光谱特性 通常以横坐标代表波长、纵坐标代表光谱反射率或光谱亮度系数作出的相关曲线,是地物反射波谱曲线,具有同物异谱、异谱同物的特点,是识别地物的主要依据。(9)中心投影与正射投影(地形图)的区别? 中心投影比例尺随着航高变化而变化,正射投影的比例尺与高程无关;中心投影地形起伏时像点产生位移,正射投影地形起伏时像点位不受影响。(10)遥感影像判译标志有哪些? 遥感影像直接判译标志是形状、颜色、图形、纹理、大小、阴影、位置;间接判译标志:地貌、水系、植被、水纹、土壤、人类活动痕迹,都是地物内有属性的相关关系。(11)像点位移规律? 投影差与向径成正比,像点距像底点愈远,投影差愈大,在像底点处r=0(像点到像底点的距离)、 h=0(投影差)。投影差与高(程)差成正比,高差愈大,投影差也愈大;正起伏像点背离像底点向外移,反之负起伏像点向像底点方向位。投影差与航高成反比,即航高愈大,投影差愈小。(12)晴朗天空为什么呈现蓝色,而阴天呈现白灰色? 天空的颜色靠太阳光透过大气层直射到地面后再反射形成,太阳光中,蓝、紫、靛色光波长短,在晴朗天气,空中只有细小的微粒,这些细小微粒挡住了波长短的光,发生散射,形成蓝色天空。阴天空中粉尘、云层多,各种波长的色光都被阻挡发生散射,因而天空为白灰色。(13)监测森林火灾和地表温度分别用哪几个波段区间?为什么?监测森林火灾用3-5um热红外波段,监测地表温度用8-14nm的热红外波段,因为地表温度为40 40度,根据维恩位移定律,地面物体在此温度区间的辐射峰值波长9.2612.43um。但是森林大火,可达600K,则发射波长维4.8um。(14)热红外图像中地物色调特点?特点:一般来说,热图像正片上的浅色调代表强辐射体,表明温度高或辐射率强.反之表明温度低或者辐射率弱。(1)遥感应用的不足与原因? 遥感应用不足在于它在理论上、技术上、应用上还不是很成熟,人们对它的认识和评价有所不同,甚至它的有关名词、术语的概念、译名都有待统一。(2)航空遥感图像上如何识别河漫滩和河流阶地? 河漫滩是谷底的一部分,在山区较窄呈带状,在平原呈带状,色浅,形态上呈心滩、方形、弧形等,植被发育,有沼泽,积水洼地形成的牛轭湖残迹,在红外图像上呈深色。河流阶地在图像上呈阶梯状条带,断续分布,连续性好,阶 地面上有耕田,城镇,道路等,植被发育。(3)遥感图像上如何识别滑坡? 遥感图像上滑坡的形状有簸箕形、舌形、弧形和不规则形;主要看色泽差异,滑坡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导致色泽差异滑坡附近有陡峭的山坡或断裂构造,水源丰富。论述题(1)如何在影像上确定褶皱及其类型的判断? 褶皱需通过色调、地貌、水系、植被、综合景观综合判定(一) 发现褶皱:发现褶皱转折端,图像上图形多为同心环状、横跨主要构造线的弧形、“之”字形折线等;地形上为长条形、弧形、“之”字形延伸的岭脊确定岩层分布的对称性,图像上不同色调条带形成的纹形对称重复地形、地貌特征构成的纹形图案对称重复。(二) 确定类型:若两翼岩层三角面在褶皱轴两侧对称分布,则为正常褶皱若两翼岩层三角面山脊点尖端指向同一方,则为倒转褶皱若两翼岩层产状倾向相背、转折端岩层产状外倾、地貌为谷,转折端水系向外散开,转折端处单层出露宽度外层内层,岩层两侧老中间新,则为背斜褶皱;若与上述情况相反,则为向斜褶皱。(2)固体矿产找矿中遥感图像如何应用? 固定矿产找矿中,遥感应用主要有利用图像上显示的与矿化有关的地物如岩石、土壤等的波谱信息、色调异常和热辐射异常等直接圈定靶区,为找矿指明方向。利用解译获得的资料,分析区域成矿条件,进行区域成矿预测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多波段、多种类遥感图像的综合处理分析,增强或提取图像上与成矿有关的信息,尤其是矿化蚀变信息,为找矿提供依据,指明找矿方向和有利成矿的远景地段利用数字地址方法,综合遥感资料、物探、化探和地址资料,进行成矿统计预测,直接圈定找矿远景靶区。(3)断裂构造的解译标志? 概念:断裂在图像上以独特的色调、形态、地貌、水系等影响特征解译标志的组合叫断裂构造的解译标志。 直接标志:岩石或地层发生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的位移;构造发生错位了;地层的重复和确实;直线状分布的陡崖(断层三角面);岩体岩脉、火山口呈线状分布。间接标志:山脊、湖泊、沼泽的错位;对头沟(对头河)的出现;直线状沟谷、洼地;不同地貌区沿直线相接;水系特征和地表水体异常(4)遥感工作系统组成及其工作流程?整个系统分为星载分系统和地面分系统两大部分。星载分系统由遥感平台和传感器组成,负责从高空收集地物的电磁辐射信息,是遥感工作系统的核心。地面分系统由遥感测试系统和地面控制处理系统两部分组成,前者负责地物波谱测试研究和地面实况调查,后者负责对星载(机载)分系统的控制,遥感数据接收和处理等具体工作。(5)遥感图像上岩溶地貌有什么特点?岩溶地貌有孤峰和峰林、溶蚀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溶蚀盆地、伏流、盲谷等地貌形态。这些都属于小尺度的微地貌形态,低分辨率卫片很难观察到,只能通过纹型图案和间接标志判读。岩溶地貌发育地区呈菊皮状纹理。另外,石灰岩地区植被稀疏,裸露的灰岩色调较浅。岩溶地貌发育时间顺序是从峰林、峰丛、到岩溶平原几个阶段。(6)崩塌解译标志?(1)位于陡峻的山坡地段,上陡下缓,崩塌体堆积在谷底或斜坡平缓地段,表面坎坷不平,可出现巨大块石影像;(2)崩塌轮廓线明显,但多呈浅色调不长植物;(3)崩塌体上部外围有时可见到张节理形成的裂缝影像;(4)有时崩塌堵塞了河谷,在崩塌处上游形成小湖,崩塌处的河流则形成一个带有瀑布状的峡谷。(7)岩堆的判译特征?(1)位于陡坡或坡角下,坡度一般30-40度。(2)平面形态多呈沿山坡逐渐向下展开的条带,一般为三角形、锲形,舌形等;纵剖面呈凹形、直线形、凸形或他们的作合。(3)坡面色调均匀,无阴影感,有粗糙感。(8)泥石流在遥感影像上有什么特点,能表现出哪些信息?特点:泥石流顶部呈瓢形,山坡陡峻,岩石破碎强烈,色调深浅不一,冲沟内有大量松散固体呈浅色,冲沟没有沟槽,无植被生长,流动的泥石流呈条带状扇形,轮廓不固定,影像交织错乱, 色调变化大。说明了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1)汇水区内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2)有陡峻的地形和较大的沟床纵坡;(3)流域中上游有强大的暴雨,急骤的融雪、融冰或水库的溃决。第一章:绪 论1、遥感的依据(根本出发点及物理基础);因为一切物体,由于其种类和所处环境条件不同,会具有完全不同的电磁辐射特性。所以根据遥感器所接收到的电磁波特征的差异识别不同的物体遥感技术的分类;(一)、根据电磁辐射源(遥感器探测、记录的地物电磁辐射能量来源)分为被动遥感和主动遥感。 (1)、被动遥感: 利用太阳等自然辐射源遥感器探测、记录地物反射或自身发射的电磁波信息以识别地物特性的遥感方式(如摄影)。(2)、主动遥感:使用人工辐射源由遥感器主动地向目标物发射一定能量和一定波长电磁波, 然后再由遥感器探测、记录从目标物反射回来的一部分电磁波,以这种回波信息识别目标物的遥感方式(如雷达)。(二)、根据遥感平台分为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和航宇遥感。(1)、地面RS:遥感器装在车、船或高塔等地面平台,或在地面上,由人工直接操作遥感器,对地面、地下或水下进行的遥感;(2)、航空RS:遥感器安装在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飞行器上,从空中对地面进行的遥感;(3)、航天RS利用人造地球卫星、火箭、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等航天飞行器作为运载工具,从外层空间对地面进行的遥感;(4)、航宇:天体、天文观测等。(三)、根据遥感器工作波长(1)、紫外RS:近紫外摄影;(2)、可见光RS;(3)、红外RS;(4)、微波RS; (5)、多波段(多光谱/多谱)RS:利用多通道遥感器对同一地景进行多波段同步成像,遥感器每个通道探测、记录的电磁波波长不同(每个通道为一个一段波长范围的窄波谱带), 这些不同的波段可以从可见光到红外到微波。3、遥感技术系统由哪四部分组成;(1)、遥感平台:放置遥感器的运载工具-飞机、人造卫星、气球、遥感车、飞艇 等;(2)、遥感器:又称传感器,指接收、记录目标物电磁波特征的仪器;(3)、信息接收与预处理系统:地面接收站接收从遥感器传送来的图像胶片 或 磁带数据并进行处理;(4)、遥感资料分析解译系统:应用遥感资料(图像/ CCT / 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推断,按照遥感原理和专业知识原理,从中提取有用信息,并将其编绘成文字资料或图件。第二章 遥感物理基础1、电磁波谱及其划分;电磁波谱:将各种电磁波按其波长(或频率)的大小,依次排列画成的图表。波段的划分: (1)、紫外波段 0.010.38m;(2)、可见光波段0.380.76m;(3)、红外波段0.761000m;(4)、微波波段 1mm1m;电磁波谱是连续的,波段的划分是相对的。2、大气对电磁辐射传输的散射作用:哪三种散射作用,其发生条件怎样?散射特征?并解释微波为什么具有穿云透雾的能力?大气对电磁辐射传输的散射作用:(一)、瑞利散射-分子散射:q1即 r ,一般在r 0.1 m发生;特点: .散射强度 I散 1 /4;.有方向性 既有向前又有向后;.散射光波长与入射光波长一致。(二)、米氏散射-悬浮微粒散射:q3 即r ,由半径与波长相近的烟、尘、气溶胶等引起;特点:散射强度、散射方向:向前散射向后散射(三)、无选择性散射:q 3即r ,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水滴、雾、尘埃、烟等气溶胶常常产生无选择性散射。大气云层中,小雨滴的直径比其他微粒最大,对可见光只有无选择性散射发生,云层越厚,散射越强,而对微波来说,微波波长比粒子的直径大得多,则又属于瑞利散射的类型,散射强度与波长四次方成反比,波长越长,散射强度越小,所以微波才能有最小散射,最大透射,而被称为具有穿云透雾的能力。3、大气窗口,遥感常用的大气窗口;大气窗口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能通过大气传输大部分电磁辐射的波长间隔。)遥感常用的大气窗口:.可摄影窗口0.3 1.3m;.近红外窗口1.5 2.5m;.中红外窗口 3 5m;.远(热)红外窗口 814m;.微波窗口0.8 100.0cm。4、植被、水体的波谱特性植被的反射波谱曲线规律性明显而独特,主要分三段:可见光波段(0.40.76um)有一个小的反射峰,位置在0.55um(绿)外,两侧0.45um(蓝)和0.76um(红)则有两个吸收带。这一特征是由叶绿素的影响,叶绿素对蓝光和红光吸收作用强,而对绿光反射作用强。在近红外波段(0.70.8um)有一反射“陡坡”,至1.1um附近有一峰值,形成植被的独有特征,这是由植被叶细胞结构的影响,除了吸收和透射的部分,形成的高反射率。水体的反射主要在蓝绿光波段,其他波段吸收都很强,特别到了近红外波段,吸收就更强。正因为如此在遥感影像上,特别是近红外影像上,水体呈黑色,但当水中含有其他物质时,反射光谱曲线会发生变化。水中含泥沙时,由于泥沙散射,可见光波段反射率会增加,峰值出现在红黄区,水中含叶绿素时近红外波段明显抬升。5、加色法原理加色法原理:若两种颜色混合产生白色或灰色,这两种颜色就称为互补色;若三种颜色,其中的任一种都不能由其余两种颜色混合相加产生,这三种颜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可以形成各种色调的颜色,则称之为三原色,红绿蓝是加色法的三原色。第三章:遥感图像的类型与特性1、太阳同步轨道,特点与作用指卫星轨道平面,与太阳光之间的夹角(太阳光照角)始终保持一致的轨道。在一年中进动360,即卫星轨道面相对于地球的角进动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角速度相等。 特点:可使卫星通过同一纬度的平均地方时不变。作用:有利于在最佳光照条件下获取高质量影像和多时相影像色调对比。2、不同类型遥感图像或像片上灰度或色彩是什么含义灰度或色彩是其各自响应波段辐射能量大小的反映。3、中心投影地面上各物点的投影光线都通过一个固定点(S)投影到投影面(P1 、 P2)上形成的透视影像称中心投影4、像点位移及规律像点位移 (投影差):由中心投影造成,在地面上平面坐标相同但高程不同的点,在像平面上的像点坐标不同-这种像点位置的移动,称像点位移规律: .h与 r成正比; .h与h成正比; .h与 H成反比。第四章:遥感图像处理1、什么是数字图像,数字图像处理的实质?数字图像:空间坐标和灰度均不连续、用离散的数字(一般用整数)表示的图像。数字图像处理的实质: 是对二维矩阵的处理,是将一幅图像变为另一幅经过修改的图像,是将一个二维矩阵变为另一个二维矩阵的过程。2、灰度直方图及其作用灰度直方图:灰度级的函数指图像中所有灰度值的概率分布,即图像灰度值的概率密度函数的离散化图形。直方图的作用: 直观地了解图像的亮度值分布范围、峰值的位置、均值以及亮度值分布的离散程度。直方图的曲线可以反映图像的质量差异。4、比值图像,比值增强的优点?比值图像:通过不同波段的同名像元亮度值之间的除法运算(除数不为0),以所得的比值(商)生成的新图像比值增强处理的基本作用: .能扩大不同地物之间的微小亮度差异;.消除或减弱地形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提取与找矿有关的专题信息. 比值彩色合成图像能增强岩性及蚀变岩信息第五章:地质解译标志1、什么是地质解译标志?能列举常见的地质解译标志。用以识别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并能说明其性质和特点以及相互关系的影像特征;(1)、地物的几何形态:单一地物的形状、大小;(2)、色调与色彩:地物波谱信息构成的影像特征;(3)、阴影-可识别目标物形态和地貌形态;(4)、影像结构 - 由细小地物群体的色调、形状重复组合而构成的群体影像特征;(5)、纹形图案(影纹图案)-由细小地物有规律地重复出现组合而成;(6)、地貌形态;(7)、水系类型和水系分析;(8)、植被标志;(9)、水文标志:指某些陆地水文特征;(10)、土壤标志;(11)、人类活动遗迹;2、常见的水系类型、特点、发育区(1)、树枝状水系及其变种特点:各级支流自由发展,无明显方向性,支流与次级支流锐角相交; 发育区:构造简单、岩性单一产状平缓、地形坡度不大。(2)、角状水系特点:主流常呈尖锐的角状弯曲受断裂构造控制;发育区:砂岩、石灰岩、花岗岩、板岩、大理岩地区。(3)、格状水系 特点:主要支流与次级支流成一定角度相交,呈格状或菱格状; 发育区:坚硬岩石受共轭裂隙或断裂控制。(4)、平行状水系 特点:多条支流相互平行,并以近似的角度与主流交汇,形似马尾 发育区:大面积玄武岩流倾斜地表、单面山层面坡、滨海平原、大冲积扇、掀斜构造的倾斜面(5)、放射状及环状水系 特点:水流从中心向四周流的离心型水系; 放射状车轮辐条状 发育区:火山锥小的浑圆形侵入体; 环状由放射状水系发育而成,支流环绕中心呈环状,形似年轮 发育区:沉积岩层构成的构造穹隆。(6)、向心状水系 特点:放射状支流由四周向中心汇集; 发育区:构造盆地、局部沉降区、洼地。(7)、倒钩状水系 特点:支流以钝角汇入主流且与主流流向相反; 发育区:断裂控制或河流袭夺。(8)、星状水系 特点:地表水流无完整格局,许多大大小小的集水盆地彼此分立,似群星散落地表,呈星点状,地表河有时突然潜入地下成为潜流,有时潜流又以泉或河的形式出露地表; 发育区:气候湿热区的石灰岩、白云岩区落水洞、溶蚀漏斗、溶蚀洼地、溶洞等对流水起控制作用(9)、羽状水系 特点:小冲沟密集,与支流近直交,形似羽毛; 发育区:均匀细粒结构岩石(片麻岩),层理、片理、劈理、板理极发育区。(10)、其它水系 扇状、网状、辫状第六章:岩性解译1、岩浆岩光谱特征规律?不同比例尺的遥感图像上岩浆岩的几何形态?岩浆岩中,随着SiO2的含量的减少和暗色矿物含量的增高,岩石的颜色由浅到深,光谱反射率也随之降低。侵入岩:中小比例尺图像:大型侵入体(中酸性岩体)圆、椭圆形或不规则团块状;中小型侵入体卵圆形、透镜状、串珠状;褶皱带、断裂带中侵入体条块状、透镜状、脉状;侵入体边界线与围岩多呈明显的切割关系(侵入接触) ;大比例尺图像:侵入体内格状、放射状、同心环状节理系统被后期岩脉充填尤为清晰;喷出岩:由火山喷发时喷出的岩浆冷凝而成的矿物岩石,多数为岩浆岩组成,质地疏松多孔。大比例尺图像:锥状(火山锥)、舌状(熔岩流);年轻的熔岩可见绳状流动构造(五大莲池)可见寄生火山口、破火山口、火山口湖、熔岩被、熔岩穹丘(白头山天池)小比例尺图像:有一定规律排列的点、斑。2、遥感地层单位?在遥感图像上,按地质研究程度和地层在图像上的显示程度为原则划分出的影像单位。第七章:构造解译1、岩层三角面?怎样根据其形态判断岩层的产状?岩层三角面:某一岩层同一层面的地表露头线上,山脊点与相邻两沟谷点用直线连接所成的假想三角形平面。(1)、走向 大比例尺航空像片 .解译出单个岩层三角面; .立体观察,任选岩层三角面上同高度两点; .连接此两点的直线走向; .直线状露头线直立岩层走向。(2)、倾向 根据三角面尖端指向近似判断一般地形条件三角面山脊点高于山谷点:三角面山谷点尖端倾向;山高坡陡三角面山脊点低于山谷点:三角面山脊点尖端倾向;(3)、倾角 主要借助岩层三角面形状随地形和岩层倾角变化规律确定;2、褶皱的解译标志?断裂的解译标志?(其一)褶皱的解译标志:(1)、转折端:褶皱构造的重要标志之一;(2)、岩层分布的对称性:岩层对称重复出现褶皱构造另一重要标志;(3)、岩层三角面分布特征:岩层三角面可确定岩层产状确定褶皱形态类型(背形、向形);(4)、色调、图形:不同色调、微地貌的平行条带呈圆、椭圆、长条、弧形、三角形、马蹄形、菱形等;(5)、特殊的水系:向心状水系向斜盆地放射状水系穹隆,短轴背斜两翼水系对称相似转折端收敛或撒开。断裂的解译标志:断裂在图像上以独特的色调、形态、地貌、水系等影像特征表现出来,这些能反映断裂构造的独特影像特征各种地质解译标志的组合,称为断裂解译标志。(1)、岩石或地层发生位移(水平或垂直方向);(2)、构造发生位错;(3)、地层的重复或缺失;(4)、直线状分布的陡崖(断层三角面);(5)、岩体、岩脉、火山口呈线状分;微波遥感的特点有哪些? (1)全天候、全天时工作(2)对某些地物有特殊的波谱特征(3)对冰、雪、森林、土壤等有一定的穿透能力(4)对海洋遥感有特殊意义(5)分辨率较低,但特性明显 2、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2)地形起伏的影响(3)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4)大气折射的影响(5)地球自转的影响 3、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丰富的信息量(2)直观性强(3)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4)现实性强 4、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未充分利用遥感图像提供的多种信息 (2)提高图像分类精度受到限制 1)气状况的影响 2)垫面的影响 3)他因素的影响 5、简要回答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 4)遥感影像信息选取与数字化 5)地理基础底图的选取与数字化 6)遥感影像几何纠正与图像处理 7)遥感影像镶嵌与地理基础底图拼接 8)地理地图与遥感影像的复合 9)符号注记层的生成 10)影像地图图面配置 11)影像地图的制作与印刷 1、试述遥感目视解译的方法与基本步骤。 要点: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信息复合法;综合推理法;地理相关分析法。 程序:准备工作阶段;初步解译与判读区的野外考察;室内详细判读;野外验证与补判;成果的转绘与制图。 2、试述计算机解译的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要点:抽取遥感图像多种特征并综合利用;逐步完成GIS各种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利用GIS数据减少自动解译中的不确定性;建立适应于遥感图像自动解译的专家系统,提高自动解译的灵活性;模式识别和专家系统的结合;计算机解译新方法的应用。2、遥感的特点是什么? 大面积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经济性;局限性 3、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丰富的信息量;直观性强;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现实性强 4、中心投影与垂直投影的区别是什么? 投影距离的影响;投影面倾斜的影响;地形起伏的影响。 5、计算机图像分类的两种主要方法是什么? 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 1、试述遥感目视解译的方法与基本步骤。 要点: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信息复合法;综合推理法;地理相关分析法。 程序:准备工作阶段;初步解译与判读区的野外考察;室内详细判读;野外验证与补判;成果的转绘与制图。 2、试述数字图像增强的主要方法。对比度变换;空间滤波;彩色变换;图像运算;多光谱变换。6、全球定位系统在3S技术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精确的定位能力和准确定时及测速能力。7、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CCD,它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探测元件。1、NOAA气象卫星属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800km,倾斜角98,节点周期102min,重访周期11d。 AVHRR有5个通道: 058068微米 探测白天云、地表。 07510微米 探测云、水泥、植被、水。 355393微米 探测火灾、夜间海温。 103113微米 探测海、陆、云顶温度。 114124微米 探测海、陆、云顶温度。 2、热红外像片记录了地物发射热红外线的强度。夜间的热红外航空像片比白天的解译效果要好,黎明前的热红外像片效果最佳,这因为夜间不受太阳辐射的干扰,热红外像片上色调差异主要取决于地物的温度和辐射热红外线的能力。 3、TM图像的2、3、4波段的黑白透明正片分别通过蓝、绿、红滤光系统,即可合成标准假彩色图像。在其上,植被显示红色;城镇一般为灰蓝色;水体与河流呈兰色;雪饿云则为白色等。 4、(1)在农业、林业方面的应用; (2)在地质矿产方面的应用; (3)在水文、水资源方面的应用。 (4)环境监测: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污染以及海洋污染等进行监测。 5、(1)对比度变换; (2)空间滤波; (3)彩色变换; (4)图像运算; (5)多光谱变换。 1、RS、GPS、GIS的最后一个单词均含有“S”,人们习惯将这三种技术合称为“3S”技术。 (1)GIS的功能:数据采集、地理数据管理、空间分析与属性分析、地理信息的可视化表现; (2)GPS的功能:精确的定位能力、准确定时及测速能力; (3)RS的功能:GIS数据库的数据源、利用遥感数字影像获取地面高程,更新GIS中高程数据。 2、(1)抽取遥感图像多种特征并综合利用这些特征进行识别; (2)逐步完成GIS各种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利用GIS数据减少自动解译中的不确定性; (3)建立适用于遥感图像自动解译的专家系统,提高自动解译的灵活性; (4)模式识别与专家系统相结合; (5)计算机解 1、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10米。 2、常用的植被指数有比值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差值植被指数等。 3、热红外影像上的阴影是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可分为热阴影和冷阴影两种。 4、TM影像为专题制图仪获取的图像。其空间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波谱分辨率方面都比MSS图像有较大改进。 5、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CCD,它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探测元件。1、根据传感器所接受到的电磁波光谱特征的差异来识别地物。(1)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存在差异;(2)同类地物的光谱是相似的,但随着该地物的内在差异而有所变化。 2、(1)紫外遥感;(2)可见光遥感;(3)红外遥感;微波遥感。 3、(1)太阳辐射光谱曲线与温度为5900k的理想黑体辐射曲线相似;(2)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0.3-1.3um,最大辐射强度位于0.47um左右;(3)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以后,各波段的能量发生不同程度的衰减。 4、(1)MSS-1 0.5-0.6um蓝绿光波段。对水体有一定的透视力。 (2)MSS-2 0.6-0.7um橙红光波段。对水体的浑浊度等有较好的反映。 (3)MSS-3 0.7-0.8um属可见光中地红光和近红外波段。对水体几湿地地反映明显;对植物生长情况有明显的反映。 (4)MSS-4 0.8-1.1um属近红外波段。水陆界线更加明显;对植被的反映与相似,对比性更强。 5、(1)技术简单;(2)安排实验灵活方便;(3)价格低廉;(4)吊舱自由姿态比较稳定;(5)填补了空白。局限性:受地域影响和气象条件限制。 1、亮度系数:在相同的照度条件下,物体表面的亮度与绝对白体理想表面的亮度之比。 2、与地物有着相同辐射量的相应黑体的绝对温度即地物的亮度温度。 3、高光谱遥感:是指利用很多很窄的电磁波波段从感兴趣的物体获取有关数据。 4、指传感器在接受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5、电磁波振幅减少e分之一倍的穿透深度。 6、利用遥感平台的前进运动,将一个小孔径的天线安装在平台的测方,以代替大孔径的天线,提高方位分辨力的雷达。 7、指像素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 8、植物所有叶子的累加面积总和与覆盖地面面积之比。 9、遥感影像中近红外波段的反射值减去红光波段的反射值的差与二者之和的比值。 2、TM影像为专题制图仪获取的图像。其在光谱分辨率 、辐射分辨率 、 空间分辨率 方面都比MSS图像有较大改进。 3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图像处理和特征提取子系统、解译知识获取子系统发 、狭义的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 2、热红外像片记录了地物发射热红外线的强度。夜间的热红外航空像片比白天的解译效果要好,黎明前的热红外像片效果最佳,这因为夜间不受太阳辐射的干扰,热红外像片上色调差异主要取决于地物的温度和辐射热红外线的能力。 3、TM图像的2、3、4波段的黑白透明正片分别通过蓝、绿、红滤光系统,即可合成标准假彩色图像。在其上,植被显示红色;城镇一般为灰蓝色;水体与河流呈兰色;雪饿云则为白色等。 1、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没有充分利用遥感图像的多种特征;提高分类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 2、何谓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简要回答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 遥感提供数据源;地理信息系统为分析的工具;全球定位系统是数据采集。 遥感原理试题十二答案要点1、主动遥感:传感器本身能够主动向外发射电磁波的遥感方式。 2、大气闪烁:电磁波穿过大气层时发生的抖动现象。 3、米氏散射:当微粒直径与辐射光的波长差不多时所发生的散射。 4、大气窗口:通常把通过大气而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投射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5、电磁波:电磁振动在空间的传播。 6、黑体:能完全吸收入射辐射能量并具有最大发射率的地物。 7、频率:单位时间中通过某一给定点的波峰数目。 8、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