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练习题.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809343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莲说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爱莲说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爱莲说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10分)一、【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竹似贤,何哉?竹本固,A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B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注释贤:贤者。本:根。善建不拔:意志坚定不移。直以立身:凭着挺直的本性可以立身。中立不倚:处事正直,不偏不倚。体:体悟。虚受:虚心接受。贞:坚贞。之:代词,指竹子。实:充实。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亵:濯:小题2:解释下列语句。(4分)濯清涟而不妖。竹似贤,何哉?小题3:【甲】文从莲的、品性四个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是由竹的本固、性直、节贞四个方面联想到君子之德。(2分)小题4:从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上看,【甲】、【乙】两文相同之处各是什么?(2分)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小题1:亲近而不庄重洗涤小题2: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娇媚。竹子(的特性)与贤者相似,为什么呢?(什么原因呢?)(每小题各2分)小题3:【甲】生长环境、外形、香气【乙】心空小题4:托物言志(象征)议论(每空1分)【参考译文】竹子像贤人,这是为什么呢?竹子的根稳固,稳固是为了确立竹子的本性,君子看见它的根,就想到要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想到意志坚定不移的人)。竹子的秉性直,直是为了站住身体,君子看见它这种秉性,就想到要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想到正直、不偏不倚的人)。竹子的心空,空是为了虚心接受道,君子看见它的心,就想到要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想到虚心求道者)。竹子的节坚定,坚定是为了立志,君子看见它的节,就想到要磨炼自己的品行,不管一帆风顺还是遇到危险时,都始终如一。正因为如此,君子都喜欢种竹,把它作为庭院中存在价值的东西。小题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亵”的含义,亲近而不庄重。小题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1句中“濯”。2句中“贤”的意思。小题3:试题分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指生长环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指外形,香远益清,指香气。小题4:试题分析: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象征,托物言志等,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等,相同点,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议论的表达方式。二、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原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焉。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板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注释龙图阁学士:宋代官名。分宁:地名,今江西修水县。主簿:官名,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狱:案子,案件。部使者:官名。转运使:官名。手板:笏板,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各划一处)(1)可爱者甚蕃(2)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1)可爱者甚蕃_(2)陶后鲜有闻_(3)一讯立辨_(4)乃委手板归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_(2)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_4甲段中作者把菊、牡丹与莲花放在一起来写是一种衬托的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5乙段主要写了周敦颐的两个小故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加以归纳。_6结合甲乙两个文段,说说周敦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_答案:解析:1(1)可爱者甚蕃(2)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2(1)多(2)少(3)辨别,清楚(4)丢弃、扔掉。3(1)莲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2)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吏,大家没人敢和他争,惟有周敦颐一个人敢和他争辩。4以菊正衬莲,以牡丹反衬莲,二者都是为了突出莲花高洁不俗,不与俗世同流合污。5(1)一讯立断久不能决的案件。(2)不惜得罪上司,勇救按法不当死的囚犯。6周敦颐才智过人,善于断案;为人正直,刚正不阿,坚持原则,秉公判案;洁身自好,品德高尚。(答出其中两点即可)乙文参考译文: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县人。原名敦实,因避讳英宗皇帝旧名而改为敦实。由于舅舅龙图阁学士郑向的推荐,做了分宁县的主簿。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了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狱吏也比不上啊!”部使者推荐他,调任他到南安担任司理参军。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吏,大家没人敢和他争,惟有周敦颐一个人敢和他争辩,王逵不听,敦颐就扔下笏板回了家,打算辞官而去,说:“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于上级,我不做。”王逵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三、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迢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襄物之用。是芙蕖者也,无一时一刻,这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注释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菡萏:未开的荷花。异馥:异香。芙渠:荷花。2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2分)不蔓不枝(长枝节,生出枝节)陶后鲜有闻(少)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停止)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合宜,适合)21下列句子中的文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2分)(2分)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溪深而鱼肥C乃记之而去 D呼尔而与之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时无刻不适合人观赏。(4分)23甲、乙两个文段的主要意思各是什么?(3分)甲文:甲文: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乙文:赞美荷花“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3分)24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3分) 24甲文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是基于莲花洁身自好又不孤高自诩的品格。乙文作者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可看”“可闻”“可吃”“可用”,有实用价值。四、(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故称瑞耳。体彩,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注释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氲氲(yny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瑞:吉,善。兼彩:兼有各种颜色。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亭亭净植树立陶后鲜有闻少而名之不可说出 莫能肖也酷似,逼真(“相似”亦可)(4分。每格l分)19、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B(2分)。(2分) A、强迫 B、接近,迫近 C、狭窄 D、威胁20、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0A(2分)。(2分)A、体兼彩,而不极于色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B.纯以情韵胜 皆以美于徐公C、花之富贵者也 辍耕之垄上D.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其子好骑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2分。“染”、“濯”、“妖”各05分)22、对“善绘者以意取似”解说正确的一项是(B(2分)。(2分)A、擅长绘画的人因为个人的原因只能类似模拟。B、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C、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D、擅长绘画的人已经描绘得很相似了。23、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2分)香味:莲香远益清;兰氲氲无所。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兰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2分。后一格填出其中一句得05分)24、(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高洁(2分)(意思接近即可)的品性。五、【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黄庭坚书幽芳亭记)【注释】:楚之逐臣:即屈原。薄丛:贫瘠的丛林。不见:不被人知道。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不蔓不枝枝:长枝节B亭亭净植植:种植C自古人知贵兰贵:尊贵D平居与萧艾不殊殊:相同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清风过之B濯清涟而不妖雪霜凌厉而见杀C花之隐逸者也来岁不改其性也D同予者何人不见是而无闷者也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的莲花和【乙】文的兰花生活环境虽有区别,但都有高洁、纯朴的品质。B【甲】【乙】两文都表明了要退隐山林、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才华的人生态度C【甲】文批判了菊和牡丹的傲然超脱;【乙】文则赞美了萧艾和兰花的清香宜人。D【甲】【乙】两文都涉及到了作者所鄙视的那些追功名、逐富贵的社会现象。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答案【小题1】A【小题1】D【小题1】A【小题1】(6分)(1)(3分)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可以贴近去玩弄啊!(观:观赏,1分;亵玩:玩弄,1分;句意1分。)(2)(3分)(兰花)生长在深山和贫瘠的丛林里,不因为没有人知道就不发出芳香。(为:因为,1分;芳:发出芳香,1分;句意1分。)六、【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李盛仙夏日赏荷)1、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并用该词构成成语,要求成语中该字的意思与句中的相同。(4分)(1)陶后鲜有闻鲜:成语:(2)香远益清益:成语: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译:(2)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译:3、请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4、结合上文和你的阅读积累,写出“莲”的两个别称,并默写出所给文段之外的一句关于“莲”的诗句。(3分)5、甲乙两文都写了“莲”,但甲文重在托物言志,将“莲”比作,乙文重在描摹姿态,将其喻为。(2分)6.(1)少鲜为人知(2)更加精益求精(共4分)7.(1)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2)面临(靠近)湖边欣赏荷花,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每句1分,共2分)8.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2分)9.荷花、芙蓉、菡萏、芙蕖(每个别称1分,共2分)接天莲叶无穷碧、小荷才露尖尖角、江南可采莲(只要有“莲”字即可)(1分)10.君子(1分)仙子(1分)七、(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故称瑞耳。体兼彩,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注释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氲氲(yn y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瑞:吉,善。兼彩:兼有各种颜色。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1)出淤泥而不染(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3)陶后鲜有闻(4)而名之不可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 莲,花之君子者也。译文:(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3)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译文:(4)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译文:3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4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那些语句?为什么?(2分)5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兰花,请你说说赞成它的理由。(2分)9(1)沾染;污染(2)我(3)听说 (4)命名10、(1)莲,是花中的君子。(2)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这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该是很多了。(3)兰花的香气,不是逼近可以闻嗅品赏的。(4)即使是善于绘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体味来描绘兰花的形状,不能与兰花的神韵相像。11、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12写出喜欢的句子1分,表述理由时写出莲的形象1分,进一步表述出其喻义1分。示例:我喜欢“香远益清”这句话,因为这句写出了莲的芬芳,比喻君子美名远扬。13(2分)示例l;赞成兰花,兰花无论后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八、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迢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襄物之用。是芙蕖者也,无一时一刻,这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注释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菡萏:未开的荷花。异馥:异香。芙渠:荷花。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不蔓不枝( ) 陶后鲜有闻( ) 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A何陋之有 水陆草木之花 B有仙则名 名之者谁 C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神情与苏黄不属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_ _ 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_ _4甲文写牡丹、菊有什么作用?(3分)答:5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3分)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答案网整理7(4分) 蔓( 生枝蔓 ) 鲜( 少) 已( 停止) 目( 看、观赏 )8(2分)( C )9(4分)对于莲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无时无刻不适合人观赏。10(3分)答:用菊和牡丹来衬托突出莲的高洁品质。菊是正面衬托,牡丹是反面衬托。11(3分)答: 甲文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是基于莲花洁身自好又不孤高自诩的品格。乙文作者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可看”“可闻”“可吃”“可用”,有实用价值。(3分)爱莲说闲情偶寄比较阅读答案九、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习惯说(清)刘蓉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注】养晦堂:刘蓉居室名。浸淫:渐渐扩展。踬:跌绊。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益:增加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C每履之,足苦踬焉 履:踩D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 语:告诉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B丹之爱,宜乎众矣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C命童子取土平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D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4用“/”给习惯说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限标两处,不含句末)(2分)5.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 ;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 。(2分)爱莲说习惯说对比阅读答案:福清语文教育网整理6A(益:更加)7A都表转折,却(B项第一个“乎”:为副词词尾,不译,第二个“乎”:在,于;C项第一个“之”:代词,代洼坑,第二个“之”: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D项第一个“以”:相当于“而”,不译,第二个“以”:介词,把)8我唯独喜欢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中清洗过却不显得妖媚。(父亲)看到屋里的坑洼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么?”9俯而读/仰而思/思而弗得10.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第二空:故君子之学,贵于慎始。习惯说参考译文:福清语文教育网整理我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我)低下头就读书,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这屋有处洼坑,直径一尺,逐渐侵蚀扩展。每次经过,我总要被绊一下。起初,我感到很别扭,时间一长也习惯了,再走那里就同走平地一样安稳。一天,父亲来到屋子里,发现这屋地面的洼坑,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凭借什么治理国家呢?”随后叫仆童将洼坑填平。父亲走后,我读书思索问题又在屋里踱起步来,走到原来洼坑处,感觉地面突然凸起一块,心里一惊,低头看,地面却是平平整整,我别扭地走了许多天才渐渐习惯起来。唉!习惯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厉害的啊!脚踏在平地上,便不能适应坑洼;时间久了,洼地就仿佛平了;以至把长久以来的坑填平,恢复原来的状态,却认为是阻碍而不能十、(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乙)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俗不顾,匠人未识。无地势以炫容,有天机而作色。徒观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据幽涧则蓄雾藏烟。穹石盘簿而埋根,凡经几载;古藤联缘而抱节,莫记何年。于是白露零,凉风至;林野惨栗,山原愁悴。彼众尽于玄黄,斯独茂于苍翠,然后知落落高劲,亭亭孤绝。其为质也,不易叶而改柯;其为心也,甘冒霜而停雪。叶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节。若乃确乎不拨,物莫与隆,阴阳不能变其性,雨露所以资其丰。擢影后凋,一千年而作盖;流形入梦,十八载而为公。不学春开之桃李、秋落之梧桐。 乱曰:负栋梁兮时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谅可用而不用,固斯焉而取斯。李绅寒松赋注释芊眠:茂密状。捎云蔽景:意为与景物相掩映。盘簿:牢固状。玄黄:指大自然的变化。叶:相合。隆:高。谅:确实。固:鄙视。取:取法。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穹石盘簿而埋根 而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亵甘冒霜而停雪 停10.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2分)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据幽涧则蓄雾藏烟。11.两文作者喜爱“莲”、“寒松”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12.简要分析两文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2分)乙文:参考译文参考答案:9.答案: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连词,表示修饰关系。亲近而不庄重。使(雪)停止。评分:每两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10.答案:寒松笔直的树干撑起茂密旺盛的树冠,昂首挺立,生机盎然;坚韧恭肃的树枝,苍翠茂密,遒劲有力。依靠层层山峦生长的寒松与高天白云携手挽臂,掩映成趣;隐居幽静山涧的寒松积聚着雾霭,收藏着烟霞,氤氲迷离,如诗如画。评分:联想想象合理,描写具体,语句通顺。共2分。11.答案:因为莲具有纯洁、正直、雅致的个性特征。寄寓了作者对君子品德的追求。因为寒松具有坚韧耐寒、忠贞不移的品格。隐寓了作者坚守节操、执着追求的精神气度。评分:对喜欢莲、寒松原因的分析各占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12.答案:运用衬托,突出了莲、寒松卓尔不群的品性;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形象、含蓄地表现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富有感染力。乙文:参考译文松树生长在岩石的侧面,俗人看不到它,木匠无缘结识它。它没有宽阔的地势来炫耀自己的外形,只有大自然赋予的本色。它枝干伟岸挺拔肃穆茂盛,或高踞于层岩之上,直插云霄;或藏身于幽涧之中,蓄雾藏云。坚固的穹石埋下它的根系,历经数载;古老的藤蔓缠络它的躯体,不知多少年。白露飘落,凉风吹来,树林田野凄惨颤栗,高山平原愁容憔悴。别的树木都黄叶凋零,只有它苍翠繁茂。然后人们知道它高峻挺拔,特立独行。它不改变自己的外形,也不改变自己的内心,甘愿经受霜雪的洗礼。它和隐士君子的志趣气节相投,它坚定不拔,超乎万物。日月不能改变其本性,雨露使它更丰茂。它身影高耸,千年茂盛。它把自己流动的身影编织成梦,相信十八年后定能成材为公。它不学春天的桃李也不学秋天的梧桐。身为栋梁之材却不为人知,顶风冒雪,却没人为它称奇叫绝。实在是空为有用之才,有人鄙视它,却也有人取法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