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通论简答题.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809145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通论简答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汉语通论简答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汉语通论简答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语通论简答题1、语言符号主要具有哪些特点?答:任意性和线性。2、现代汉语是在怎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答:多元性的汉字文化的起源;具有统一作用的汉字;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社会动荡带来的人口迁徙。3、现代汉语共有哪几大方言区?你所在的地区属于哪个方言区?答: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客家方言区、闽北方言区、闽南方言区、粤方言区、晋语方言区、平话方言区。我所在的地区属于吴方言区。4、南京话、合肥话、九江话、南昌话、杭州话、上海话、重庆话、成都话分别属于哪个方言区。答:分别属于北方方言区、北方言区、北方言区、赣方言区、北方言区、吴方言区、方言区、方言区。5、同印欧系语言及古代汉语相比,现代汉语分别表现出哪些较为明显的特点?答:同印欧系语言的比较中,在语音方面的特点是:没有辅音;音节中元音占优势,复元音构成的音节多;音节有声调。在词汇方面的特点是:词的结构有双音化的倾向;广泛采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语法方面的特点: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有丰富的量词。与古代汉语相比形成的特点主要有:1、语音方面:古汉语有入声,现代汉语普通话里没有。2、词汇方面:古汉语里单音节词占大多数,而现代汉语里则是双音节词占多数。3、语法方面:古汉语量词不发达,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现代汉语中数词一般不能直接修饰名词,数词和名词之间必须有量词;古汉语中词类活用的现象比较多。现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的现象没有古汉语那么多,而且把词类活用作为一种修辞现象看待;省略在古今汉语里都能见到,但这种现象在古汉语中更为多见,更为复杂,成为古汉语比较明显的特点;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语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不是完全没有变化。6、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三要素,三者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答:1、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是彼此联系的。三要素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共同处在一个整体之中:A、新词的构成必须符合汉语的构词规律;B、词和词之间必须按照汉语的结构规律才能组成句子,词汇必须经过语法的支配才能成为可以理解的句子;C、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基础,是词和句子的物质外壳。2、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是相互作用的:A、作为语音现象的轻声、儿化,具有辨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对词汇和语法产生影响。B、汉语语音音节结构发展单纯化的趋势,造成汉语词汇双音化的结果。C、词汇的双音节化促使了词义和词性的明确化。D、语法中的语序规则也促使了词义和词性的明确化。7、语音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语音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语音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以及语音具有系统性两个方面。8、同其他记音方法相比,汉语拼音方案主要有哪些优点?具体用途是什么?答:符号数目少,只有26个字母;采用国际通行的拉丁字母,书写方便,有助于国际交流;字母音素化,标写语音准确灵活。用途:给汉字注音,帮助人们准确地识读汉字,有助于语文教学,也有助于矫正读音,成为推广普通话的有力工具、作为少数民族制定文字的依据和基础;字典注音、图书编目、译写我国人名地名等都离不开汉语拼音;同时它也是当今信息化时代电脑输入信息的主要符号之一。9、国际音标主要具有哪些特点?答:精确性;通用性;实用性;开放性。10、每一个声母的发音条件分别是什么?答:双唇音:b、p、m唇齿音:f舌尖前音:z、c、s舌尖中音:d、t、n、l舌尖后音:zh、ch、sh、r舌面音:j、q、x舌根音:g、k、h11、韵母辨正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分清前鼻音韵母和后鼻音韵;分清和;分清单韵母和复韵母。12、古今声调的对应规律主要有哪些?答: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古清声母平声字读阴平,古浊声母平声读阳平,古清声母上声字和部分浊声母上声字读上声,古去声和另一部分古浊声母上声字读去声。古代入声调类在普通话里已经消失,其中古入声清声母字在普通话中分派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声调里,古入声浊声母字在普通话中读阳平和去声。13、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配合规律主要有哪些?答:b、p、m可以和开口呼、齐齿呼以及合口呼中的单韵母u相拼,不能跟撮口呼韵母相拼;f只能和开口呼以及合口呼中的单韵母u相拼。所有声母中,f能配合的韵母最少;d、t和n、l虽然发音部位相同,但与韵母的配合关系稍有差别d、t 只能跟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的韵母相拼,不能跟撮口呼的韵母相拼。但n、l 跟开、齐、合、撮四呼几乎都能相拼;j、q、x 可以跟齐齿呼、撮口呼的韵母相拼,但不能跟开口呼、合口呼韵母相拼;g、k、h、zh、ch 、sh、r、z、c、s与j、q、x 正好相反,只能跟开口呼、合口呼韵母相拼,不能跟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零声母能跟四呼中所有的韵母相拼;所有声母中,能和开口呼韵母相拼的声母最多、能和撮口呼韵母相拼的声母最少、只有n l和零声母能和全部四呼相拼。14、同音素文字、音节文字相比,作为语素文字的汉字主要具有哪些特点?答:从书写形式上看,汉字是平面型方块体文字;汉字的形音义之间原本存在一定的理据;从汉字所记录的语音单位来看,汉字记录的语音单位是汉字的音节;从汉字记录汉语的方式上看,汉字记录汉语不实行分词连写;从汉字自身来看,汉字数量多,字形结构复杂;从汉字跟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来看,汉字具有一定的超时空性。15、汉字字体的演变主要经过了哪些阶段?各种字体主要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说隶书的出现是古汉字演变为现代汉字的转折点?答:汉字字体的演变主要经过了甲骨文:字形由细瘦的线条构成,多直笔,拐弯处多是方笔,棱角分明,外形参差不齐,字的大小也不统一。金文:笔画肥大厚实、丰满圆浑。篆书:结构匀称、整齐,线条略带弧形,偏旁也较为固定,字形进一步趋于定型化。、隶书:隶书变古汉字的曲线线条为方折,变弧形为直线,从而形成笔画,这就突破了古代汉字的基本体式,形成扁方形字体。隶书的笔画是平直的,笔势舒展,每个字都用“挑法”,有波磔(即写捺笔有折波),字字有棱角。隶书用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转写篆书所发生的汉字字体的变化,文字学上一般称为“隶变”。隶变改造了小篆的偏旁,使汉字进一步变成纯粹符号性质的文字,大大降低了汉字的繁难程度,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楷书:隶书的波磔笔法被取消,笔画更加平直显化,字形方正,也更加简化,易于书写。16、现代汉语语汇的丰富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数目庞大,成分多样;构成形式灵活;语义容量较大。17、对词主要应从哪几个角度进行判定?答:语音的固定性;语义的整体性;结构的凝固性。18、汉语由单音节词占优势地位发展至双音节词占优势地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汉语语音形式的简化要求词的长度有所增加;表义的严密化要求一些多义词的义项有所分化;语言运用中的类化作用使得双音节词的主导地位愈发稳固。19、基本词主要具有哪些特点?答:全民常用性;历史稳定性;构词能产性。20、创造新词必须符合哪些条件?答:要有社会需求;要有语言基础。21、成语的来源主要有哪几个方面?答:古代寓言和神话传说;历史事件;诗文名句;民间俗语;外来文献。22、在简称的使用中,主要应当依循哪些要求?答:使用简称要以表义明确为前提;使用简称要讲求规范。23、词义的变化主要有哪些类型?其原因分别是什么?答:一是词义在语言交际中的变化;原因:词义的语境变化产生的原因。二是词义的历时变化,原因: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人的认识的发展深化、语言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影响。24、多义词产生原因是什么?答:多义词都是由单义词发展而来的,这是语言系统中音义和词义发展演变的必须结果。25、同义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新旧词并存产生的同义词;普通话的词跟方言词构成同义词;外来词和自源词、意译词构成同义词;同一个事物的不同造词理据造出的词构成同义词;客观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和交际的特殊需要在词汇中的反映。26、在语言表达中,反义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凸现事物的矛盾对立,起到对比、映衬的作用;运用反义词可以构成对偶格,可以形成警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反义词的连用能起到加强语气、强调语义的作用。27、现代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是什么? 答:划分词类的标准只能是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语法功能就是词的组合能力。28、现代汉语词类是如何划分的?答:词的分类是逐级进行的。首先根据词能否充当句法成分,将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另外,将叹词、拟声词作为既不属于实词又不属于虚词的特类处理。其次,对实词的下位层次再进行分类,根据实词在句法结构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组合能力,分成体词、谓词、加词三类,同时又把代词独立于体、谓、加三类词之外。29、古汉语中词的活用现象主要有哪几种情况?答:名词活用为动词;其他词类活用为动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词用作使动词;名词、形容词用作意动词;30、现代汉语句型系统是怎样构成的?答:第一层次句型:单句和复句;第二层次句型:复句分为联合和偏正、单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第三层次句型:名词、动词、形容词性和主谓谓语句。31、单句和复句的界限应当怎样划定?答:1、结构上的差异;2、语音上的差异;3、关联词语上的差异。32、表达疑问的手段主要有哪几种?答:语调、语气词、语气副词、疑问代词。33、按照祈使内容或语用意义的不同可将祈使句分为哪几类?答:按照祈使内容或语用意义的不同可将祈使句分为:表示命令的祈使句;表示禁止的祈使句;表示请求的祈使句;表示劝说的祈使句;表示催促的祈使句;表示商议的祈使句;表示许可的祈使句;表示号召的祈使句。表示提醒、警告、威胁的祈使句。34、紧缩句主要具有哪些特点?答:对紧缩句的切分首先得到的单位不是句法成分,而是相当于复句中的分句;2、紧缩句各部分之间没有语音停顿,有些成分还被缩略了。38、现代汉语规范化所要解决的两个主要问题是什么?答:规范不明确的问题;规范不普及的问题。35、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各有哪些特点?答:口头语体使用的词语具有形象性和临摹性。它的句子特点是:短小、容易上口,说起来简洁、明快、有力。它的语序非常灵活,经常出现易位现象。书面语体具有严密性、系统性和规范性的特点。36、书面体主要包括哪几类语体,每类语体各有哪些特点?答:1、文艺语体,特点:言语表达的形象生动性、音乐性、多样性和人物语言的性格化。2、公文语体,特点:在选句方面,多用长句、完全句,少用短句、省略句和感叹句;在修辞方面,较少使用,甚至不用比喻、拟人等艺术化的修辞方式。3、科技语体,特点:术语多,强调概括准确,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论证严谨,说理清楚。在句式选择上,要求具有完整性和严密性,所以,完整句多,省略句少,复句多,单句少。4、政论语体,特点:往往大量使用比喻、拟人、夸张、反诘、排比、对偶等修辞方式。在句式选择方面,政论语体大量使用长句和结构复杂的句子,有时也适当采用短句。37、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和意义是什么?答: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规范。意义:进行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无疑是国家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汉语健康发展的需要。39、语音规范化主要包含哪两方面的内容?答:语音规范化的必要必性;普通话语音和北京话语音。40、汉字标准化的内容是什么?答:汉字的标准化,就是在对现代汉语用字进行全面、系统、科学整理的基础上,使现代通用汉字做到“四定”,即定量、定形、定音、定序。41、汉字规范化的内容是什么?答:按规范化的字形标准写字、使用规范的简体字、不用异体字、纠正错别字。42、汉语方言调查主要包括哪几种类型?答:方言点的调查、方言片的调查、典型调查、专题调查。43、进行语音调查,对调查者和被调查者分别有哪些要求?答:对调查者的要求:进行语音调查的人应该具有一定的“审音能力”,也就是把各种音素从实际语言里分离出来并加以分辨的能力;进行语音调查的人必须掌握一定的“记音符号”;调查者在调查前要根据调查的要求事先准备好调查表格或卡片。对被调查者的要求:在语音调查过程中,为保证所记语音的可靠性,要非常重视发音合作人的选择。发音合作人应尽量选择发音器官正常、口齿清楚、成年之前一直住在当地,最好是没有离开过本地区的人。44、方言词汇主要具有哪些特点?答:1、从词义方面看,方言词跟普通话词相比,有异词同义、同词异义和词义表达范围不同等情况。2、从词形方面看,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有以下几方面差异:词素完全不同的,有“异词同义”现象;词素部分相同的,有的在方言词汇中是单音词,而在普通话中是双音词,有的在方言词汇中是双音词,而在普通话中却是单音词。3、从词源方面来看,汉语方言中的词,有的是古汉语的留存,有的是少数民族或外来语的借词。45、进行方言词汇调查,主要应当注意哪些问题?答:不局限于词汇调查表上的词汇;先记字音后考本字;注意词义差异;注意用法的不同;注意口语词和文读词的差异。46、方言语法调查主要包括哪些步骤?答:广泛、深入地收集语法资料;语法例句的登录和分类;语法材料的整理、分析和归纳;撰写语法调查报告。48、工具书和一般图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首先,从编制目的看,工具书具有查考性。而一般图书则是对一定的问题或学科作出具体的论述,提供比较具体系统的知识和观点。其次,从内容材料看,工具书具有概括性,一般图书却围绕一定的问题或学科作深入的论述,以阐明作者的观点,内容一般比较连贯、完整;最后,从材料编排来看,工具书具有易检性。而一般图书按问题或学科本身的系统分章、分节论述。49、我国古代辞书大体上可以分为哪几类?每一类各有哪些主要辞书?答:我国古代辞书大体上可以字典(包括说文解字、玉篇、类篇、字汇、正字通、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等)、词典(包括尔雅、释名、广雅、经籍 诂、辞通、辞源)和韵书三大类(包括广韵、切韵、集韵、中原音韵、洪武正韵、佩文诗韵和音韵阐微)。50、中文工具书排检方法主要有哪几种?答:从目前来看,一般的中文工具书,特别是字典和词典,最常用的排检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音序法,包括汉语拼音字母音序法、注音字母音序法、声部编排法和韵部编排法四种;一种是形序法,包括部首法、四角号码法、笔画法和笔顺法。51、古人主要有哪些行文习惯?答:古人的行文习惯主要有:委婉和用典;变文避复、减字断取、避讳改字;1对词义的性质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认识: 答: (1)词义具有客观性 词义是客观事物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客观事物正是词义所反映的对象。一般来说,有某种客观事物,才会有表示这个事物的词,词才有词义。 词义的客观性同词义的主观性是对立统一的,词义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有机统一。词义既然是客观事物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当然会含有人的主观因素。(2)词义具有概括性 词义是客观事物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但这种反映是概括的、抽象的。人类在认识过程 中,把所感知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加以概括,成为概念,同时用一定的语音形式将其固定下来,就形成了词义。词义的概括性同词义的具体性是对立统一的。词义虽然具有概括性,但在交际中,词义往往又有一定的具体性,在具体的上下文和话语中,词义的所指对象是明确的、具体的。(3)词义具有模糊性在一般情况下,词义所指称的对象范围、量度等应当是清楚的,像一般具体事物的名称、一般动作行为等的内涵和外延都是明确的。但从另一角度来看,词义也具有模糊性。词义的模糊性是词反映的客观事物之间存在连续性和边界不清楚的表现,也是人类认识和感知差异的表现。词义的模糊性和明确性也是统一的。不仅一些词的意义有明确的所指和界限,而且即使一些词义具有模糊性的词,在具体交际中或上下文中,也有相对的明确性。 (4)词义具有历史性语言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词汇又是语言中变化中最明显的要素,作为词汇系统中的词义当然也是不断变化的,词义的这种变化就使得词义具有历史性。词义的历史性同词义的稳固性是对立统一的,词义的变化是绝对的,词义的稳固性是相对的。1同古代汉语相比,现代汉语在以下方面表现出比较明显特点: 答(1)语音方面:古汉语有人声,现代汉语普通话里没有(2)词汇方面:古代汉语里单音节词占多数,现代汉语里则双音节词占多数。 (3)语法方面:古代汉语量词不发达,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现代汉潜数词一般不能直接修饰名向,数词和名词之间必须有量词古汉语中间类活用现象较多。现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现象没有古汉语那么多,而且词类活用是被作为一种修辞现象看衍的省略在古今汉语中部能见剑,但在古汉语中更为多见,更为复杂,成为古汉语的特点之一;现代汉语的省略则不如古汉语多见、多样古今汉语的语序基本上是 致的,但不是完全没有变化。特别是动词和宾语的顺序,古今汉语有不同的地方 47、进行方言语法调查,主要应当注意哪些问题?答:避免使用术语提问;注意表达方式的异同;方言例句的标音、注释和对译必须准确细致;不要囿于已有的语法框架和成见。2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答: (1)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北京语音的标准地位,早巳为人们所公认。作为语音规范的北京语音本身,要排除一些特殊的土音成分。每一个汉字的北京话读音都应该是确定的,这样各方言区的人才能有所依据。 (2)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北方方言分布的区域最大,使用北方话的人口有七亿以上。普通话词汇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但是要舍弃北方方言中某些过于土俗的词语。为了丰富词汇,普通话也要从方言、古语词和外民族语言中吸收有益的成分。 (3)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所谓“典范的著作”,是指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所谓“现代白话文著作”是指既是白话文,又是现代的,因为早期的白话文作品已有不合现代语法的地方。语法规范还必须是现代白话文著作中的“一般用例”也即最具普遍性的用例。1现代汉语语汇的丰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答:第一,数目庞大,成分多样。现代汉语语汇究竟包括多少词语,很难给出一个非常准确的数字。不同来源、不同性质、不同特点的词语构成了现代汉语的语汇系统,除了基本词之外,古语词、外来词、方言词及各类固定词语也常为人们所用,而数量众多的同义词的存在更是非常便于人们精密、细致地表情达意。第二,构成形式灵活。语汇的主体词的构成方式有很多种,而且有的构造方式是非常能产的,这就为新词的创造提供了便利条件。第三,语义容量较大。现代汉语语汇中有大量的多义词存在,而且越是常用的词语,其语义含量往往就越大。同一语音形式表示多个意义,既能增强语?正系统的表义功能,又能使语汇系统得到简化。2汉字的标准化,答:就是在对现代汉语用字进行全面、系统、科学整理的基础上,使现代通用汉字做到“四定”,即定量、定形、定音、定序。定量就是确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数量;定形就是规定每一个现代汉字的形体,使汉字在形式上统一、规范;定音就是确定每个汉字的统一读音;定序就是确定现行汉字的排列顺序,规定标准的检字法。3创造新词必须符合哪些条件?答:在语言交际中,创造新词是必要的,但不是随意的。创造新词必须符合下面两个条件:第,要有社会需求。满足社会需求是创造新词的首要前提,新词所对应的多是新的概念,只有在现行的词语形式无法准确地表述新的概念时,才有必要创造新词。第二,要有语言基础。创造新同必须依循现代汉语的构词规律,选用恰当的构词材料和构词方式,要能在形式上给人留下理解新词含义的线索。7、现代汉语语汇的丰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答:第一,数目庞大,成分多样。现代汉语语汇究竟包括多少词语,很难给出一个非常准确的数字。不同来源、不同性质、不同特点的词语构成了现代汉语的语汇系统,除了基本词之外,古语词、外来词、方言词及各类固定词语也常为人们所用,而数量众多的同义词的存在更是非常使于人们精密、细致地表情达意。第二,构成形式灵活。语汇的主体词的构成方式有很多种,而且有的构造方式是非常能产的,这就为新词的创造提供了便利条件。第三,浯义容量较大。现代汉语语汇中有大量的多义词存在,而且越是常用的词语,其语义含量往往就越大。同一语音形式表示多个意义,既能增强语汇系统的表义功能,又能使语汇系统得到简化。1语言中的基本词的特点主要体现为:答:(1)全民常用性:这是基本词在使用范围和使用频率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 (2)历史稳定性:这是基本词在使用时间上表现出来的特点。基本词是词汇系统中最为稳定的部分,许多基本词从古到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3)构词能产性: 创造新词往往需要利用现有的语言材料,而基本词就是人们最熟悉的语言材料,以基本词为基础创造的新词是很容易为人们所理解的。为此,利用基本词已成为汉语最常用的造词手段,汉语中的基本词大都可以作为构词语素同其他部分构成新词。 1汉语拼音方案的优点是:符号数目少,只有26个字母;采用国际通行的拉丁字母,书写方便,有助于国际交际;字母音素化,标写语音准确灵活。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用途是:给汉字注音,帮助人们准确地识读汉字,有助于语文教学,也有助于矫正渎音成为推广普通话的有力工具。此外,汉语拼音方案在其他方面也有其积极的作用,例如:作为少数民族制定文字的依据和基础;字典注音、图书编目、译写我国人名地名等;是电脑输入信息的主要符号之一;可以帮助外国人学汉语,促进国际文化交流。1同古代汉语相比,现代汉语表现出哪些比较明显的特点?-答: 同古代汉语相比,现代汉语在以下方面表现出比较明显特点:(1)语音方面:古汉语有人声,现代汉语普通话里没有(2)词汇方面:古代汉语里单音节词占多数,而现代汉语里则是双音节词占多数。(3)语法方面:古代汉语量词不发达,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现代汉潜数词一般不能直接修饰名向,数词和名词之间必须有量词古汉语中间类活用现象较多。现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现象没有古汉语那么多,而且词类活用是被作为一种修辞现象看衍的省略在古今汉语中部能见剑,但在古汉语中更为多见,更为复杂,成为古汉语的特点之一;现代汉语的省略则不如古汉语多见、多样古今汉语的语序基本上是 致的,但不是完全没有变化。特别是动词和宾语的顺序,古今汉语有不同的地方2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足什么?-答: (1)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北京语音的标准地位,早已为人门所公认。作为语音规范的北京语音本身,要排除些特殊的土音成分每一个汉字的北京话渎音读应该是确定的,这样各方言区的人才能有所依据(2)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北方方盲分布的区域最大,使用北方话的人口有七亿以上。普通话词汇以北方方育为基础但是要舍弃北方方言中某些过于土俗的词语为了水富词汇,普通话也要从方言,古语词和外民族语言中吸收有益的成分(3)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所谓“典范的著作”是指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所谓“现代白话文著作”是指既是白话文,又是现代的,因为早期的白话文作品已有不合现代语法的地方。语法规范还必须是现代白话文著作中的“一般用例”也即最具普遍性的用例 1词义的性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对词义的性质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认识:(1)词义具有客观性:词义是客观事物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客观事物正是词义所反映的对象。一般来说,有某种客观事物,才会有表示这个事物的词,词才有词义。词义的客观性同词义的主观性是对立统一的,词义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有机统一。词义既然是客观事物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当然会含有人的主观因素。 (2)词义具有概括性:词义是客观事物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但这种反映是概括的、抽象的。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知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加以概括,成为概念,同时用一定的语音形式将其固定下来,就形成了词义。 词义的概括性词义的具体性是对立统一的词义虽然具有概括性,但在交际中,词义往往又有一定的具体性;在具体的上下文和话语中,词义的所指对象是明确的、具体的。(3)词义具有模糊性:在一般情况下,词义所指称的对象范围、量度等应当是清楚的,像一般具体事物的名称、般动作行为等的内涵和外延都是明确的。但从另一角度来看,词义也具有模糊性。词义的模糊性是词反映的客观事物之间存在连续性和边界不清楚的表现,也是人类认识和感知差异的表现。词义韵模糊性和明确性也是统一的不仅一些词的意义有明确的所指和界限,而且即使一些词义具有模糊性的词,在具体交际中或上下文中,也有相对的明确性。(4)词义具有历史性语言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词汇又是语言中变化中最明显的要素,作为词汇系统中的词义当然也是不断变化酌,词义的这种变化就使得词义具有历史性。词义的历史性同词义的稳固性是对立统一的,词义的变化是绝对的词义的稳固性是相对的。2. 汉字标准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汉字的标准化,就是在对现代汉语用字进行全面、系统,科学整理的基础上,使现代通用汉字做到“四定”,即定量、定形、定音、定序。定量就是确定现代汉语用宇的数量;定形就是规定每一个现代汉字的形体,使汉字在形式上统一、规范;定音就是确定每个汉字的统一读音;定序就是确定现行汉字的排列顺序,规定标准的检字法。1同其它记音方法相比,汉语拼音方案主要有哪些优点?汉语拼音方案的具体用途是什么?-答:汉语拼音方案的优点是:符号数目少,只有26个字母;采用国际通行的拉丁字母,书写方便,有助于国际交际;字母音素化,标写语音准确灵活。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用途是:给汉字注音,帮助人们准确地识读汉字,有助于语文教学,也有助于矫正渎音成为推广普通话的有力工具。此外,汉语拼音方案在其他方面也有其积极的作用,例如:作为少数民族制定文字的依据和基础;字典注音、图书编目、译写我国人名地名等;是电脑输入信息的主要符号之一;可以帮助外国人学汉语促进国际文化交流。2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什么?-答:现代汉浯规范化的标准是:(1)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北京语音的标准地位,早已为人们所公认。作为语音规范的北京语音本身,要排除一些特殊的土音成分。每个汉字的北京话读音都应该是确定的,这样各方言区的人才能有所依据。(2)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北方方言分布的区域最大,使用北方活的人口有七亿以上。普通话词汇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但是要舍弃北方方言中某些过于土俗的词语。为了丰富词汇,普通话也要从方言,古语词和外民族语言中吸取有益的成分。(3)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所谓”典范的著怍”,是指具有代表性酌著作。所谓“现代白话文著作”是指既是白话文,又是现代的因为早期的白话文作品已有不合现代语法的地方。语法还必须是现代白话文著作中的一般用例”也即最具普遍性的用例。3. 语言中的基本词主要具有哪些特点? 答:语言中的基本词的特点主要体现为:(1)全民常用性这是基本词在使用范围和使用频率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2)历史稳定性 这是基本词在使用时间上表现出来的特点。基本词是词汇系统中最为稳定的部分,许多基本词从古到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3)构词能产性 创造新词往往需要利用现有的语言材料,而基本词就是人们最熟悉的语言材料,以基本词为基础创造的新词是很容易为人们所理解的。为此,利用基本词已成为汉语最常用的造词手段,汉语中的基本词大都可以作为构词语素同其他部分构成新词。4. 现代汉语语汇的丰富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现代汉语语汇的丰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数目庞大,成分多样。现代汉语语汇究竟包括多少词语,很难给出一个非常准确的数字。不同来源、不同性质、不同特点的词语构成了现代汉语的语汇系统,除了基本词之外,古语词、外来词、方言词及各类固定词语也常为人们所用,而数量众多的同义词的存在更是非常使于人们精密、细致地表情达意。第二,构成形式灵活。语汇的主体词的构成方式有很多种,而且有的构造方式是非常能产的,这就为新词的创造提供了便利条件。第三,浯义容量较大。现代汉语语汇中有大量的多义词存在,而且越是常用的词语,其语义含量往往就越大。同一语音形式表示多个意义,既能增强语汇系统的表义功能,又能使语汇系统得到简化。5. 创造新词必须符合哪些条件?-答:在语言交际中,创造新词是必要的,但不是随意的。创造新词必须符合下面两个条件:第,要有社会需求。满足社会需求是创造新词的首要前提,新词所对应的多是新的概念,只有在现行的词语形式无法准确地表述新的概念时,才有必要创造新词。第二,要有语言基础。创造新同必须依循现代汉语的构词规律,选用恰当的构词材料和构词方式,要能在形式上给人留下理解新词含义的线索。6. 汉字标准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汉字的标准化,就是在对现代汉语用字进行全面、系统、科学整理的基础上,使现代通用汉字做到“四定”,即定量、定形、定音、定序。定量就是确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数量;定形就是规定每一个现代汉字的形体,使汉字在形式上统一、规范;定音就是确定每个汉字的统一读音;定序就是确定现行汉字的排列顺序,规定标准的检字法。7. 现代汉语语汇的丰富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现代汉语语汇的丰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数目庞大,成分多样。现代汉语语汇究竟包括多少词语,很难给出一个非常准确的数字。不同来源、不同性质、不同特点的词语构成了现代汉语的语汇系统,除了基本词之外,古语词、外来词、方言词及各类固定词语也常为人们所用,而数量众多的同义词的存在更是非常便于人们精密、细致地表情达意。第二,构成形式灵活。语汇的主体词的构成方式有很多种,而且有的构造方式是非常能产的,这就为新词的创造提供了便利条件。第三,语义容量较大。现代汉语语汇中有大量的多义词存在,而且越是常用的词语,其语义含量往往就越大。同一语音形式表示多个意义,既能增强语?正系统的表义功能,又能使语汇系统得到简化。2汉字标准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汉字的标准化,就是在对现代汉语用字进行全面、系统、科学整理的基础上,使现代通用汉字做到“四定”,即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定量就是确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数量;定形就是规定每一个现代汉字的形体,使汉字在形式上统一、规范;定音就是确定每个汉字的统一读音;定序就是确定现行汉字的排列顺序,规定标准的检字法。2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什么?-答: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1)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 北京语音的标准地位,早巳为人们所公认。作为语音规范的北京语音本身,要排除一些特殊的土音成分。每一个汉字的北京话读音都应该是确定的,这样各方言区的人才能有所依据。(2)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 北方方言分布的区域最大,使用北方话的人口有七亿以上。普通话词汇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但是要舍弃北方方言中某些过于土俗的词语。为了丰富词汇,普通话也要从方言、古语词和外民族语言中吸收有益的成分。(3)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 所谓“典范的著作”,是指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所谓“现代白话文著作”是指既是白话文,又是现代的,因为早期的白话文作品已有不合现代语法的地方。语法规范还必须是现代白话文著作中的“一般用例”也即最具普遍性的用例。3.词义的性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对词义的性质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认识:(1)词义具有客观性 词义是客观事物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客观事物正是词义所反映的对象。一般来说,有某种客观事物,才会有表示这个事物的词,词才有词义。词义的客观性同词义的主观性是对立统一的,词义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有机统一。词义既然是客观事物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当然会含有人的主观因素。(2)词义具有概括性 词义是客观事物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但这种反映是概括的、抽象的。人类在认识过程 中,把所感知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加以概括,成为概念,同时用一定的语音形式将其固定下来,就形成了词义。词义的概括性同词义的具体性是对立统一的。词义虽然具有概括性,但在交际中,词义往往又有一定的具体性,在具体的上下文和话语中,词义的所指对象是明确的、具体的。(3)词义具有模糊性 在一般情况下,词义所指称的对象范围、量度等应当是清楚的,像一般具体事物的名称、一般动作行为等的内涵和外延都是明确的。但从另一角度来看,词义也具有模糊性。词义的模糊性是词反映的客观事物之间存在连续性和边界不清楚的表现,也是人类认识和感知差异的表现。词义的模糊性和明确性也是统一的。不仅一些词的意义有明确的所指和界限,而且即使一些词义具有模糊性的词,在具体交际中或上下文中,也有相对的明确性。(4)词义具有历史性 语言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词汇又是语言中变化中最明显的要素,作为词汇系统中的词义当然也是不断变化的,词义的这种变化就使得词义具有历史性。词义的历史性同词义的稳固性是对立统一的,词义的变化是绝对的,词义的稳固性是相对的。二、简述现代汉语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答:1多元性的文化起源。汉语同汉文化是同步形成和发展的。中原文化时期,夏朝和商朝的建立标志着华夏民族的形成。春秋至秦汉,汉语同周围民族语言密切交流、融合。长江文化中的楚、越文化也影响了中原文化。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民族融合中,文化也开始融合。2、具有统一作用的汉字。秦始皇“书同文”政策,把黄河、长江两大文化中心统一起来,汉字统一了全国的书面语,统一了古汉语和汉文化。汉字符号的表意性使其语素义长期稳定,使之记录的汉文化具有了长期稳定的延续性,形成了高度发达稳定的汉字文化。汉字文化反过来促使汉民族自古以来在长期发展中一直保持稳定的延续性。3、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1)“四声”理论的建立。汉语声调“四声”理论的建立是受佛经转读的启示;(2)书面语口语化倾向。受梵文影响,自翻译佛经开始创立了白话语录文体,使书面语产生了口语化的倾向;(3)大量借词进入汉语词汇。扩大了汉语的基本词和根词,充实了汉语的日常词汇,丰富了汉语词汇的构造方式,加速了汉语双音化的进程。4、社会动荡带来的人口迁徙。(1)汉民族融合了中国北部的异民族成员,这些融入的民族对现代汉语北方话的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2)北方汉人数度大规模南下,带来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北方方言,散落到南方的许多区域;(3)北方阿尔泰和南方古越语从外部融入了汉语,使汉语内部发生了很大的方言分化。四、同英语及古代汉语相比,现代汉语各有哪些方面比较明显的特点? 答:(一)同英语相比较,现代汉语有以下特点:1、语音方面(1)没有复辅音;(2)音节中元音占优势,复元音构成的音节多;(3)音节有声调。2、词汇方面:(1)词的结构有双音化的倾向;(2)广泛采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3语法方面的特点:(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2)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3)有丰富的量词。(二)同古汉语比较,现代汉语有以下特点:1、语音方面,古汉语有入声,现代汉语普通话没有;2、词汇方面,古汉语单音节占多数,现代汉语则是双音节占多数。这种转化表现在两个方面:(1)古代的单音节词被后起的双音节词代替;(2)大量的古代单音词变为现代汉语中的构词语素,用来构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3、语法方面,(1)古代汉语量词不发达,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2)古汉语中词类活用的现象比较多;(3)省略在古今汉语中都能见到,但在古汉语中更为常见;(4)古今汉语语序基本一致,略有不同,表现在古汉语许多情况下宾语在动词之前。五、同其他记音方法相比,汉语拼音方案主要有哪些优点?它的用途主要有哪些? 答:1、优点:(1)符号数目少,只有26个字母;(2)采用国际通行的拉丁字母,有助于国际交流;(3)字母音素化,标写语音准确灵活。 2、用途:(1)给汉字注音,帮助人们识读汉字,有助于语文教学,也有助于纠正读音,成为推广普通话的有力工具;(2)作为少数民族制定文字的依据和基础;(3)字典注音,图书编目,译写我国人名、地名;(4)是当今信息化时代电脑输入信息的主要符号之一;(5)可以帮助外国人学汉语,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九、举例说明普通话音节结构的特点 答: 1、每个音节都有声调。2、一个普通话音节最多可以有4个音素,如“鸟nio”、最少可以只有一个元音音素,如“五w(u)”。3、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且有极强的凝聚力。每个音节至少有一个元音(韵腹),如“五w(u)”。最多可以有三个元音连续排列,分别充当韵头、韵腹、韵尾。如“优yu(iou)”。4、韵母内部出现的位置及它们的组合关系有一定的规律。每个元音都可以充当韵腹;如果一个韵母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元音,一般总是开口度较大、舌位较低的元音作韵腹。在韵头的位置上只能出现i、u、三个元音。能出现在韵尾位置上的元音只有i或u。但同一个元音i或者u不会在同一个音节中既出现在韵头的位置又出现在韵尾的位置,它们在同一个音节中是互相排斥的。5、一个音节可以没有辅音,同时,辅音也不能单独出现作音节。在有辅音的音节里,辅音的位置比较固定,或者在音节开头,作声母;或者在音节末尾,作韵尾,充当韵尾的两个辅音是n和ng。没有两个辅音连续排列的形式。6、音节拼写与音节分析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1)以i、u、开头的零声母音节的书写形式要用音头y、w,但分析音节时,y、w不需列出,因为这两个不是音素。(2)韵母iou、uei、uen与声母构成音节后的书写形式是iu、ui、un,但分析音节结构时还是要恢复成iou、uei、uen,中间的元音不省略。(3)和在音节里一般都省略上加符号,但分析音节时必须保留上加符号以免与u、e相混。如分析“学xu”时,韵头和韵尾就分别写成了和。(4)舌尖元音韵母-i、-i必须加短横,与单韵母i区别。十一、同音素文字、音节文字相比, 汉字具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点? 答:1、从书写形式 ,汉字是平面型方块体文字。2、汉字的形音义之间原本存在一定的理据。3、从汉字所记录的语音单位来看,汉字记录的语音单位是汉语的音节。4、从汉字记录汉语的方式上看,汉字记录汉语不实行分词连写。5、从汉字自身来看,汉字数量多,字形结构复杂。6、从汉字跟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来看,汉字具有一定的超时空性。三、现代汉语共有几大方言区?你所在的地区属于哪个方言区? 答:据中国方言地图集,可分为十大方言区。这些方言区的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变化不大,但语音方面各有特点。(1)北方方言区,以北京话为代表;(2)吴方言区,以上海话为代表;(3)湘方言区,以长沙话为代表;(4)赣方言区,以南昌话为代表;(5)客家方言区,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6)闽北方言区,以福州话为代表;(7)闽南方言区,以厦门话为代表;(8)粤方言区,以广州话为代表;(9)晋方言区,以太原话为代表;(10)平话方言区。 北京属于北方方言区。十、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配合规律主要有哪些? 答:1、b、p、m可以和开口呼、齐齿呼以及合口呼中的单韵母u相拼,不跟撮口呼韵母相拼。2、f只能和开口呼以及合口呼中的单韵母u相拼。所有声母中,f能配合的韵母最少。3、d、t和n、l虽然发音部位相同,但是与韵母的配合稍有差别。d、t只能跟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的韵母相拼,不能跟撮口呼的韵母相拼。但n、l跟开、齐、合、撮四呼几乎都能相拼。4、j、q、x可以跟齐齿呼、撮口呼的韵母相拼,但不能跟开口呼、合口呼韵母相拼。5、g、k、h、zh、ch、sh、r、z、c、s、与j、q、x正好相反,只能跟开口呼、合口呼韵母相拼,不能跟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6、零声母能跟四呼中所有的韵母相拼。7、所有声母中,能和开口呼韵母的声母最多;能和撮口呼韵母相拼的声母最少;只有n、l和零声母能和全部四呼相拼。二、举例说明语素、词、短语的区别。 答:定义不同,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如“民”、“玻璃”等;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体,比如“人”、“图书”;短语是作用相当于词而本身又是由词组成的大于词的语言单位,“英语教师”、“科学研究”。作用不同,语素是构词单位,不能直接构成句子,即不能直接作任何句法成分,只有独立成词或组合成词,才有可能独立运用,如“*我是民的公仆我是人民的公仆”;词和短语是造句单位,词可以直接构成句子,也可以和其他词组合构成短语再构成句子,如“花开了”。语素不能切分成更小的语法单位,因而无所谓灵活性;词虽然是由于素构成的更大的语法单位,但是词不能扩展;短语由词组合而成因此能够扩展。如“白菜”“*白的菜”、“白布”“白的布”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能够独立运用”和“最小”是考察一个语言单位是否为词的两个必要条件。“能够独立运用”是指词作为现成的造句材料,能够直接作为一个意义整体进入句子,甚至能够单独成句。语素是构词材料,是一种备用的造句单位,语素只有独立成词或组合成词,才有可能独立运用。应当说,“能够独立运用”是词有别于它的下一级有意义的语言单位语素的条件。“最小”则是指词作为一个“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无法进行切分的,这是词有别于它的上一级语言单位短语的条件。短语也“能够独立运用”,但它可以再作切分。切分出几个“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总之,词是介于语素和短语之间的语言单位是最基本的现成的语言单位。三、 词应当具备哪些特点?或者说,对词可从哪几个角度进行判定? 答:1、语音的固定性。除了个别异读词,词的语音形式是固定的,声、韵、调都不能改变。另外,词的前后可有停顿,词内音节之间则一般不允许有停顿。2、语义的整体性。词的构成成分的意义大多义在词中融合或转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3、结构的凝固性。词的结构通常是不可扩展的,在词内成分之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也就是说,词内成分之间并不能插入任何表示结构关系的成分。总之,语义的整体性是词的内在标准,结构的凝固性则是词的外部标志。人们常用插入法来鉴别一个成分是词还是短语。插入其他成分意义不变的是短语,不能插入其他成分或插入后意义改变的的是词。六、 简述词义的性质。 答”1、词义具有客观性。词义都是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现象、行为过程、性状、关系等)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客观事物正是词义所反映的对象。一般来说,先有客观事物,才有表示这个事物的词,词才有词义。2、词义具有概括性。词义是客观事物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但这种反映是概括的、抽象的。人类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总是把感知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加以概括,同时用一定的语音形式将它固定下来,就形成了词义。人们在概括客观事物时,总是把具体的、个别的差异舍弃了,只留下本质的,共同的、具有概括性的特点。3、词义具有模糊性。词义的模糊性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本身存在连续性和边界不清楚的表现,也是人类认识和感知差异的表现。首先,客观事物本身往往存在一定的连续性,如时间、年龄、温度、程度等,这就使得某些词的词义具有模糊性。其次。人类感知的差异也使得词义具有模糊性。当然,词义的模糊性和明确性又是统一的,不仅一些词的词义有明确的所指和界限,而且即使一些具有模糊性的词,在具体交际中或上下文中,也有相对的明确性。4、词义具有历史性。语言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的,词汇又是语言中变化最明显的要素,作为词汇系统中的词义当然也是不断变化的,词义的这种变化就使得词义具有历史性。词义的历史性主要反映在同一个词的古今词义的不同上,如“党”。还表现在词义所指称的对象的变化上。如“车”。词义的历史性跟词义的稳固性是对立统一的,词义的变化是绝对的,词义的稳定性是想对的。二、简述现代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 答:划分词类的标准是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语法功能就是词的组合能力,也称为语法性质,也称词的语法分布。现代汉语的语法功能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1)词的语法功能首先表现为能不能充当句法成分,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是实词,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是虚词。(2)实词的不同的语法功能表现在词和词的组合能力上:哪些词可以同哪些词组合,怎样组合,组合起来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哪些词不能同哪些词组合。通过这样的区别,划分出实词的不同类别。(3)虚词的语法功能表现在它同实词或短语的关系上,能与哪些实词或短语组合,组合后发生什么关系,在组合中处于什么位置上,这里表示出虚词的不同类别来。三、以“突然”和“忽然”为例说明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 答:“突然”主要用作形容词,“忽然”是副词。我们可以通过考察两个词的语法分布来区分形容词和副词。(1) 这件事很突然。(谓语)(2) 这件事来得突然。(补语)(3) 突然的变化让他们措手不及。(定语)(4) 忽然,天上下起了雨。(副词)“突然”作为形容词在句中可以作定语和谓语,也可以作补语, “突然”还可以受程度副词“很”的修饰。“忽然”只能作状语,不能受程度副词“很”修饰。 “突然”(形容词)和“忽然”(副词)可以用能否做谓语、定语的办法区分开来。能够做谓语、定语的是形容词。副词不能做谓语和定语,只能做状语。七、词义的历时变化主要有那几种类型?下列词语的意义变化分别属于哪种类型? 答”词义的历时变化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词义的扩大,是指词义所概括的范围由小变大了。如一些专有名词由特称变为泛称,“江”“河”是典型的例子。二是词义的缩小,是指词义所概括对象的范围由大变小了。如“瓦”,说文解释为“土器已烧之总称”,后来缩小为仅指盖房子用的“砖瓦”瓦。其他如“谷、舅、姑、臭、虫、汤”等。三是词义的转移,是指词义所概括的对象由甲变为乙,转移出来的新义一般说跟原意由一定的关系。如“脚”本义是小腿,后来指“人或动物的腿的下端,接触体面支撑身体的部分”其他如“涕、百姓、走、捉”等。皮:扩大 脚:转移 走:转移 去:转移 臭:缩小 爱人:缩小 丈夫:缩小 交通:转移 经理:转移 行李:转移二、简述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和意义。 答;(一)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1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2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3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二)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化的意义1汉语规范化可以迅速发展文化、普及教育2汉语规范化有助于帮助兄弟民族和国际友人学习汉语3是机器对语言进行自动识别和加工的需要4进行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是国家建设的需要,也是汉语健康发展的需要。四、举例说明词的兼类同词的活用、同音同形词的区别。 答:兼类词是指那些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的主要特征而词汇意义密切相关的词。如“领导”兼作动词和名词,并且动词和名词两个意义之间有联系。 同音同形词也是一个词形具有两个意义,但两个意义之间没有关系。如“把校徽别上去”(动词)“别喝生水”(副词),两个“别”之间意义上没有联系。词的活用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为了表达上的需要,偶尔用作另一类词。如“作家的脑子里又意识流了一下。”“意识流”本来是名词,在这里临时活用作动词。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