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808335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孙权劝学练习题一一、文学常识。1、孙权劝学选自 ,该书是 (朝代) (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 体 史,记载了从 到 共1362 年间的史事。二、 解释加点词。1、当涂掌事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 5、见往事耳 6、蒙乃使就学 7、卿今者才略 8、即更刮目相看。 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A.但当涉猎( ) 门当户对 ( ) B.自以为大有所益 ( )多多益善 ( ) C.见往事耳( )往事不堪回首 ( ) D.卿今者才略( ) 卿今当涂掌事 ( )四、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1蒙辞以军中多务( ) A把 B被 C用2即更刮目相待 ( ) A立即 B就是 C如果,假如3蒙乃始就学 ( ) A于是 B却 C只,仅仅4结友而别 ( ) A并且 B但是 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五、翻译下列句子。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_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 六、问答题。1、(填原句)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而吕蒙开始却以 为理由,拒绝读书。孙权给吕蒙指出的学习方法是: ;孙权继续劝学劝的语言 ;2、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 。(原文)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 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 ;文末的“ ”(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4、文中可以提炼的两个成语是: 。请分别写出他们的意思5、 结合文中语句说明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并根据文意说说各自的性格特点。孙权: 。吕蒙: 。鲁肃: 。6、本文揭示了什么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_。七、拓展延伸。欧 阳 修 苦 读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注太夫人:祖母 荻: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 闾里:乡里 士人家:读书人家 文字:文章1文中“教以书字”中的“书”的含义,跟下面哪一句中的“书”相同。( )A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B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C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D乃丹书帛日:“陈胜王”2翻译句子。(1) 欧阳修四岁而孤。 (2) 惟读书是务。 3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精神是 。4欧阳修的成才,除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 。孙权劝学练习题参考答案一、文常1、孙权劝学选自 资治通鉴 ,该书是 宋(朝代) 司马光 (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 编年 体通史,记载了从 战国 到 五代 共1362 年间的史事。三、 解释加点词。1、当涂掌事 当权 2、蒙辞以军中多务 推辞、推托3、治经为博士邪 研究 4、但当涉猎 粗略地阅读5、见往事耳 了解 6、蒙乃使就学 从事7、卿今者才略 才干和谋略 8、即更刮目相看。 擦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D )。A. 但当涉猎 ( 应当 )门当户对 ( 相当 ) B. 自以为大有所益 (好处 ) 多多益善 ( 更加 ) C. 见往事耳 (历史 ) 往事不堪回首 ( 过去的事 ) D. 卿今者才略 (您 ) 卿今当涂掌事 ( 您 )五、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1蒙辞以军中多务( C ) A把 B被 C用2即更刮目相待 ( A ) A立即 B就是 C如果,假如3蒙乃始就学 ( A ) A于是 B却 C只,仅仅4结友而别 ( C ) A并且 B但是 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六、对翻译的句子进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译文: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 )七、翻译下列句子。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我难道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_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长兄为什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_ _八、问答题:1、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答:用对话的方法进行语言描写。2、(填原句) 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而吕蒙开始却以 军中多务 为理由,拒绝读书。孙权给吕蒙指出的学习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 蒙乃始就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 惊讶、 敬佩 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 学有所获 ;文末的 “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4、文中可以提炼的两个成语是: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看) 5、结合文中语句说明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并根据文意说说各自的性格特点。孙权:“孤”字表明孙权是三国时吴国国君,“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表明孙权对部下关心爱护且要求严格,“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 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表明孙权对下属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 吕蒙:“当涂掌事”表明吕蒙是吴国名将。“蒙乃始就学”表明吕蒙能知错能改,“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明吕蒙有军人的坦诚豪爽。 鲁肃:“与蒙论议”表明鲁肃是吴国谋士, “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明鲁肃对朋友进步十分欣喜。“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表明鲁肃非常懂礼貌。 6、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1)开卷有益,只要学习,就会有收获; (2) 学习不可等待,不可推辞,只有不断地学习,日积月累,才能增长知识才干。 (3)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别人,肯定别人的进步。 二、拓展延伸。欧 阳 修 苦 读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注太夫人:祖母 荻: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 闾里:乡里 士人家:读书人家 文字:文章【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1文中“教以书字”中的“书”的含义,跟下面哪一句中的“书”相同。( D )A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字条) B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书)只是我把书公开,慷慨出借和姓张的人吝惜自己的书,似乎并不相同。出自袁枚的黄生借书说C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书信) D乃丹书帛日:“陈胜王”(书写)2翻译句子。(1) 欧阳修四岁而孤。 欧阳修四岁就成了孤儿。 (2) 惟读书是务。 只知道从事读书。 3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精神是 废寝忘食。 4 欧阳修的成才,除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乡里读书人家的帮助。孙权劝学练习题二(1) 课内阅读理解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1) 卿今当涂掌事( ) (2)但当涉猎 ( )(3) 蒙辞以军中多务 ( )(4)及鲁肃过寻阳( )2、根据语段内容回答。(1)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_3、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但当涉猎,见往事耳。_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4、“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_5、 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_ (二)课外阅读理解炳烛夜谈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炳烛:点烛。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昧行:在黑暗中行走。6、解释下面句子中的黑体词。 A恐已暮矣 ( ) B盲臣安敢戏君乎 ( )C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D及鲁肅过寻阳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8、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 。(不超过五个字)9、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答: 孙权劝学答案3、(1)当道、当权(2)粗略的阅读(3)推托(4)到4、(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5 (2)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6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7 6、只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就会寻找一切机会去学习,最终有所成就。再聪明的人,如果放弃学习,终将一事无成。8 7、A。迟,晚 B。怎么 C。再次,重新 D。到的时候9 8、(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10 (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佛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11 9、年纪大 事务多12 10、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即可。 (炳烛之明:形容不能持久的光亮。)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