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第一学期九级科学卷含答案.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808345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0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第一学期九级科学卷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第一学期九级科学卷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第一学期九级科学卷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质量检测 科学试题卷本卷可能用到的原子相对质量:H-1 C-12 O-16 S-32 Na-23 Fe-56 Zn-65 g取10N/kg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2、重铬酸钾(K2Cr2O7)是一种盐,实验室可用K2Cr2O7测定酒精(C2H5OH)的含量,该方法常用于查酒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5 B重铬酸根的离子符号为Cr2O72- CC2H5OH 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有机物DC2H5OH中C、H、O的元素质量比为2:6:13、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猪八戒照镜子,表里如一 B从鱼缸侧面看鱼,发现鱼会变大C放满水的泳池底部看起来很浅 D坐井观天,所见甚小4、欲鉴别澄清石灰水、稀硫酸和蒸馏水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现有: Na2CO3溶液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只用一种试剂一次即可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A只有 B或 C只有 D5.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物质)的试管,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则对相关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乙溶液中固体的质量减少B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减少C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6、关于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块内能为零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7. 小轿车驾驶室内装有冷暖空调,可使小轿车内冬暖夏凉,但是在使用空调过程中常易造成前方玻璃模糊,影响视线,对此叙述正确的有 ( ) A冬天,因为使用暖空调,所以玻璃模糊属于汽化现象B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要吸热C夏天,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玻璃液化使其模糊 D冬天,要使玻璃清晰,应该打开雨刮器即可8、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时,舱外大气压要比舱内气压低。要使舱内获得新鲜空气,必须使用压缩机把空气从舱外压进舱内。在这个过程中,压缩机对空气做功,空气的( )A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C温度升高,内能减少 D温度降低,内能增加9、如图所示,木棒OA可绕过O点的水平轴自由转动,现有一方向不变的水平力F作用于棒的A 端,使棒从竖直位置缓慢地转到偏角为的地方(90)。设M为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则在此过程中 ( )AF不断变大,M不断变大 BF不变,M逐渐变大CF逐渐变小,M逐渐变小 DF逐渐变大,M逐渐变小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镁中有氢氧根离子,加入酚酞会显红色 B甲烷是热气球的一种常用燃料,说明其具有助燃性 C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从微观上看是因为只含有一种分子 D5ml 酒精和 5ml 水混合体积小于 10ml,是因为分子中有空隙11、跳水运动员在起跳之后直至落到水面(忽略空气阻力)的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及动能最大处分别是 ( )A、动能转化为势能再转化为动能,入水时动能最大B、动能转化为势能再转化为动能,起跳时动能最大C、势能转化为动能再转化为势能,起跳时动能最大D、势能转化为动能再转化为势能,入水时动能最大12、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了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 )A增大物距 B增大像距 C增大人像的大小 D减小取景范围13、10克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10克20%的稀硫酸充分混合,混合后溶液与下列物质不能反应的是 ( )A铁 B二氧化碳 C硫酸铜溶液 D氢氧化钡溶液m14、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一端系在墙上的O点,自由伸长到B点,今将一小物块m连在弹簧上,并把弹簧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小物体能运动到C点静止,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恒定,试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从A到B动能越来越大,从B到C动能越来越小B物体从A到C动能一直在减小 C物体动能最大的位置在B和C之间D物体从A到B动能先增大后减小,从B到C动能一直减小15初中科学知识中有很多的“相等”。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同学查找了一些,请你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在溶液中所有的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和所有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B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之和与负价之和的数值相等C潜水艇潜入水中后,不管是在深处还是在浅处所受浮力相等D用启子开啤酒瓶时.动力臂和阻力臂相等 16、如图甲所示,重为80N的物体在大小为10N,水平向左的拉力F1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保持拉力F1不变,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2,拉物体匀速向右运动1m。若不计滑轮、绳的质量和轮与轴间的摩擦,则( )A物体向左运动时,拉力F1的功率P1=30W B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f=10N C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F2=10N D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F2所做的功W2=40J 17、下列根据实验所得数据绘制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 )A图是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加入铁粉质量的关系B图是用一定量的木炭还原氧化铜,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C图是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铝中加入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 D图是向久置空气中NaOH溶液中加入盐酸,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18、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据实验实施绘制如图所示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至b段有蓝色沉淀生成 Bd点溶质种类为三种Cc至d段,溶液pH不断减少 Dc点所含的溶质种类最少 19、某溶液中含有较多的Na2SO4和少量的Fe2(SO4)3,若用该溶液制取芒硝(Na2SO4.10H2O),可供选择的操作用:加适量的H2SO4溶液;加金属钠;结晶;加过量的NaOH溶液;加强热脱结晶水;过滤。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 B C D 碳海绵没被压弯的狗尾巴草20.世界上最轻固态材料“碳海绵”如图所示,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具有超强的储电能力;对有机溶剂具有超快、超高的吸附 力,是已报道的吸油力最高的材料;放在温度-196的液氮中,弹性活力依然;“碳海绵”有很多空隙,可以填充保温材料等物质;它能达到的最小密度为0.16毫克/立方厘米(不包括该物质空隙间的气体)。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碳海绵”是一种混合物,充分燃烧产生CO2B相同体积“碳海绵”的质量远小于密度为0.09千克/米3的氢气的质量 C若用此材料做成宇航服能抵抗月球晚上零下一百多度的低温D若海上发生漏油事件,则可以把“碳海绵”撒在海面上迅速吸油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2分)21(5分)铁粉和硫粉以适当的质量比混合,堆放在石棉网上,然后用烧红的玻璃棒一端接触混合物,这时部分混合物迅速变红热状态,撤离玻璃棒后,反应继续进行,直至全部混合物都呈红热的状态,冷却后得到一种黑色的固态物质。 (1) 该黑色固态物质在物质分类上属于 (选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 铁与硫的反应是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3) 可以证实反应中铁已从游离态变成化合态的方法是。(4)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从理论上计算,为使铁粉和硫粉都能全部反应,两者最佳质量比应是。22.(3分)如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_冲程,一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是1800r/min,则该汽油机每秒内完成_个冲程,对外做功_次。23(4分)物质间反应的规律是继续学习科学的必备知识,在下列物质中按要求选出能相互反应的组合(填物质编号如“”,如有多种组合,组合间用分号“;”隔开) 【CO2KNO3溶液AgCuSO4溶液稀H2SO4 NaOH溶液Fe(1)常温下能发生置换反应的组合有 ;(2)常温下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组合有 。24(6分)(1)一建筑工人用60N的水平推力推小车,使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了15m,撤去推力后,小车仍然能继续向前运动08m,这是因为 。在上述小车前进158m的过程中,建筑工人对小车做的功为 J(2)如图所示,一块既长又厚的均匀木块A,左上角有一固定转动轴O与墙连接,其下方搁有一小木块B,B与A之间存在摩擦,其余摩擦不计。B从A的左端匀速拉到右端的过程中,水平拉力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8分)某科学小组用实验室中NaOH溶液测定空气中酸性气体(CO2、SO2)的体积分数。实验步骤如下:向细玻璃管内注入少量水,形成一段水柱,装置如图所示。用手捂住烧瓶一段时间,若出现 现象,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用此装置收集一瓶含有酸性气体的空气。将40mL浓NaOH溶液迅速倒入烧瓶内,立即塞紧橡皮塞,并在细玻璃管上 标记水柱底部的位置,测得该标记以下细玻璃管及烧瓶的总容积为340mL。 观察并测量得出水柱缓慢向下移动的距离为3.0cm。已知长为1cm的细玻璃管的容积为0.1mL(水柱的质量忽略不计)。21请你回答:(1)根据实验步骤中的数据,该空气中酸性气体的体积分数为 。(2)按上述步骤操作时,若实验过程中环境的温度略有降低,则实验结果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3)为了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实验,下列试剂中可选用 (填符号)。A盐酸 BKCl溶液 CBaCl2溶液 D酚酞试液26(6分)用煤气灶把2kg,初温为30的水烧到80,消耗了20g煤气,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则水吸收的热量为 J,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J,煤气灶烧水的效率为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8分)27、(7分)甲、乙两位同学一起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以杠杆中点为支点,如图甲、 乙所示。(1)若杠杆右端低左端高,为使其在水平位置上静止,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2)如图甲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数据。根据这一次实验数据,甲同学立即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这做法的不足是: 。(3)如图乙所示,乙同学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第一种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其读数为F1;第二种弹簧测力计倾斜拉,其读数为F2。第 (填“一”或“二”)种实验方案更方便.在同等条件下,两次弹簧测力计读数F1 F2(填“”、“=”或“”)。(4)乙同学用图丙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当杠杆水平平衡时,与甲同学得出的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可能的原因是: 。28.(8分)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SO4、Na2CO3、Ba(NO3)2、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1)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假设该步骤中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2)振荡后,在悬浊液中逐滴滴加盐酸,产生的沉淀的量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原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的物质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 。为了证明原混合物中可能存在的物质是否存在,可进行如下实验:取原白色固体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假设该步骤中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填写一种混合物分离的物理方法)在第2步中得到的溶液中, 。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29.(6分)某兴趣小组的学生研究过量的炭粉与Fe2O3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气体产物成分。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假设:气体产物全部是C02;气体产物是C02和C0混合物;气体产物全部是CO。 查阅资料:a氮气不能与炭粉及Fe2O3反应。 b高温下可以发生下列反应:2Fe203+3C4Fe+3CO2 C+C022CO 设计方案:将一定量氧化铁在隔绝空气的环境下与过量炭粉充分反应。用实验中实际测得产生气体的质量,与理论计算得到的气体的质量进行比较。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操作:称量:反应前Fe2O3的质量3.20 g;炭粉的质量2.00g;玻璃管C的质量48.48g。反应后玻璃管与残留固体共52.24 g。 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氮气,再夹紧弹簧夹T,点燃酒精喷灯加热。 问题分析:(1)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氮气的目的是 。(2)根据题意B试管中应加入的试液是 。(3)根据题中所给数据,通过计算得出结论。若气体产物全部是C02,理论上应该得到气体质量 ;若气体产物全部是CO,则气体质量是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气体质量 ;结论:(要求简述获得结论和理由) 30、(5分)为了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晓龙同学利用长木板、刻度尺、 弹簧测力计、木块、小车等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测量的数据如下表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解答下列问题:(1)在第2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2)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是_。(3)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物体在斜面上做 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与拉力F的大小关系为f F(选填“”、“=”或“1.44 g1.32 g,故气体产物不完全为CO2或CO,实际是C02和C0的混合物。 (其他合理答案亦可给分) (1分) 30、(5分) (1)50 (2)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3) 匀速直线运动 (4)斜面的粗糙程度(斜面材料);31(4分) 用刻度尺测出OD的长度L1; 油=(L0-L1)/L032、(8分)(1)BaSO4;(1分) (2)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2分)(3)Ba(OH)2+CuCl2=BaCl2+Cu(OH)2 (2分)(4)Mg2+; (1分) (5)锌,(1分) 铁。 (1分)四、分析简答题(本大题共30分)33、(4分)解:(1)有用功:W有用=Gh=800N10m=8000J;(2)由P=得拉力F做的功:W总=Pt=200W50s=10000J,使用动滑轮的机械效率:=100%=100%=80%答:(1)有用功为8000J;(2)动滑轮匀速提升建筑材料A的机械效率为80%34.(4分)(1)12m/s (1分)(2)0 (1分)(3)9.6104J (1分) 9.6103W (1分)35(6分)(1)D (2分) (2)解:设电解水质量为x,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2001%/200-x=2%x= 100克 -1分2H2O = 2H2 + O2 -1分36 4100克 y36/100=4/y - 1分 y= 11.1克 -1分答:略36(8分)(1)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水gV排 =1.0103kg/m310N/kg0.8m3=8103N; (2分)(2)拉物体的绳子所受的拉力为:F拉=G-F浮=2103kg10N/kg-8103N=1.2104N,三段绳子共承担的力为:300kg10N/kg+1.2104N=1.5104N,所以物体离开水面前拉力F的大小为=5103N; (2分)(3)由于钢丝绳拉力F的功率为3000W,所以可求出拉力F的速度为=0.6m/s,所以可知物体离开水面前上升的速度:=0.2m/s; (2分)(4) 物体离开水面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80%。 (2分)答:略37、(8分)(1)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通过汽车进气道进入发动机燃烧室,在电火花引发下发生反应生成氮的氧化物(必须说明氧气和氮气的来源,反应条件可以不作要求)4NH3+6NO=5N2+6H2O(2)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 磁铁和线圈 (每空2分)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