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与研究》考试资料.docx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807054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调查与研究》考试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社会调查与研究》考试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社会调查与研究》考试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考试辅导资料1社会调查研究概念: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事实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进而做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主要有普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等。搜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有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等。2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特征:第一,专门性。第二,系统性。第三,客观性。第四,实证性。第五,针对性。3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首先是社会的基本要素,主要是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另外还有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具体对象,主要是个人、初级社会群体、社会组织、阶级和阶层、民族、社区、社会产物等。4社会调查的目的:描述事实;解释现象和探索本质;科学预测和对策研究。5社会调查的作用:有利于正确认识社会现实;有助于正确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能够提高人们认识、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6社会调查研究的发展趋势:研究的广泛化;方法的科学化;手段的现代化;研究的专业化。第一章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体系1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内容:社会调查研究是一个由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组成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基本类型、基本程序和基本原则等。2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及其基础:基本理论指社会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有关社会调查研究对象、目的、方法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基本原则和公式等。这些基本理论贯穿于任何一个具体的社会调查研究全过程之中。 它们的基础有二,即哲学原理和具体科学原理。哲学原理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对社会调查研究予以指导,决定着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向。国外17世纪以后发展起来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调查研究,曾先后出现了以人本主义、实证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两种类型。目前国外流行的社会调查研究主要即以实证主义为理论基础。我国的社会调查研究在充分吸收人本主义、实证主义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强调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作为哲学理论基础。具体科学原理是指逻辑学、心理学、统计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有关科学原理。社会调查研究常用的大量一般概念、一般原理、基本原则和公式等,都来自这些学科,它们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社会调查研究理论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突出地表现在方法和技术层面。3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这里指认识方法之外的具体操作方法,其中包括:课题确定的方法;明确调查研究具体目的、对象、内容、类型的方法;调查研究方案设计和条件准备的方法;抽样的方法;各种搜集资料的方法;调查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撰写调查报告的方法,等等。其中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是调查方法的核心内容,可分为两大类,访谈法、观察法和实验法属于直接调查方法,文献法、问卷法则属于间接调查方法。它们在操作程序上互不相同,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也分别适用于不同的调查对象和不同的调查内容,但不同的调查类型对这些方法的使用,通常都是一种为主,兼采它样。例如目前最流行的抽样调查一般就是以问卷法为主,同时采用其它各种不同的资料收集方法。4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根据不同的要素(目的、时序、范围、性质等)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目的来划分,可分为描述型研究和解释型研究;依时序可分为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依调查的性质,可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依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两大类,全面调查即普查,非全面调查则分为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两类。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是最常用的社会调查研究类型概念。不同类型的社会调查研究在调查方式、方法、适用范围上具有不同的特点。定性研究是以现有的文献资料或调查材料为依据,对某一社会现象运用演绎、归纳、比较、分类、矛盾分析等方法,以判断事物性质为目的的社会调查研究。 定量研究就是运用概率、统计原理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是社会调查研究的最佳形式。普查是指对研究对象的全体进行无一例外的逐个调查。普查可分为一次性普查和常规性普查(经常性普查)。 抽样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出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通过所选样本的情况来推论总体状况,也就是从“点”到“面”,用部分反映整体。抽样调查分为概率调查和非概率调查。 个案调查是从研究对象中选取一个或几个个体,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典型调查,是在对调查对象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一个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以认识调查对象的总体状况。典型调查就是个案调查。5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程序:一般而言,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与总结阶段,各阶段都有其具体工作内容。对此应有所了解。6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伦理道德原则。第二章 前期工作1社会调查研究准备阶段需要做的工作:包括提出概念、命题、假设,对概念操作化和确定测量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制定调查研究方案,抽取调查样本,以及人、财、物方面的准备等内容,对完成社会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2课题的选择:它是社会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决定着调查研究的目标和方向。社会调查研究课题的产生,或由上级部门指定,或由委托单位提出,或由调查者根据其兴趣自选,但无论出自何方,都必须根据理论和实际的需要以及现实可行性而定。3概念:是对现象的抽象,是类似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定义、内容、状况。各类问题都有自己的概念体系,包括核心概念和一般概念;都可划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4变量:是概念的一种类型,是指本身可变动的概念。变量是社会调查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变量类型(离散变量、连续变量;自变量、因变量、中间变量;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定比变量)。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因果关系;相关关系)。5命题:是关于事物的一个或多个概念及其关系的表述。它通过这种表述,使各种社会现象和事物联系起来。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命题一般就表现为观点或逻辑上的判断。命题可分为单变量命题、双变量命题和多变量命题三种类型。6假设:是未经调查研究资料证实的命题,通常是陈述两个社会现象和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假设可由理论演绎得到,或由经验观察得到。7探索性研究:即正式调查前进行的先期的、试探性的初步研究。其作用是: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和范围;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探索性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三:查阅文献;咨询;实地考察。8社会调查研究的总体方案:在探索性研究的基础上,即可以制订社会调查研究的总体方案。总体方案是关于调查研究具体程序和操作方式、方法以及必要条件的详细规划,包括的内容主要有:调查研究课题、目的和基本观点;调查研究对象、内容和范围;调查研究方式和方法;调查研究时间与步骤安排;组织领导与人员安排;经费预算和物质保证。设计方案应注意的问题:实用性、系统性、时效性、经济性和弹性。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出台后,应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其常用方法大致有逻辑分析、经验判断和试调查。第三章概念的操作化与测量1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社会调查研究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明确所提出概念的定义,分清概念(包括命题和假设)的层次,并将抽象概念一步步化解为具体的和可操作的指标,而且最理想的目标是将概念化解为可测量的指标,以实现社会调查研究的定量化。这一过程就叫做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这一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概念的形成概念的界定选择测量指标编制综合指标。概念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感性认识和互相交流形成的。 界定概念的方式有两种:抽象定义和操作定义。2社会测量:社会调查研究中的测量,是指对所确定的调查指标进行有效的观测与度量的方法。它是运用一定的测量工具,根据一定的测量规则,对调查研究对象的特征(变量)进行观测与度量并赋予一定数值的过程。社会调查研究中定量分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各项调查研究指标测量的过程。社会测量有四个要件:测量工具;测量规则;测量对象;测量数值。其中确定测量规则是测量中最基本的和难度较大的工作。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准确性、完整性和互斥性。测量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分成四个层次,即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和定比测量。这四种测量层次分别对应于概念中的四种变量,即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和定比变量。3在选择测量层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要“量体裁衣”,根据测量对象的特征选择测量层次。(2)要根据研究条件选择适当的测量层次。(3)要根据调查研究对准确度的要求和实现它的可能性来选择测量层次。(4)用较低层次测量收集的资料不能用较高层次测量的数学运算来处理,反之则可以。4测量信度和效度:为了保证测量的质量,在确定测量方法时,还应当确定对测量信度和效度的检验方法。信度是指测量的可靠性。这种可靠性一是测量方法的可靠,二是测量结果的可靠。检验测量的信度,通常有再测法、复本法和分半法。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量准确测量的程度,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测量方法的效度,第二,测量结果的效度。检验效度的方法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是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效标效度三种。信度和效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其表现形式有三种:1可信且有效;2可信但无效;3不可信且无效。影响测量信度和效度的因素很多,其中影响较大的因素有:1调查者的问题;2被调查者的问题;3测量的长度;4测量的难度。第四章 抽样1基本概念: 要正确理解抽样,必须明确一些基本概念,主要有 “总体”、“样本”、“抽样单位”、“抽样框”、“抽样”、 “参数值”、“统计值”、“抽样误差”等。2抽样的特点: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抽样主要解决的是调查对象的选取问题,即如何从总体中选出一部分对象作为总体的代表的问题。抽样和抽样调查不能混为一谈。抽样只是抽取样本的方法,而不是调查方法或者说资料收集方法。3抽样的类型:根据抽取对象的具体方式,抽样可以归纳为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两大类。这是两种有着本质区别的抽样类型。概率抽样是依据概率论的基本原理,按照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因而它能够避免抽样过程中的人为误差,保证样本的代表性;而非概率抽样则主要是依据研究者的主观意愿、判断或是否方便等因素来抽取对象,它不考虑抽样中的等概率原则,因而往往产生较大的误差,难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概率抽样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类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等类型;非概率抽样有偶遇抽样、主观抽样、定额抽样、滚雪球抽样等类型。这些具体类型各有其特点、适用范围和具体操作方法。4抽样的基本程序:虽然抽样方法各有不同,但基本程序大体一致,即:界定总体;决定抽样方法;设计抽样方案;制定抽样框;实际抽取样本;样本评估。5概率抽样的类型: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是指在特定总体的所有单位中直接抽取n个组成样本。它最直观地体现了抽样的基本原理,是最基本的概率抽样,其它概率抽样都以它为基础。系统抽样也称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是按一定的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方法。分类抽样也叫类型抽样或分层抽样,就是先将总体的所有单位依照一种或几种特征分为若干个子总体,每一个子总体即为一类,然后从每一类中抽取一个子样本。整群抽样又称聚类抽样或集体抽样,是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划分为一些群体,每一个群体为一个抽样单位,再用随机的方法从这些群体中抽取若干群体,并将所抽出群体中的所有个体集合为总体的样本。多阶段抽样又称多级抽样或分段抽样,就是把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过程分成两个或多个阶段进行的抽样方法。多阶段抽样的意义在于缩小总体范围,提高抽样效率,降低抽样成本。6非概率抽样的类型:偶遇抽样又叫自然抽样、方便抽样或便利抽样,是调查者将在一定时间、一定环境里所能遇见到或接触到的人作为样本的方法。判断抽样又叫目标抽样或立意抽样,是调查者根据研究的目标和自己主观的分析,来选择和确定样本的方法。定额抽样又叫配额抽样,是先根据总体各个组成部分所包含的抽样单位的比例分配样本数额,然后由调查者在各个组成部分内根据配额的多少采用主观的抽样方法抽取样本。滚雪球抽样,它是指先找少量的、甚至个别的调查对象进行访问,然后通过他们再去寻找新的调查对象,依次类推,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直至达到调查目的为止。7样本规模:应综合考虑总体的规模、样本精确度要求、总体的异质性程度、调查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物力和时间等因素,来确定最合适的样本规模。第五章 文献法1文献:最早是指历史典籍,后来又泛指社会中记载信息的一切书面文字材料。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把利用各类物质载体所记录并用以交流传播的一切文字、图表、数字、符号、音频、视频等知识信息资料统称为文献。文献都必须具备三个特性:第一,必须有知识内容的表现。第二,必须有一定的客观物质载体。第三,必须有人类的记录行为。 根据不同标准文献有许多分类方法。当今社会的文献的特点:第一, 数量急剧增加。第二,类型日益丰富。第三,速度快,失效快,寿命短。第四,内容重复交叉。第五,质量良莠不齐。此外,人类全球化的趋势使文献的语种增多;文献的多样化和急剧增加使其分布异常分散;文献大量涌现但发表的渠道不足使文献的公开化严重滞后等等,也是当代文献的一些重要发展趋势。2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文献法有三个显著特点:历史性、间接性、无反应性。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文献法具有特殊的地位。首先,它是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搜集资料的方法;其次,文献法并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搜集资料的方法,它还是一种独特的和专门的研究方法,这是它与其他调查方法之间最显著的区别。文献法的实施步骤:文献搜集、文献摘录和文献分析。3文献搜集的基本要求:取其精华;有的放矢;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系统连贯;注重时效4文献搜集:搜集文献首先必须掌握检索文献的方法,其中人工文献检索仍然是查找公开发表的文献的主要方法,另外,计算机文献检索和参考文献查找法也是重要的方法。搜集文献的渠道主要有个人、机构和互联网三种。我们应该针对文献的不同来源和出版、收藏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通过这三种途径进行文献搜集。5文献信息摘录的步骤:n浏览:就是文献搜集告一段落后,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全部阅读一遍(包括对音像文献的视听),以对它们有个初步认识,即大致了解文献的内容,初步判明文献的价值。筛选:就是在浏览的基础上,根据调查课题的需要,从所搜集的文献中选出可用部分。精读:就是对于筛选出的可用文献要认真、仔细地阅读,同时着重在理解、联想、评价等方面下功夫。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明确对于调查研究课题有价值的信息。记录:就是把在精读中确认的有价值信息记录下来,供进一步分析研究之用。6文献分析方法:即文献定性分析和文献定量分析的方法。文献定性分析是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分析,来揭示文献所反映事物的性质、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 文献定量分析是对各种文献的明显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的分析。7文献法评价:优点;缺点。(127-129页)第六章 问卷法1问卷法也称问卷调查法,它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种类:根据问卷分发和回收形式的异同分为直接发送法和间接发送法;根据问卷填答者的不同分为自填式和代填式两种。问卷法特点:标准化;大多是间接调查;一般是书面调查;常用于抽样调查;特别适用于定量调查。2问卷的结构:调查问卷通常主要包括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等几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内容。问题和答案是问卷的主体部分,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开放型问答、封闭型问答和混合型问答。除了上述内容外,问卷还包括一些有关资料,如问卷的名称、审核员编号、调查日期、被调查者住地、被调查者合作情况等。3量表:问卷中有一种特殊类型,即量表,其特点、适用范围和形式与一般问卷有所不同。其类型也多种多样。4问卷调查的实施步骤:包括设计问卷、选择调查对象、分发问卷、回收问卷等。在这些步骤的实施过程中,调查研究者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中设计问卷的方法及其须注意的问题非常重要。设计问题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客观性原则。这主要是指作为主体的调查者在问卷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人为主观成分和影响。第二,目的性原则。这是指设计的问题必须紧紧围绕调查研究的目的来进行,不能枝蔓横生。第三,必需性原则。这是指设计的问题应该是必需的,并以够用为度。第四,对象性原则。这是指设计问题时要充分注意被调查者的特点。第五,自愿性原则。这是指设计问题必须考虑被调查者是否自愿真实回答。第六,具体性原则。这是指问题的内容要具体,不要提抽象、笼统的问题。第七,单一性原则。这是指问题的内容要单一,在一个问题中,不能同时询问两件事情,或者说不能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合在一起提。答案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简捷性原则。答案必须简捷明晰,避免使用冗长和夹缠不清的语句。第二,相关性原则。设计的答案必须与问题具有相关关系,不能所答非所问。第三,同层性原则。设计的答案必须属于相同层次(类别)。第四,穷举性原则。设计的答案必须穷尽所有的可能。第五,互斥性原则。设计的答案必须是互相排斥的。第六,可行性原则。设计的答案必须是被调查者能够回答、也愿意回答的。5. 问卷法的优缺点。问卷法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省时省力省钱。第二,有利于调查对象的支持和配合。第三,便于调查结果的深入分析。第四,避免偏见、减少误差。问卷法的缺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调查对象的范围有一定限制。第二,有时回收率难以保证。第三,调查结果有时并不可靠。第七章 访谈法1访谈法的概念和类型访谈法是由访谈者根据调查研究所确定的要求与目的,按照访谈提纲或问卷,通过个别访问或集体交谈的方式,系统而有计划地收集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按照访谈对象的人数可以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2结构式访谈又称为标准化访谈、问卷访谈,是按照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问卷所进行的访谈。特点是:整个访谈是严格控制和标准化的。 结构式访谈的优点:便于对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和定量分析,便于对不同被访谈者的回答进行对比研究。局限性:内容缺乏弹性和灵活性,形式比较呆板,不利于研究的深入,访谈的质量较难控制。3非结构式访谈又称为非标准化访谈、深度访谈、自由访谈。它是一种无控制或半控制的访谈,事先没有统一问卷,而只有一个题目或大致范围或一个粗线条的问题大纲,有访谈者与访谈对象在这一范围内自由交谈,具体问题可在访谈过程中边谈边形成边提出。非结构式访谈的优点:弹性和自由度大,能充分发挥访谈者和访谈对象的主动性、积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有利于适应千变万化的客观情况,有利于调查原设计方案中没有考虑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利于对社会问题进行较深入的探讨。缺点:易受访谈者自身的影响,对访谈者的要求较高;访谈结果较难控制,而且比较费时,访谈调查的结果也不宜于定量分析。非结构式访谈根据实施方式不同可分为:重点访谈、深度访谈、客观陈述式访谈。4个别访谈:是指对访谈对象进行单独访谈,是访谈法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类型,目前最常用的是直接调查类型的个别访谈。个别访谈的实施一般包括访谈准备、接触访谈对象、正式访谈、结束访谈四个环节,各环节都有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具体操作方法,是重点。个别访谈法的优点:1.访谈者与被访谈者互动,收集资料更为深入;2.灵活性大,适应性强;3.环境可以控制,资料的质量可以保证。个别访谈法的缺点:1.由于较复杂、较难掌握,对访谈者的要求很高;2.访谈范围易受限制;3、访谈规模受限制。5集体访谈:也叫会议调查法,就是调查者邀请若干被调查者,通过集体座谈方式或集体回答问题方式搜集资料的调查方法。 集体访谈的分类:按调查的内容的不同分为综合性访谈和专题性访谈;按调查方式不同分为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德尔菲法);按被访谈者发表意见的形式不同分为各抒己见式(头脑风暴法)和讨论式(反向头脑风暴法)。集体访谈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具体实施阶段、后期总结阶段。优点:1.省时省力,效率较高;2.探讨问题较全面。缺点:1.收集意见有时不够充分;2.不宜了解个人问题或特殊问题;3.了解事实往往不够细致。6访谈者的选择:一般条件:1.由诚实的品质;2.有综合的能力;3.有活跃开朗和谦逊的形象气质;4.有勤奋和坚忍不拔的精神;5.有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6.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浓厚的兴趣7.有较高的学历背景。特殊条件:性别、年龄、籍贯、知识结构。7访谈者训练:1.编制访谈手册或文件;2.开会统一思想;3.强化学习;4.模拟访谈;5.培训总结。第八章 观察法1观察法是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和辅助工具,能动地了解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客观现象的方法。它的主要作用就在于收集到真实可靠的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科学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特点:1、以人的感觉器官为主要调查工具;2、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活动;3、在一定理论指导的下观察;4、观察的是保持自然状态的客观事物。原则:客观性原则、全方位原则、求真务实原则、法律和道德伦理原则。2观察法的类型:观察法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根据观察程序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两大类;根据观察场所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两大类;根据观察者的角色不同,观察法可分为非参与观察和参与观察两大类;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两大类。结构式观察是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观察项目和要求进行观察的类型。非结构式观察是没有先期具体设计要求的观察类型。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之中,并通过与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根据参与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不加入被观察者的群体,不参与他们的活动,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3观察法的实施包括三个阶段:观察准备阶段、观察实施阶段、观察记录阶段。正式实施观察首先要保证能够顺利进入观察现场。对于非参与式观察来说,完成观察任务的关键是不能惊扰观察对象。而在参与式观察中,完成观察任务的关键是与观察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观察记录的方式有两种:当场记录和事后记录。4观察误差:任何观察都会有一定的误差,而观察误差的大小会对调查结果产生很大影响。观察误差来自观察主体和观察客体两个方面。在观察者方面,产生观察误差的因素主要有:第一,观察者的社会价值取向。第二,观察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第三,观察者的能力、知识与经验。第四,观察者的心理素质。第五,观察手段。 在观察对象方面,产生观察误差的因素主要有:第一,被观察者的反应。第二,人为的假象。第三,事物本质的显现程度。针对造成观察误差的原因,可以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首先要选择合格的观察者,然后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培训,使他们统一思想,掌握有关知识,提高观察能力。在实施观察的过程中,要按照观察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行事。通过这种努力,尽管仍然不可能完全消除观察误差,但是却可以将其减少到最低程度,观察结果也可以做到基本准确。5观察法的评价优点:1、可以提供有关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详细的第一手资料;2、可靠性较高;3、获取的资料及时有效;4、适于搜集用其他方法很难获取的信息;5、简便易行。缺点:1、难以进行定量分析;2、易受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3、获得合作有一定难度;4、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5、资料整理和分析难度大。第九章 实验法1实验法也称实验调查法,是实验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某些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基本原理:实验者假定某些自变量会导致某些因变量的变化,并以验证这种因果关系假设作为实验的主要目标。特点:1、实验主体的实践性;2、实验对象的动态性;3、实验目的的因果性;4、实验过程的可可控性;5、实验方法的综合性。2实验法的类型: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作多种不同的分类。按照实验的组织方式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对照组实验和单一组实验;按照实验的环境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按照实验的目的不同,实验法可分为研究性实验和应用性实验;按照实验者和实验对象对于实验激发是否知情,实验法可分为单盲实验和双盲实验。对照组实验也叫平行组实验,是指既有实验组又有对照组的一种实验方法。单一组实验也叫连续实验,是对单一实验对象在不同的时间里进行前测与后测,比较其结果以检验假设的一种实验方法。实验法的实施步骤分为准备工作、具体实施和资料处理三个阶段。3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实施实验的依据,决定了一项实验的具体内容。无论哪种类型的实验,其设计一般都依实验的组织方式而定。常用的实验设计有单一实验组设计、经典实验设计、两组无前测实验设计、多组实验设计和多因素实验设计等。经典实验设计也叫两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就是选择一批实验对象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一批与实验对象处于相同环境、条件相同或相似的对象作为对照组;然后只对实验组给予实验激发,而对对照组听其自然;最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检测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实验结论。4实验法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实验法作为最高级、最复杂的社会调查方法,在实施过程中,有一些不同于其他调查方法的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主要有:实验者、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的选择;实验的过程控制;实验的信度和效度等。其中实验的过程控制非常重要,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实验激发的控制,二是对非实验因素的控制。5实验法评价。优点:适于对理论、方针、政策的检验;控制性强;可重复运用。缺点:代表性往往不够充分;试验范围仍然有限;耗费人力、时间,操作性复杂。第十章 资料整理1资料整理主要是指对文字资料和对数字资料的整理。它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审查、检验、分类、汇总等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过程。2资料整理的作用:1、资料整理是资料研究的重要基础;2、资料整理是提高调查资料质量和使用价值的必要步骤;3、资料整理是保存资料的客观要求。3资料整理的原则:真实性、合格性、准确性、完整性、系统性、统一性、简明性和新颖性。4文字资料整理:文字资料的两个来源:实地源、文献源。整理通常分为审查、分类和汇编三个基本步骤。文字资料的审查主要解决其真实性、准确性和适用性问题。真实性审查也称信度审查,即判断资料本身是否是真品以及它是否真实可靠地反映了调查对象的客观情况。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外观审查、内涵审查、逻辑审查、来源审查。分类就是指根据资料的性质、内容以及研究要求对其进行归类。分类的方法有两种:前分类、后分类。对资料进行分类时应注意的问题:(1)按照调查要求分类;(2)不重不漏。即每两个分类之间必须是穷尽且相互排斥的;(3)必须对变量进行完整的定义,语言必须准确;(4)对分类划分的详细程度要把握得当。5数据资料整理方法数据整理的一般程序包括数字资料检验、分组、汇总和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几个阶段。汇总可以分为手工汇总和机械汇总。手工汇总的方法有:划分法、折叠法、分表法、过录法、卡片法。机械汇总的方法有资料编码和资料录入。第十一章 资料分析1资料分析的概念: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社会调查所获的资料进行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特征与规律的过程。资料定性分析是对调查资料所反映的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的分析方法,着重于确定研究对象具有哪种性质及特征。其主要任务是:第一,进一步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设计调查方案时,我们已经规范了所用的概念和变量。但在调查过程中,特别是问卷调查中,会发现对个别概念的不同理解,对这些概念,需要结合调查资料,再做斟酌或修订。第二,对原来调查资料的分类以及所使用的概念、变量间关系做进一步的分析、确认,以便求得更准确的定性分析。第三,根据整理后的调查资料,从定性角度对原定的研究假设和理论建构证实或证伪,或提出新的理论观点。资料理论分析是对调查资料进行系统化的理性认识的分析方法,着重于对感性资料的理论升华与总结,揭示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及规律。资料定量分析也叫统计分析,是运用统计学原理对资料进行定量的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事物内部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传统的资料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和理论分析,但当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视的是定量分析即统计分析。2统计分析类型:统计分析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描述性分析;另一类是推论性分析。统计分析按照涉及变量的多少,又可以分为单变量分析、双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三类。描述性分析包括:相对指标分析、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因素分析、动态分析。推论性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抽样推断分析、预测分析、综合评价分析。20世纪中叶以来,电脑统计分析软件应运而生,成为普通大众也可以熟练应用的、简便易行的资料统计分析工具。目前最流行的专业电脑统计分析软件是SPSS软件。另外应用比较普遍的还有Office 中的Excel等。3相对指标分析可以分为计划完成率、结构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比率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和强度相对指标。4定性分析:是对事物的质的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特征的分析。定性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是识别属性、要素分析和归类。5理论分析:理论分析依靠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进行。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有因果分析法、辨证分析法、比较法、系统分析法、逻辑证明法等。第十二章 调查报告1调查报告是对某一事件、某一事物、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之后,根据调查资料所写的真实反映情况的书面报告。调查报告的作用:用于总结经验,揭露存在问题,披露事实真相,预测事物前景,介绍事物的发展过程,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提出对策、建议等,对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调查报告的类型及其特点根据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普通调查报告,也叫社会调查报告或事务文书类调查报告;二是学术调查报告,也叫科研调查报告。普通调查报告:按文体特点分:描述式调查报告(重客观叙述,较少议论)论说式调查报告(重分析论证,以及由论证形成作者的见解,理论色彩较浓)合一式调查报告(既有描述,又有议论,全面、深入地反映实际情况)按调查范围、调查方式分:全面调查报告、专题调查报告、典型调查报告按调查的目的、作用、内容分:情况(概况)调查报告、事件调查报告、经验调查报告、问题调查报告、对策(理论)调查报告科研调查报告:按调查对象的不同:事物的调查报告、事实的调查报告、课题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特点:真实性、针对性、典型性、指导性、时效性。3调查报告的结构:目前最常见的结构包括标题、署名、前言、主体和结尾几个部分。标题:单行标题、双行标题。署名前言:是调查报告的“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体:是调查报告的核心和主干部分。基本结构可分为横式、纵式和交叉三种。结尾:从内容看分为总结性、建议性、预测性、号召性、补充性结尾。4调查报告的撰写步骤:调查报告的撰写包括确定主题、形成观点;精选素材;拟订提纲;起草报告和修改定稿五个步骤。各步骤的工作都有专门的要求。其中,观点的形成应符合以下要求:准确、鲜明、新颖、深刻。资料的筛选应把握以下原则:1.可靠;2.充分、完整又适量;3.有力;4.新鲜;5.易于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